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支持
外科补液与 肠外营养支持。重症患者的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重症患者的代谢和营养特点 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及类型 营养状态的评估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意义及原则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特殊重症疾病营养支持的要点。儿科肠外营养支持临床应用。中国儿科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2。
肠外营养支持Tag内容描述:<p>1、1 器官移植器官移植 20世纪世纪 4060年代年代 Murray肾移植肾移植 营养支持营养支持 20世纪世纪 50-70年代年代 Moor和和 Rhoads 奠定的基础奠定的基础 疼痛疼痛 感染感染 麻醉麻醉 19世纪世纪 40年代年代 Morton 乙醚乙醚 抗生素抗生素 20世纪世纪 40年代年代 Fleming 青霉素青霉素 无菌术无菌术 19世纪世纪 80年代年代 Lister 和和 Pasteur 营养支持营养支持 -外科历史上的第外科历史上的第 5个里程碑个里程碑 出血出血 休克休克 2 围手术期肠外营养的临床实践 脂肪乳的应用 LCT vs MCT/LCT(力保肪宁) 药理营养素 谷胺酰胺 3 围手术期肠。</p><p>2、如何合理实施临床营养支持如何合理实施临床营养支持 How to Implement Rational Clinical Nutrition Therapy 吴国豪吴国豪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 复旦大学普通外科研究所复旦大学普通外科研究所 为什么需要营养支持为什么需要营养支持? ? 那些病人需要营养支持那些病人需要营养支持? ? 如何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The German hospital malnutrition study Matthias Matthias PirlichPirlich,Clinical Nutrition (2006) 25, 56357。</p><p>3、腹部手术患者的肠外肠内营养支持腹部手术患者的肠外肠内营养支持 1 1 . . 营养支持概述营养支持概述 2. 营养支持的作用营养支持的作用 3. 患者女性,63岁 2013年行胃癌根治术、脾切除术 9个月前因小肠扭转和穿孔,行小肠部分切除、空肠 输入袢造瘘、空肠双腔造瘘、空肠营养管置入 本次入院欲行造瘘还纳手术 病例介绍病例介绍 4. 住院次数入院时间出院时间治疗科室 12014.10.282014.11.06肝胆外科 22014.11.062014.12.15普外科 32015.01.262015.02.10神经内科 42015.03.052015.03.27普外科 52015.07.01至今普外科 住院经历住院经历 5. 入院。</p><p>4、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的概念与定义 u营养支持(nutrition support) 是指经口、肠道或肠 外途径为患者提供较全面的营养素。目前临床上包括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和肠外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 PN) u肠内营养(EN,enteral nutrition) 是指经消化道给 予营养素,根据组成不同分为整蛋白型EN和要素型 EN。根据给予EN途径的不同,分为口服和管饲。 u肠外营养(PN,perenteral nutrition)经静脉为无法 经胃肠道摄取或摄取营养物不能满足自身代谢需要的 患者提供包括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 矿物质在内的。</p><p>5、重症患者的肠内与肠外 营养支持 学习内容 重症患者的代谢和营养特点 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及类型 营养状态的评估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意义及原则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特殊重症疾病营养支持的要点 重症患者的代谢和营养特点 机体遭受严重打击后在神经内分泌及炎症介质的作用 下,特别是反调节激素(如儿茶酚胺、胰高糖素、皮质激 素、肾上腺素及抗利尿激素等)的分泌增加,破坏了生理 状态下的内稳态平衡,而呈现以分解代谢为突出的应激代 谢特点。 根据重症状态下的激素与代谢变化的研究,将其反应 分为3 个经典的阶段:早期低潮期(24 小时。</p><p>6、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普通外科 余佩武 一、肠外营养概念 l肠外营养(paraenternal nutrition PN) 从静脉供应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营养要素,包括 足够的热量、必须氨基酸和非必须氨基酸、维生 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使病人在不进食的状 况下仍可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体重增加,创 伤愈合,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发育。 既往有静脉营养、高价营养、全胃肠外营养等 概念,现在统一称为肠外营养 二、肠外营养发展历史 l1967年 美国外科医师Dudrick、Wilmore等首先从动物 实验研究到临床应用。 不包括应用静脉脂肪乳剂,高糖。</p><p>7、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 定义 通过静脉途径提供完全和充足的营养素, 以达到维持机体代谢所需要的目的。 