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堂PPT)_第1页
高考专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堂PPT)_第2页
高考专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堂PPT)_第3页
高考专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堂PPT)_第4页
高考专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返回1 现代文阅读返回2返回3栏目导引考情梳理考情梳理 一目了然一目了然栏目一考题研究考题研究 一步到位一步到位栏目二专题学案专题学案 一一突破一一突破栏目三知识清单知识清单 一览无余一览无余栏目四返回4考情梳理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理解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分析语言特

2、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鉴赏评价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4探究探究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返回5考题研究考卷分析考卷分析年度 卷 别14题所涉考点选 文体裁2017全国新课标卷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的能力。多文本阅读新闻、报告、论文全国新课标卷多文本阅读全国新课标卷多文本阅读返回6专题学案【专题导引专题

3、导引】多文本长阅读的特点及答题策略多文本长阅读的特点及答题策略返回7 1从文体特点上来说,属于一般论述类文本。多个(一般为24个)文段,虽然不同文段的叙述方式或有不同,或论述,或说明,或叙述,但都会围绕同一话题进行。如,2017年全国高考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围绕“纪录片”频道运营这一话题;2017年全国高考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围绕“垃圾分类”这一话题;2017年全国高考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围绕“博物馆”运营这一话题。 2文段多,信息量大。2017年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般选取三则左右材料,但有图有文,信息量大。 3客观选择题和主观简答题均出现,考查角度多样,综合性强,但题目设问清晰,考查方向明确,难

4、度不大。该题型将对信息的筛选整合与图表判读转换结合起来,也考查了考生对文本中重要信息的提取、分析、运用、归纳、概括以及依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返回8 1学会略读,甚至要会猜读学会略读,甚至要会猜读 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考生可跳过某些细节,有选择地进行阅读,以求了解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高考非连续性阅读文本从文体特点上来说属于一般论述类文本或者新闻类文本,内容上不像文学类文本那样有深层次的含意,更多的只是在诠释一种观点,传达给我们一定的信息,这种信息我们从字面上就可以了解了,没有必要从头到尾、字斟句酌地细读。 对这类文本我们重点抓什么? 重点抓论点,抓关键句(如观点句、中心句、

5、总领句、总结句等)。其他的内容则多是对这些重要句子的阐释和说明,往往也不是题目主要涉及的内容,完全可以跳读过去。 返回9 2学会寻读学会寻读 寻读又称查读,同略读一样,也是一种快速阅读技巧。寻读是一种从大量的资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个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据等)而对其他无关部分略去不读的快速阅读方法。寻读与略读不同:略读时,考生事先对材料一无所知;而寻读则是考生在对材料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也就是读完题干后带着问题摘读。对于某一个具体问题,考生可以采取寻读的方法来找到可以揭示答案的有效信息,这样既可以保证阅读的速度,又能做到准确无误。 3加强限时阅读训练,提高高考语

6、文阅读速度加强限时阅读训练,提高高考语文阅读速度 任何一种技能的获得都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正如游泳一样,只知道游泳的要领,而不亲自到水里去体会、去实践,是无法学会游泳的。在平时的语文阅读训练中,我们要养成限时阅读的习惯,这样,真正进入考场后就不会手忙脚乱,因为平时已经训练有素了。返回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点一考点一 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解释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解释考点二考点二 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考点三考点三 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归纳和概括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归纳和概括考点六考点六 作者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理解、分析和评价作者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理解、分析

7、和评价考点五考点五 文中信息的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分析、运用 考点四考点四 对多个信息的比较、辨析对多个信息的比较、辨析返回11 “重要词语”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这些概念或具有特定的意义,或具有丰富的内涵。“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指结合具体语境把握这些概念的意义。 关于“重要概念”。“重要概念”一定是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或者是核心式的名词或短语,它直接关系到作者的观点、思想、情感。 关于“特定意义和丰富内涵”。重要概念本身或具有特定的意义,需要在阅读时进行准确定位;或具有丰富的内涵,需要分条理清。 关于“结合语境”。命题者对重要概念的考查会结合具体语境,因此考生解答时

