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吨年甲硫基乙醛肟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_第1页
1000吨年甲硫基乙醛肟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_第2页
1000吨年甲硫基乙醛肟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_第3页
1000吨年甲硫基乙醛肟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_第4页
1000吨年甲硫基乙醛肟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前言甲硫基乙醛肟是生产硫双威和医药类用的重要中间体,随着绿色环保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到2012年,硫双威将给市场留下100亿元的缺口,而甲硫基乙醛肟是生产硫双威的重要中间体,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医药市场的飞速发展,对甲硫基乙醛肟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国内尽管已有几家企业已将该产品注册登记,但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均未形成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另外,甲硫基乙醛肟在国际上也存在较大的缺口,通过产业化改造,充分发挥技术等有利条件,结合产品本身的性能和价格比上的优势,加强对国际市场的拓销力度,扩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本项目的生产,对于促进我国农药行业发展,缓解国内农药市场原料的紧缺局面,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大量的出口也可为国家创造大量的外汇收入。甲硫基乙醛肟是合成硫双威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化合物。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甲硫基乙醛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项目采用乙醛法合成甲硫基乙醛肟产品工艺路线。项目拟建设于宁夏吴忠青铜峡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年产1000t甲硫基乙醛肟生产装置,配套供电、供水、消防等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建设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于2013年3月16日以《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的形式委托宁夏回族自治区石油化工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评价单位”)承担其“1000吨/年甲硫基乙醛肟项目宁夏石油化工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一三年四月PAGE6目录1总则 11.1编制依据 11.1.1法律、法规依据 11.1.2部门规章 11.1.3技术标准、规范 21.1.4技术资料 31.2评价目的及原则 31.2.1评价目的 31.2.2评价原则 41.3评价因子 41.4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 51.5评价工作等级 51.5.1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51.5.2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61.5.3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71.5.4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 71.5.5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91.5.6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91.6评价范围 101.7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101.7.1环境质量标准 101.7.2污染物排放标准 101.8环境保护目标及污染控制 121.8.1环境保护目标 121.8.2污染控制目标 131.9区域污染源调查 132建设项目概况 142.1项目基本概况 142.2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及储存方式 142.3项目组成 142.4主要生产设备 162.5总投资及环保投资 172.6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 182.6.1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182.6.2主要能源消耗量 182.7公用工程 192.7.1给水 192.7.2排水 192.7.3供热及供暖 192.7.4供电 192.8平面布置及运输 192.8.1平面布置及合理性分析 192.8.2运输方案与仓储设施 202.9劳动组织及工作制度 203工程分析 213.1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213.2平衡性分析 253.2.1物料平衡 253.3.2水平衡 263.3项目污染源分析 283.3.1废气 283.3.2废水 313.3.3固废 313.3.4噪声 324项目区环境概况 344.1地理位置 344.2自然环境概况 344.2.1气候及气象概况 344.2.2地形、地貌 354.2.3水文 354.2.4地震烈度 354.2.5植被 354.3社会经济环境 354.3.1青铜峡市社会经济概况 354.3.2宁夏吴忠青铜峡新材料产业基地概况 375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9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395.1.1监测因子及监测方法 395.1.2监测单位、日期、频率及质控措施 395.1.3监测点布设 405.1.4评价方法 405.1.5监测结果及评价 405.1.6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小节 465.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65.2.1监测断面及点位布设 465.2.2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 465.2.3监测时间及频次 465.2.4评价标准 465.2.5评价方法 475.2.6监测结果分析 475.3地下水环境质量 485.3.1监测因子及监测方法 485.3.2监测单位、日期、频率及质控措施 495.3.3监测点位 495.3.4评价方法 495.3.5监测结果分析 495.4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505.4.1监测单位、日期 505.4.2监测布点 505.4.3监测结果及评价 505.5土壤质量现状评价 51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36.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536.1.1污染源参数 536.1.2环境影响估算及评价等级确定 546.1.3项目区污染气象条件 586.1.4预测模式 646.1.5防护距离设置情况 776.2水环境影响分析 786.2.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786.2.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786.3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816.4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816.4.1预测模式 816.4.2预测结果 826.