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模式
不同肺部疾病的机械通气模式选择。选择机械通气各种模式的目的 改善气体交换 增加患者舒适性 加速自主呼吸的恢复。机械通气的常用模式。机械通气模式选择。机械通气模式选择。Flow X Time = Volume。呼吸机参数调节与呼吸模式选择。机械通气的适应症 通气参数调节 呼吸模式工作原理与选择。机械通气模式及参数。
机械通气模式Tag内容描述:<p>1、机械通气的模式 辅助控制通气(A/C) C切换:定容型(VCV)、定压型(PCV)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C) C特点:所有呼吸参数与形式完全由机器决 定,患者仅决定是否触发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C切换:定容型(VC)、定压型(PC)、 PRVC C特点:同步性、为病人提供部分的通气辅 助,允许患者同时拥有自主呼吸,可以与 PSV联合使用,常用做撤机技术 压力支持通气(PSV) C部分通气支持 C特点:患者完全自主呼吸,由所设定的压 力、病人的努力程度、肺顺应性以及阻力 来决定通气量,人机同步性好,更接近于 自然状态 与PSV相关的新通气。</p><p>2、机械通气的模式进展 Update of Mode i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内容 n研发新模式的动因 n追求的目标 n新模式 n智能工具 发展新模式的动因 机械通气模式的研究和发展趋势主要是保留和扶持自主呼吸 n降低胸内压使血流动力学较少受正压通气影响 ,增加各重要脏器灌注; n改善和促使萎陷的肺泡复张,增加呼吸效率; n便于患者活动,通过主动咳嗽改善气道分泌物 的廓清; n有较好的通气/血流(V/Q)比例; n便于撤机。 自主呼吸的优势-改善肺的气体交换 n允许存在自主呼吸,最大可能地减低外界给 予的不必要的呼吸支持 n即便是很弱的自主呼吸。</p><p>3、机械通气模式的特点和临床选用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陈荣昌 生理学目的生理学目的 l维持肺的适当的气体交换 适当的肺泡通气 适当的氧合 l维持适当的肺容积 吸气末肺扩张、适当的功能残气量、改善压力-容量关系 l调控合适的(减轻)呼吸肌负荷、降低耗氧 量、改善呼吸肌肉疲劳 l避免并发症(新的通气策略) 机械通气时的重要参数 l压力、流量、容量、时间、撤换方式和阈 值(灵敏度)、FiO2等。 l不同的通气模型的重要区别是: 每一个吸气过程中主要的调控的参数是压 力还是流量? 吸气呼气转换的机制 主要调控参数。</p><p>4、机械通气的模式进展 Update of Mode i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内容 n研发新模式的动因 n追求的目标 n新模式 n智能工具 发展新模式的动因 机械通气模式的研究和发展趋势主要是保留和扶持自主呼吸 n降低胸内压使血流动力学较少受正压通气影响 ,增加各重要脏器灌注; n改善和促使萎陷的肺泡复张,增加呼吸效率; n便于患者活动,通过主动咳嗽改善气道分泌物 的廓清; n有较好的通气/血流(V/Q)比例; n便于撤机。 自主呼吸的优势-改善肺的气体交换 n允许存在自主呼吸,最大可能地减低外界给 予的不必要的呼吸支持 n即便是很弱的自主呼吸。</p><p>5、1 */Dateinamen/Autor 1 2 */Dateinamen/Autor 2 Drger 德尔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市场部 王 珩 机械通气的参数与模式 3 */Dateinamen/Autor 3 内容 机械通气的目的 基本概念 机械通气的常用参数 呼吸模式的介绍 4 */Dateinamen/Autor 4 机械通气的目的 维持合适的肺泡通气量 维持有效气体交换 减少呼吸肌做功 雾化吸入治疗 呼吸衰竭的预防性治疗 5 */Dateinamen/Autor 5 自主呼吸过程中肺泡的压力 - 2 mbar+ 2 mbar 吸气 呼气 6 */Dateinamen/Autor 6 压力 t + 2 mbar - 2 mbar 自主呼吸过程中肺泡的压力 7 */Dateinamen/Autor 7 8 */Datei。</p><p>6、芆螃蚂膆膂莀螅罿肈荿袇膄蒇莈蚇羇莃莇蝿芃艿莆袁肅膅莅羄袈蒃莄蚃肄荿蒄螆袇芅蒃袈肂膁蒂薈袅肇蒁螀肀蒆蒀袂羃莂葿羅腿芈蒈蚄羁膄蒈螆膇肀薇衿羀莈薆薈膅芄薅蚁羈芀薄袃芃膆薃羅肆蒅薂蚅衿莁薂螇肅芇薁袀袇膃蚀蕿肃聿虿蚂袆莇蚈螄肁莃蚇羆袄艿蚆蚆腿膅蚆螈羂蒄蚅袀膈莀蚄羃羁芆螃蚂膆膂莀螅罿肈荿袇膄蒇莈蚇羇莃莇蝿芃艿莆袁肅膅莅羄袈蒃莄蚃肄荿蒄螆袇芅蒃袈肂膁蒂薈袅肇蒁螀肀蒆蒀袂羃莂葿羅腿芈蒈蚄羁膄蒈螆膇肀薇衿羀莈薆薈膅芄薅蚁羈芀薄袃芃膆薃羅肆蒅薂蚅衿莁薂螇肅芇薁袀袇膃蚀蕿肃聿虿蚂袆莇蚈螄肁莃蚇羆袄艿蚆蚆腿膅蚆螈羂蒄蚅。</p><p>7、机械通气的模式机械通气的模式 New Modes on VentilatorsNew Modes on Ventilators What, Why, HowWhat, Why, How 张翔宇 上海同济大学上海同济大学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ICUICU Mode: Mode: 模式模式 Volume Control Volume Control 容量控制容量控制 A/C, CMV, IPPV, VC A/C, CMV, IPPV, VC 需设置需设置VT, Peak Flow, Ti, I:EVT, Peak Flow, Ti, I:E Volume Target Volume Target 容量目标容量目标 Pressure Control Pressure Control 压力控制压力控制 A/C, IPPV, PC, A/C, IPPV, PC, 需设置需设置PinspPinsp, Ti, I。