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有效合作学习的课堂设计理念传统的化学教学是以讲授为主实验为辅实验又以教师演示为主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独创性变通性新颖性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淡化了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关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化学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经过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Tag内容描述:<p>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 化学组 林秉珠 一、设计意图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一种重要理念是学习生活中的化学,学习有用的化学。而能源是社 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本单元把化学能与电能转化联系起来,让学 生认识到能源科学的发展与化学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学生已经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及化学反应中存在的能量的变化和转化,这是学习本单元重要的知识基础。我所在的学校 释厦门六中,学生普遍思维活跃,想法大胆又创新,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经验和能力。 本单元安排 3 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重点是第一课时化学能转。</p><p>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一 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本 节的设计从化学类型的角度入手,指出只有氧化还原反应具有的化学能才可能 转化为电能。同时,通过探究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通过 现场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推导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根据原电池原理,让同学解 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原电池反应的原理、原电池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以及总 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原电池的反应条件以及电化学腐蚀的原因分析,它融合了 之前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p><p>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3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考纲定位考情播报1.理解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写出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2016全国甲卷T11/全国丙卷T112015全国卷T11/全国卷T26(1)(2)2014全国卷T122013全国卷T10、T27(5)、T28(5)/全国卷T112012全国卷T26(4)考点1|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p><p>4、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A组专项基础达标(建议用时:30分钟)1. (2017泉州模拟)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p><p>5、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有关金属腐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腐蚀指不纯金属与接触到的电解质溶液进行化学反应而损耗的过程B电化学腐蚀指在外加电流的作用下不纯金属发生化学反应而损耗的过程C钢铁腐蚀最普遍的是吸氧腐蚀,负极吸收氧气,产物最终转化为铁锈D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本质相同,但电化学腐蚀伴。</p><p>6、知 识 点 一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知 识 点 二 金 属 的 腐 蚀 化学反应 电化学 失去 氧化 相接触 潮湿 电解质溶液 原电池 负极 类型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 条件金属与非金属等直接接触 不纯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 液接触形成原电池 电流无电流产生有微弱电流产生 结果金属被氧化较活泼金属被氧化 实 质 Mne=Mn 关系 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往往同时发生 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普遍,危害更大 区别与联系吸氧腐蚀析氢腐蚀 相同点腐蚀的 实质 金属作原电池负极,失电子被氧化 负极电 极反应 Fe2e=Fe2 不同点条件水膜呈很弱的酸性、 中性或碱性 水。</p><p>7、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理论上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CH4(g)2O2(g)CO2(g)2H2O(l)H0BHNO3(aq)NaOH(aq)=NaNO3(aq)H2O(aq)H0C2H2(g)O2(g)2H2O(l)H0D2FeCl3(l)Fe(s)=3FeCl2(l)H0【解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A、C、D均属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而B中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p><p>8、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化学电源(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B化学电池的种类包括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等C化学电池供能稳定可靠,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使用方便,易于维护D废旧电池可以随意丢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化学电池的概念、分类及性能等方面的知识。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和。</p><p>9、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电解原理的应用(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解析】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熔融的Al2O3制Al时,若用Fe作阳极,会发生Fe2e=Fe2,Fe。</p><p>10、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专题2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化学电源随堂基础巩固 苏教版必修2 1下图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的是()解析:根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解答。(1)由较活泼的电极与较不活泼的电极构成原电池的两极,可排除A选项;(2)要有电解质溶液,可排除D选项;(3)一般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排除C选项。答案:B2某金属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则该金属可能为()A铝 B铜C锡 D硅解析:据题意可知该金属的活泼性比锌弱,但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的前面,故选C。答案:C3某原电池。</p><p>11、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专题2 第三单元 第二课时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随堂基础巩固 苏教版必修21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分别是()A氧化、还原B还原、氧化C氧化、氧化 D还原、还原解析: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池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答案:D2(2011上海高考)用电解法提取氯化铜废液中的铜,方案正确的是()A用铜片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铂片B用碳棒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铜片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阴极产物D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阳极产物解析:由精炼铜原理知提取铜应该用纯铜。</p><p>12、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换 课 前 自 主 学 案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知 能 优 化 训 练 探 究 整 合 应 用 返回 第3课时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换 课 前 自 主 学 案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知 能 优 化 训 练 探 究 整 合 应 用 第3课时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课前自主学案 探究整合应用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换 课 前 自 主 学 案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知 能 优 化 训 练 探 究 整 合 应 用 返回 课前自主学案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一、电电能转转化为为化学能 1电电解反应实应实 例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换 课 前 自 主。</p><p>13、金华市2007年度化学教学设计评比参评论文苏教版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羊黎明(磐安二中 322300)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初步掌握形成原电池的条件。2、通过总结归纳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并利用实验进行探究验证,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二)过程与方法1、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抓住氧化还原反应是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本质。由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不断体现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提升的认知过程。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实验、评价实验等综合实验能力。(三)情感态。</p><p>14、第3单元 课时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的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方式。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过程与方法。3.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正确书写简单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4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及其应用。认识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感悟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以及化学电源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形成较为客观、正确的能源观,提高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教学难。</p><p>15、第3单元 课时2电能转变为化学能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电解原理;能正确区分原电池和电解池,能从能量转化、装置、电极反应等方面区别电解反应和原电池反应。2了解电解池的形成条件,能正确书写简单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3初步了解电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电解原理,电极反应式。教学难点: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区分,电解池电极反应式。三、设计思路在上一节了解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形式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之后,学生对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p><p>16、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学习目标:,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根据电流的方向判断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方法。 2、了解电极反应的概念及其电极反应方程式。 3、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氧化反应,Zn-2e-=Zn2+,电解质溶液,失e-,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还原反应,2H+2e- =H2,阴离子,阳离子,负极,正极,阳离子,归 纳 与 整 理,电极反应总式:,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反应本质:,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小组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可以),(可以),(可以),(不可以),形成条件一: 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负极:较活泼的。</p><p>17、第二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两课时)导入学习目标、知道可以通过电解使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能使许多在通常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得以进行。、了解什么是电解,知道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知道在电解池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在两个电极上分别进行的,了解什么是电极反应,知道在阳极发生氧。</p><p>18、钠失寡满娇琢村恭攀袍视悟募盏廷启适摘潘胺缴琉脆录呛锑壬作呻霹品缚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四1-3-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课件(.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四1-3-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课件(.,潍剔檄浓良环傣勿艳韧剪憾咙骆驭诗斧尝蛛奶哇咕惰益便戴孺膀淹疙穗放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四1-3-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课件(.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四1-3-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课件(.,劝剥焰谣蛋歪竖翅翠坛骤奈创废氢嚣溜她万约薛鲜捉阁垦他除硫视盂颇率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四1-3-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课件(.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四1-3-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p><p>19、专题2,第三单元,晨背关键语句,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第一课时,应用创新演练,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向一,考向二,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考向三,1原电池工作原理口诀: 原电池分两极(正、负);负极氧化正(极)还原;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阳(离子)向正(极)阴(离子)向负(极)。 2钢铁电化学腐蚀的正负极反应: 正极:O24e2H2O=4OH; 负极:Fe2e=Fe2。 3氢氧燃料电池(KOH作电解质)的电极反应: 负极:2H24e4OH=4H2O; 正极:O24e2H2O=4OH。,1.实验探究,实验1、2现象 实验1、2中现象相同,均为锌片周围 ,铜片周围 。,有气泡产生,无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