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课程与教学本质_第1页
第三章课程与教学本质_第2页
第三章课程与教学本质_第3页
第三章课程与教学本质_第4页
第三章课程与教学本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与教学本质课程与教学本质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2007.9.17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知道课程、教学、课程层次之所指;2.了解影响课程与教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理解课程与教学概念的内涵;4.区分“决策层次”与“运行层次”两种课程;5.用现代课程与教学观去解释和发现当前课程改革中的现象和问题。o 重点:n 影响课程与教学的因素n 课程层次(运行层次、决策层次)n 现代课程观n 现代教学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o 小组活动为主,教师的讲解为辅。小组活动为主,教师的讲解为辅。o 注重学生的学习讨论交流注重学

2、生的学习讨论交流,加强对讨论的归纳引导。o 引导学生结合教育实际,思考引导学生结合教育实际,思考 “课程与教学的课程与教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本质到底是什么”的问题;的问题;o 学习已有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已有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看法。课堂活动形式:课堂活动形式:o小组合作学习o主题讨论与交流o教师讲授o经验分享教学过程教学过程o 确定本课轮值组长。确定本课轮值组长。o 认识认识“课程课程” “课程课程”的定义的定义 2020世纪下半叶教育界使用频率世纪下半叶教育界使用频率 最最高的术语之一,也是研究最为活高的术语之一,也是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跃的领域。1、已有的课程定义o 描述性理解o

3、 科目说o 计划说o 媒体说o 经验说o 预期结果说o 操作性阐释o 包容观2、造成课程定义多样性的原因o 研究课程的思路研究课程的思路o 界定课程的维度界定课程的维度n 教学活动教学活动n 教育目标教育目标n 教育过程教育过程n 就课程论课程就课程论课程2种课程研究思路o 从教学的角度理解课程的含义视课程为学科或教学内容o 站在学校育人的高度看课程把课程看做经验。 课程是学习结果,或是活动; 课程是教育人的计划或学习计划,或是获得经验的计划,或活动计划back3、如何对课程下定义?基本要求v 多层次、多方面地了解现代课程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层次和序列);v 弄清课程概念所属的系列;v 揭示课程

4、各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v 抓住课程的根本特点(目的性/计划性/程序性/计划性/学生学 习生命存在及活动)2、课程定义的新阐释o 进入教育领域的文化n 人大学习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o 一段教育进程n 实践形态的教育4、课程定义v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就是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的实践状态的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v 而狭义的课程是专指学校课程,学校课程实质就是学校组织学校组织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和制度化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和制度化的学生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习者获得一定水平的知识经验,达到特定的预期预期教育结果教育结果,并被授予社

5、会承认的专门的资格证书。 教学定义教学定义o 已有定义n 内涵指称差异o 突出“教”的含义o 重视“学”的含义o 强调“教”与“学”相统一的含义o 揭示“教学生学”的含义n 逻辑归属差异o 教育活动o 认识活动o 交往活动o 教学定义的新阐释n 相对独立的特殊活动n 人类创造的专门活动n 教与学的本质属性为引导n 广义:教的人引导学的人学习一定文化的专门活动n 狭义:o 学校中 教师引导学生 专门环境 特定文化为对象 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o 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提升道德品质。 活动活动1: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影响因素: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影响因素n 目的:促使学生通过实际经验分享、目的:促使

6、学生通过实际经验分享、材料阅读等途径,归纳总结影响课程材料阅读等途径,归纳总结影响课程与教学的主要因素与教学的主要因素n 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小组合作学习n 时间:时间:30mins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回忆你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学校所开设的课程,组内分享求学经历与看法:(5mins)o 各阶段开了哪些课程?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为什么?o 这些课程跟你的父辈、现在的孩子所学习的课程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原因是什么?2、阅读网上资源,结合自身经历,总结归纳课程教学的影响因素,列举出来:(15mins)o 教师为学生提供案例材料(网络课程),阅读 5分钟。课程表的变迁 课程变迁 一些往

