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常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3年常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3年常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3年常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3年常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常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卷

考生注意:

1.请考生在试题卷首填写好准考证号及姓名。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写在试题卷上的无效。

3.本学科试题卷共8页,25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柳叶湖座落在湖南常德城东北,总面积169平方公里,其中水yiι()面积21.8平方公里,被誉为

“中国城市第一湖”。这里有卡乐星球、大唐司马、柳湖沙月、东岸格()桥、螺湾观鸟等多处景

点。作为柳叶湖风景区的一部分,闻名暇迩的大小河街可谓常德的“清明上河图”。它位于穿紫河东段,

兼有地方餐饮、特色小吃、民间曲艺、休闲购物等多种功能文化旅游街区。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作修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①.域②.ZhAn

2.“座”改为“坐”:“暇”改为“遐”

3.是兼有地方餐饮、特色小吃、民间曲艺、休闲购物等多种功能的文化旅游街区。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水域yQ:是指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水塘及其管理范围和水工设施,不包括海域和在耕地上开

挖的鱼塘。

栈zh&n桥:是一种临时桥式结构,用于运输材料、设备、人员等。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座落——半落:意指使安居、隐藏或居住在巢或类似巢的处所内;也指土地或建筑物的位置(在某处)。

闻名暇迩——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主要指远近闻名。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

成分残缺,缺少谓语,其主语是上一句的“它”;“兼有地方餐饮、特色小吃、民间曲艺、休闲购物等多

种功能”是定语,“文化旅游街区”是宾语,故需要在“兼有”前面添加“是”作谓语。

改成:是兼有地方餐饮、特色小吃、民间曲艺、休闲购物等多种功能的文化旅游街区。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7

字)

为何儿童更爱吃甜食?研究表明,甜是婴儿在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到的味道,婴儿在出生之后最先吃母

乳,,所以儿童爱吃甜食是一种本能反应。另外,众所周知,人体中一半以上的能量来自于糖,

,能量消耗迅速,甜食中的糖分能够及时为他们补充能量。

【答案】①.而母乳就是甜的②.儿童活泼好动

【解析】

【详解】查根据语境补充句子。注意结合内容和语境进行补写,注意字数要求。

第一空,结合“为何儿童更爱吃甜食?研究表明,甜是婴儿在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到味道,婴儿在出生之

后最先吃母乳,……所以儿童爱吃甜食是一种本能反应”的内容,由“甜是婴儿在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到的

味道,婴儿在出生之后最先吃母乳”可推测出,母乳的味道是甜的,所以“儿童爱吃甜食是一种本能反

应”。据此可补写为:而母乳就是甜的;

第二空,结合“众所周知I,人体中一半以上的能量来自于糖,……能量消耗迅速,甜食中的糖分能够及时

为他们补充能量”的内容,由“人体中一半以上的能量来自于糖”“甜食中的糖分能够及时为他们补充能

量”可推测出,儿童因为活泼好动,所以能量消耗迅速。据此可补写为:儿童活泼好动。

5.《昆虫记》是“昆虫的史诗”。下面对相关昆虫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螳螂的外形娇小可爱,但本性残酷,是吃肉不吐骨头的凶残幽灵,雄螳螂会在新婚当天或第二天就吃

掉自己的伴侣。

B.蟋蟀的歌唱原理与蝠蛔、蠡斯相似,都借助于“有齿条的琴”和振动膜,只是蟋蟀是右撇子,其他歌

唱家是左撇子

C.发育成熟的雄、雌性萤火虫虽然体型不同,但是屁股上都挂着灯笼,它们能自己控制发光器,并且可

以随时熄灭。

D.天牛幼虫在自己挖掘的长廊中行动自如,在光滑的桌面上却寸步难行,它们的足是退化的器官,始终

不起任何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

A.“雄螳螂会在新婚当天或第二天就吃掉自己的伴侣”有误。应是雌螳螂在“新婚之夜”会吃掉雄螳螂。

故选Ao

6.古诗文默写。

(1),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马说》中的“?”二句,自问自答,寄寓了者对人才被压抑、被埋没的不平与悲愤。

(3)“雁”是古诗词中的典型意象,常用来表达羁旅思乡之情,如:",。”

【答案】①.浮云游子意②.其真无马邪③.其真不知马也④.示例:乡书何处达⑤.