8、要联系上下文乃至全文。返回12 【设问方式例举设问方式例举】 根据“材料”,下列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材料”中“”(词语)所指代的对象,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下列语句中“”(词语)的含义,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文中提到的“”一词有什么内涵?联系全文,指出(词语)的含义。返回13【技法指导技法指导】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方法技巧1看清题干要求。要审清题干要求,看清是选正确的一项还是选不正确的一项。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准确审题、明确答题方向都是做对题、答准题的前提。2明确词语外延。理解词语时还要抓住词语含义的外延,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过于狭小。3准确锁定信息。对词语

9、的理解要以准确判断出其本质属性为基础,并找到各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在原文中所处的位置。4认真分析词语。结合词语所在的具体的语言环境,灵活地思考、分析、推断。分析词语的指代义,要注意对指代内容的筛选和整合;然后运用“代入法”,将其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看总结的内容是否符合句意、段意和文意。返回14 “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句意及其作用。其中,“文中重要句子”是指对文章思想、观点、情感的表达起重要作用的句子,或者是结构比较复杂且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 从历年高考的情况看,“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包括分析句子的表层意思和深层含意,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分析句子使用了何种句式

10、、何种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分析句子的表达意图,对抽象的句子进行阐释使之具体化,等等。该考点在考查时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形式。其中客观题的难度适中,而主观题的难度稍大一些。返回15 【设问方式例举设问方式例举】 分析文章画线句子的含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请结合文本,阐释(句子)的内涵。你怎样理解(句子)?返回16 【技法指导技法指导】快速准确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四种方法1联系语境任何句子都要放在该句所处的上下文语境中去理解,不可断章取义。2看句子位置文中的句子因其在文中的位置不同,其含意和作用也是不同的。对于体现文章层次的句子,则要抓住其在语段和全文中的地位,理解它的作用。(1)若句子

11、在文章或段落开头,其作用主要是引起下文、点明文章中心、突出强调、为后文做铺垫。(2)若句子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其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转换话题、作为线索、过渡。(3)若句子在文章或段落结尾,其作用主要是总结上文、点明文章中心、照应开头、升华主题。3“含意”巧解法对于含修辞格的句子,要注意分析其使用了哪种修辞方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使用不同修辞方法的效果,从而理解句子;对于那些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的含蓄句,则要注意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联想;对于那些含意深刻的警策句或隐晦句,则要联系作者的思想实际、感情倾向和说话的背景来理解。(1)还原法还原其“真面目”。此方法适用于运用了艺术手法(具有象征意义、比喻意义或

12、双关意义)的文采句。(2)发掘法挖掘内涵(作者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此方法适用于用语简练而内涵丰富且深刻的哲理句(警句)。4对于选择题,可运用排除法解答解题时,要认真对照原文,看选项有没有因增减调换词语而与原文意思不一致。若没有,再看看选项是否犯了强加因果、随意判断、以偏概全等错误,然后一一进行排除。返回17 对于论述类、实用类文本来说,“信息”主要指文中介绍的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进行阐释的语言材料、作者观点等。 “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包括两方面: (1)能够对照材料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 (2)能够从文中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并进行归纳整合。 “文中信息的归纳和概括”就是在分析理解语句、把握文

13、意的基础上对段落、层次本质内容进行概括。就归纳和概括的范围而言,可以是某一段落,可以是几个段落;可以是一则材料,也可以是几则材料。 该考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频率较高,多采用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题目难度不大。返回18 【设问方式例举设问方式例举】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下列为本文所拟的标题,恰当的一项是()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会?请结合原文概括说明。返回19 【技法指导技法指导】 1信息筛选和整合的步骤及方法信息筛选和整合的步骤及方法 这是筛选信息之前的必要准备。做题之前,要快速地通读全文,并明确以下问题:文章主要说了什么事?