7、事o 各学生小组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讨论问题,做好记录和整理,需汇报的结果包括:n 列举你所感受到的课程教学影响因素,并举例说明;n 按你的理解,将这些因素按其重要性排列,并阐述理由;3、各组交流讨论,教师归纳总结。(10mins)课程与教学影响因素的种类课程与教学影响因素的种类o 对课程与教学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产生制约作用的客观事物及观念。o 5类影响因素 课程与教学自身因素 教育领域因素 学习原理 社会因素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影响因素1:课程与教学自身:课程与教学自身o 课程与教学传统:历史禀赋与历史限定o 现行课程与教学:发展的现实状况o 课程与教学材料:表征前者o 课程与教学理论:建构理想

8、,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影响因素2:教育领域:教育领域o 教育意识形态:n 教育信念观点原理思想n 社会要求o 学制:n 各级各类学校体系n 课程宏观结构 各学段关系 课程内容选择组织 学校特点o 个人知识:师生知识经验n 课程情景中师生具备的知识和经验n 课程与教学结构 接受度影响因素影响因素3:学习原理:学习原理o 发展心理学研究:课程宏观结构o 学习心理学研究:课程内容结构、形式结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o 性别研究影响因素影响因素4:社会因素:社会因素o 法律o 政治o 经济o 社会o 文化o 宗教o 教育政策o 知识技术影响因素影响因素5:自然环境:自然环境o 原始自然o 人工自然启示:人与

9、自然关系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活跃教学活动形式影响课程与教学的影响课程与教学的4个主要因素个主要因素u知识或文化u社会u学生u生态知识、文化与课程教学知识、文化与课程教学o知识因素对课程教学的独特制约作用 知识与课程的关系源与流; 知识或文化在来源上决定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产生、变化与发展。 任何课程与教学改革,必然有知识或文化嬗变的动因。 任何知识或文化的变迁,也必然或迟早的引发相应的课程与教学改革。back社会与课程教学社会与课程教学o社会因素对课程教学的独特制约作用 在选择标准上决定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变化与发展, 在宏观上决定课程结构形式的变化和发展。back社会因素对我国课程教学影响o 综合作

10、用的结果o 课程的性质与方向:服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促进学生的基本素质全面而有特色地发展。o 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多样性基本素质、基本要求对知识能力方面的不同要求back 学生与课程教学学生与课程教学o学生因素对课程教学的独特制约作用 学生发展有赖于课程的指引,课程的设计也必须符合学生发展的水平和规律。u 身心发展规律身心发展规律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设计、教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设计、教材编制等材编制等u 身心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课程总体水准、深度、广度和课程总体水准、深度、广度和难度难度直接决定课程内容的顺序结构形式和教学活动直接决定课程内容的顺序结构形式和教

11、学活动形式形式back生态与课程教学生态与课程教学o 包含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o 当代课程研究的重要取向: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o 生态课程、环境课程的兴起o 系统结构上决定课程与教学的平衡状态back活动活动2:理解新课程倡导的课程观和教学观:理解新课程倡导的课程观和教学观o 目的:通过讨论课例实录,结合文本学习,目的:通过讨论课例实录,结合文本学习,感受体会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与教学观。感受体会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与教学观。o 形式:头脑风暴、(分享、讨论、畅所欲言)形式:头脑风暴、(分享、讨论、畅所欲言)o 内容:内容:n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n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综合实践活

12、动课案例我爱秋天我爱秋天n 组员的学习经历组员的学习经历o 时间:时间:30mins过程过程:1、阅读一个小学语文课例,讨论:n 这是一节什么类型的课?n 你认为老师的这些设计合理吗?具体体现了新课程的哪些课程和教学理念?n 这节课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为什么?n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如何上这个课?谈谈你的设想。2、各组交流讨论3、教师归纳总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教学观。(10mins) 4、完成表格(课后通过网络提交)表名:课例中表现出来的课程观和教学观包含内容:n 教学观 活动表现(或原因)n 课程观 活动表现(或原因)n 选择其中一点进行评述。课程层次课程层次决策层次决策层次o 国

