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师说(复习)精讲课件_第1页
劝学师说(复习)精讲课件_第2页
劝学师说(复习)精讲课件_第3页
劝学师说(复习)精讲课件_第4页
劝学师说(复习)精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句检测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010江苏全国

山东)2.吾尝终日而思矣,

(2010福建2009天津)3.故不积跬步,

(2009山东)4.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009江苏)5.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2009安徽卷全国)6.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2011山东)7.积善成德,———,圣心备焉。(2010安徽)8.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无以至千里而神明自得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骐骥一跃驽马十驾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句检测1.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

9.彼童子之师,

,。10.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1.孔子曰:三人行,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1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其可怪也欤

!

13.位卑则足羞,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是故无贵无贱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术业有专攻官盛则近谀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是故无贵无贱则必有《劝学》《师说》复习之字词句《劝学》复习之字词句

复习目标

1.背诵、默写。

2.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3.翻译重点句子。

复习目文言知识检查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文言知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一、通假字:

1.以为轮2.虽有槁暴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非异也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惑也6.或师焉,或不焉“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有”通“又”。“暴”通“曝”,晒干“知”通“智”,智慧。“生”通“性”,天赋,资质。

“受”通“授”,传授“不”通“否”

一、通假字:“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有”通“二、古今异义词1.蚓无爪牙之利2.用心一也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古之学者必有师5.无可寄托者

古义:容身,托身;今义: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古义:因为心思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古义:因为心思6.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7.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8.吾从而师之:(古)跟随+

而且。(今)连词,表目的和结果。9.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今)不需要。

换6.小学而大遗:换三、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3.非能水也4.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日,名词作状语,每天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三、词类活用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日,名词作状语,每天上,向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6.而耻学于师7.小学而大遗8.位卑则足羞9.吾从而师之10.吾师道也11.圣益圣,愚益愚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形容词作名词,圣人

形容词作名词,愚人名词作动词,学习;意动用法,以……为师意动用法,以……为羞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意动用法,以……为耻;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形容词作名词,圣四、一词多义(之、而、者、望、绝、假、疾、师、传、惑、道、其)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B.句读之不知

:C.青,取之于蓝:D.蚓无爪牙之利:E.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F.师道之不复,可知矣G.郯子之徒

:H.吾欲之南海凑足音节,无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代靛青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连接定语和中心词,相当于“这类”、“这些”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作动词,“到”、“往”1.之四、一词多义(之、而、者、望、绝、假、疾、师、传、惑、道、2.而:连词A.而寒于水而致千里

而绝江河而青于蓝

而闻者彰而见者远B.顺风而呼登高而招吾尝跂而望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C.蟹六跪而二螯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E.

锲而不舍表转折表修饰表并列表递进表假设2.而:连词表转折表修饰表并列表递进表假设3.者

A.古之学者,必有师。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4.望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B.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C.先达德隆望尊D.七月既望E.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作“的地方”讲。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远看盼望、希望声望农历每月十五日埋怨,责怪3.者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作“的地方”5.绝

A.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B.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以为妙绝D.佛印绝类弥勒E.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F.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停止隔绝极点非常横渡断绝5.绝停止隔绝极点非常横渡断绝6.假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D.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7.疾积劳成疾疾恶如仇声非加疾也庞涓恐其(膑)贤于己,疾之借、借用借助、利用假装

假如、如果疾病快,速,引申为“洪亮”痛恨通“嫉”,嫉妒6.假借、借用借助、利用假装假如、如果疾病快,速,引申为8.师(26次)A.古之学者必有师()B.吾师道也(

C.吾从而师之()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E.巫医乐师百工之人(F.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老师动词,学习意动用法,以……为师动词,从师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名词,军队8.师(26次)名词,老师动词,学习意动用法,以……为师动词9.传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D.朔气传金柝()

10.惑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动词,流传

动词,传授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动词,传递,传送疑难问题糊涂9.传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11.道

A.会天大雨,道不通(

)B.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道相似也D.策之不以其道()E.不足为外人道也()

名词,道路名词,道理名词,方法动词,说名词,学问11.道

A.会天大雨,道不通(12.其(课文中出现17次)

①作代词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②作语气副词其皆出于此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他那些他们他们的表猜测,大概表感叹,多么12.其(课文中出现17次)他那些他们他们的表猜测,大概表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介宾短语后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从)蓝取之,而于(比)蓝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比)水寒而耻学于师于(向)师学学于余于(向)余学师不必贤于弟子

于(比)弟子贤五、特殊句式于(比)弟子贤五、特殊句式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坚强的筋骨)3.輮以为轮省略句(省略介宾“之”)劝学师说(复习)精讲课件4.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4.判断句5.被动句不拘于时金石可镂6.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7.固定句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5.被动句六、重点句子翻译

六、重点句子翻译

翻译方法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补和调

翻译方法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一、组词释义(换)文言文多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多是双音节词,并且很多本身就是由文言词增加一字得来的。这就是我们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解释很多文言词的依据。

二、照录(留)古代的人名、地名、官名、年号等专用名词,翻译时照录即可;原文中引用的诗文在翻译句子时也以直录为佳;一些基本词古今意义一样,也无须翻译。

三、增补与删除

文言文里有很多省略句,而且省略的内容往往多而灵活。我们在翻译时,应该根据上下文酌情增补。无实义的虚词等删掉不译。

四、调换顺序(倒装句式)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8.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10.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君子的天资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积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渊,蛟龙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品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就具备了。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尘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的。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得知真理[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以他为师。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以,无论高低贵贱,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8.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吧?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不通晓句读,不解决疑惑,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了,大的方面却丢了,我没有看出他高明的地方[或我没有看出他是明智的]。10.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李蟠)不被时俗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之道,写这篇《师说》来赠给他。8.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这是因为它心思浮躁啊。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螃蟹有六只脚名句检测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010江苏全国

山东)2.吾尝终日而思矣,

(2010福建2009天津)3.故不积跬步,

(2009山东)4.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009江苏)5.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2009安徽卷全国)6.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2011山东)7.积善成德,———,圣心备焉。(2010安徽)8.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无以至千里而神明自得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骐骥一跃驽马十驾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句检测1.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

9.彼童子之师,

,。10.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1.孔子曰:三人行,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1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其可怪也欤

!