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826.5.1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 826.5.2营运期生态影响分析 837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 847.1施工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847.1.1污染源分析 847.1.2施工期生活污水影响分析 857.1.3施工期生产废水影响分析 857.1.4暴雨后的地表径流面源污染分析 857.1.5施工期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867.1.6施工期废水防治措施 867.2施工废气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 867.2.1污染源分析 867.2.2施工期扬尘、粉尘的影响 867.2.3施工期机械运输废气对环境的影响 887.2.4施工期废气防治措施 887.3施工噪声对声环境影响分析 897.3.1噪声源影响分析 897.3.2施工噪声预测分析 897.3.3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 907.4施工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917.4.1施工固废 917.4.2生活垃圾 917.4.3施工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917.5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927.5.1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 927.5.2施工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927.6施工对交通、社会环境影响 937.7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938污染治理措施评述 958.1废气治理措施 958.1.1锅炉烟气防治措施 958.1.2焚烧炉烟气防治措施 958.1.3不凝气防治措施 958.1.4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小结 968.2废水治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968.2.1生产废水治理措施 968.2.2含盐废水治理措施 968.2.3生活污水治理措施 968.2.4事故废水治理措施 968.2.5污水治理措施小结 968.3噪声治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978.4固体废物治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978.4.1本项目固废处置总体情况 978.4.2危废暂存及处置要求 988.5防渗措施可行性分析 999清洁生产分析和总量控制 1019.1清洁生产分析 1019.1.1原料指标 1019.1.2生产设备及工艺指标 1019.1.3节能措施指标 1029.1.4污染物排放指标 1039.1.5产品指标 1039.1.6环境管理要求 1039.1.7清洁生产结论 1049.1.8清洁生产建议 1049.2总量控制 1069.2.1污染物总量控制目的 1069.2.2总量控制因子的确定 1069.2.3总量控制范围 1069.2.4排污总量核定 1069.2.5总量平衡途径 10710环境风险评价 10810.1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 10810.2评价程序 10810.3风险物质识别 10910.4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工作等级 11510.5最大可信事故确定 11610.5.1作业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1610.5.2事故原因分析 11610.5.3最大可信事故确定 11810.6环境风险分析 11810.6.1危害评价指标 11810.6.2事故排放的源强估算 11810.6.3风险后果计算 11810.7原料运输的风险分析 12010.8事故废水排放分析 12210.9风险防范措施 12210.9.1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12310.9.2工艺和设备、装置方面安全防范措施 12410.9.3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12510.9.4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 12610.9.5个人防护措施 12610.10环境影响应急预案 12610.11与新材料基地应急预案的衔接性 12710.12风险评价结论 12811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2911.1环境管理与监测的目的 12911.2环境管理计划 12911.2.1环境保护管理的总体指导原则 12911.2.2建立环境管理机构 12911.2.3环境管理机构职责 13011.2.4环境管理实施计划 13011.3施工期环境管理及监理计划 13111.3.1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 13111.3.2施工期环境监理计划 13211.4运营期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13211.4.1运营期环境管理计划 13211.4.2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 13311.4.3监测方法 13411.4.4人员培训 13411.5排污口规范化 13411.6“三同时”验收 13512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3712.1经济效益分析 13712.2环境效益分析 13712.2.1环保投资估算 13712.2.2环境效益分析 13912.2.3社会效益分析 13912.3综合评价 14013公众参与 14113.1目的 14113.2建设项目公示 14113.2.1公示 14113.2.2公示结果 14113.3公众意见调查 14113.4调查对象 14113.5调查结果统计 14113.6统计结果分析 14413.6.1人员构成分析 14413.6.2公众意见分析 14413.7公众参与调查小结 14514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 14614.1用地及规划符合性 14614.2厂址与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相容性分析 14614.3厂址与评价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的相容性分析 14614.4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14614.5卫生防护距离设置要求 14714.6厂址可行性分析结论 14715结论与建议 14815.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4815.2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14815.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14815.4污染防治措施结论 14915.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5015.6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15215.7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结论 15315.8公众参与结论 15315.9评价总结论 15315.10建议及要求 153宁夏亚邦化工有限公司1000吨/年甲硫基乙醛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总则宁夏石油化工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第21页1总则1.1编制依据1.1.1法律、法规依据=1\*GB2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GB2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3\*GB2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2000年9月1日);=4\*GB2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2008年6月1日);=5\*GB2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2005年4月1日);=6\*GB2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7\*GB2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2011年3月1=8\*GB2⑻《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修订)(2008年4月1日);=9\*GB2⑼《《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修订)(2012年2月=10\*GB2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11\*GB2⑾《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1.1.2部门规章=1\*GB2⑴国务院文件,国发[1998]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2\*GB2⑵国务院文件,国发[2008]29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年9月7日);=3\*GB2⑶国务院文件,国发[2011]3