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化学保护复习资料_第1页
植物化学保护复习资料_第2页
植物化学保护复习资料_第3页
植物化学保护复习资料_第4页
植物化学保护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化学保护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农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为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控制、影响植物和有害生物代谢、生长、发育、繁殖过程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产物及应用生物技术生产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毒力:农药对有害生物的毒杀能力。 3、药效:农药在自然条件下对有害生物的毒杀能力。 4、毒性:农药对人畜及有益生物的危害能力。 5、残毒:农药残留在食品中的农药毒性。 6、药害:农药对被保护植物的不良影响。 7、LD50、LC50:药剂杀死某种生物群体50%所需的剂量或浓度。 8、ED50、EC50:引起共试生物产生50%效果的剂量或浓度。 9、死亡率:某一物种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死亡个体数与同期平均种群数量的比值。 10、校正死亡率:经过用空白对照组的自然死亡率加以校正的药剂处理组的死亡率。 11、原药:由化工厂合成的未经加工的高含量农药。 12、剂型:加工后的农药具有一定的形态、组成及规格,称为农药剂型。 13、制剂:一种农药可以制成多种剂型,而对同一剂型可以制成多种不同含量的产品,这些产品称为农药制剂。 14、再猖獗:指一种杀虫剂或杀螨剂使用后目标节肢动物有害物种丰盛度超过对照或未处理种群。简答农药发展面临的“3R”问题是抗药性、再猖獗、农药残留。农药的发展简史和趋势?农药的使用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在古希腊,已有用硫磺熏蒸害虫及防病的记录,中国也在公元前7~5世纪用莽草,蜃炭灰、牧鞠等灭杀害虫。而作为农药的发展历史,大概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以天然药物及无机化合物农药为主的天然和无机药物时代,从20世纪4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有机合成农药时代,并从此使植物保护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早期人类常常把包括农牧业病虫草害的严重自然灾害视为天灾。以后,通过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到17世纪,陆续发现了一些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农用药物。他们把烟草、松脂、除虫菊、鱼藤等杀虫植物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1763年,法国用烟草及石灰粉防治蚜虫,这是世界上首次报导的杀虫剂。1800年,美国人Jimtikoff

发现高加索部族用除虫菊粉灭杀虱、蚤,其于1828年将除虫菊加工成防治卫生害虫的杀虫粉出售。1848年,T.Oxley

制造了鱼藤根粉。在此时期,除虫菊花的贸易维持了中亚一些地区的经济。这类药剂的普遍使用,是早期农药发展史的重大事件,并至今仍在使用。

自公元900年,中国使用雄黄(三硫化二砷)防治园艺害虫以来,从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中期,发展了一批人工制造的无机农药。而开发最早的无机农药当数1851年法国M.Grison

用等量的石灰与硫磺加水共煮制取的石硫合剂雏型——Grison

水。到1882年,法国的P.M.A.Millardet

在波尔多地区发现硫酸铜与石灰水混合也有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效果,由此出现了波尔多液,并从1885年起作为保护性杀菌剂而广泛应用。目前,无机农药中的波尔多液及石硫合剂仍在广泛应用。

有机合成杀虫剂的发展,首先从有机有机氯开始,在40年代初出现了滴滴涕、六六六。二次大战后,出现了有机磷类杀虫剂。50年代又发展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这时期的杀虫剂用药量为0.75~3㎏/(千克/公顷),而上述的三大类农药成了当时杀虫剂的三大支柱。在当代,由于高残留农药的环境污染和残留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从7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陆续禁用滴滴、六六六等高残留的有机氯农药和有机汞农药,并建立了环境保护机构,以进一步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如世界用量和产量最大的美国,与1970年建立了环境保护法,其把农药登记审批工作由农业部划归为环保局管理,并把慢性毒性及对环境影响列于考察的首位。鉴此,不少农药公司将农药开发的目标指向高效、低毒的方向,并十分重视它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努力,开发了一系列高效、低毒、选择性好的农药新品种。

