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排查回扣落实(七)(含解析).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排查回扣落实(七)(含解析).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排查回扣落实(七)(含解析).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排查回扣落实(七)(含解析).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排查回扣落实(七)(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排查回扣落实(七)第一关:判断正误测基础1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浆蛋白、葡萄糖、尿素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2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作用都发生在内环境中。()3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与血浆。()4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下由各器官、系统协调作用实现的。()5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五个基本环节构成。()6一个由传入与传出两种神经元组成的反射弧中只含有一个突触结构。()7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8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或抑制的生理基础是Na的内流或阴离子(如Cl)的内流。()9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而在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10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11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减少。()12人在恐惧、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使心率加快,肾上腺素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13激素调节有三个特点:一是微量和高效;二是通过体液的运输;三是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14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只有内分泌腺的细胞会合成激素。()15细胞产生的激素、淋巴因子以及神经递质等都属于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传递信息的作用。()16在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人体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会增加。()17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包括垂体与下丘脑。()18下丘脑是内分泌腺调节的枢纽,也是血糖调节、体温调节以及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19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在后天获得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20具有对抗原特异性识别的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以及浆细胞等。()21淋巴因子只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在细胞免疫中不起作用。()22抗原具有异物性,即抗原都是进入机体的外来物质,自身的物质不能作为抗原。()23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实现的;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24顶端优势现象、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都说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25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26植物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部位的运输会受光与重力的影响而横向运输,但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只能是极性运输,即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这种运输是需要能量的主动运输。()27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都不具有促进植物细胞生长的作用,其原因一定是其中的一种溶液浓度过高,另一种溶液浓度过低。()28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29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属于植物生长的促进剂;脱落酸与乙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属于生长抑制剂。()30无论是植物激素还是动物激素,对生物体的影响都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第二关:强化重点提素养1用箭头和文字表示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四者之间的关系。答案:2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反射弧的组成。答案: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画图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答案:4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途径。答案:轴突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5用图解展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答案:6用图解展示血糖平衡调节过程。答案:7用图解分别展示在低温环境和高温环境条件下的体温调节过程。答案:(1)低温环境(2)高温环境8用图解展示水盐平衡调节过程。答案:9用图解展示体液免疫的过程。答案:10用图解展示细胞免疫的过程。答案:11已知下图为生长素对根的作用曲线,请画出生长素对芽和茎的作用曲线。答案:12如图为探究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只发生在尖端的其中一个实验操作图示,请补充完善另外的实验操作图示。答案:13生长素作用特点再解读。热点图示图示解读(1)生长素具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作用,但该作用具两重性,不仅与浓度有关(如图丙),也与植物种类有关(如图乙),还与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有关(如图甲)。(2)甲图中分别对应根、芽、茎,B点对应的浓度对根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对茎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芽而言,其作用为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此时若与蒸馏水处理组幼苗对比,其生长状况应等于(好于、等于、差于)对照组。(3)图乙中为双子叶植物,为单子叶植物,据此,可配制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以杀死单子叶植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植物杂草。(4)丙图中大于i的浓度为抑制浓度,大于0小于i的浓度均为促进浓度,m、M浓度虽不同,但促进生长的效果相同。