归雁洛阳边;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古诗文名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

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理解性识记,注意根据语境的意思来解答,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注意

“邪”“戍”“蓬”的书写。

(3)写出带“雁”字,抒发羁旅思乡之情的诗句,如: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快速发展、面临多个成长议题的重要阶段,在全球范围内,青少年都是心理健康问

题的多发人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导致个人痛苦、造成家庭负担,也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潜在的

影响。其中,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以及言语动作减少为典型症状的抑郁症对青少年健康

的危害最大。抑郁症可分为轻度抑郁症和重度抑郁症,一般认为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心理及社会因素是

形成抑郁症的主要原因。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工作。2019年,国家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

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

作的通知》;2021年9月,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

的意见》;2022年3月至6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万多名10〜16

岁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并于2023年2月发布了《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材料二:

2020年2022年

等级

重度抑郁风险5.3%4.0%

轻度抑郁风险13.7%10.8%

无抑郁风险81%85.2%

表1:2020年和2022年青少年抑郁风险检出率

\

\9z∙'κ∙√

时间<5h5〜6h6〜7h7〜8h8〜9h10h

\Wh

等级\

重度抑

45.6%21.6%10.6%5.4%2.8%1.6%2.4%

郁风险

轻度抑

21.6%24.1%21.8%14.3%9.5%6.7%7.3%

郁风险

无抑郁

32.8%54.2%67.6%80.3%87.8%91.7%90.3%

风险

表2:上学日睡眠时长与青少年的抑郁风险检出率

材料三:

不同地区、不同户口所在地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从地区上看,西部地区青少年的

抑郁、孤独、手机成瘾得分均略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青少年。户口所在地方面,农村户口的青少年的抑

郁、孤独、手机成瘾得分均略高于城镇户口的青少年。

孤独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是个体社会关系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负性情绪体验。总体上四成左

右的青少年有时或经常感到缺少伙伴、被冷落或与别人是隔绝的。因住校、父母外出工作而缺少父母照顾

与陪伴的青少年有更多抑郁、孤独、手机成瘾问题。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不和睦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风险

更高。对此,有专家称,对待抑郁症患者,陪伴是最好的方式。

当今社会,手机已成为必需品,互联网的普及也使手机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社交、学习、娱乐的重

要工具,对手机过度依赖或手机成瘾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据调查,33.4%的青少

年不同程度地对“我不能忍受没有手机”表示同意,这表明这部分青少年可能已对手机产生心理依赖。同

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青少年可能因使用手机而影响了现实中的学习和任务。

7.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说说青少年应该如何避免患上抑郁症。

8.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展迅速、极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阶段,不仅会带来个人痛苦、造成家庭负担,

也会影响社会发展。

B.抑郁症势必会让青少年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弱,不论是轻度抑郁症还是重度抑郁症,都

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C.2020年至2022年,青少年抑郁风险有所降低,这是因为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

管理工作的通知》。

D.不同地区、不同户口所在地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东、中部地区略好于西部地区,城镇

地区略好于农村地区。

【答案】7.①保证足够而合理的睡眠时长。②主动与他人交往,减少孤独感。③克服对手机的过度依赖。

8.B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概括。

由材料二的“表2:上学日睡眠时长与青少年的抑郁风险检出率”可以看出,<5h的睡眠时长,重度抑郁

风险检出率高达45.6%,而无抑郁风险仅占32.8%;9〜IOh的睡眠时长,重度抑郁风险检出率仅为1.6%,

而无抑郁风险则高达91.7%;由此可概括出:要努力做到睡眠时长在9〜lOh;

由材料三的“孤独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是个体社会关系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负性情绪体验。总体上

四成左右的青少年有时或经常感到缺少伙伴、被冷落或与别人是隔绝的”可概括出,青少年要主动与他人交

往,减少孤独感;