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2011年10月=4\*GB2⑷国务院文件,国发[2011]4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2011年12月=5\*GB2⑸国家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08]127号《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2008年12月24日);=6\*GB2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8月1日);=7\*GB2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8\*GB2⑻国家环保总局文件环发[2005]152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9\*GB2⑼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3月18日);=10\*GB2⑽国家环保部环发[2012]98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2012年8月8日);=11\*GB2⑾国家环保部环发[2011]14号《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2011年3月1日);=12\*GB2⑿国家环保部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2012年7月3日);=13\*GB2⒀国家环保部环发[2010]113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9月28日);=14\*GB2⒁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宁环发[2007]197号《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试行)》(2007年11月26日);=15\*GB2⒂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宁环发[2013]20号《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的通知》(2013年2月26日)=16\*GB2⒃中国石油和化工业协会,《关于促进节能减排的工作意见》(2007年6月27日);=17\*GB2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51号《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02年10月1日);=18\*GB2⒅《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修订)》(2010年1月1日)。1.1.3技术标准、规范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5\*GB2⑸《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7\*GB2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农药建设项目》(HJ582-2010);=8\*GB2⑻《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药建设项目》(HJ611-2011);=9\*GB2⑼《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0\*GB2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1.4技术资料(1)宁夏青铜峡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宁夏亚邦化工有限公司1000吨甲硫基乙醛肟项目备案的批复》,宁青铜峡备案【2013】11号(见附件);(2)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见附件);(3)《宁夏亚邦化工有限公司1000吨甲硫基乙醛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2月版);(4)青铜峡市环境保护局标准批复——青环发[2013]80号(见附件);(5)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公告(宁夏环保网,2013年3月18日)(见附件);(6)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结论公告(宁夏环保网,2013年4月5日)(见附件);(7)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1.2评价目的及原则1.2.1评价目的⑴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宁夏回族自治区总体规划、吴忠市整体规划、青铜峡新材料基地整体规划等开展环评工作,分析本项目建设与各规划的相符性和主要环境制约因素,从环保角度论述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⑵通过对厂址周围环境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掌握评价区域的环境敏感点、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污染现状等特征;通过对拟建项目的全面分析,掌握工艺过程、辅助及公用工程设施的污染物排放特征,确定污染源及污染物的种类、源强、排放方式等。⑶根据环境特征和工程污染物排放特征,预测拟建工程建成投产后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说明该项目投产运行后排放的污染物所引起的周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导则、标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对拟建项目所采用的环保措施进行可行性和可靠性论证,为工程环保设计提出科学依据。⑷通过对工程环保设施的技术经济合理性、达标水平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减缓污染的对策建议,合理解决公众对本项目的意见,结合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和污染物总量指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论证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2.2评价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环保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客观、公平、公正地进行评价;(2)坚持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实地踏勘、现场调查、现状监测相结合的原则;(3)贯彻“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与区域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及“节约能源”等原则;(4)评价方法力求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分析论述力求客观公正;提出的环保措施和建议注意可行性和合理性,并对项目生产全过程进行清洁生产水平分析,从而有的放矢地提出全过程污染防治措施和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5)在工程分析中,重点分析生产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识别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因子,对工程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为企业环境管理、安全生产与监控计划提供决策依据。(6)本着“为环保负责、为社会负责、为人民负责”的思想,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做到最好。按照环评技术导则要求,本次评价在确保环评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尽量缩短评价周期,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1.3评价因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结合现场调查及项目特点,确定本次的评价因子见表1-1。