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第二版马工程课件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_第1页
外国文学史第二版马工程课件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_第2页
外国文学史第二版马工程课件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_第3页
外国文学史第二版马工程课件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_第4页
外国文学史第二版马工程课件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17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一、17世纪欧洲社会历史状况与文学思潮在17世纪,欧洲的经济、政治局势出现了新的深刻变化。宗教仍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民众的宗教激情持续高涨,教派冲突依然尖锐。17世纪具有全欧意义的文艺思潮是巴罗克与古典主义。“巴罗克(baroque)”一词源自葡萄牙语“barroco”,意为“不合常规”,特指形状不规则的、变形的珍珠,后逐渐发展成一个艺术批评用语,专指首先产生于16世纪中晚期的意大利,17世纪兴盛于全欧洲,广泛存在于建筑、绘画、雕塑、音乐和文学之中的一种艺术风格。巴罗克风格也反映在文艺复兴晚期至17世纪的欧洲文学中。一般认为,对忧郁、沮丧、悲哀情感的夸大,对放纵、狂癫、怪诞,甚至残酷行为的迷恋,对乔装、误会、突变、戏中戏等手法的应用,甚至混淆现实与幻想的区隔,打破悲喜剧界限,语言上的矛盾修饰法等,都是这一时期文学中巴罗克风格的反映。意大利巴罗克文学的主要代表是诗人贾巴蒂斯塔•马里诺(1569—1625),他出生在那不勒斯,一生动荡不羁。主要作品有《风笛》(1596)、《韵诗》(1602)、《七弦琴》(2卷,1608,1614)、《画廊》(1620)等诗集,以及叙事诗《阿多尼斯》(1623)等。马里诺有意摒弃古典诗歌传统,其独树一帜的诗风引来众多追随者,形成了“马里诺诗体”和“马里诺诗派”,促进了意大利诗歌的发展。诗人路易斯•德•贡戈拉(1561—1627)是西班牙巴罗克文学的重要代表。创作有大量谣曲、十四行诗、牧歌、叙事诗,代表作品有《波吕斐摩斯和加拉特亚的寓言》(1613)、《孤独》(1613)、《莱尔玛公爵颂》(1617)等。其诗歌意象繁复,比兴夸张,辞藻华丽雕琢,开创了西班牙文学中的夸饰主义传统。西班牙巴罗克文学的另一个重要代表是佩德罗•卡尔德隆•德•拉•巴尔卡(1600—1681),他也是继维加之后,西班牙黄金时代最杰出的戏剧家。卡尔德隆的作品产量丰富,其中最能体现巴罗克风格的是戏剧《人生如梦》。戏中的王子经历了命运的大起大落,悟到世事无常,浮生若梦。剧作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虚无悲观看法。它有意模糊现实与梦幻的界限,场景在明亮奢华的王宫与阴暗压抑的牢房之间频繁转换,形成强烈的反差对照,戏剧语言夸饰繁复,都反映出巴罗克风格。法国巴罗克文学出现在17世纪初,20年代趋于活跃,50年代后逐渐衰落。巴罗克诗人有戴奥菲尔•德•维奥(1590—1626)、圣塔芒(1594—1661)等,小说家有奥诺德•德•于尔菲(1567—1625)、玛德莱娜•德•斯居德里(1607—1701)等,剧作家有亚历山大•阿尔迪(1570—1632)等。在德国文学中,格里美豪森(1621—1676)的代表作《痴儿历险记》(1669)以西班牙流浪汉小说为参照,通过主人公西木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反映了17世纪德国破败、凋敝、残酷的社会现实,描写了主人公心灵的成长。古典主义产生于17世纪初期的法国。弗朗索瓦•德•马莱伯(1555—1628)是古典主义的先驱人物。古典主义在17世纪60—70年代达到鼎盛期,17世纪晚期开始影响欧洲其他国家。专制王权是古典主义产生的政治基础。唯理主义哲学是古典主义产生的思想基础。宫廷和沙龙文化为古典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文化环境。