由材料三的“对手机过度依赖或手机成瘾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可概括出,要克服对

手机的过度依赖。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辨析。

A.结合材料一中的“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快速发展、面临多个成长议题的重要阶段,在全球范围内,青少年都

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多发人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导致个人痛苦、造成家庭负担,也会给社会发展

带来潜在的影响”可知,“也会影响社会发展”的说法不够正确;

C.结合材料一中的“我国政府历来重视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工作。2019年,国家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学生心

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2021年9月,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

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可知,青少年抑郁风险有所降低,是因为“我国政府历来重视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

工作”,制定和印发了一系列方案和通知,而不单纯是“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

工作的通知》”;

D.结合材料三中的“不同地区、不同户口所在地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从地区上看,西部

地区青少年的抑郁、孤独、手机成瘾得分均略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青少年。户口所在地方面,农村户口的

青少年的抑郁、孤独、手机成瘾得分均略高于城镇户口的青少年”可以看出,“不同地区、不同户口所在地

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的说法不够准确,应为“存在显著差异”;

故选Bo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在庸常的社会里学会找自己

陈方

①在一个“焦虑”成为时代流行语的社会里,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也有可能被过度诠释,因为这个社会

里的每个群体由于安全感的欠缺往往变得过分敏感。比如从“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的励志标

语中读出“穷二代”和“富二代”的对立,显然是因为我们过度“敏感”。既然是“励志”,自然要找到

励志的模本。这一标语中,“富二代”只是一个参照的对象,只不过在当下情绪复杂的社会里,“富二

代”总是被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罢了。

②不能否认,国人总有一种“必须向谁看齐”的心理习惯。这种习惯表现在:父母教育孩子时会批评

孩子不如谁谁谁优秀;老婆数落老公时会唠叨,说他不如谁谁谁有钱;即便别人不要求你了,自己可能还

会在心里嘀咕,谁谁谁本来和我一起参加工作的,职位怎么升得那么快?!

③这是一个多少让人焦虑的社会,这话说得并不夸张。在社会公共生活里,众多因素令每个人不得不

焦虑。如果说这些公共生活中的焦虑是无可避免的话,在我们的私生活里,“必须向谁看齐”的社会心

理,是不是又促使自己主动投下焦虑的种子,自己给自己下了套?在“必须向谁看齐”的心理阴影下,孩

子们焦虑,因为他知道自己成绩没有别人好,才艺没有别人强:成年人焦虑,因为自己房子没有别人多,

权力没有别人大。总而言之,我们对所谓的成功学没有免疫力,别人的成功才是自己上进的动力。

④在所谓励志方面,我们为什么不能强调一下''做最好的自己”,而总是习惯于去和其他群体拼呢?

“贫二代”做不了“富二代”,完全可以做“拼二代”,这么说并不是要每个社会成员都安分守己、固步

自封,而是每个群体都应该适当有一些“个人主义精神”。每个人都应该有诠释自己生活的角度和能力,

有观察生活、认知真理的心灵。人在“必须向谁看齐”的心理作用下,独立的批判思考能力、独立的内在

精神就会被所谓的成功蛊惑,只顾着一股脑地“看”别人去了,自己的生活反而彻底丢掉了。

⑤我从不认为“私生活”里的这些社会心理纯属“私事”,成年人习惯了在这个心理怪圈里打转焦

虑,然后,他们会把这种“比对”规则传导给下一代,代代焦虑并不利于社会发展。当公共生活中的焦虑

还未缓解,私生活中自找麻烦式的焦虑,将进一步降低个人的幸福指数。做一个内心强大、独立的人,才

能免受伤害。如果仅仅是因为达不到别人的高度而焦虑,那么,即便公共生活中的焦虑解除了,个体的生

活也未必幸福。

⑥从这个角度看,我更希望自己身处的社会,能为个体传达“做最好的自己”的励志习惯,而非''必

须向谁看齐”。庸常的日子里,每个人必须学会找自己。

(选自2012年3月2日《中国青年报》,有改动)