13、家课程o 地方课程o 学校课程课程的集权与分权、统一与多样、标准与特色的平衡。受政治、教育体制、文化教育发展制约。运行层次运行层次运行转换过程中不同的主体形成o 理想课程o 官方课程o 校方课程o 所教课程(中心)o 所学课程o 所得课程(落脚点)(一)课程与教学层次(一)课程与教学层次o 课程是异常复杂的事物,有多种人参与而发挥建构作用,不同的人建构不同层次的课程。o 课程层次实际上是权力的产物,权力性质不同,所决定的课程层次类型也不同。o 课程领域中存在“行政权力”和“自然权力”的性质区分,从而导致了“课程决策层次”和“课程运行层次”类型的不同。 (一)课程与教学层次(一)课程与教学层次o

14、 课程是异常复杂的事物,有多种人参与而发挥建构作用,不同的人建构不同层次的课程。o 课程层次实际上是权力的产物,权力性质不同,所决定的课程层次类型也不同。o 课程领域中存在“行政权力”和“自然权力”的性质区分,从而导致了“课程决策层次”和“课程运行层次”类型的不同。 决策层次o 国家课程国家课程由一个国家的立法机关或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和组织实施的课程,具有一个国家的法律或行政权威,在一个国家的任何地方和教育机构里都是有效的。o 地方课程地方课程在一个国家内,由地方各级立法机关或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和组织实施的课程,具有地方的法律或行政权威,在地方各级所辖范围的任何教育机构

15、里是有效的。o 学校课程学校课程由一所学校自行确定和组织实施的课程,具有学校的行政权威,适用于整个学校。 o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之间的关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之间的关系,实质是课程的集权与分权、统一与多样、标准与特色的平衡问题,它们主要受到国家政治体制和教育体制、文化发展水平和学校教育水平的制约。课程改革,需要调整和建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其在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里达到新的平衡。运行层次o 课程课程从编制到学生学习掌握,要经过许多人的运行转换。课程运行层次,是指课程在运行转换过程中课程运行层次,是指课程在运行转换过程中不同的主体所形成的课程层次结构。

16、不同的主体所形成的课程层次结构。o 它是课程主体的“课程意向活动”的结果,由于客观上人们处于不同的活动层次,有不同的意向活动,导致课程作为一种进程,实际存在着和包含着不同的层次。o 分析古今中外的课程,特别是考察我国课程从组织制定到学校实施的各个环节和实际状况,始终处于始终处于运行转换过程中的课程,实际上有理想课程、官方运行转换过程中的课程,实际上有理想课程、官方课程、校方课程、所教课程、所学课程和所得课程课程、校方课程、所教课程、所学课程和所得课程等六个层次。等六个层次。o 理想课程,理想课程,通常是指课程学者们按照一定的哲学或理论,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建构的理论形态的课程。理想课程具有

17、理想性和理论性特点,它实质上是一种与远大的课程发展目标相联系的特殊想象,表现为一种有特色的课程理论。o 官方课程,官方课程,主要是由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制定、颁布和实施的课程。官方课程,又称正式课程或文件课程,一般包括课程政策,课程计划(教学或教育计划),课程标准(教学或教育大纲),教学材料等,主要规定主流课程理念,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主要教学材料。o 校方课程,校方课程,是学校组织制定、颁布和实施的课程,在理论观念上受理想课程的影响,在目的目标和内容材料上被官方课程所决定。o 所教课程,所教课程,是由学校的教师决定并组织学生学习的课程,包括知觉课程,教案课程和实施课程。o 所学课

18、程,是在有组织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学所学课程,是在有组织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学生按照学校和教师的组织和要求而实际学习的课生按照学校和教师的组织和要求而实际学习的课程。程。它可能与所教课程是重叠的,也许超出了所教课程,也许仅仅是所教课程的一部分。o 所得课程,所得课程,是学习者在教育和教学活动过程中,经过专门学习后内化为自身发展结果的课程。关系:关系:o 过去,人们比较重视的是理想课程、官方课程或校方课程,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逻辑是,从理想课程出发,循序而经官方课程、校方课程,再到所教课程,而所学课程和所得课程往往被忽略了。o 现在,需要转换思维逻辑,从学习者所得课程出发,突出并大力建构学习者所学课程和教师所教课程,进而据以改善校方课程和官方课程、建构理想课程,促进理想课程、官方课程、校方课程、所教课程、所学课程和所得课程的有机结合和整合。课程观o 课程本质观o 课程系统观o 课程构成观o 课程过程观o 课程价值观o 课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