笛卡尔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是:第一,拥护王权。第二,尊崇理性。第三,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第四,要求文学形式遵从规范。悲剧“三一律”法则(剧情限定在同一事件,发生在同一天24小时以内和同一地点),就是对亚里士多德悲剧定义创造性理解的产物。17世纪三十年代,围绕《熙德》的争论发生后,“三一律”作为一条指导戏剧创作的原则被确定下来,对古典主义戏剧的定型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布瓦洛在《诗的艺术》这篇古典主义理论集大成之作中更是对古典主义创作作了理论总结。他要求诗人热爱理性、模仿自然,表现情感要适度得体,叙事合乎常理,语言要典雅、简洁、清晰,避免浮词滥调和矫饰。二、17世纪英法文学概况17世纪初期的英国诗坛,出现了骑士派和玄学派两个诗歌流派。约翰•多恩(1572—1631)是玄学派诗歌的开创者。多恩的诗歌以爱情诗和宗教诗最有特色,主要收入《歌与十四行诗》、《哀歌》和《敬神十四行诗》等诗集中。他的爱情诗内容丰富多彩,立意也变化多端。约翰•德莱顿(1631—1700),是英国17世纪后期最有影响的诗人、文论家和戏剧家。德莱顿的诗歌创作涉及讽刺诗、叙事诗、颂诗、抒情诗、哲理诗等不同类型,有《回来的星辰》(1660)、《奇异的时代》(1667)、《押沙龙与阿奇托菲尔》(1681)、《亚历山大的宴会》等。德莱顿还写了30多部戏剧,代表性的有《印度皇后》(1664)、《印度皇帝》(1665)、《格拉纳达的征服》(1672)、《一切为了爱情》(1677)等。德莱顿不仅是古典主义在英国的重要践行者,他的《论戏剧诗》(1668)、《悲剧批评的基础》(1679)还系统阐述了古典主义美学原则,如强调理性和常识,把古希腊罗马文学奉为典范,要求遵从时间、地点和戏剧动作的整一性原则,主张文类有别,以及悲剧的教化作用等。约翰•班扬(1628—1688)的主要作品有自传性散文《罪人受恩记》(1665),小说《坏人先生传》(1680)、《圣战》(1682)、《天路历程》(1678,1684)等。班扬的代表作《天路历程》是一部宗教寓言体小说,它采取中世纪宗教文学常用的幻游形式,记述了叙述人“我”的两个梦。《天路历程》纯粹是为了宗教目的,即指明灵魂通过信仰获得拯救的正确道路,这是他清教思想的表现。但《天路历程》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还在于其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即人可以通过不断弃恶扬善来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并树立了人人可以效仿的凡人英雄形象。在17世纪,英国散文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蒙田是现代散文的开创者,培根将这一体裁引入英国。17世纪英国散文种类繁多,有人物素描、宗教文、政论文、回忆录、日记、传记、沉思录、格言等。古典主义是法国17世纪文学的主潮,以戏剧成就最为突出。皮埃尔•高乃依(1606-1684)1629年开始戏剧创作,作品有《熙德》(1637)、《贺拉斯》(1640)、《西拿》(1641)、《波里耶克特》(1643)、《罗多古娜》(1644)等悲剧,以及《撒谎者》(1643)等喜剧。高乃依享有“法国悲剧之父”美誉,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高乃依最优秀的作品《熙德》题材取自西班牙作家卡斯特罗(1569—1631)的剧本《熙德的青年时代》。《熙德》中表现的理性主要是一种自我克制、使情感服从于某种原则、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具有普遍性,并不能完全与具体的封建责任划等号。作者在张扬理性时,也没有把情感看成“劣质”的人性元素,相反,在理性的节制和引导下,二人的情感得到升华,最后更成为理性的至高奖赏。拉辛(1639—1699)继高乃依之后,将古典主义悲剧推向顶峰。他的代表作有《安德洛玛刻》(1667)和《费德尔》(1677),以及《勃里塔尼古斯》(1669)、《伊菲革涅亚在奥利德》(1674)等。