13.位卑则足羞,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是故无贵无贱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术业有专攻官盛则近谀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是故无贵无贱则必有《劝学》《师说》复习之字词句《劝学》复习之字词句

复习目标

1.背诵、默写。

2.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3.翻译重点句子。

复习目文言知识检查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文言知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一、通假字:

1.以为轮2.虽有槁暴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非异也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惑也6.或师焉,或不焉“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有”通“又”。“暴”通“曝”,晒干“知”通“智”,智慧。“生”通“性”,天赋,资质。

“受”通“授”,传授“不”通“否”

一、通假字:“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有”通“二、古今异义词1.蚓无爪牙之利2.用心一也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古之学者必有师5.无可寄托者

古义:容身,托身;今义: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古义:因为心思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古义:因为心思6.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7.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8.吾从而师之:(古)跟随+

而且。(今)连词,表目的和结果。9.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今)不需要。

换6.小学而大遗:换三、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3.非能水也4.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日,名词作状语,每天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三、词类活用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日,名词作状语,每天上,向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6.而耻学于师7.小学而大遗8.位卑则足羞9.吾从而师之10.吾师道也11.圣益圣,愚益愚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形容词作名词,圣人

形容词作名词,愚人名词作动词,学习;意动用法,以……为师意动用法,以……为羞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意动用法,以……为耻;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形容词作名词,圣四、一词多义(之、而、者、望、绝、假、疾、师、传、惑、道、其)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B.句读之不知

:C.青,取之于蓝:D.蚓无爪牙之利:E.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F.师道之不复,可知矣G.郯子之徒

:H.吾欲之南海凑足音节,无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代靛青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连接定语和中心词,相当于“这类”、“这些”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作动词,“到”、“往”1.之四、一词多义(之、而、者、望、绝、假、疾、师、传、惑、道、2.而:连词A.而寒于水而致千里

而绝江河而青于蓝

而闻者彰而见者远B.顺风而呼登高而招吾尝跂而望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C.蟹六跪而二螯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E.

锲而不舍表转折表修饰表并列表递进表假设2.而:连词表转折表修饰表并列表递进表假设3.者

A.古之学者,必有师。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4.望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B.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C.先达德隆望尊D.七月既望E.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作“的地方”讲。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远看盼望、希望声望农历每月十五日埋怨,责怪3.者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作“的地方”5.绝

A.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B.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以为妙绝D.佛印绝类弥勒E.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F.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停止隔绝极点非常横渡断绝5.绝停止隔绝极点非常横渡断绝6.假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D.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7.疾积劳成疾疾恶如仇声非加疾也庞涓恐其(膑)贤于己,疾之借、借用借助、利用假装

假如、如果疾病快,速,引申为“洪亮”痛恨通“嫉”,嫉妒6.假借、借用借助、利用假装假如、如果疾病快,速,引申为8.师(26次)A.古之学者必有师()B.吾师道也(

C.吾从而师之()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E.巫医乐师百工之人(F.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老师动词,学习意动用法,以……为师动词,从师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名词,军队8.师(26次)名词,老师动词,学习意动用法,以……为师动词9.传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D.朔气传金柝()

10.惑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动词,流传

动词,传授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动词,传递,传送疑难问题糊涂9.传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11.道

A.会天大雨,道不通(

)B.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道相似也D.策之不以其道()E.不足为外人道也()

名词,道路名词,道理名词,方法动词,说名词,学问11.道

A.会天大雨,道不通(12.其(课文中出现17次)

①作代词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②作语气副词其皆出于此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他那些他们他们的表猜测,大概表感叹,多么12.其(课文中出现17次)他那些他们他们的表猜测,大概表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介宾短语后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从)蓝取之,而于(比)蓝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比)水寒而耻学于师于(向)师学学于余于(向)余学师不必贤于弟子

于(比)弟子贤五、特殊句式于(比)弟子贤五、特殊句式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坚强的筋骨)3.輮以为轮省略句(省略介宾“之”)劝学师说(复习)精讲课件4.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4.判断句5.被动句不拘于时金石可镂6.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7.固定句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5.被动句六、重点句子翻译

六、重点句子翻译

翻译方法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补和调

翻译方法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一、组词释义(换)文言文多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多是双音节词,并且很多本身就是由文言词增加一字得来的。这就是我们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解释很多文言词的依据。

二、照录(留)古代的人名、地名、官名、年号等专用名词,翻译时照录即可;原文中引用的诗文在翻译句子时也以直录为佳;一些基本词古今意义一样,也无须翻译。

三、增补与删除

文言文里有很多省略句,而且省略的内容往往多而灵活。我们在翻译时,应该根据上下文酌情增补。无实义的虚词等删掉不译。

四、调换顺序(倒装句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