表1-1工程环境评价因子筛选表环境要素环境现状评价因子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总量控制因子大气环境TSP、PM10、SO2、NO2、COTSP、PM10、SO2、NO2、Cl2、HCl甲硫醇、恶臭SO2、NOx地表水环境PH、CODcr、BOD5、氨氮、挥发酚、石油类、硫化物、氰化物、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地下水环境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挥发酚、锰、氟化物、砷、氯化物、六价铬声环境LeqLeq--固体废物--锅炉炉渣及除尘系统灰渣、焚烧炉灰渣以及焚烧炉烟气处理系统产生的泥渣、蒸馏釜及蒸发釜釜底残渣、生活垃圾--1.4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确定本项目的评价重点: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水环境影响分析、污染治理措施、风险评价、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5评价工作等级1.5.1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定采用SCREEN3估算模式和污染物占标率进行计算: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Coi一般选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一次浓度限值。根据本项目废气污染源排放情况,利用SCREEN3模型嵌入的所有气象组合条件,预测大气污染物小时平均最大落地浓度Cm(mg/m3)及其距排放源的距离D10%(m)。表1-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评判表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它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表1-3本项目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及占标率判别内容Ci(mg/m3)C0i(mg/m3)Pi(%)粉尘(无组织)0.20710.923.01烟尘(PM10)0.00700.451.55SO20.05060.510.11NOX0.03390.2414.12氯气0.01180.111.84氯化氢0.00050.051.07甲硫醇0.00120.00716.91判别过程最大占标率Pmax为23.01%判定结果二级说明:1、烟尘以C0i以PM10日平均浓度的3倍计。2、粉尘以C0i以TSP日平均浓度的3倍计。根据以上估算结果分析,确定本次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1.5.2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0.0667km2。同时根据HJ19-2011中对于“特殊生态敏感区”、“重要生态敏感区”及“一般区域”的规定,结合现场踏勘及资料调查,本项目占地范围属于“一般区域”,因此本次评价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表1-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别表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围面积≥20k或长度≥100面积2-20km或长度50-100面积≤2km或长度≤50本项目0.06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1.5.3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产生的废水采用分类处理分类利用,其中:生产废水(8.5m3/d)、地面及设备冲洗废水(4m3/d)送自建的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四级反应釜蒸发+凝液回收处理工艺,收集的冷凝水返回循环水系统作为补水。含盐废水(10.3m3/d)主要污染因子为溶解性总固体,作为焚烧炉烟气处理系统补水使用。焚烧炉烟气文丘里除尘及碱洗系统用水循环量为200m3/d,主要含有pH、SS。经沉淀池沉淀调pH后循环使用。生活污水(7.5m3由上可见,本项目废水全部实现综合利用,不外排,因此对项目区域地表水体影响较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1.5.4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总体看本项目属于I类建设项目,即: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本项目涉水设施及罐区、生产装置区均设置全面的防渗措施,根据影响分析,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本次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具体判定过程如下:表1-5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包气带岩土的渗透性能强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渗透系数K≤10-7cm中岩(土)层单层厚度0.5m≤Mb<1.0m,渗透系数K≤10-7cm岩(土)层单层厚度≥1.0m,渗透系数10-7cm/s<K≤10-4弱岩(土)层不满足上述“强”和“中”条件。本项目场地情况根据厂址区域地勘资料分析,本项目场地岩(土)层单层厚度≥1.0m,渗透系数10-7cm/s<K≤10-4cm/s,且分布连续、稳定。属于“中表1-6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分级分级项目场地所处位置与含水层易污染特征易潜水含水层且包气带岩性(如粗砂、砾石等)渗透性强的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联系密切地区;不利于地下水中污染物稀释、自净的地区。中多含水层系统且层间水力联系较密切的地区。不易以上情形之外的其他地区。本项目场地情况根据地勘资料分析,项目区域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弱,补给条件差,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属于“不易”。表1-7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分级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他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较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以及分散式居民饮用水水源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不敏感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本项目场地情况项目场地区域无水源地保护区及补给径流区,因此本项目属于“不敏感”。表1-8污水产生量分级分级污水产生总量(m3/d)大≥10000中1000-10000小≤1000本项目情况项目废水产生量为30.3m3/d,属于“小表1-9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分级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级别污染物类型污水水质指标(个)复杂污染物类型数≥2需预测的水质指标≥6中等污染物类型数≥2需预测的水质指标<6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的水质指标≥6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的水质指标<6本项目情况污染物类型数=2,需预测的水质指标5。属于“中等”表1-10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表评价级别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建设项目水质复杂程度三级弱不易不敏感中简单小中等-简单中易不敏感小简单中不敏感中简单小中等-简单不易较敏感中简单小中等-简单不敏感大中等-简单中-小复杂-简单强易较敏感小简单不敏感大简单中中等-简单小复杂-简单中较敏感中简单小中等-简单不敏感大中等-简单中-小复杂-简单不易较敏感大中等-简单中-小复杂-简单不敏感大-小复杂-简单本项目实际情况中不易不敏感小中等评价等级确定三级1.5.5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2010年4月1日)要求,结合项目工业生产噪声特征,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为三级,见表1-11。表1-11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评判表项目三级评价标准判据评级等级确定三级评价标准判据建设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3类、4类区;或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保护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以下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实际项目建设于工业园区,属3类功能区;且项目评价范围内无居住区等敏感保护目标。噪声级最大增高量为2.9dB三级1.5.6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规定,本项目各单元之间的距离均小于500m,因此按一个风险单元来进行评价。