9.根据文章内容,谈谈国人变得焦虑的原因。

10.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

(1)既然是“励志”,自然要找到励志的模本。

(2)只不过在当下情绪复杂的社会里,“富二代”总是被人戴着有色跟第看待罢了。

11.李青和赵丹是邻居,也是同班同学。赵丹获得绘画比赛特等奖之后,李青马上报了绘画班;最近赵丹

报了数学补习班,李青又跟着报了数学补习班。请运用文中观点,对这一现象作简要分析。

12.对上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焦虑的时代里,社会中的每个群体会由于缺乏安全感而过度敏感,这直接导致了“穷二代”和“富

二代”的对立。

B.现今盛行的励志教育总是让我们和其他群体去拼,“贫二代”在朝着“富二代”奋斗的过程中,不得

不成为“拼二代”。

C.我们应保有“个人主义精神”,更多地站在自我的立场上观察生活,并根据个人需要做出诠释,不被

所谓的成功蛊惑。

D.即使公共生活中的焦虑未缓解,也不在私生活中为难自己,不因达不到别人的高度而焦虑,才能成为

独立而幸福的人。

【答案】9.①“必须向谁看齐”的社会心理使得国人总是追逐和迷恋成功,总是习惯与别人去拼。②国人缺

乏适当的“个人主义精神”,忽略了“做最好的自己”。③向他人看齐的“比对”规则代代相传,焦虑也代

代相传,从而形成了一个心理怪圈。

10.(1)“模本”即“模板”(“模式”“模型”“参照的对象”),这里指“穷二代”通过奋斗逆袭成功

的典型。

(2)“有色眼镜”即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的成见(看待事物时先入为主的评判标准),这里指社会对“富二

代”这一群体的偏见。

11.示例:这种现象是“必须向谁看齐”的社会心理习惯的反映,李青将赵丹当作了自己成功的模本和比照

的对象,才会在赵丹绘画比赛得奖后一味效仿,在她报数学补习班后盲目跟风,李青在与赵丹攀比的过程

中,缺乏独立思考,忽略了自己的爱好和长处,误解了学习的真正意义,迷失了自己的生活。12.D

【解析】

【9题详解】

考查信息的提取和概括。

结合第②段“不能否认,国人总有一种'必须向谁看齐’的心理习惯”、第④段”“人在’必须向谁看

齐’的心理作用下,独立的批判思考能力、独立的内在精神就会被所谓的成功蛊惑,只顾着一股脑地

‘看’别人去了,自己的生活反而彻底丢掉了””可概括出原因之一是:国人总有一种“必须向谁看齐”

的社会心理,总是习惯与别人去拼。

结合第④段“在所谓励志方面,我们为什么不能强调一下‘做最好的自己',而总是习惯于去和其他群体

拼呢?‘贫二代‘做不了‘富二代‘,完全可以做‘拼二代',这么说并不是要每个社会成员都安分守

己、固步自封,而是每个群体都应该适当有一些‘个人主义精神’。”可概括出原因之二是:国人缺乏适

当的“个人主义精神”,忽略了“做最好的自己”。

结合第⑤段“成年人习惯了在这个心理怪圈里打转焦虑,然后,他们会把这种‘比对'规则传导给下一

代,代代焦虑并不利于社会发展。当公共生活中的焦虑还未缓解,私生活中自找麻烦式的焦虑,将进一步

降低个人的幸福指数”可概括出原因之三是:向他人看齐的“比对”规则代代相传,焦虑也代代相传,从

而形成了一个心理怪圈。

【10题详解】

考查对加点词语的理解。解答此题,需先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具体句子中的含

义。

(1)“模本”的本义是照书画原件临摹或翻刻拓印的复制品。也就是“模板”。结合上文“比如从‘没

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的励志标语中读出‘穷二代’和‘富二代’的对立”及下文“这一标语

中,'富二代'只是一个参照的对象,只不过在当下情绪复杂的社会里,‘富二代'总是被人戴着有色眼

镜看待罢了”可知,此处的“模本”指“穷二代”通过奋斗逆袭成功的典型。

(2)“有色眼镜”的本义是含有个人主观色彩的眼光看待人或事物所抱的成见。在句中,指的是在当下

情绪复杂的社会,人们对“富二代”这一群体的成见(偏见)。

【11题详解】

考查知识的运用和分析。根据题干”赵丹获得绘画比赛特等奖之后,李青马上报了绘画班;最近赵丹报了

数学补习班,李青又跟着报了数学补习班”可知,李青看到赵丹做什么,她就跟着做什么,她没有考虑自

己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特长等,完全盲目跟着别人走,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结合第②段“不