14必须把握的神经调节三幅重点图示。图示解读(1)甲图:确认传入神经的标志是神经节,图中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由感觉神经末梢构成,中所有反射弧都具备的是,有的反射弧可能无,被称作二元反射弧(如膝跳反射)。(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图乙中兴奋区电荷分布之所以呈现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与Na(Na、K)内流(外流、内流)有关,该过程不需(需、不需)耗能,而未兴奋区静息电位的维持则与K(Na、K)外流(外流、内流)有关。(3)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丙图中A为突触前膜,判断依据是其内含突触小泡,B为突触后膜,兴奋传导方向为AB(AB,BA),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不是(是,不是)蛋白质,其释放方式为胞吐。15重点关注血糖平衡调节的两种关键激素。(1)图中激素为胰高血糖素,它由胰岛A细胞合成并分泌,其作用为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升高、降低)血糖浓度。(2)激素为胰岛素,它由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它与激素表现为拮抗作用,该作用对血糖平衡有利(有利,不利)。16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判断技巧。在分析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示意图的时候,有两个切入点:确定垂体的“身份”:由于垂体既受下丘脑的调控,又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因此,同时受到两个“”指向的器官代表的是垂体(如图中A),再以此为突破口,对其他器官及激素的名称作出快速判断。确定甲状腺激素的“身份”:由于甲状腺激素可同时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两种器官,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都只调控一种器官,故若由某一种激素发出两个箭头,则这种激素一定是甲状腺激素(如图中激素b)。然后以此为切入点确定出其他器官、激素的名称。17巧妙识别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1)途径由抗体对付细胞外抗原,应属体液免疫,则细胞为B淋巴细胞,为浆细胞。(2)途径由效应T细胞对付靶细胞内的抗原,应属细胞免疫。(3)细胞中遗传信息相同(相同、不同),mRNA和蛋白质不同(相同、不同)。教师备选题库第三关:易错强化提考能有关“反射弧受损部位”反射弧受损的分析方法反射弧只有在结构上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组成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受损,反射活动都将不能完成。此类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1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受损:由于神经冲动不能传到脊髓和大脑皮层,无感觉,效应器不能作出反应。2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神经冲动能传到脊髓并通过上行传导束传到大脑皮层,有感觉,但效应器不能作出反应。3神经递质被阻断不能释放:神经冲动不能传到效应器,效应器不能作出反应。强化提能1下列有关人体对刺激作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A病原体感染人体后,被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B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此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此过程不属于反射D某人缩手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受损,其手指皮肤被刺破时的反应是有感觉但不会缩手解析:病原体感染人体后,被感染细胞的清除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A正确;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此过程为非条件反射,兴奋在相邻的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借助于神经递质,所以此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B正确;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某人缩手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受损,手指皮肤被刺破时,其相应的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能够通过传入神经以及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传到大脑皮层,此人有感觉,但大脑皮层发出的神经冲动传到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后,不能通过传出神经传到相应的效应器,所以此人不会缩手,D正确。答案:C22019河北沧州一中高三试题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BC D解析:要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所以要排除药物在神经纤维上没有作用,所以药物可放在C处和A处,并刺激B处,如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而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说明药物在A处不起作用而在C处起作用,A正确。答案:A有关“电流计偏转情况”1判断指针是否偏转及偏转的方向,要比较与电流计两极相连的神经膜电位情况:电位相同指针不偏转;电位不同指针由正电位偏向负电位。2判断指针偏转次数,要分析与电流计两极相连的神经膜兴奋情况:两处神经膜都不兴奋指针偏转0次;两处神经膜同步兴奋指针偏转0次;两处神经膜不同步兴奋指针偏转2次;只有一处兴奋指针偏转1次。强化提能3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B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C兴奋的产生与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解析: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正常情况下,膜外(a、c两点)为正电位,指针应不偏转,但从图中可以看出,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指针向右侧偏转,说明c点为负电位,由此推测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B正确;当在a点左侧给予刺激时,a点先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电位由正变负,当传至b点时,a点膜外又恢复为正电位,而此时c点膜外仍为负电位,故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右侧偏转,A错误;神经纤维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神经纤维受刺激后,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使Na内流而产生兴奋,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C正确;根据刺激前后记录仪指针的偏转情况可推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D正确。答案:A有关“突触传递过程及异常”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2异常情况:(1)若某种有毒物质将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2)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阻断信息传导。