本项目涉及的主要危险化学品为乙醛肟、硫酸二甲酯、硫氢化钠、氯气、氢氧化钠、盐酸,其中属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物质主要为硫酸二甲酯、氯气、盐酸(折算为氯化氢气体)。根据该辨识标准表1、表2中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具体判定详见表1-12和表1-13。表1-12重大危险源识别一览表物质名称临界量(t)(Q)实际量(t)(q)q/Q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氯气530.60否氯化氢2020.10否硫酸二甲酯50100.20否0.90<1,否注2、盐酸折算为氯化氢气体后进行判定。表1-13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项目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评价工作级别划分标准的要求,确定本次风险评价级别为二级。1.6评价范围表1-14各环境影响要素评价范围一览表环境要素评价级别评价范围环境空气二级生态环境三级厂界范围内地表水三级厂界范围内地下水三级厂界范围内噪声三级厂界外200m环境风险二级厂界为中心半径3km的范围评价范围示意图见图1-1。1.7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根据青铜峡市环境保护局对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批复——青环发[2013]80号,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以下标准:1.7.1环境质量标准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⑵《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3\*GB2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⑷《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5\*GB2⑸《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中的二级标准;=6\*GB2⑹《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及TJ36-79)。1.7.2污染物排放标准⑴《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⑵《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2\*ROMANII时段标准;=3\*GB2⑶《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表2二级标准;=4\*GB2⑷《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5\*GB2⑸《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2中的二级标准;=6\*GB2⑹《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区标准;=7\*GB2⑺《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8\*GB2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9-2001);=9\*GB2⑼危险废物经《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鉴别后,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10\*GB2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容许浓度。表1-15环境质量标准限值标准类别污染因子标准限值标准来源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年均浓度大气SO2(mg/m3)0.500.150.06GB3095-1996及修改单中二级NO2(mg/m3)8TSP(mg/m3)/0.300.20PM10(mg/m3)/0.150.10CO(mg/m3)104/氯气0.10.03/TJ36-79中居住区最高容许浓度限值氯化氢0.050.015/地表水pH(无量纲)6~9GB3838-2002中Ⅲ类BOD5(mg/L)≤4氨氮(mg/L)≤1挥发酚(mg/L)≤0.005石油类(mg/L)≤0.05CODCr(mg/L)≤20硫化物(mg/L)≤0.2氰化物(mg/L)≤0.2氯化物(mg/L)≤250硫酸盐(mg/L)≤250溶解性总固体(mg/L)-地下水总硬度(mg/L)≤450GB/T14848-93中Ⅲ类溶解性总固体(mg/L)≤1000硝酸盐(mg/L)≤20氯化物(mg/L)≤250氟化物(mg/L)≤1.0锰(mg/L)≤0.1挥发酚(mg/L)≤0.002六价铬(mg/L)≤0.05砷(mg/L)≤0.05土壤汞(mg/kg)≤0.50GB15618-95中二级铅(mg/kg)≤300镉(mg/kg)≤0.60锌(mg/kg)≤250铜(mg/kg)≤100(农田)镍(mg/kg)≤50砷(mg/kg)≤30(旱地)锌(mg/kg)≤250六六六(mg/kg)≤0.50滴滴涕(mg/kg)≤0.50噪声Leq昼间≤65dB;夜间≤55dBGB3096-2008中3类区表1-16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类别污染因子标准限值标准来源废气SO2(mg/m3)≤850GB9078-1996中表2二级标准烟尘(mg/m3)≤200SO2(mg/m3)≤900GB13271-2001二类区=2\*ROMANII时段标准烟尘(mg/m3)≤200甲硫醇(mg/m3)≤0.007GB14554-93中二级标准粉尘(mg/m3)≤1.0(无组织)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噪声Leq昼间65dB;夜间55dBGB12348-2008中3类区昼间70dB;夜间55dBGB12523-20111.8环境保护目标及污染控制1.8.1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位于宁夏吴忠青铜峡新材料基地,按国家环境保护部第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起实行)中关于环境敏感区的界定原则,本项目建设区域不属于环境敏感区,评价范围内也无村庄、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项目位于新材料基地内,属于园区规划用地,不在水源地保护区。距厂址较近的企业有青龙管业、普华冶金等。表1-17拟建项目周围环境状况序号名称相对于项目所在地方位相对距离(m)1青龙管业NW1002普华冶金SE1603经一路W504中央大道S605纬一路N301.8.2污染控制目标⑴采取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使大气、水、噪声等污染物排放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⑵项目建成使用后,所在地周围大气、水、声环境质量达到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⑶污染物排放总量满足区域排污总量控制要求;⑷对生产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固体废物采取合理有效的回收利用和处理处置措施,使固体废物的处置满足环保要求。1.9区域污染源调查园区内已建成企业污染物排放见表1-18。表1-18区域污染源调查表企业名称污染物(t/a)烟(粉)尘SO2青铝自备电厂125.12485.4中源铝材有限公司0.1040.37金顺冶炼有限公司24.644.2恒源冶炼有限公司38.669.4宁夏亚邦化工有限公司1000吨/年甲硫基乙醛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4项目区环境概况4.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宁夏吴忠青铜峡新材料产业基地。4.2自然环境概况4.2.1气候及气象概况根据吴忠市气象站(最近气象站)近30年的统计资料可知,该地区平均气温9.3℃,相对湿度56%,年平均降水量184.6mm,平均风速为2.3m表4-1吴忠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统计表(1971-2000年)月份项目123456789101112年平均或合计平均气压(hPa)894.5892.3889.8887.1885.4882.1880.6883.6888.9893.2895.2895.7889.0平均气温(℃)-6.8-3.1-3.711.621.6-4.59.3极端最高气温(℃)16.619.524.335.436.836.738.036.435.828.623.616.338.0极端最低气温(℃)-23.5-22.4-16.0-7.0-8.5-5.0-8.3-14.9-24.0-24.0平均总云量(0.1成)28405455545652494939272344平均低云量(0.1成)12681118212218125211平均降水(mm)0.82.05.611.416.820.544.144.30.8184.7最大日降水量(mm)3.86.815.731.424.329.351.013.85.064.2平均蒸发量(mm)46.866.0131.4228.4261.6245.1244.1200.9150.6117.071.350.11813.3平均相对湿度(%)49464742495864696861595456平均风速(m/s)2.0最大风速(m/s)15.020.015.419.016.313.712.715.014.015.317.016.020.0大风日数9814211554417101010.6沙尘暴56591021000124.1雾日数4321111324522.9冰雹日数0001111000000.4雷暴日数000512433000地形、地貌评价区域地属宁夏引黄灌区上游,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类型属黄河冲积平原与缓坡丘陵结合部,土质构造主要为黄河冲积的细砂层,其次是粉砂和亚砂土夹层,地质构造属祁连山褶皱带的东南部分,靠近祁吕贺山字形构造的脊柱部分,地层由第四系风积—洪积的非自重湿陷性黄土(非埋性黄土分细中粗砂和砾砂)和第四系洪积—坡积的角砾和胶结的砾岩及第三系的砂岩。