适应症 术后至少五天不能经口或鼻胃管进食者 胃肠道功能障碍 急性胰腺炎 肠梗阻,肠瘘,短肠综合症 炎性肠道疾病 高分解代谢状态,如严重感染 烧伤 创伤 围手术期 抗肿瘤治疗期间 骨髓移植者 妊娠剧吐或神经性厌食者 低出生体重儿 禁忌症 消化道功能正常,并可以充分利用。 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或并发休克者 输注途径 中心静脉 周围静脉 输注方式 持续输注 循环输注 静脉营养液的组成 电解质 微量元素 维生素 碳水化合物 氨基酸 脂肪制。</p><p>8、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p><p>9、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解建,肠外营养支持 与临床,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很高,据不完全统计,约有3050的住院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而ICU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几乎高达100%。营养不良已经成为影响患者康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合理的营养不但可以缓解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能够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的花费,降低死亡率。而肠外营养 (PN)在营养支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危重患者抢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胃肠道功能障碍,由于手术或解剖问题胃肠道禁止使用,存在尚未控制的腹部情况,如腹腔感染、肠梗阻、肠瘘等,中。</p><p>10、肠外营养支持的合理应用,肠外营养的名词解释,又称静脉高营养,即不经口也不经胃管或胃肠造口,而是经静脉输注营养液来供应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肠内营养的名词解释,经胃肠道以口服或管饲(经鼻胃管,鼻肠管或胃,空肠造瘘管)的方式补充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方式,是改善和维持营养的最符合生理,最经济的措施.,肠内营养的优点,(1)利于维持肠道粘膜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和肠粘膜的屏障功能,防止肠道细菌移位。 (2)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输送到肝脏,有利于肝脏合成内脏蛋白 (3)在同样能量和氮摄取条件下,应用EN营养支持的病人体重增加和保留。</p><p>11、肠内营养支持,一、肠内营养适应证 (一)经口摄食不足或禁忌 1、不能经口摄食 2、经口摄食不足 3、经口摄食禁忌:,(二)胃肠道疾病,1、短肠综合征 : 2、胃肠道瘘: 3、炎性肠道疾病 、胰脏疾病,(三)其它情况,1. 术前或术后营养补充: 2. 心血管疾病 3. 肝功能与肾功能衰竭 4. 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病,二、肠内营养的禁忌证,.年龄小于3个月的婴儿 .小肠广泛切除后 .胃部分切除后,肠内营养的禁忌证,空肠瘘的病人 由于缺乏足够的小肠吸收面积,应谨慎进行管饲 处于严重应激状态、麻痹性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血 严重吸收不良综合征及衰弱的病。</p><p>12、外科补液与 肠外营养支持,每日补液量,生理需要量 额外丧失量 已丧失量,外科补液,每日补液总量:生理需要量、已丧失量和额外丧失量三个部分。 还要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手术创伤的程度,考虑是否给予营养支持。 补液成份包括:水、钠、钾、氯、碳酸氢根和能量等。,补液方案的制定, 生理需要量(全补):补液量2000ml,其中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500ml,排尿正常者每日补10%KCl 30ml。 额外丧失量(全补):有无消化液丧失、发热、出汗、非显性失水和多尿等。 已损失量(先补一半):有无缺水、低钠血症及其程度,根据前述方法补充。 如患者存。</p><p>13、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宁夏医科大学肝胆外科 王亚林,营养支持,1、临床营养支持(CLINICAL NUTRITION) 是通过消化道以内或以外的各种途径及方式为病人提供全面、充足的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以达到预防或纠正营养不良的目的,增强病人对严重创伤的耐受力,促进病人康复。 2、分类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营养支持的目的,最大限度的促进蛋白合成,提供代谢功能的营养物质; 限制,但不是阻止骨骼肌肌肉蛋白的降解; 为免疫反应及创伤愈合提供营养物质; 恢复糖原储存,支持重要脏器功能。</p><p>14、外科补液与 肠外营养支持,每日补液量,生理需要量 额外丧失量 已丧失量,外科补液,每日补液总量:生理需要量、已丧失量和额外丧失量三个部分。 还要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手术创伤的程度,考虑是否给予营养支持。 补液成份包括:水、钠、钾、氯、碳酸氢根和能量等。,补液方案的制定, 生理需要量(全补):补液量2000ml,其中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500ml,排尿正常者每日补10%KCl 30ml。 额外丧失量(全补):有无消化液丧失、发热、出汗、非显性失水和多尿等。 已损失量(先补一半):有无缺水、低钠血症及其程度,根据前述方法补充。 如患者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