强化提能42015浙江卷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解析: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会传播到肌纤维的内部,引起肌纤维的运动,A错误;传出神经元在去极化时Na离子通道开放,Na离子大量内流,所以是膜对Na离子的通透性增大,B错误;兴奋在传导的过程中动作电位的大小不会因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C错误;可兴奋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由于K离子外流引起的,所以当血液中K离子浓度急性降低导致细胞外K离子浓度比较低后进而导致可兴奋细胞的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引起神经元不易产生兴奋,最后导致膝反射减弱,D正确。答案:D有关“动物激素调节”1激素及其分泌腺体的分析(1)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2)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各种消化酶;又有内分泌腺胰岛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3)体液调节并非激素调节: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2酶、神经递质、激素、载体及抗体(1)激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可被降解,抗体发挥作用后,随时间推移也逐渐被降解;而酶、载体发挥作用后仍具有活性。(2)抗体、载体、部分激素是蛋白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有乙酰胆碱、多巴胺、肾上腺素、氨基酸类和一氧化氮等。强化提能5下列关于人体内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雌性激素由氨基酸组成,可促进卵巢的发育和卵细胞的成熟B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又有反馈调节,而其他激素的分泌只有反馈调节D促甲状腺激素弥散在体液中,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解析:雌性激素的化学组成为类固醇,A错误,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加速进入细胞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储存、转化为非糖物质,从而降低血糖,B正确;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又有反馈调节,C错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虽弥散在体液中,但由于只有甲状腺细胞上有其特异性受体,故其作用于甲状腺细胞,D错误。答案B6经典高考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抗体B糖原C胰岛素 D氨基酸解析:内环境是身体内、细胞外的液体,所以需要区分细胞内的液体(细胞质基质等)和身体外的液体(尿液、唾液等)。A错误,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既可存在于细胞内,也可存在于内环境的一种蛋白质。B正确,糖原存在于细胞内,须分解为单糖才可进入内环境;而身体外的糖原被摄入后须被分解为单糖才能被吸收进入内环境,故内环境中无糖原。C错误,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存在于细胞内和内环境中。D错误,氨基酸可以通过胃被吸收进入血浆(内环境)。答案:B7经典高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解析: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血清中,其液体部分属于内环境,A项正确;内环境中含有CO2、尿素等物质,组织液中含有神经递质等物质,血浆和组织液都属于内环境,B项正确;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很大,但组织液渗回淋巴的量较少,C项正确;内环境的稳态不仅仅是血浆化学成分的稳定,还包括内环境中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D项错误。答案:D82015江苏卷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B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ATPC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解析:A项对,内皮细胞通过白细胞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白细胞并使其黏着;B项对,白细胞迁移需要消耗能量;C项对,白细胞的黏着是糖蛋白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项错,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答案:D9.2019吉林普通中学调研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的血红蛋白异常C丙中蛋白质和氧气含量均低于甲D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解析: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场所,A错误;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异常引起的,而甲表示血浆,其中没有血红蛋白,B错误;丙和乙中蛋白质含量低于血浆甲,组织液中氧气也是血浆中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的,所以也低于血浆,C正确;胰腺分泌的消化酶随胰液由导管直接送到小肠,不会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D错误。答案:C102019贵阳市普通高中摸底试题下列不属于人体实现内环境稳态实例的是()ANaHCO3与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反应B抗体与流感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C血浆中K被大量吸收进入红细胞D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解析:NaHCO3与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反应,维持内环境一定的pH;抗体与流感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血浆中K被大量吸收进入红细胞,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相对稳定;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说明内环境的稳态已失调。选D。答案:D有关“体温调节的过程及机理”1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2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只是增加散热量,不减少产热量,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既增加产热量,又减少散热量,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3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4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机制如下: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也少。当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当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如果人在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还在继续升高,如果温度保持不变,则产热仍等于散热。