在杀虫剂方面,仿生农药如拟除虫菊酯类、沙蚕毒类的农药被开发和应用,尤其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开发,被认为是杀虫剂农药的一个新的突破。另外,在这段时间内还开发了不少包括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昆虫生长调节剂。有人把此类杀虫剂的开发称之为“第三代杀虫剂”。其包括噻嗪酮、灭幻脲、杀虫隆、伏虫隆、抑食肼、定虫隆、烯虫酯等产品。最近,又出现了称为“第四代杀虫剂”的昆虫行为调节剂。其包括信息素、拒食剂等。

在杀菌方面,抑制麦角菑醇生物合成药剂的开发是此时期的特点,尤其在80年代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杀菌剂产品主要有吗啉类、哌嗪类、咪唑类、三唑类、吡唑类和嘧啶类等,它们均为含氯杂环化合物,主要品种有十三吗啉、嗪胺灵、丁塞特、甲嘧醇、抑霉唑、咪鲜安及三唑酮等。它们均能防治由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引起的作物病害。由于它们能被植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故兼具保护和治疗的作用。它们的药效比前期的药剂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其中尤以三唑类杀菌剂的开发更为重要。

同时,在此阶段,具有杀菌活性的农用抗生素的开发也十分引人注目。其具有高效、高选择性、易降解等特点,故发展十分迅速。主要产品有多氧霉素、有效霉素等。

除草剂的发展是各大类农药中最为突出的。这是由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了它们的发展,使之雄踞各类农药之首,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生产中长期存在的草害问题。这些除草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强、持效适中及易降解等特点。尤其是磺酰脲类和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开发,可谓是除草剂领域的一大革命。它们通过阻碍支链氨基酸的合成而挥发作用,用量为2~50g/ha

