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_第1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_第2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_第3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_第4页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章 其他微生物,第1节 支原体,概念形态结构培养特性致病性,概念,支原体 一类没有细胞壁、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因能形成分支长丝,故称支原体 。,形态结构,形态与结构,无细胞壁多形态性可通过滤菌器G-,不易着色Giemsa染色淡紫色,培养特性,二分裂繁殖,慢营养要求高pH7.8-8.0油煎蛋样菌落,抵抗力,没有细胞壁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比细菌弱 对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敏感,致病性,病原体 传播方式 所致疾病肺炎支原体 经呼吸道感染 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溶脲脲原体 性接触感染 泌尿生殖道感染,诊断与防治,微生物学检查 分离培养 血清学试验防治原则 肺炎支原体 消毒隔离 抗生素 溶脲脲原体 防止不洁性交 抗生素,第2节 立克次体,概念共同特点形态结构致病性防治原则,概念,立克次体是一类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共同特点,多为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G-多形态性,主要为球杆状专性细胞内寄生,二分裂繁殖,形态染色,生物学性状类似细菌,有细胞壁(肽聚糖、脂多糖)大小为0.30.6m0.82.0m常用Giemsa染色法染色,呈蓝紫色。,培养,只能在活的细胞内生长动物接种、鸡胚培养、细胞培养,抵抗力,多数立克次体抵抗力与细菌繁殖体相似,致病性,致病物质内毒素磷脂酶A 溶解细胞膜多数立克次体病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力,致病性,病原体 传播媒介及方式 储存宿主 所致疾病 普氏立克次体 人虱叮咬 人 流行性斑疹伤寒 莫氏立克次体 鼠蚤叮咬 鼠 地方性斑疹伤寒 恙虫热立克次体 恙螨幼虫叮咬 恙螨 恙虫热 Q热柯克斯体 蜱 牛、羊 Q热柯克斯体病,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直接检出分离培养和鉴定血清学诊断,防治原则,灭虱、灭蚤、灭鼠、灭恙螨。注意个人卫生。接种疫苗抗生素(氯霉素、环丙沙星等)。,第3节 衣原体,概念共同特征形态染色致病性防治原则,概念,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严格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共同特征,G-,圆形或椭圆形有细胞壁,但无肽聚糖。严格胞内寄生,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以二分裂法繁殖。含有DNA和RNA缺乏能量来源,只能由机体细胞提供对抗生素敏感,独特的发育周期,原体 始体 细胞外形式 细胞内形式 小而致密 大而疏松 Macchiavello染色红色 Macchiavello染色蓝色 有感染性 无感染性 无繁殖能力 有繁殖能力,衣原体显微镜下照片,致病性,致病物质内毒素样物质 吸附易感细胞促进内吞外膜蛋白 阻止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致病衣原体的传播方式和所致疾病,病原体 传播方式 所致疾病 沙眼生物变种 眼手眼 沙眼 新生儿经产道感染 包涵体结膜炎 成人性接触或手眼 沙眼衣原体 性接触 泌尿生殖道感染 性病淋巴肉芽肿生物变种 性接触 性病淋巴肉芽肿肺炎衣原体 经呼吸道 肺炎、支气管炎等,沙眼衣原体和沙眼,微生物学检查,直接检出 包涵体分离培养血清学诊断,防治原则,预防沙眼要注意个人卫生,不使用公用毛巾、浴巾和脸盆,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经性接触传播的衣原体感染,其预防是避免不洁性行为。治疗应早期使用利福平、红霉素、诺氟沙星等。,螺旋体,概念及特点一、钩端螺旋体二、梅毒螺旋体,概念,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基本结构与细菌类似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有轴丝,致病的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属 螺旋细密规则 弯曲呈钩状疏螺旋体属 螺旋稀疏密螺旋体属 硬直、两端尖细、螺旋规则细密,钩端螺旋体,形态染色菌体细长(长620m,宽0.10.2m)可通过滤菌器螺旋细密规则菌体的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使菌体常呈S形或C形运动活泼,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培养特性柯氏培养基生长速度慢不规则扁平细小菌落抵抗力较其他致病螺旋体强,钩端螺旋体,致病性致病物质:溶血素、细胞毒因子、内毒素样物质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传染源:猪、鼠传播途径:人接触疫水及疫土时,钩端螺旋 体从损伤的皮肤黏膜侵入,钩端螺旋体,微生物学检查采集标本 一周血、二周尿直接镜检分离培养鉴定血清学诊断,钩端螺旋体,防治原则灭鼠、加强家畜管理保护水源疫苗抗生素首选青霉素,梅毒螺旋体,又称苍白密螺旋体是梅毒的病原体,梅毒螺旋体,形态染色 纤细,长615m,宽0.10.2m 有814个规则而致密螺旋,两端尖直 运动活泼培养特性 人工培养较困难抵抗力 较差,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物质:很强的侵袭力(荚膜样物质和黏多糖酶)所致疾病:梅毒 传染源:患者 传播途径:主要经性接触传染获得性梅毒 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先天性梅毒梅毒的免疫为传染性免疫,梅毒螺旋体,致病性与免疫性获得性梅毒分为3期 一期梅毒 3周 无痛性硬下疳 自愈 传染性最强 二期梅毒 2-3月 梅毒疹 传染性强 三期梅毒 2年 溃疡性坏死病灶、累积全身,梅毒病人照片,梅毒螺旋体,致病性与免疫性先天性梅毒 孕妇感染后传给胎儿 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 出生后表现为梅毒、锯齿形牙等,微生物学检查,检查梅毒螺旋体 取渗出液直接镜检非特异性试验特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