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1页
【试卷】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2页
【试卷】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3页
【试卷】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4页
【试卷】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检测题(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均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一种分子变成了另一种分子c分子的间隔变小 d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了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中间2(上海中考)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b)a分子种类 b分子间距c原子大小 d原子种类3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c )a水分子同时向上运动,撞开壶盖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水汽化时,分子间空隙变大,体积膨胀 d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4(泰州中考)科学家最近研

2、发出用铝镓合金制备氧气的新工艺。镓原子的质子数为 31, 相对原子质量为 70。则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a31 b39 c70 d101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b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原因是水分子受热后运动速率加快c 气体比液体容易被压缩,原因是物质的气态分子小而液态分子大d 过氧化氢分子能分解成水分子和氧分子,说明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6(上海中考)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 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 造成的7如图为某原子

3、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 a、b、c 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 b b原子中 b 与 c 的数目一定相同c原子中 a 与 c 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 a 和 c 上8某元素原子得到 2 个电子后形成具有与 ne 法正确的是(c)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粒子,下列说a该粒子为阳离子 b该粒子原子序数为 10c该粒子可表示为 o2 d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9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b属于同种元素 c是一种阴离子 d容易得到电子10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 a )a氧元素只能形成一种纯净物 b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7c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01 dc、n、o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11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只有离子能构成物质 b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间隔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12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 。此图不能说明的是 ( d )a图中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再分13(威海中考)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原子核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分子

5、既可以被 创造也可以被消灭 电子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a b c d14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带负电荷不显电性 不能再分 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 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a b c d15下列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肯定不相同的是( c )中子数 质子数 电子层数 电子总数 最外层电子数 核电荷数 a b c d16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错误!c 表示核内有 6 个质子和 7 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 131,53)i,) 和 127,53)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各

6、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 b都属于碘元素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 d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17(广东中考)有机锗具有抗肿瘤活性,锗元素的部分信息见下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c)ax2 b锗原子的电子数为 32c人体中锗是常量元素 d锗原子的中子数为 4118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与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汞是由汞分子构成的c氯化钠是由氯原子和钠原子构成的 d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 若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 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中子数不一定相同c

7、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d 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20已知 r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 与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 若 r2核外有 x 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c )2aax2 bax2 cax2 dax2二、填空题(共 40 分)21(6 分)(1)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两个氧原子_2o_; 三个氢氧根离子_3oh _;三个氩原子_3ar_; 两个镁离子_2mg2_。(2)写出符号中“2的”含义:2s_两个硫原子_;ca _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_。22(5 分)铁原子核外有 26 个电

8、子,相对原子质量等于 56,则构成铁原子的粒子共有_82_个,其中质子有_26_个,中子有_30_个,电子有_26_个,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 原因是_原子中质子和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中子不显电性_。23(4 分)(株洲中考)若 1 个 a 原子的质量为 a kg,1 个碳 12 原子(含有 6 个质子和 6 个 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 b kg。请计算:12a(1)a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2)1 个碳 12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6。24(6 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的是原子,表示的是分子。(2)下列说法正确的

9、是 a(填字母)。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3)如图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 x 的数值是 7。2 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不相同。25(10 分)如图 a 是液态水加热变成气态水蒸气的示意图,图 b 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 气和氧气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1) 图 a 中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_分子间隔_发生了变化,但_分子本身_没有发生变 化,故上述变化属于_物理_(填“物理”或“化学”)

10、变化。(2) 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本身_发生_(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故水通电的变化属于_化学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b)中所得粒子_不能_(填“能”或“不能”)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3)图 b 中所得物质(b)属于_混合物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理由是_由不同分子构成的_;所得物质(d)属于_纯净物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理由是_由同种 分子构成的_。26(4 分)含氟物质的合成,对推动科技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1)如图 1 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请画出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由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选填“失去”或“得

11、到”)电 子。图 1图 2(2)氟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图 2 中的 d 微粒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字母序号)27(5 分)下表为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电子层数相同;该周期中,原子核外电子2 点燃排布的变化规律是最外层电子数从 1 排到 8。(2) 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至右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并 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3) 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的阴离子符号:cl (或 s )。(填化学符号)三、简答题(符号表达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0 分)28(桂林中考)宏观、微观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建立正

12、确的微粒观有助于化学的学习。 请用微粒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阿伏加德罗指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完善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分子和原子的本质 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2) “醋酸糖甜”是因为物质不同,分子不同,性质不同。(3) 空气和氧气的主要区别是空气是混合物,氧气是纯净物。(4) 原子内部含有带电荷的质子和电子,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质子所带正电荷 的总数与电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相等。29下图可用于表示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过程。(1)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h o h o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化合反应2 2 2_。(2)从上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13、(写三条):第一条:_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_。 第二条:_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_。第三条:_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_。 四、实验探究题(第 30 小题第 3 个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0 分)30肖红同学在研究分子的性质时,做如图所示实验。在一个小烧杯里放半杯水,然后 用药匙取一小粒品红,放入烧杯。(1)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品红溶解,烧杯里的水都变成红色_。 (2)此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_。(3)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粒子运动与温度有关,简要地说明实验步骤: _取等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分别加到两只烧杯中,然后用药匙取一样多的品红,放入烧杯中,观察溶液 变红的快慢_。31如图所示,在小烧杯 a 中装入 30 ml 蒸馏水,再滴入 3 滴酚酞,在小烧杯 b 中装入 30 ml 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 a、b 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_a 烧杯中液体变红_,该实验说明_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_。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第一种:a 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第二种:b 烧杯中的浓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