强化提能11原创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下图为某种哺乳动物的体温调节神经回路,请分析该体温调节过程图并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注:图中数字116表示神经元,字母表示感受器,其中P、S和H分别为外周、脊髓和下丘脑的感受器;虚线框为神经中枢)A.当刺激存在时,1和7之间传递的永远是兴奋性冲动B若刺激为寒冷,则14和13之间与14和16之间传递的神经递质不同C若刺激作用于P,则该神经调节过程中共涉及4条反射弧D在体温调节中,下丘脑既有感受器,又有神经中枢解析:无论刺激是炎热还是寒冷,1为传入神经,则1和7之间传递的永远是兴奋性冲动,A正确;若刺激为寒冷,应该是促进产热,促进血管收缩,因此14和13之间与14和16之间传递的神经递质可能相同,B错误;由图可知,当刺激作用于P(感受器)时,可通过4条反射弧完成体温调节过程,它们分别是171115,1781413,1781416,17111213,C正确;由图可知,H为下丘脑的感受器,虚线框为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也存在于下丘脑中,D正确。答案:B有关“血糖调节机理及过程”1血糖平衡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通过体液调节发挥作用。2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但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并不仅有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之间是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之间是协同作用。3参与调节血糖稳定的糖原是肝糖原,肌糖原不会直接分解形成葡萄糖。4下丘脑作用于胰岛细胞是通过有关神经实现的,并不是通过促激素释放激素实现的。强化提能12下图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其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摄食后血糖浓度升高,与胰岛A细胞有关B血糖浓度正常水平的维持是通过反馈调节达成的CA点后血糖浓度降低,是因为胰岛素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DB点后血糖浓度升高,是因为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的分解解析:分析图示可知,分泌物甲为胰岛素,分泌物乙为胰高血糖素。摄食后血糖浓度升高,与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吸收有关,A错误;血糖浓度正常水平的维持,主要是通过激素调节,即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拮抗作用来实现的,在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神经调节也发挥作用,B错误;A点后血糖浓度降低,是因为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C错误;B点后血糖浓度升高,是因为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D正确。答案:D13如图为马拉松赛跑时,运动员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下降B4 h时,流出肝脏的血液与流入之前的相比,血糖含量升高C随着曲线b的上升,血糖浓度不断升高D. 若在平静状态下,进餐后4 h内,胰岛素的浓度变化可用曲线b表示解析:据图分析,运动员进行长时间运动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逐渐减少而胰高血糖素含量逐渐升高,故曲线a表示胰岛素浓度的变化,曲线b表示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随着曲线a胰岛素浓度的下降,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的速率下降,A项错误;4 h时,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较高,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补充血糖浓度,所以此时流出肝脏的血液与流入之前的相比,血糖含量升高,B项正确;如果随着曲线b胰高血糖素浓度的上升,血糖浓度不断升高,则胰岛素浓度也会上升,与图示不符,因此,根据图示可知此时血糖浓度保持稳定,C项错误;若在平静状态下,进餐后4h内,血糖含量降低,胰岛素分泌减少,故胰岛素的浓度变化可用曲线a表示,D项错误。答案:B有关“免疫细胞及免疫活性物质”1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2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部分体液免疫。3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4由淋巴细胞到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5对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来说,初次免疫只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分化;二次免疫不仅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分化,而且记忆细胞可以更快地分化出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6在再次免疫中,记忆细胞非常重要,然而抗体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仍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7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8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强化提能14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从而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B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C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以提高携氧能力,改善缺氧D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解析: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抑制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负反馈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A正确;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除能产生血细胞外,还能产生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参与免疫调节,B正确;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从而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说明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和肝脏细胞,C错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D正确。答案:C有关“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及作用机理”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判断方法(1)根据免疫的结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出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如果两种成分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2)根据抗原的种类:如果抗原只进入体液,则为体液免疫;如果抗原进入组织细胞内,则为细胞免疫。2免疫器官受损对免疫细胞及机体免疫的影响(1)切除胸腺,T细胞、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将不能产生,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保留少部分体液免疫。