4.2.3水文项目区水文地质分区不明显,地下水补给来源贫乏,岩层一般均属含水弱的或微弱的岩层,未发现导水断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4.2.4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地区地震动反应频谱周期0.40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30g,地震基本裂度为Ⅶ度。4.2.5植被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植被区划图》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属宁夏平原引黄灌区栽培植被小区,天然植被有油蒿、中间锦鸡儿、川青锦鸡儿、猫头刺等。人工栽培的乔木主要为新疆杨、柳树等,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等为主,从总体来看,项目所在地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质量一般。4.3社会经济环境4.3.1青铜峡市社会经济概况1、人口青铜峡市,位于东经105°21′至106°21′,北纬37°36′至38°15′,平均海拔1120-1700米。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总面积2525平方公里,辖8个镇、1个办事处、2个农林场、82个行政村、18个居委会,总人口26.8万,城市人口7.97万,城市建成区面积15.8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41%。现全市辖6镇8乡3个农林场,共有104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有汉、回、满、蒙等16个民族,总人口24万人。2、经济2011年青铜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亿元,增长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亿元,增长13.2%;固定资产投资4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80元,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元,增长10.7%。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位居西部百强第35位,比上年提升了3个位次。工业: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6.8亿元,增长9%;其中,市属工业完成增加值18亿元,增长27%。农业: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9.5亿元,增长7.5%。粮食播种面积66.2万亩,总产27.3万吨。实施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完成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发展有机富硒水稻3.1万亩,改造日光温棚1500栋,扩建大坝镇、叶升镇2个育苗中心。新增酿酒葡萄面积2.45万亩。新建规模养殖园区20个,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70万头、11.6万头和73万只。新增适水产业1.1万亩,推广水产健康养殖4.5万亩,试点稻田养蟹200亩,拓宽水产养殖模式。城乡建设:2011年实施城乡建设重点项目40项,完成投资11.2亿元,城市化率达到42.8%。城市新区开发进程加快。开发建设商品房28万平方米、农民安置房2万平方米。完成黄河路、古峡东街延伸段、罗家河景观桥、建民南街、青镇大道、青镇小城镇道路、草沈公路、沙玉公路、唐条公路、叶甘公路、立新转盘改造等城乡道路工程。实施了东区水厂管网配套、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等城镇设施项目。实施“塞上农民新居”和危房改造、旧村整治工程,建成滨河新村、余桥新村等15个农民新居建设示范点,新建改造农房7753户。实施瞿靖镇、青铜峡镇等6个镇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6.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推广农村清洁能源,新建沼气池2317口。改建卫生厕所3500座,新建垃圾压缩站7座。城乡绿化大力推进。完成青秀园扩建,青秀园占地面积达到940亩,成为全区县(市)一级最大的城市生态公园。实施滨河大道二期、火车站广场、黄河路、古峡东街、利民东街延伸段及45个新庄点绿化工程,完成人工造林4.8万亩,植树780万株,新增城市绿地面积64.8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9%。黄河金岸绿化工作被自治区评为特等奖。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初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进一步整改推进。3、交通与通讯青铜峡市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包兰铁路、大古铁路、109国道、石中高速公路横贯全市,距银川机场50公里,距自治区首府银川市56公里,青铜峡火车站是包兰铁路大型的客货站。青铜峡市率先在全市实现了镇、村通硬化路面,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青铜峡市相继开通了长途120线和1.3万门城乡程控电话,全市各乡镇随时可与国内外地区直接电话、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磁卡电话及传真等邮电通讯事业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青铜峡与国内外交往的距离。4.3.2宁夏吴忠青铜峡新材料产业基地概况宁夏吴忠青铜峡新材料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自治区“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发展的“十个特色工业园区”之一,也是吴忠市工业“两城五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铜峡市工业强市的主要平台。经吴忠市人民政府批复的基地规划占地总面积21.4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面积12.9平方公里。基地自2004年规划建设以来,坚持以现有青铜峡铝城工业区为基础,以电解铝、PVC等优势产品为依托,着力发展以铝镁合金、化工新材料等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精心打造以先进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两个核心新材料主导产业,以先进复合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电子信息材料、节能新材料、综合材料等五个产业为辅助新材料产业的“2+5”基地区位优势明显。G109、S201道路和正在建设中的宁夏中部横线高速公路、宁夏西线高速公路都从基地穿境而过;包兰铁路线上的青铜峡客货站距基地仅有1.5km的距离;基地距京藏高速公路25公里,距银川河东机场60公里。基地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基地内按城市二级公路标准已建成通车的道路14.75km,加上穿基地而过的S201道路和新井公路,基地内累计通车道路达21km,已形成了“三纵四横”的道路交通网络;基地内5000t/d供水系统的管道已敷设至园区现有企业并供水、15000t/d的供水工程也已投入使用;基地周边10公里辐射半径范围内有5个110KV以上的变电所,基地规划区内建有1个220kv变电所,发展工业的电力资源得天独厚;基地内林带绿化面积达到2600多亩,且60%的林带铺设了滴管系统,生态环境良好。目前,基地企业15家,201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65亿元,增加值2.03亿元;2011年,新增投产企业2家,预计全年可完成工业总产值15亿元。