拉辛和高乃依都秉承古典主义奉为圭臬的理性原则,但戏剧风格有很大不同。高乃依的悲剧着重表现理性对情感的驾驭力量,塑造了一批拥有这种力量的正面英雄形象。拉辛的作品表现情欲战胜理性所引发的悲剧,对理性约束情感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折射了这一时期法国社会人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现实,因而更具批判性。拉辛的悲剧情节更加紧凑,结构更加严谨,情感描写更加细腻,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观察和把握更加更加深入,从而把古典主义的悲剧艺术推向顶峰。古典主义诗人拉封丹(1621—1695)1668年发表《寓言诗》前六卷,1693年出齐全书12卷。布瓦洛(1636—1711)是古典主义理论家。他的《诗的艺术》(1674)继承亚里士多德、贺拉斯文艺理论传统,在总结当代文学创作经验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古典主义创作原则。1687年,法兰西学院院士贝洛(1628—1703)在学院宣读了一首长诗《路易大帝时代》。诗歌引发了关于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地位孰高孰低的广泛辩论,支持与反对的意见相持不下,成为西方文学史上一起引人注目的事件,史称“古今之争”。它表明作为古典主义文学基础的“古典”原则开始动摇,预示了其黄金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第二节莫里哀一、生平与创作莫里哀(1622—1673)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法国喜剧家。他写出两个喜剧:《冒失鬼》(1653)和《情怨》(1656),模仿意大利喜剧,虽然情节并不真实,但笑料是层出不穷,充满巧合,并以大团圆结局。1659年至1663年是他真正踏入戏剧界的开端,也是古典主义喜剧的开创期。代表作有1658年《多情的医生》,《可笑的女才子》(1659),《太太学堂》(1662),《太太学堂的批评》(1663)和《凡尔赛即兴》(1663)。1664年至1668年是他的创作盛期。《伪君子》,《堂璜》(1665),《恨世者》(1666),《吝啬鬼》(1668)。1669年至1673年,莫里哀为宫廷的喜庆活动写剧,也创作出一些优秀的风俗喜剧。代表作有《贵人迷》(1670),《司卡班的诡计》(1671)。莫里哀的喜剧可分为风俗喜剧和讽刺喜剧。他的风俗喜剧展现了17世纪下半叶的法国社会,从上流社会的生活到农村生活的景象,从资产阶级家庭到平民家庭,从夫妻关系到女子教育,都有极为细致和充分的描写。莫里哀的喜剧敢于接触别人望而生畏的题材,具有强烈的战斗精神,适应君主专制政治的需要,他又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赞赏下层人物,描绘了一系列仆人形象,他们头脑清醒,性格开朗,言语锋利,大胆泼辣,富有反抗意识,比旧喜剧中的仆人更有生气。在艺术上,莫里哀取得了很高成就。他注重描绘人的本性,他常常用简短的对话就刻画出人物的性格。莫里哀善于从情节和场景中,从地位颠倒和意料不到的逆转中,从舞台动作中以及从语言(俏皮话、双关语、不和谐音字、词语重复、愚笨仆人朗诵杂拼诗、变化了的方言土语)等方面制造笑料。二、《伪君子》《伪君子》(又译《达尔杜弗或者骗子》,1664—1669)是莫里哀最优秀的喜剧,也是法兰西剧院上演场次最多的剧目。《伪君子》深刻地揭露了教会势力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达尔杜弗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伪善。达尔杜弗的伪善具有典型性。剧本对不辨真假、一意孤行、执迷不悟的奥尔贡,包括他的母亲白尔奈耳太太也作了有力的批判。在艺术上,《伪君子》有独特的创造,体现了精湛的技巧。伪君子形象的塑造手法别出心裁。在《伪君子》中,喜剧手法与闹剧手法密切结合。第三节约翰·弥尔顿一、生平与创作约翰•弥尔顿(1608—1674)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诗人、思想家和政治家。