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对于高职院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探析论文摘要高职教育是国家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技能、轻人文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的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阐述了在高职学生培养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主要途径。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胡锦涛主席早在2005年德国前总理施罗德访华时说,目前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源于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备受关注。会议提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标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只有经济的发展而没有文化的发展是不全面的。只有精神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同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繁荣昌盛。另有资料显示西方文化虽然是20世纪的主导文化,但无论是西方传统理性主义人生哲学,还是后起的非理性主义的人生哲学,都没有能够解决好人生意义与世界发展关系的问题。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道德伦理价值为取向的思想再次受到热切的关注,西方有识之士也早已把眼光转向东方。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提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3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在这种背景下,作为高等教育重镇的高职院校,实在应该把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当做一项重大任务,作为自身所肩负的重大社会责任,因为21世纪的中国要在世界强林中获得长足稳健的发展就必须培养好年轻的一代。大学生正是今后国家建设至关重要的力量。然而,当代大学生的素质状况令人堪忧,高职学生与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在实践方面略有优势,但在人文素质方面的欠缺亦是社会公认的事实。所以,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一、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德育功能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宗教、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