能否认,国人总有一种'必须向谁看齐’的心理习惯”、第⑥段“每个人都应该有诠释自己生活的角度和

能力,有观察生活、认知真理的心灵。人在“必须向谁看齐”的心理作用下,独立的批判思考能力、独立

的内在精神就会被所谓的成功蛊惑,只顾着一股脑地“看”别人去了,自己的生活反而彻底丢掉了”可

知,李青这种行为是“必须向谁看齐”的社会心理习惯的反映,将赵丹当作了自己成功的模本和比照的对

象。这种心理,使李青失去了独立的批判思考能力、独立的内在精神,只顾着一股脑地“看”别人去了,

自己的生活反而彻底丢掉了。

【12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根据第①段“在一个‘焦虑'成为时代流行语的社会里,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也有可能被过度诠释,因为

这个社会里的每个群体由于安全感的欠缺往往变得过分敏感。比如从'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的励志标语中读出‘穷二代’和‘富二代’的对立,显然是因为我们过度‘敏感’”可知,文中并没有说

“我们过度敏感”直接导致了“穷二代”和“富二代”的对立;

B.根据第②段“在所谓励志方面,我们为什么不能强调一下‘做最好的自己‘,而总是习惯于去和其他群

体拼呢?‘贫二代'做不了‘富二代’,完全可以做‘拼二代’,这么说并不是要每个社会成员都安分守

己、固步自封,而是每个群体都应该适当有一些‘个人主义精神’。”可知,文章强调的是每个群体都应

该适当有一些“个人主义精神”,要“做最好的自己”,不要总是习惯于去和其他群体拼,而不是让我们

和其他群体去拼;

C.根据第④段“这么说并不是要每个社会成员都安分守己、固步自封,而是每个群体都应该适当有一些

'个人主义精神'。每个人都应该有诠释自己生活的角度和能力,有观察生活、认知真理的心灵。”可

知,文章说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有诠释自己生活的角度和能力,有观察生活、认知真理的心灵,而没有说应

更多地站在自我的立场上观察生活,并根据个人需要做出诠释;

故选D。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窗台上的紫罗兰

罗纳德•派恩

①我在读11年级时的那年暑假,去了导盲犬训练中心做志愿者,我负责训练的那条狗叫艾妮。躯

为它是世界上最棒的导盲犬,它不仅非常聪明,而且性格也非常温顺。

②大概是在第二周,一位名叫约翰的盲人把艾妮领养走了。我们在约翰先生的家里只训练了两天,约

翰先生和艾妮彼此就已经完全适应了。

③当我最后一次从约翰先生家离开的时候,约翰送我一盆他养了多年的紫罗兰,他说,不管开得多美

的花,他都无法欣赏到,他希望我能好好养着它,并且能好好欣赏它的美。

④我非常高兴,我把它带回家放在了卧室窗台上。不过,似乎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它。第二天,住在

我家屋后的菲莉帕太太突然来到我家,她说那盆花对她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因为她每天都会从我的窗下走

过,她总是担忧这盆花会掉落下去,砸中她的脑袋。她希望我把那盆花搬进卧室里。

⑤我告诉菲莉帕太太,我的窗台非常宽厚,而且那个花盆是瓷器的,非常沉,再大的风也不会把它吹

下去……可是,菲莉帕太太并不接受我的解释,她只是一遍遍地对我重复说:“可是,万一不知道什么原

因它掉落下来了呢?万一当时我正好从下面走过呢?”

⑥“你根本不必为了一些不会发生的事情而担忧!”我说,“我是不会答应你这个无理的要求的!”