。较之前期的有机除草剂,提高了两个数量级。它们对多种一年或多年生杂草有效,对人畜安全,芽前、芽后处理均可。此时期主要除草剂品种有绿磺隆、甲磺隆、阔叶净、禾草灵、吡氟乙草灵、丁硫咪唑酮、灭草喹、草甘膦等。同时在此阶段也出现了除草抗生素——双丙氨膦。 发展趋势:第一是向有利环境保护方向发展。第二是向省力化方向发展。总的发展趋势是对靶标生物高效,对环境及非靶标生物安全。(课本P5)2、农药的作用方式?(课本P8)13、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原理与病害循环有何联系?根据在病害侵染过程或病害循环中的不同时期使用杀菌剂而达到防病效果,将杀菌剂防病作用原理分为保护作用:是在病菌侵入寄主之前杀死或抑制其活动,阻住病原菌侵入,使植物避免受害而得到保护,具有保护作用的杀菌剂称为保护剂。三种防治策略:a、消灭侵染来源。药剂处理可能被侵染的植物或农场品表面。c、在病菌侵染之前施用药剂干扰病原菌的致病或者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治疗作用:在病原物侵入寄主之后至寄主植物发病之前使用杀菌剂,抑制或杀死植物体内外的病原物,或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终止或结束病原物与寄主的寄生关系,阻止发病,具内吸治疗作用的杀菌剂称为治疗剂。铲除作用:指利用杀菌剂完全抑制或杀死已发病部位的病菌,阻止已出现的病害症状的进一步扩展,防止病害加重和蔓延。抗产孢作用:指利用杀菌剂抑制病菌的繁殖,阻止发病部位形成新的繁殖体,控制病害流行为害。14、进行杀菌剂田间施药应注意哪些问题?一、注意施药时间施药时间过早会造成农药浪费或降低药效;过迟则会造成大量病原物侵入寄主,即使喷施进行治疗,也收效甚微。二、注意使用浓度用液剂喷雾时,往往需用水将药剂配成或稀释成适当的浓度。浓度过高会造成药害和浪费,浓度过低则无药效。对于有些非可湿性或难以湿润的粉剂,应先加入少许水,将药液调成糊状,然后再加水配置使用。三、注意施药次数杀菌剂一般每隔10~15天喷施1次,共喷施2~3次即可,喷后遇雨,应补喷。施用杀菌剂,应注意考虑成本,节约用药。四、注意合理混用一般遇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的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例如,碱性杀菌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不能与1605、乐果、敌敌畏等混合使用,否则会产生化学反应。可引起药害的药剂也不能混合使用。有少数农药混合后可起到增效作用。例如,乐果(中性)与碱性杀菌剂(如代森锌、可施性硫磺、胶体疏等)混用,药效不仅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略有提高。五、注意抗药性长期单一使用的药剂(主要是内吸性杀菌剂),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使药剂常规用药量无效,增加防治难度。为了避免抗药性的产生,要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如内吸性药剂和传统杀菌剂混合使用等。六、注意施药质量喷药量要适当,施药量过少,不能对植株各部位进行周密的保护;过多则易,造成药害并造成浪费。施药要雾点细匀,喷布均匀,对植株的正面、反面都要喷到。七、注意药害问题施药对植株造成药害的原因有很多,水溶性较强的药剂容易发生药害。不同作物对药剂的敏感性也有所不同,例如,波尔多液一般不会造成药害,豆角、马铃薯、棉花(11745,-15.00,-0.13%)等则对石硫合剂敏感,容易造成药害。作物的不同发育阶段对药剂的反应也有所不同,一般幼苗期和孕穗开花期容易发生药害,要慎用。此外,药害与天气、气象条件也有关系。15、什么是杀菌剂的选择性?杀菌剂的选择性与内吸性有何关系?选择性一般是指杀菌剂在不同生物种类之间具有活性差异的生物学特性。(课本P142)16、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和杀菌剂发展的趋势是什么?17、怎样科学的使用农药?1合理选择1.1注意出厂日期和有效期。有机磷农药的有效期,乳剂一般为2年,粉剂可在3年以上,水剂多为1年,不要使用超过有效期的农药。1.2注意农药的乳化程度。将乳油农药取几滴溶化在水中,稍加搅拌。如果立即出现了牛奶色,无结絮现象,表明乳化液稳定,是好药,否则可能是失效的。1.3注意农药的分层情况。乳油应均匀透明,如果乳化剂被破坏,则会出现分层现象,使用这些农药,作物会发生药害。1.4注意农药是否结块。有效粉剂农药一般不结块,如果发现有结块现象,说明农药已吸湿受潮。1.5注意药瓶的完整性。一般瓶装农药,应标签完整,瓶盖紧密。2对症施药和人一样,只有对症下药,才会真正达到药到病除。农民朋友可以自己对照病虫害图谱确认病情,也可以咨询信得过的技术员,确定需要防治的病虫害的种类,并听取建议购买农药。3配药按标准切忌太随意药物的浓度是特别关键的一步,浓度过高作物受不了;浓度过低,防效不理想。这里要强调的是,除了按药品上的说明配制农药,还要听取售药人员的建议,因为,不管多好的药,同一地区长期使用都会产生一种抗药性,这时,他们会在总结药效、不危害作物的基础上,总结出最适宜的施药浓度。4讲究施药方法及施药时间4.1灌根的农药要灌得彻底,不要有遗漏;喷雾的农药要雾化程度到位,并喷雾均匀,这样防治病菌及害虫才有效。4.2增加药效的方法。①添加白酒:任何一种农药按每亩用量添加白酒50克,其杀虫效果会显著提高。如每亩用40毫升甲胺菊酯+白酒50~100克+水50公斤,对稻飞虱防治效果可达95%左右,与敌敌畏配用,可提高防效20%以上。②添加洗衣粉:在农药药液中加入适量中性洗衣粉,可增强药液整体粘着力,可提高防效25%左右。如在50公斤50%敌敌畏1000倍液中,添加50克洗衣粉,防治稻飞虱效果达95%。③添加尿素:在农药稀释液中加入的1%尿素液喷施,不仅防虫效果好,而且能促进作物增产。如在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中添加1%尿素液,防治蚜虫效果达98%,对红蜘蛛防效可达95%。④添加燃油:用农药拌毒土撒施治虫时,按每亩用量毒土中添加1公斤柴油或煤油拌匀后撒施,可显著提高杀虫效果。⑤复配混用:2种或2种以上农药混配后施用,也可提高防治效果。如乐果加稻瘟净、马拉松加稻瘟净,可提高防治稻飞虱效果,并能兼治其它病虫害。4.3在施药时间上也要注意,一定要抓住病虫害的最佳防治期用药,这样既能起到防治效果又能减少用药次数,节药省力;夜出性害虫或卷叶性害虫,以傍晚施药效果最好,喷粉宜在上行露水刚干时或傍晚进行,喷雾也宜在露水干后进行,一般为上午9∶00~10∶00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