宁夏亚邦化工有限公司1000吨/年甲硫基乙醛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采用青铜峡市环境监测站对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资料,监测时间为2011年7月9至7月15日,监测区域内无新增污染源,符合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引用的要求。5.1.1监测因子及监测方法(1)监测因子:常规监测因子:TSP、PM10、S02、NO2、CO监测时同步记录温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气象参数。(2)监测方法表5-1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方法一览表项目分析方法及方法来源方法最低检出限(mg/m3)监测分析方法SO2(GB/T15262-1994)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0.007(小时浓度)0.004(日均浓度)HJ482-2009NO2(GB/T8969-1988)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0.005(小时浓度)0.003(日均浓度)HJ479-2009PM10(GB/T6921-1986)大气飘尘浓度测定0.001(日均浓度)GB/T5432-95TSP(GB/T6921-1986)大气飘尘浓度测定0.001(日均浓度)GB/T5432-95CO非分散红外吸收法1.25(小时浓度)1.25(日均浓度)GB9801-885.1.2监测单位、日期、频率及质控措施监测单位:青铜峡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日期:2011年7月9日—7月15日,连续监测7天;监测频率:如表5-2所示。表5-2监测频次一览表序号监测因子取值时间频次1.TSP、PM10日均值每日12小时采样时间2.CO、SO2、NO2日均值每日18小时采样时间CO、SO2、NO2小时值45分钟采样时间质控措施:环境空气监测工作从样品采集到测试工作结束全过程,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认真进行,严格执行质量控制规定,SO2、NO2、CO加采10%-20%平行样,每批样品带10%-20%的密码样进行质控;TSP、PM10采用称量标准滤膜进行质控;同时在采样过程中定期对采样情况及仪器进行检查。5.1.3监测点布设表5-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一览表监测点位序号点位方向相对本项目厂址位置距离(m)坐标位置监测项目10°NNE,5200N37°56′36″E105°54′16″SO2、NO2、PM10TSP、CO245°ESE,3900N37°55′13″E105°54′20″390°SSE,4400N37°54′52″E105°54′17″4135°S,6100N37°54′07″E105°52′41″5180°SSW,5500N37°54′48″E105°51′18″6270°WSW,3300N37°55′52″E105°50′52″7270°S,1900N37°54′56″E105°52′21″监测布点示意图见图5-1。5.1.4评价方法(1)评价模式采用最大超标倍数和超标率进行评价。其中:(2)评价标准TSP、PM10、S02、NO2、CO等因子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BG3095-1996)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5.1.5监测结果及评价(1)监测期间气象参数表5-4监测期间气象参数一览表日期时间温度℃风速(m/s)风向湿度(%)气压kp7月9日02:0018.51.5NE62.387.708:0021.21.1NE52.987.714:0025.21.3E43.188.020:0024.72.4E36.587.67月10日02:0017.30.5NE70.487.708:0021.91.5NE57.287.814:0027.42.0E36.687.920:0028.11.8ENE38.587.97月11日02:0019.71.6ESE64.587.808:0023.21.2E57.687.814:0027.11.0ENE45.287.820:0029.21.2ENE33.487.97月12日02:0019.81.5NE65.287.708:0025.31.1E52.287.714:0031.31.6E32.187.920:0030.61.5NE31.887.87月13日02:0022.01.4NE58.187.808:0024.22.0E53.987.814:0032.33.3ENE30.887.920:0030.50.8NE31.687.87月14日02:0022.01.4ENE47.087.908:0025.94.5ENE39.487.914:0034.02.0NE29.887.820:0030.52.4E32.087.77月15日02:0021.41.2ENE55.187.808:0026.31.3NE44.187.914:0032.31.6E31.087.920:0032.61.0NE30.387.8(2)监测结果统计现状监测结果见表5-5。宁夏亚邦化工有限公司1000吨/年甲硫基乙醛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宁夏石油化工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第24页表5-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常规污染物监测及评价结果单位:mg/m3点位监测日期SO2NO2COTSPPM10小时浓度日平均值超标率(%)小时浓度日平均值超标率(%)小时浓度日平均值超标率(%)日平均值超标率(%)日平均值超标率(%)1#7.90.014~0.0190.02小时浓度:0日均浓度:00.009~0.0320.016小时浓度:0日均浓度:0<1.25<1.25小时浓度:0日均浓度:00.114-0.106-7.100.016~0.0230.0180.013~0.0320.022<1.25<1.250.1260.1117.110.017~0.0190.020.008~0.0340.021<1.25<1.250.1160.0917.120.017~0.020.0190.008~0.0240.019<1.25<1.250.1120.1067.130.022~0.0270.0220.008~0.0120.008<1.25<1.250.1170.1087.140.027~0.0290.0290.008~0.0170.017<1.25<1.250.1390.1367.150.025~0.030.0280.018~0.0220.020<1.25<1.250.1450.1322#7.90.007~0.0120.0090.008~0.0120.009<1.25<1.250.1070.1047.100.011~0.0140.0130.008~0.0110.008<1.25<1.250.1180.1077.110.013~0.0170.0160.008~0.0180.015<1.25<1.250.1080.1027.120.015~0.0290.0260.007~0.0190.014<1.25<1.250.0940.0897.130.016~0.0230.0190.009~0.0200.018<1.25<1.250.1170.1047.140.027~0.0630.0350.007~0.0080.008<1.25<1.250.1450.1367.150.018~0.0300.0240.008~0.0230.018<1.25<1.250.1910.1423#7.90.012~0.0140.0130.008~0.0150.011<1.25<1.250.1140.1107.100.013~0.0190.0130.014~0.0200.019<1.25<1.250.0850.0837.110.015~0.0200.0180.014~0.0200.015<1.25<1.250.0960.0897.120.015~0.0290.0230.016~0.0210.019<1.25<1.250.1020.0997.130.016~0.0190.0180.009~0.0210.016<1.25<1.250.1110.1047.140.017~0.0250.0240.008~0.0130.014<1.25<1.250.1070.1057.150.016~0.0200.0180.011~0.0230.021<1.25<1.250.1180.110标准值0.50.15/0.240.12/104/0.3/0.15/续表5-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常规污染物监测及评价结果单位:mg/m3点位监测日期SO2NO2COTSPPM10小时浓度日平均值超标率(%)小时浓度日平均值超标率(%)小时浓度日平均值超标率(%)日平均值超标率(%)日平均值超标率(%)4#7.90.015~0.0260.020小时浓度:0日均浓度:00.011~0.0270.014小时浓度:0日均浓度:0<1.25<1.25小时浓度:0日均浓度:00.1140.1107.100.02~0.0270.0230.021~0.0280.023<1.25<1.250.0850.0837.110.016~0.0230.0190.007~0.0210.011<1.25<1.250.0960.0897.120.021~0.0240.0220.008~0.0170.013<1.25<1.250.1020.0997.130.015~0.0170.0160.008~0.0140.01<1.25<1.250.1110.1047.140.02~0.0260.0210.006~0.0130.004<1.25<1.250.1070.1057.150.015~0.0220.0190.009~0.0230.021<1.25<1.250.1180.1105#7.90.012~0.0140.0130.008~0.0150.011<1.25<1.250.1540.1307.100.013~0