⑦菲莉帕太太耸耸肩,一言不发地走了。从那以后,菲莉帕太太再也没有从我窗下的小路上走过。她

宁可换一条更远的路去绕,也不愿意从我的窗下走过。

⑧暑假结束后,我重新回到了学校。一个周末,当我去图书馆的时候,居然在地铁上遇见了约翰先生

和艾妮。艾妮一个劲地冲我叫,我惊喜地冲过去一边向约翰先生问好,一边蹲下来抚摸它。不过我吃惊地

发现,它正戴着一只塑料的网格口罩,那是一种犬类专用口罩,戴着它可以呼吸、可以吃东西,且无法伤

害到人。

⑨我哈哈地笑着说:“约翰先生,您是忘记了吗?我对您说过,艾妮是不会伤害任何人的,事实上不

仅是艾妮,每一条导盲犬都经过特别的训练,它们是不会伤害人的,你完全不必给它们戴口罩。”

⑨''你说得对,艾妮不会伤害人,但是别人并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当别人面对艾妮的时候可能会觉得

害怕,我给艾妮戴上口罩并不是为了防止它去伤害别人,而是为了给别人更多的安全感。”约翰先生笑着

说,“很多事情,不能只是考虑自己的感受,还要多想想别人的感受,不是吗?”

⑩我突然说不出话来,因为我想到了菲莉帕太太。是的,我能确定那盆紫罗兰不会掉落下去,但是她

会觉得害怕,我不应该只是考虑自己的感受,我也应该多想想菲莉帕太太的感受。

⑪⅛天,我回家后就把那盆紫罗兰搬离了窗台,我把它放在了家门口的空地上。我跑到了菲莉帕太太

家,对她说:“菲莉帕太太,我向您道歉,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没有考虑您的感受,我现在已经把那盆

花搬下来了,您以后可以放心从我的窗下过路了!”

⑫“孩子,其实我也应该向你道歉!我也是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还要多想想

你的感受才行!”菲莉帕太太笑着说,“所以我不再要求你把那盆花搬走,但是我可以改变自己出行的路

线。”

⑬在那一刻,我和菲莉帕太太同时都笑了,是那种充满友好与理解的笑。

(选自2021年第7期《演讲与口才》,有改动)

13.文章开头画波浪线的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

14.“笑”字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五次,请结合语境,分析“我哈哈地笑着说”一句中“笑”的含义。

15.文章以“窗台上的紫罗兰”为题,有何作用?

16.文中的“我”和“菲利帕太太”,你更欣赏谁?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3.不能删去。①这句话交代了艾妮的“聪明”与“温顺”,为下文继续写艾妮作铺垫,并增添了

行文的波澜。②这句话中艾妮“是世界上最棒的导盲犬”,与后文它“戴着一只塑料的网格口罩”形成对

比,有利于突出主题,使“我”由此产生的思考更具合理性与说服力。

14.艾妮的新形象让“我”觉得很滑稽。“我”认为导盲犬不会伤害人,约翰先生给艾妮戴网格口罩的做法

纯属多此一举,此处的“笑”也带有调侃的意味。

15.①“窗台上的紫罗兰”是文章的线索,“我”和菲莉帕太太的故事是围绕这盆花展开的。②“窗台上的

紫罗兰”是矛盾的焦点,也是“我”与菲莉帕太太从矛盾产生到矛盾解除的见证,这一标题有利于揭示文

章“相互理解和包容”的主题。③“窗台上的紫罗兰”还是人物美好心灵与高贵人格的象征。

16.示例1:我更欣赏文中的“我”。①“我”热心公益。“我”在导盲犬训练中心做志愿者,为盲人提供

服务。②“我”善于反思。从约翰先生和艾妮处受到启发后,“我”能立刻联想到“窗台上的紫罗兰”对菲

莉帕太太的伤害。③“我”勇于改过。在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后,“我”能将紫罗兰搬离窗台并主动向菲莉帕

太太道歉。

示例2:我更欣赏菲莉帕太太。①她性格直率。在发现花盆的“威胁”后,她直接来到“我”家,希望把花

盆撤下。②她处事理智(冷静、理性)。在自己的要求遭到拒绝后,选择了冷静离开,绕道而行。③她为人

大度。在“我”登门道歉时,她接受了“我”的善意同时对“我”先前的行为也表示了理解。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首先表态:不能删去。画线句中的“最棒的导盲犬”、“非常聪明”、“非常温顺”,与第⑧段中的“它