(2)骨髓遭到破坏,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其他免疫细胞都将不能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全部丧失,但输入造血干细胞,细胞免疫恢复。(3)若胸腺和骨髓都遭到破坏,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再输入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免疫并未恢复。强化提能15原创下图表示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时机体产生抗体的特征。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IgG:免疫球蛋白G,一种抗体;IgM:免疫球蛋白M,一种抗体)()A初次应答主要产生抗体IgM,两种抗体总量低,亲和力低B抗体和记忆细胞一旦产生就会终身存在C抗体亲和力的大小可能与其空间结构有关D再次应答时,记忆B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导致短期内产生大量抗体解析:从图中可看出,初次应答主要产生抗体IgM,抗体总量低(两种抗体量之和),亲和力低,A正确;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有限,记忆细胞有寿命,寿命有长也有短,B错误;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亲和力的大小可能与其空间结构有关,C正确;B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时,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当其遇到同种抗原再次刺激后,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使得第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D正确。答案:B有关“生长素及两重性”1生长素的“低浓度”与“高浓度”是相对的,具体数值随植物种类及同一植物体内器官的不同而不同,如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高于单子叶植物。而同一植物体中,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依次减弱,即茎的敏感度最低。此外,“分布多”不一定就是“高浓度”,如幼苗横放时,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对根来说是高浓度,对茎来说却还在低浓度范围内。2顶端优势对侧芽的抑制程度的理解顶端优势现象中,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会源源不断地往下运输,离顶芽越近的侧芽积累的生长素越多,抑制作用越强;离顶芽越远的侧芽积累的生长素越少,抑制作用越弱。强化提能16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生长素对这两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B植株倒伏一段时间后,根尖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大于c点所示浓度C若植物茎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b点所示浓度,则背光侧浓度一定在de所示浓度范围D该植物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小于根解析:由图可知,生长素对根和茎的生长既具有促进作用,又具有抑制作用,所以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植株倒伏一段时间后,根尖近地侧抑制根生长,所以生长素浓度应大于c点所示浓度,B正确;植物茎具有向光性,背光一侧促进效果比向光一侧强,若植物茎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b点所示浓度,则背光一侧浓度一定在be所示浓度范围,C错误;该植物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小于根,D正确。答案:C172019广西防城港市高三模拟将豌豆幼苗的根尖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物质,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实验结果显示,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空白对照组为将相同的根尖放在不含生长素和蔗糖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B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浓度和乙烯浓度,因变量为根尖生长情况C由上述实验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D乙烯浓度随生长素浓度升高而升高,说明二者为协同作用解析:实验中要保持单一变量原则。由题干可知,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生长素的浓度,则在该实验中空白对照组为将相同的根尖放在不含生长素但含蔗糖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A错误;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且因生长素浓度不同,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不同,即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均为因变量,B错误;由上述实验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受生长素、乙烯等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C正确;由题干可知,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浓度也越高,对根尖生长的抑制也越强,因此生长素和乙烯为拮抗作用,D错误。答案:C有关“植物激素性质及功能”1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合成的微量有机物,激素种类不同,化学本质不同。2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其他植物激素没有。3植物激素具有远距离运输的特点,激素种类不同,运输的方式和方向不一定相同。4植物激素具有调节功能,不参与植物体结构的形成,也不是植物的营养物质。5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比用天然的生长素更有效,其原因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具有生长素的作用,但植物体内没有分解它的酶,因而能长时间发挥作用。强化提能182019湖北襄阳四中高三周考下列各项与植物激素无关的是()A秋天,天气逐渐转冷,北方的乔木的叶子会逐渐变黄B小麦即将成熟时,遇到干热后又降大雨的天气,种子容易在穗上发芽C空中压条时,用人尿反复浸过的黄泥封住环割部位,可促进生根D用塑料袋将熟苹果和未成熟猕猴桃密封,猕猴桃会很快变软解析:树叶变黄是由于叶绿素在低温下分解,显现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与植物激素无关,A项符合题意;植物激素脱落酸在高温下会分解,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被解除,所以小麦种子在经历干热后又降大雨的天气,易在穗上发芽,B项不符合题意;人尿中含有生长素,生长素可促进枝条生根,C项不符合题意;用塑料袋将熟苹果和未成熟的猕猴桃密封,是利用熟苹果产生的乙烯促进果实成熟,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192019福建福州高三模拟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萌发的胚产生赤霉素诱导胚乳糊粉层细胞大量合成淀粉酶,此过程会受到脱落酸的抑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降低脱落酸含量B赤霉素能调节胚乳糊粉层细胞的基因表达C赤霉素能够直接催化胚乳中淀粉水解为还原糖D去掉胚的小麦种子,用赤霉素处理,胚乳不可能出现还原糖解析: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