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课程改革应保持必要的文化张力.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课程改革应保持必要的文化张力.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课程改革应保持必要的文化张力.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课程改革应保持必要的文化张力.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课程改革应保持必要的文化张力摘要:面对西学范式所造成的文化影响,让课程改革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保持一定的文化张力,应成为课程结构调整的一个基本原则。而把中国文化经典以完整的文化表象、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地纳入现代课程,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综合课程,则是结构调整的可能选择。关键词:课程结构;西学范式;文化张力一、冷眼旁观西学范式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特别是进入隋、唐时代以来,选士与育士的联系日益紧密。以经学、史学和文学为核心内容的学校课程设计,体现的是一个完整的文化教育体系,正所谓“圣人之道,有体、有用、有文。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世不可变者,其体也;诗书史传子集垂法后世者,其文也;举而措施天下,能润泽其民、于皇极者,其用也”。1所谓“体”,即以儒学思想为主体的根本价值观念;“用”,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生活和政治实践;“文”,即承载着那些价值和实践需要的知识系统。而“文”的本身,就是知识、价值和思维方式的有机统一体。进入近代,面对西方强势文化,中国被迫走向现代化之路。在此种情势之下,中国社会和教育的现代化不能不从移植西方文化开始。表现在现代知识和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就是迅速抛弃传统的知识、学科分类,按照西学的逻辑去建立新的知识、学科范式(我们简称为“西学范式”)。应该说,文化移植在当时是有历史原因的。而现在我们一方面要按照西方的逻辑去理解西方的思想、学术和文化,另一方面要学会研究、借鉴、学习其中的有价值的东西以为我所用。同时也应该看到,任何知识分类、学科范式并不仅仅是一套抽象的逻辑形式,它本身也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也就是说,它是通过长期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凝聚而成的抽象形式。这种形式可能会与产生它的文化母体有所悖离,但这种悖离只能在某种程度和某些方面上发生,不会严重到破裂二者亲缘关系的程度。正因如此,中国在引进西学范式之初,就存在着文化冲突。为了调和这一冲突,清末教育改革采取了“中体西用”的实践策略。按照这一策略,“读经”科得以在西学科目之外独成一体。然而,该实践策略存在着严重缺陷。其一,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实际上宣告了中学无用,从而使中学和西学处于更加尖锐的对立之中。在一个急于求用的时代,这样的体,迟早要被抛弃。其二,在救亡图存的急迫现实面前,体的具体历史内涵被压缩在政治层面上,所谓“保教”必先“保种”,“保种”必先“保国”。保国,对内意味着维持满清王朝的统治。而腐朽、无能、无信的满清王朝,只能使中学之体更受玷污和诟病。至新文化运动时期,这种西学范式又进一步被合理化并化约为科学和民主精神。科学和民主精神所具有的“世界公理”性质,使西学范式又以唯一科学的面目出现。至科、玄论战之时,“科学家”和“玄学家”虽立论不同,但在把文化问题化约为知识问题、用西学范式来进行知识分类和学科划分,并以此为基础来为中国绘制未来的文化图景这一点上,却又是完全相同的。2五四以来的学制改革和课程设置与之遥相呼应,西学范式的影响日益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学术,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已不复存在。它经过拆分,被组合到西式学科之中,成了有待西学范式和方法加工处理的材料。与此同时,自清末以来,那些有着强烈文化危机感的人士,针对西方学术和知识的不断扩张,虽然发动过数次大大小小文化复兴运动,终因其思维方式已被同化于西学范式之中而不自知,又言不及质,只能发出一次又一次无力的“读经”呐喊,被日益边缘化。二、面对西学范式,我们应该基于什么不管现代人对课程有多少种不同的定义,都不能无视课程的运行程序及其主要依托以知识为基础和核心,对教育的内容、活动及其进程进行设计、规划和安排。