正戴着一只塑料的网格口罩”形成对比,设置了悬念,使得文章情节上更有波澜;结合文章第⑨段“‘你

说得对,艾妮不会伤害人,但是别人并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当别人面对艾妮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害怕,我给

艾妮戴上口罩并不是为了防止它去伤害别人,而是为了给别人更多的安全感。’约翰先生笑着说,‘很多

事情,不能只是考虑自己的感受,还要多想想别人的感受,不是吗?'",突出了文章主旨:不应该只是

考虑自己的感受,也应该多其他人的感受。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理解。

结合第⑧段“不过我吃惊地发现,它正戴着一只塑料的网格口罩,那是一种犬类专用口罩,戴着它可以呼

吸、可以吃东西,且无法伤害到人”可知,“我”认为导盲犬不会伤害人,约翰先生给艾妮戴网格口罩的

做法纯属多此一举,此处的“笑”也带有言语戏弄,嘲弄的意味。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作用

结合第③段中的“当我最后一次从约翰先生家离开的时候,约翰送我一盆他养了多年的紫罗兰,他说,不

管开得多美的花,他都无法欣赏到,他希望我能好好养着它,并且能好好欣赏它的美”,第⑪段“当天,

我回家后就把那盆紫罗兰搬离了窗台,我把它放在了家门口的空地上”,可知,“窗台上的紫罗兰”是文

章的线索,“我”和菲莉帕太太的故事是围绕这盆花展开的。

结合第④段“第二天,住在我家屋后的菲莉帕太太突然来到我家,她说那盆花对她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因

为她每天都会从我的窗下走过,她总是担忧这盆花会掉落下去,砸中她的脑袋。她希望我把那盆花搬进卧

室里”和第⑪段“当天,我回家后就把那盆紫罗兰搬离了窗台,我把它放在了家门口的空地上。我跑到了

菲莉帕太太家”,可知,“窗台上的紫罗兰”是矛盾的焦点,也是“我”与菲莉帕太太从矛盾产生到矛盾

解除的见证。

结合第颁“在那一刻,我和菲莉帕太太同时都笑了,是那种充满友好与理解的笑”,可知,“窗台上的

紫罗兰”为题,揭示文章“相互理解和包容”的主题,还是人物美好心灵与高贵人格的象征。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示例1:我更欣赏文中的“我”。结合文章第①段“我在读11年级时的那年暑假,去了导盲犬训练中心做

志愿者”,可见“我”热心公益。“我”在导盲犬训练中心做志愿者,为盲人提供服务。结合文章第⑩段

“我突然说不出话来,因为我想到了菲莉帕太太。是的,我能确定那盆紫罗兰不会掉落下去,但是她会觉

得害怕,我不应该只是考虑自己的感受,我也应该多想想菲莉帕太太的感受”,可见“我”善于反思。从

约翰先生和艾妮处受到启发后,“我”能立刻联想到“窗台上的紫罗兰”对菲莉帕太太的伤害。结合文章

第颁“当天,我回家后就把那盆紫罗兰搬离了窗台,我把它放在了家门口的空地上。我跑到了菲莉帕太

太家,对她说”,可见,“我”勇于改过。在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后,“我”能将紫罗兰搬离窗台并主动向

菲莉帕太太道歉。

示例2:我更欣赏菲莉帕太太。结合文章第④段“第二天,住在我家屋后的菲莉帕太太突然来到我家,她

说那盆花对她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因为她每天都会从我的窗下走过,她总是担忧这盆花会掉落下去,砸中

她的脑袋。她希望我把那盆花搬进卧室里”,可见她性格直率。在发现花盆的“威胁J后,她直接来到

“我”家,希望把花盆撤下。结合文章第■殳“‘孩子,其实我也应该向你道歉!我也是在心里告诉自

己,我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还要多想想你的感受才行!'菲莉帕太太笑着说,'所以我不再要求你把

