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傣医之脉诊比较.pdf_第1页
中医与傣医之脉诊比较.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与傣医之脉诊比较杨梅1X郑进1胥筱云1玉腊波2(1.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200;2.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云南景洪666100)摘要:从诊察方法及临床应用方面对中傣医脉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在诊察方法、思维方式及病象主病规律方面许多共同之处,在脉象机理的阐释方面则二者存在较大差别。提出同中找共同规律,异中求发展,保持各自特色,寻求各自发展的观点。同时,提出借鉴中医脉诊经验,补充完善傣医脉诊内容的建议。关键词:中医;傣医;脉诊;比较中图分类号:R2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68X(2006)02-0009-02ComparisonofPulseDiagnosi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DhaiMedicineYangMeiZhengJin1XuXiaoyuan1YuLapo2(1.Yunnan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Kunming,Yunnan65022002.EthnicMedicalInstituteinXishuangbannaAutonomousPerfecture,Jinghong,Yunnan666100)Abstract:Comparethepulsediagnosi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Dhaimedicineataspectsofdiagnosticmethodsandclinicalapplication,theresultisthatthereissimilarityindiagnosticmethods,thinkingandmanifesta2tionscontrollingdiseasesanddifferenceinexplainingthemechanismofpulsecondition.Itissuggestedtofindoutthecommonruleinsimilarityanddevelopmentindifference,thecharacteristicsofeithermedicine,andseekthewayofself-development.Meanwhile,itisadvisedtolearntheexperienceinpulsediagnosi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operfectpulsediagnosisinDhaimedicine.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haimedicine;pulsediagnosis;comparison脉诊是医生用手指触按病人的动脉,以脉动应指的形象诊察病情变化的方法。中医称平脉,傣医称赶塞勒(摸脉),是中医、傣医常用诊法之一,在临床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二者脉诊均是凭借医生的感官进行的,都以整体观念为其指导思想,诊断思维均具有宏观性、概括性、逻辑性,形象思维起主导作用。但是,中医脉象以阴阳五行、脏象学说为理论基础,傣医脉象则主要以四塔五蕴理论为基础。故而在诊察方法及临床应用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具有区别。1诊察方法比较中医脉诊方法内容丰富,包括了脉诊部位、脉诊时间、医生指法、病人体位及对医患双方的要求等内容。从目前傣医文献记载来看,脉诊的时间、指法及体位的论述较少,但对脉诊部位的记载内容较全面。脉诊部位有摸前额两侧脉(赶塞勒贺)、摸耳前脉(赶塞勒乎)、摸寸口脉(赶塞勒么)及摸足部脉(赶塞勒哈)。与中医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在诊脉部位的选择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傣医诊脉部位虽然没有像中医遍诊法、三部诊法那样明确提出上中下三部划分,但客观上赶塞勒贺、赶塞勒乎即为上部,赶塞勒么为中部,赶塞勒哈为下部。通常情况下,不同部位的脉象变化反映着与之相应脏腑器官的病变。中傣医脉诊基本上都遵循着“上以候上,下以候下”的原则。如,中医的遍诊法上部候头面、中部候心肺,下部候脾胃肝肾。独取寸口法候全身情况。傣医的摸前额两侧脉、摸耳前脉(赶塞勒贺、赶塞勒乎)候人体上部病症,摸足部脉(赶塞勒哈)候病下趋之病症;摸寸口脉(赶塞勒么)候全身疾病。符合整体审察的诊断原则。另外,中医脉诊部位以寸口脉诊为主,寸口脉再划寸关尺三部各分候相应脏腑。傣医脉诊寸口脉没有进一步细分。2临床应用比较2.1脉象特征的辨识及表述脉象是靠医生用手指来感应脉搏跳动应指的形象,是立体的、动态的。据中医历代文献记载,历史上脉象种类不等、名称不一、特征表述也各有差别。主要原因是,早期各种脉象的特征是用语言来比喻和描绘的,缺乏具体而又客观的定量指标,往往概念抽象又模糊,使得学习者难以认识及领会。历代文献记载的脉象种类繁多,脉经载有24种、景岳全书有16种、濒湖脉学27种、诊家正眼28种、四诊抉微29种,还有分30脉32脉不等的。为了比较规范地、形象地、乃至客观地表述各种脉象,推广脉诊方法。