1638年4月,弥尔顿前往欧洲大陆旅行。1640—1660年间,弥尔顿站在清教立场上,以笔为武器,写下了大量的政论论文,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向保皇党和英国国教宣战。1660年5月,共和国覆灭,王政复辟,英国再次进入了黑暗的年代。弥尔顿受到反动当局的迫害,财产被充公,著作被焚毁,行动受到监视。晚年的弥尔顿完成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三部诗作:《失乐园》(1667)、《复乐园》(1671)和《斗士参孙》(1671)。1674年11月8日,他因痛风发作而导致心力衰竭,溘然长逝。他的文学创作历程,大致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即参加革命以前(1625—1640)、参加革命期间(1640—1660)和王朝复辟以后(1660—1674)三个时期。早期创作。弥尔顿参加革命以前,主要用拉丁文、希腊文、意大利文和英文创作中短篇诗歌。其成名作《圣诞清晨歌》(1629)采用古典颂歌形式,描写基督诞生的背景、天使的合唱和异教神的溃逃。同年完成的短诗《五月晨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讴歌和对人文精神的崇尚。1631—1632年间完成的《欢乐的人》和《沉思的人》是姐妹篇,塑造了快乐的青年和忧郁的青年两个不同的形象,反映出诗人将希腊、罗马传统和基督教传统相融合的理想。1632年弥尔顿还写了一首题为《莎士比亚碑铭》的短诗(1645年用全名发表)。1634年创作的假面剧《科玛斯》表达了弥尔顿对善终将战胜恶的坚定信念。1637年,诗人借古希腊牧歌形式写成悼亡诗《黎西达斯》,抒发他对已故同窗好友爱德华•金的哀悼,也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中期创作。在1641年到1642年间,弥尔顿创作了一系列强劲雄辩的散文,如《论英国教会的教规改革》(1641)、《论教会机构必须反对主教制》(1642)等,对主教掌权制和陈旧的宗教仪式大加抨击,要求把宗教改革推向深入。1644年,弥尔顿发表了长达4万言的《论出版自由》,为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辩护。1651年至1654年,弥尔顿受革命政府委托,用拉丁文写出了著名的《为英国人民声辩》和《再为英国人民声辩》。这两篇文章有力地驳斥了英国国内外政敌的所谓“弑君邪恶论”,为革命人民处死查理一世进行了有力的辩护,也为年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进行了辩护。晚期创作。史诗《复乐园》是弥尔顿此前创作的《失乐园》的续篇,共分四卷,取材于《新约•马太福音》第四章1至11节或《路加福音》第四章1至13节,叙述耶酥不为魔鬼撒旦诱惑的故事。《力士参孙》(又译《斗士参孙》)是按照古希腊悲剧形式写成的剧诗,情节来自《旧约•士师记》第13到16章。史诗细腻地表现了参孙精神复活的过程,歌颂了他为以色列人的解放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业绩,表达了诗人对革命事业最终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心。《力士参孙》遵循古希腊悲剧的一些基本创作原则,表现了崇高严肃的主题,人物性格丰满,语言质朴有力,是弥尔顿最后的杰作。二、《失乐园》史诗《失乐园》(1667)是弥尔顿创作高峰的标志,是诗人思想发展和文学创作的总结。1667年史诗初版时有10卷,从1674年第二版起,各卷开头附上了提纲,扼要说明该卷内容,并将第七、十两卷各一分为二,全诗成了十二卷,计一万零五百六十五行。《失乐园》是欧洲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作品,题材主要来源于《圣经》。据统计,它引用《旧约》913处,《新约》490处。《失乐园》分两条线索来铺展情节,一是撒旦率军反抗天帝,被打入地狱而失去天上乐园的故事;二是人类始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