.0190.0130.014~0.0200.017<1.25<1.250.1110.1057.110.015~0.0200.0180.014~0.0200.016<1.25<1.250.1100.0997.120.015~0.0290.0230.016~0.0210.018<1.25<1.250.1160.1047.130.016~0.0190.0180.009~0.0210.016<1.25<1.250.1240.1107.140.017~0.0250.0240.008~0.0130.012<1.25<1.250.1190.1067.150.016~0.0200.0180.010~0.0200.016<1.25<1.250.1240.1126#7.90.023~0.0270.0230.006~0.0140.009<1.25<1.250.1310.1147.100.024~0.0340.0260.005~0.0130.010<1.25<1.250.1070.0937.110.026~0.0310.0300.009~0.0130.012<1.25<1.250.1160.1097.120.02~0.0270.0240.005~0.0160.010<1.25<1.250.1010.0957.130.025~0.0310.0260.006~0.0120.010<1.25<1.250.1250.1137.140.021~0.0290.0250.007~0.0140.011<1.25<1.250.1140.1027.150.02~0.0290.0250.011~0.0230.028<1.25<1.250.1450.120标准值0.50.15/0.240.12/104/0.3/0.15/续表5-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常规污染物监测及评价结果单位:mg/m3点位监测日期SO2NO2COTSPPM10小时浓度日平均值超标率(%)小时浓度日平均值超标率(%)小时浓度日平均值超标率(%)日平均值超标率(%)日平均值超标率(%)7#7.90.016~0.0290.023小时浓度:0日均浓度:00.018~0.0230.021小时浓度:0日均浓度:0<1.25<1.25小时浓度:0日均浓度:00.1260.1107.100.022~0.0280.0230.019~0.0240.020<1.25<1.250.1140.1107.110.012~0.0260.0190.015~0.0160.015<1.25<1.250.1260.1127.120.016~0.0300.0250.017~0.0250.020<1.25<1.250.0920.0897.130.023~0.0290.0250.015~0.0200.016<1.25<1.250.1230.1077.140.017~0.0290.0220.012~0.0170.014<1.25<1.250.1080.0987.150.016~0.0270.0190.017~0.0230.020<1.25<1.250.1360.112标准值0.50.15/0.240.12/104/0.3/0.15/宁夏亚邦化工有限公司1000吨/年甲硫基乙醛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宁夏石油化工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第62页(3)各因子标准指数监测期各污染物标准指数评价结果见表5-6。表5-6监测期各污染物单项指数评价结果监测点项目SO2NO2COTSPPM10小时日均小时日均小时日均日均日均1#最大浓度0.030.0290.0340.022<1.25<1.250.1450.136指数0.08<0.125<0.310.480.912#最大浓度0.0630.0350.0230.018<1.25<1.250.1910.142指数960.15<0.125<0.310.640.953#最大浓度0.0290.0240.0230.021<1.25<1.250.1180.110指数0.0580.160.0960.175<0.125<0.310.390.734#最大浓度0.0270.0230.0280.023<1.25<1.250.1180.110指数0.059<0.125<0.310.390.735#最大浓度0.0290.0240.0210.018<1.25<1.250.1540.130指数0.0580.160.0880.15<0.125<0.310.510.876#最大浓度0.0340.0300.0230.028<1.25<1.250.1450.120指数0.0680.20.0960.23<0.125<0.310.480.87#最大浓度0.0300.0250.0250.021<1.25<1.250.1360.112指数0.075<0.125<0.310.450.75(4)评价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SO2检测结果:各检测点位小时均值浓度范围为0.007mg/m3~0.063mg/m3,标准限值为0.5mg/m3。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09mg/m3~0.035mg/m3,标准限值为0.15mg/m3;小时均值、日均值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要求。NO2检测结果:各检测点位二氧化氮小时均值浓度范围为0.005mg/m3~0.034mg/m3,标准限值为0.24mg/m3,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04mg/m3~0.028mg/m3,标准限值为0.12mg/m3,小时均值、日均值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要求。CO检测结果:各检测点位CO小时和日均浓度均未检出,因此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要求。TSP、PM10检测结果:各检测点位TSP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85mg/m3~0.191mg/m3,标准限值为0.3mg/m3,各检测点位PM10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83mg/m3~0.142mg/m3,标准限值为0.15mg/m3,TSP、PM10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要求。5.1.6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小节监测期间环境空气中的SO2、NO2、CO、TSP、PM10均未出现超标现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5.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采用青铜峡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对项目区的西夏渠监测资料。5.2.1监测断面及点位布设项目区最近水体为西夏渠,本次现状监测共设2个断面:1#设在青铜峡铝业集团自备电厂东边过境处、2#设在大坝电厂西边运煤专线过桥处。布点示意图见图5-1。5.2.2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监测项目为PH、CODcr、BOD5、氨氮、挥发酚、石油类、硫化物、氰化物、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共11项。具体详见表5-7。表5-7监测方法一览表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方法最低检出限(mg/L)采用标准pH玻璃电极法0.1pHGB6920-86CODcr重铬酸钾法5.0GB11914-89BOD5稀释与接种法2.0GB7488-87氨氮纳氏试剂光度法0.025GB7479-87挥发酚4-氨基安替比林光度法0.002GB7490-87石油类红外分光光度法0.001GB/T16488-96硫化物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0.02GB/T16489-96氰化物吡啶-巴比妥酸比色法0.002GB7487-87氯化物硝酸银滴定法10.0GB11896-89硫酸盐离子色谱法0.09《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溶解性总固体重量法-5.2.3监测时间及频次2011年7月10日至11日,监测期2天,每天2次。5.2.4评价标准本次地表水现状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5-8。表5-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值序号污染因子标准限值1pH6-92COD(mg/L)≤203BOD5(mg/L)≤44氨氮(mg/L)≤1.05硫化物(mg/L)≤0.26氰化物(mg/L)≤0.027石油类(mg/L)≤0.058挥发酚(mg/L)≤0.0059氯化物(mg/L)≤25010硫酸盐(mg/L)≤25011溶解性总固体(mg/L)5.2.5评价方法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具体如下:=1\*GB3①单因子i在j点的标准指标:Sij=Cij/Csi式中:Sij——单项标准指数;Cij——评价因子的监测平均值(mg/L);Csi——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值(mg/L)。=2\*GB3②pH值的标准指数为:PpH=pHj≤7.0PpH=pHj>7.0式中:pHj——地面水水质pH的平均监测值;pHs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