中医脉象研究者从构成脉象的主要因素(即脉象要素)入手,明确各要素在脉象形成中的作用,以脉象要素作为中医辨识和表述脉象特征的标准,把握脉92006年3月第29卷第2期Mar.2006Vol.29No.2陕西中医学院学报JournalofShaanxi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X作者简介:杨梅(1964-),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象特征,阐释脉象机理,使中医脉象的辨识及表述标准日趋规范和统一。传统中医常从“位、数、形、势”四个要素来分析、归纳各种脉象,对脉象进行辨识。近代通过对脉学文献的深入理解和实验研究资料总结,将构成脉象的要素归纳为脉位、脉宽、脉长、脉力、至数、紧张度、流利度及均匀度等八个方面来分解、剖析脉象的体状、质感和动势。于是,近代中医脉象主要从浮、散、洪、芤、革、濡、沉、伏、牢、迟、缓、涩、结、代、数、疾、促、动、虚、细、微、弱、短、实、滑、弦、紧、长等28脉论述。傣医文献中摸脉诊病的记载很少,远没有中医脉诊内容丰富。林艳芳等通过研究傣医脉诊文献及收集临床傣医脉诊经验,将常见病脉归纳为浮脉、沉脉、快脉、慢脉、虚脉、实脉、涩脉、休息脉等几种1,另外有一些相兼脉没有具体脉名。通过对以上几种脉象的分析可以看出,傣医比较注重从位、数、势方面对脉象特征进行辨识和表述。如果以脉象要素为辨识标准,对其常见脉象的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傣医对脉象的辨识和表述多从脉位之浅深、脉力之有力无力、至数的快慢、流利度、均匀度等几方面进行,这与中医一致。但缺少从脉宽、脉长、紧张度等方面进行辨识。2.2正常脉象模型的构建中傣医脉诊均遵循“以常衡变”的原理。因此,正常脉象模型的构建对于辨识脉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理想的正常脉象模型是:脉象要素各方面呈“中和”之态,无太过、无不及。即脉位上不深不浅,至数不快不慢,脉搏有力(肉眼看不见搏动,触之即应指),节律整齐。同时,中医脉诊还着重从胃神根三个方面对正常脉象进行补充阐释,强调正常脉象具有随四时等内外因素作相应调节的特征。傣医脉诊虽然没有明确记载正常脉象的生理变异,但傣医非常重视季节、气候及地域对人体的影响,强调诊病时必须遵循审察内外(喊端摆内摆乃)2原则。在临床实践中,傣医也很重视客观因素对脉象的影响。因此,二者正常脉象模型的构建,充分体现了“天人相应”的特点。2.3脉象主病及机理阐释临床上,中医、傣医都是在综合分析脉象要素的基础上,进而应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来阐释脉象主病机理的。中医认为,一般情况下脉象主病规律是:脉象要素相同,主病相近;与平脉相比较“不足为虚”,“有余为实”。如,脉位表浅者主新病表证,深在者主里证;应指有力之脉主实证,应指无力之脉主虚证;数类脉多主热证,迟类脉多主寒证;另外,脉来不畅,节律不齐多主气滞血瘀,或见于心脏疾病。但是特殊情况下,浮类脉可见于正气大虚,阳气浮越之证,如散脉、芤脉、革脉等,数类脉可见于虚证之人,如疾脉。但常伴有脉形、或脉势方面的不足。傣医认为,寸口脉轻取即得,为新病,多因外界的冷风寒湿之邪(帕雅拢嘎)损伤火(塔菲)功能而致;重按始得,为里证、重病。如重按始得,脉来缓慢无力或细小如丝,或弱而难辨,或停或行为病重,多见于“四塔”功能衰竭(塔都迭)之患者;慢脉(每分钟50次以下)有力者,为感受冷风寒湿之邪(帕雅拢嘎),将发痛症(拢旧)或风湿痹症(拢梅);慢而无力者,多为见于“四塔”功能衰竭(塔都迭);快脉有力者为火(塔菲)、风(塔拢)过盛,水(塔喃)不足,多为体壮新病、热病;快脉无力,至数不清,甚至有停止者,为正气大虚之证,多见于“塔都迭”。若慢而不畅者,则多见于妇女月经不调,跌扑损伤等气虚或气滞血瘀之病症,如中风(拢旧、拢呆坟)、月子病(拢匹勒);脉来不畅,多见于妇女月经不调,跌扑损伤等气虚或气滞血瘀内停之“拢旧”、“拢呆坟”、“拢匹勒”病症;休息脉多见于风心病等心脏病变(拢斤贺栽)。中傣医都从病位的里外,病性的寒热、虚实、新久等层次上归纳脉象的主病规律,且所得的结论是一致。进一步阐释脉象机理时,中医主要以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为理论基础,傣医则以四塔五蕴理论为基础。3讨论综上所述,中医和傣医脉诊方法有许多共同点,脉诊部位划分基本上分为上中下三部,脉诊部位与内在脏腑器官对应关系遵循“上以候上,下以候下”的原则;以脉象要素为依据分析脉象,二者对同种脉的脉象特征辨识和表述相同,且有的脉是二者都有的;正常脉象要求脉象要素各方面呈“中和”之态;都从里外、寒热、虚实、新久等层次上归纳脉象的主病规律,且所得结论一致。同时,二者也存在差异:中医脉诊较之于傣医脉诊内容更丰富,临床上中医重视独取寸口诊病方法,傣医注重三部诊病;中医明确指出正常脉象具有内外因素作相应的调节的特征,傣医临床上虽然强调“天人合一”诊病方法,但脉诊书籍中未见记载;阐释脉象机理,中医主要以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为理论基础,傣医则以四塔五蕴理论为基础,各具特色。通过中傣医脉诊比较表明,二者在诊察方法、思维方式及病象主病规律方面都很多共同之处。由于傣医脉诊有关书籍尚未见整理出版,傣医脉诊内容相对不足。因此,一方面应加强傣医脉诊的收集整理工作,另一方面,应当借鉴中医诊脉经验,补充和完善傣医脉诊内容及方法,使傣医诊断方法系统化。如可从脉形方面进行研究,以扩充脉象种类。甚至还可借助现代科学和技术,开展傣医脉诊的客观化研究。由于中傣医是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又有丰富实践经验支撑的各自独立的学科,虽然在脉诊方面存在不一致之处,也应树立“求大同,存小异”的观点,保持各自特色,寻求各自发展,不应强求相互之间的取代,才能为中傣医多方面、多层次交流、结合奠定基础。参考文献1林艳芳.中国傣医药丛书-傣医诊断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