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方程
轨迹方程一、直译法求曲线方程(或动点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那么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是()A.B.C.D.2点、。_________x2-4y2=14.抛物线y=x2+2mx+m2+1-m的顶点...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重点。(一)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
轨迹方程Tag内容描述:<p>1、轨迹方程,南宁二中岑盛锋,课前热身:,3、设P为双曲线y2=1上一动点,O为坐标原点,M为线段OP的中点,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x24y21,抛物线x22mx+m2+1-m的顶点的轨迹方程为,y=1+x,去掉两点的一个圆,例1:已知圆C:(x-1)2+y2=1,过原点O作圆的任意弦,求所作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直接法,定义法,反代法,消参法,消参法2,例。</p><p>2、2015高考数学专题复习: 轨迹方程 一、直译法求曲线方程(或动点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建系设点:适当建立坐标系,设点为所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翻译条件:写出点所满足的条件列出方程:根据所给条件列出方程化简方程:把所列的方程化为最简形式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后,要注意检验变量的取值范围,如果有失根就要补充说明,如果有增根就要彻底删除1.已知的两个顶。</p><p>3、专题 轨迹方程编制:余涛 学习目标1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2掌握轨迹问题的基本类型和解法;3进一步感受和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复习1:完成下列表格: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定义图形标准方程(以上每类选取一种情形填写)复习2求曲线的方程的步骤。</p><p>4、第二十讲 轨迹方程 1一动圆与两圆和都外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为(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的一支 D,抛物线 变式:已知定圆,定点A,动圆过点A且与定圆相切,那么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是 ( ) A. B. C. D. 2点、,动点,则点P的轨迹是( ) A圆B椭圆C双曲线 D抛物线 3 F1、F2为椭。</p><p>5、进 入,学案5 轨迹与轨迹方程,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返回目录,求轨迹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定义法、代入法、参数法等. 1.直接法如果动点运动的条件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这些条件简单明确,直接表述成含x,y的等式,就得到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之为直接法. 2.定义法如果能够确定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用曲线定义写出方程,这种方法称为定义法.,3.代入法又称“相关点法”,其特点是:动点M(x,y)的坐标取决于已知曲线C上的点(x,y)的坐标,可先用x,y来表示x,y,再代入曲线C的方程,即得点M的轨迹方程. 4.参数法选取。</p><p>6、轨迹与轨迹方程复习课,课前热身:,3、设P为双曲线y2=1上一动点,O为坐标原点,M为线段OP的中点,则点M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x24y21,抛物线x22mx+m2+1-m的顶点的轨迹方程为,y=1+x,去掉两点的一个圆,例1:已知圆C:(x-1)2+y2=1,过原点O作圆的任意弦,求所作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直接法,定义法,反代法,消参法,消参法2,例。</p><p>7、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重点: 掌握常用求轨迹方法 难点:轨迹的定型及其纯粹性和完备性的讨论【自主学习】知识梳理:(一)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1. 待定系数法:如果动点P的运动规律合乎我们已知的某种曲线(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则可先设出轨迹方程,再根据已知条件,待定方程中的常数,即可得到轨迹方程,也有人将此方法称为定义法。2. 直译法:如果动点P的运。</p><p>8、,2.2.4椭圆的轨迹方程,.,求曲线的方程的步骤,.,圆的伸缩变形圆上的点的中点轨迹,.,典型例题,.,椭圆的第一定义点的轨迹,.,典型例题,.,第一定义与两圆相切或者过点与圆相切,.,典型例题,.,典型例题,.,典型例题,.,第二定义点到定直线的距离和定点的距离为定比,.,典型例题,.,典型例题,.,动点与两定点的斜率之积为定值,.,典型例题,.,课堂练习,.,练习解答,。</p><p>9、高中数学专题教学研习本资源由专人彭剑平整理,未经允许不得复制影印,资源仅供教师研习,欢迎批评指正说明:Level A为基本(要求熟悉掌握),Level B为高考(常考规律总结),Level C为竞赛(拓展的课外知识)注: 本资源仅提供pdf版本 交流: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nsontop 邮箱:anson_top163.com。</p><p>10、点的轨迹方程的求法,求曲线方程的步聚:,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设动点坐标2、列出动点满足的条件等式3、列方程4、化简5、检验,1)已知给定长度的线段2)已知两条垂直的直线3)对称图形,如何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1、直接法,例1、求与圆x2+y2-4x=0外切且与Y轴相切的动圆的圆心的轨迹方程。,变式:外切改为相切呢?,解:设动圆圆心为P(x,y).由题,得,即-4x+y2=4|x|,得动。</p><p>11、求动点轨迹方程 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1 建系 3 找几何条件并代数化 4 化简 5 检验并说明 2 设点 设动点为 x y 或 m n 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 求曲线方程的一般办法有哪些 例1设A B两点的坐标是 1 1 3 7 求到A B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 解 根据定义我们知道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为一条直线 M 定义法 直接法 A B P 直接法 P A B M 直接法 P A B M 参。</p><p>12、参数方程极坐标第四天题型四(如果不会了别急着看答案,先看第二页例题)直线: (t为参数),圆: (为参数), ()当=时,求与的交点坐标; ()过坐标原点O作的垂线,垂足为A,P为OA的中点,当变化时,求P点轨迹的参数方程,并指出它是什么曲线;【答案】解: (I)当时,C1的普通方程为的普通方程为联立。</p><p>13、轨迹方程经典例题一、轨迹为圆的例题:1、长为2a的线段的两个端点在轴和轴上移动,求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2、已知M与两个定点(0,0),A(3,0)的距离之比为,求点M的轨迹方程;3、线段AB的端点B的坐标是(4,3),端点A在圆上运动,求AB的中点M的轨迹。4、已知椭圆的焦点是F1、F2,P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如果延长F1P到Q,使得|PQ|=。</p><p>14、高中数学专题教学研习讲稿 高中数学专题教学研习本资源由专人彭剑平整理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影印 资源仅供教师研习 欢迎批评指正 说明 Level A为基本 要求熟悉掌握 Level B为高考 常考规律总结 Level C为竞赛 拓展的课。</p><p>15、热点透析 题型1 直接法 例1 已知定点A B 且AB 2a 如果动点P到点A的距离和到点B的距离之比为2 1 求点P的轨迹方程 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 解 本题首先要建立坐标系 建立坐标系的要求是保持对称性 以使所求方程简单 容易。</p><p>16、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4 1 根轨迹方程 4 2 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 4 3 广义根轨迹 4 4 系统性能的分析与估算 4 1 根轨迹方程 一 根轨迹概念一 根轨迹概念 根轨迹 当系统的某个参数 例如开环增益K 由零变 到无穷十。</p><p>17、轨迹方程的求法,(1)建系: 建立直角坐标系;,(2)设点: 设所求动点P(x,y);,(4)化简: 化简方程;,(5)检验:检验所得方程的纯粹性和完备性, 多余的点要剔除,不足的点要补充。,(3)列式: 根据条件列出动点P满足的关系式;,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是什么?,复习回顾,题目中的条件有明显的等量关系,或者可以利用平面几何知识推出等量关系,列出含动点P(x,y)的解析式.,一、直接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