14、有什么新发现?文章介绍了一种什么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总的观点倾向怎样?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通过阅读全文,对其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判断,从而获得整体印象。 。粗读全文后,再对题读文,分析题干,弄清题目的要求。明确重要信息是在哪一段或哪几段,能跳过无关的信息,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重要信息。读文和审题时角度意识要强,这样便于扣住试题目标,找到题目与原文对应的区域和文字,从而有方向地查找到相关信息。 。(针对选择题而言)读文和查找阶段,对信息的理解、捕捉不一定透彻、全面。答题时,一定要反复认真地分析比较,去伪存真,对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通过“文题比对”排除错误选项,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15、所谓“文题比对”,就是把原文和题目选项进行对照,以确定答案。对照时要特别注意表示范围大小、程度高低、数量多少、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词语,如“更加”“主要”“所有”“特别”“可能”等。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有的话如何变化、变化前后语言的内涵和外延等是否相同,这些问题也都需要注意到。对有变化的部分要仔细辨认,看选项是否设置了陷阱来形成干扰。返回20 2信息归纳和概括的方法信息归纳和概括的方法 归纳概括中心要点,必须综观全文、整体把握,不能拘于某些字句,要善于抓住中心句,理解各段或各材料之间的关系。归纳要全面、准确、简明。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核心语句处突破。文章中能瞻前顾后、领挈全文的某一个

16、关键词或关键句,往往是理解文章、概括文章具体内容的关键。这种词语或句子大多在篇首或篇末,也有些在篇中或标题中。 (2)层层概括突破。有些文章的主旨比较含蓄,难以把握,我们只能在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获得相关信息,层层概括,综合归纳,反复筛选,然后运用准确恰当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 (3)挖隐含信息突破。文中的关键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既有表层意义,又有深层意义。只有把语句的深层意义挖掘出来,才算真正理解阅读材料,吃透作品的含意,才能准确归纳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中心。返回21 “信息的比较、辨析”包括两方面:(1)多文本同则材料中,不同事物间信息的比较、辨析;(2)多文本多则材料,不同事

17、物间信息的比较、辨析。【设问方式例举】请简要分析与的异同。在这一问题上,材料一与材料二有哪些认识(观点)是一致的?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概括。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具有哪些特点。返回22 【技法指导技法指导】信息比较、辨析的步骤信息比较、辨析的步骤 第一步:准确审题,确认问题要求回答的是相同之处还是相异之处。北京长阅读中的多个文段都是围绕同一话题展开的,其中的综合题(按常规是最后一道题目)一般要求考生分析概括某些材料话题的“相同”点。 第二步:确认多文段材料的共同话题,快速阅读各文段,筛选、提取各文段中与题干所涉及的话题有关的信息,并加以比较、分析。 第三步:参照题目赋分,分条归纳、概括。

18、第四步:回扣题干,检查答案,看答案题目中是否有内容重复或要点遗漏的情况。返回23 文中信息的分析、运用,指的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理解,进而消化、掌握,并能运用这些信息分析、解答相关问题。【设问方式例举】根据你对的理解,解答下面的问题。材料(第段)认为。请另举一例证明。返回24 【技法指导技法指导】 “文中信息的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分析,运用”答题四字诀答题四字诀定:根据题干要求,确定所需信息。找:根据确定的信息,在文中准确、迅速查找,并圈定有效的精读区间。析:仔细阅读、分析,进而消化、理解。用:运用所接受、消化、理解的新信息,解答相关问题。返回25 这里所谓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是指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厌恶,或冷静或热情,总之带有作者鲜明的个人色彩。 针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这一考点,高考时主要集中考查以下几个方面: 从主旨与时代背景的关系的角度,分析文章的深刻性;从主旨与社会现实的关系的角度,分析文章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从主旨与社会现实的关系的角度,分析作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从局部(一则材料)与整体(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