那盆花搬走,但是我可以改变自己出行的路线。'”,可见她为人大度。在“我”登门道歉时,她接受了

“我”的善意同时对“我”先前的行为也表示了理解。

三、文言诗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7.“城春草木深”的“草木深”值得玩味,其意为,这里从侧面写出了的景象。

18.颈联中的“连三月”“抵万金”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17.①.乱草丛生②.人烟稀少

18.“连三月”写出了战火持续时间之久,“抵万金”突出了家书的可贵以及诗人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

情。“连三月”和“抵万金”将国与家、战祸与民生连接在一起,生动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思

家的情感。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联系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意思是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

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

人迤邈,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草木深”表明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

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融情于景,表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忧国忧民

之情。据此分析进行提炼概括即可。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烽火连三月”写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连三月”写出了战争持续的时间很长。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

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中的“抵万金”写出了家信的珍

贵,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

所有受战争迫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表达了诗人忧

国忧民,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期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

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

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斑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

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

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诱讥于市

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

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讲信修睦B.徐公何能巨君也/及鲁肃过寻阳

C.臣泌知不如徐公美/岂不调大丈夫哉D.时时而回进/又何回焉

20.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22.下列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的两次窥镜以及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既突出了他自我欣赏的性格特点,也体现了他的反省

精神。

B.妻、妾和客无不认为邹忌比徐公漂亮,但由于身份和心理的不同,虽然都是赞扬,语气上却有明显的

差异。

C.邹忌从自己的私事说起,以私事比国事,由己及君,由近到远,由小见大,说明他具有高超的劝谏艺

术。

D.文章既塑造了邹忌这样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刻画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

形象。

【答案】19.C20.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1.第二天(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看他,自己觉得比不上徐公(美)。22.A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身高,长/培养;

B.赶得上/等到;

C.确实/确实;

D.间或,偶尔,有时候/参与;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

证。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

“臣之客”是主语,“欲有求于臣”是谓语,故分别断开;

故断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完整翻译句子的基础上,把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展现出来,注意省略句要补全,倒

装句要调整语序。

明日:第二天。孰:仔细。视:看。以为:认为。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A.“既突出了他自我欣赏的性格特点”错误,结合第一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

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知,邹忌来两次窥镜、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主要是表现他的反

省精神,没有“突出了他自我欣赏的性格特点”;

故选Ao

【点睛】参考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

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

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

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

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又过了一天,徐公

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

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

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

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

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

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

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

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

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

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客有过①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②,傍有积薪。客谓主人目:“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③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④在于上行

⑤,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⑥言曲突者。人谓主人目:“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今论功而请

宾,曲突徒薪亡⑦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选自《汉书•霍光传》)

【注】①过:拜访。②突:烟囱。③嘿:同“默”。④灼烂者:被火烧伤的人。⑤上行(hAng):上席。

⑥录:记录,此处指邀请。⑦亡:同“无”。

23.用自己的话说说“客”断定“且有火患”的依据。

24.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23.“客”断定“且有火患”有两个方面的依据:一是烟囱是直的,二是烟囱旁边堆积着柴草。

24.①不重视别人的忠告和批评,往往会有后患。②做任何事情,对可能的危险都应有所预判,防患于未然。

③不要忘记感谢那些曾经给你忠告或给你帮助的人,他们才是最值得你尊重的朋友。④不要一味地按习惯

和经验办事,它也许会给你带来危险.

【解析】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的句意:有一个造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烟囱

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可知“客”断定“且有火患”的依据是:一是烟囱是直的,二是烟囱旁边堆

积着柴草。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启示感悟能力。

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由“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

有火患”可知,客给主人的建议是:把直的烟囱改成弯曲的烟囱,把柴火搬到远离烟囱的地方。如果直的

烟囱改成弯曲的烟囱,把柴火搬到远离烟囱的地方,就不会有火灾。这件事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

防患于未然,及时采取相乘的措施,防止危险发生;不要一味地按习惯和经验办事,它也许会给你带来危

险。

结合“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可

得到启示:应多听取别人的建议。

【点睛】参考译文:

有一个造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