但问题在于,对于塑造人格的人文社会学科来说,这样一种移植现代西方的知识分类和课程范式,显得过分抽象:一方面,对于中国的学习者而言,它是基于旁观者立场的“客观性”反思的产物,脱离了产生它的西方历史和文化语境,难以与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经验发生关联;另一方面,当中国传统的文化学术知识被分门别类地拆分组合到这一范式中时,中国文化本身具有内在一致性的知识、价值和思维方式,就逐渐被单一的西方范式的抽象知识所取代,基本上丧失了中国文化的思维训练、意义传递和生成功能。于是,从语文、历史到政治、哲学等人文社会科目,在教材中都表现为形式逻辑化了的貌似“现代”“客观”的抽象知识,表面上吸纳一切,实际上却隔离一切:既隔膜于完整的西方文化,也隔膜于完整的中国文化。课程知识成了非历史、非文化的领域。而缺少文化根基的课程知识,不能不使中国现代教育面临着双重缺憾:既拙于养成具有文化底蕴的现代人格,也难以造就具有创造精神的现代人才。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又一次以“新”为追求目标的现代教育和课程改革,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在不断用“新”的外衣,去掩盖内在精神和文化价值的日益贫瘠。笔者认为,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中,不同文化的碰撞和冲突,既是文化创造的动因,也是旨在培养饱满人格、创造型人才之教育的根本动力。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犹太民族之所以能涌现出如此众多的世界级文化和科学巨匠,不能不归因于其特殊的生存境遇,它使犹太人更能在内心深处体验到激烈的文化冲突,并在对冲突的超越中,迸发出强劲的创造力。所以,英国社会哲学家齐格蒙特鲍曼论及犹太人的生存处境与其文化创造力的关系时,指出:根据一种几乎没有教诲意义的、罪恶的悖论,沉淀为现代文化的犹太知识分子创造力的爆发,是现代性的不宽容的结果一旦同化戏剧收场了(或者,毋宁说,在它收场的地方),关于具有独特创造力和首创精神的犹太文化角色的故事也就结束了。3其实,在中国,我们同样可以看到,集中出现在上个世纪前半叶的众多文化巨匠,如严复、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蔡元培、鲁迅、胡适、陈寅恪、冯友兰、金岳霖、陶行知等,无不拥有双重乃至多重深厚文化背景。由此观之,那种抽象化的、缺乏文化张力的课程结构和课程知识,很可能是造成文化贫瘠、创造力萎缩的深层原因之一。中西文化的差异与比较中,很少有人会否认两种文化所拥有的不同特质和鲜明个性。只不过,现代化的挫折一再考验着我们的文化自信,使我们常常只见中西间的水平差异而不见其类型差异。如今,当我们再次援引来自西方的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知识资源,以进行新的课程规划的时候,是否应该更冷静一点儿、理性一点儿、从容一点儿,考虑从平面化课程走向立体化课程具有历史感和文化感的课程?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让课程知识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保持一定的文化张力,以激活受教育者的文化想象力和文化创造力,就应成为调整课程结构的一个重要原则。三、一种可能的课程结构调整课程结构的调整不能只基于一种思想理念,它还必须关注现代课程变革实践中的有关具体历史经验。说到中国文化的完整表象,不能不提及中国现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20世纪40年代末,开明书店出版了一套由他和朱自清、吕叔湘等共同主持编撰的文言读本,书名叫开明文言读本,共三册。叶先生主张将文言文与白话文分别教学。因为在他看来,文言与白话混杂在一起,既不伦不类,又互相干扰。该选本充分考虑了学生接受能力的发展,采取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编排课文。叶先生指出:“第一册里有一篇三万字的导言,说明文言与现代语的种种区别。选文的次第以内容与形式的难易为后先,先是小记短篇,逐渐及到专书专著,使读者养成读文言书的能力”。4惜先生受当时的大众语运动影响过深,未能由语言文字的自觉而进于文化的自觉。故其编选文言读本的基本原则,如“内容方面,凭背景亲切不亲切,需要迫切不迫切,头绪简明不简明这几个条件决定去取;形式方面,凭需要迫切不迫切,结构普通不普通,规律简单不简单这几个条件决定去取”。5而缺少了文化的自觉,即便是让文言文教育在白话文教育之外自成一系,也是难以为继的。这大概是开明读本终不为当局所取的原因之一吧。综合上述两种经验,我们有理由这样设想:对人文社会学科的课程体系进行某种调整,除了保持地图式的学科知识类课程之外,还要把中国文化经典以完整的文化表象、连续而系统地纳入现代课程,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综合课程。如果这一思路是有价值和值得尝试的,那么,周密的规划、认真的实验和审慎的推广,将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参考文献:1张采.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卷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