</p><p>8、GALILEO GALILEO 机 械 通 气 讲 座 (通气模式) 机械通气模式(1) 控制通气(CV,controled vetilation)(又称CMV): f、Vt、I/E、flow完全由机器控制,即由机器提供全部呼吸功。此时,病人 的呼吸用力是被有效地抑制。 波形特点:从P-T波形可以看出,每一个呼吸均无触发 通气的呼吸频率f始终等于机器设置的频率 辅助-控制通气 A-CV,SCMV 呼吸机的f成为“后备频率”(backup rate),在预定时间内,病人无触发 或自主频率 Te,且Plow相的时间很短,自主 呼吸只在Phi相水平阶段进行,即成为APRV。 BiPAP时,Ti与Te都具 有一定长度,且。</p><p>9、机械通气常用模式 与参数调整 ICU 主要内容 气道管理1 机械通气 2 并发症处理 3 气道管理 n人工气道 : n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2. 气管导管的维护 (1)保持导管通畅 (2)导管保护 (3)导管套囊维护: 套囊内压25mmHg 插管的选择 n由于气道阻力与管径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关 系,因此成人气管插管的直径不应小于 7mm,直径8mm最佳。 n一方面可降低机械通气时高流速模式对气 道产生的压力;另一方面可减少撤机过程 中患者自主呼吸中额外的呼吸功。 n阻力=粘滞性长度8 半径4 气管插管的位置的判定 n 根据导管刻度,双肺听诊及双侧呼吸动度 可确定 。</p><p>10、机械通气模式分类及名词术语注释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 作者:代 冰 赵 洪文 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机械通气正被各级医院广泛应用。为取得良好的通气效果,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需要正确选择和调整呼吸机的通气模式和通气参数。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呼吸机至少有49款,独立命名的通气模式有54种,由此衍生出来的通气参数更是无从统计。其中存在着“一式多名”或“同名式不同”的混乱现象,使初学者困惑,给操作者带来困难,也不利于培训和交流。为此,本文以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机械通气模式分类体系为基础来对机械通气模式和参数进行分类和解释,希。</p><p>11、不同肺部疾病的机械通气模式选择,机械通气的模式,选择机械通气各种模式的目的 改善气体交换 增加患者舒适性 加速自主呼吸的恢复,ICU中的机械通气,前瞻性研究 参加国: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智利、西班牙和乌拉圭。 共计412个ICU 4152名患者 ICU的床位使用率中位数为83% 1638(39%)名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ICU中的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适应证,急性呼吸衰竭 67% ARDS 8% 慢性呼吸功能衰竭急性加重 13% 昏迷 15% 神经肌肉疾病 5%,机械通气的模式,定压通气 定容通气 完全控制 压力控制通气 容量控制通气 (PCV) (VCV) 间歇指令通气 间歇指。</p><p>12、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模式的思考,机械通气模式 机械功能组合 压力控制PCV 或 容量控制VCV PCV 优点:人机协调性好,易限制气道峰压和 有利于气体交换。 缺点:不能保证恒定潮气量。 VCV 优点:是能保证恒定潮气量。,一些困惑的问题:,一、为什么全麻机械通气常用单一模式? 二、机械通气后肺发生了什么? 三、目前什么可以保护术中肺功能?,一、自主呼吸状态的通气血流分布特征 肺通气分布特征:,Milic-Emili J JAppl Physiol 1986;21:749-59,大部分气体首先进入肺低垂部, 与跨肺压(肺泡和胸腔之间)的压力容量梯度相关。,功能残气量(FRC)下降。</p><p>13、机械通气基本模式与参数的设置,内容,一、呼吸机治疗目的和应用指征,呼吸机治疗目的,生理学目标 1、维持适当的通气和交换 2、改善肺顺应性 3、减轻呼吸肌负荷,临床治疗学目标 1、纠正低氧血症 2、缓解呼吸窘迫 3、预防或治疗肺不张 4、改善呼吸肌疲劳 5、保障镇静剂和肌松剂安全应用 6、维持胸壁的稳定性,呼吸机应用指征,适应症 1、呼吸衰竭 中枢性 神经肌肉传导 肺 肺血管性 胸腔、胸廓 2、心功能不全,禁忌症(相对) 1、气胸(闭式引流) 2、肺大疱 3、大咯血,Diagram,经积极治疗后病情仍继续恶化 意识障碍 呼吸频率3540次/分或68次/分,。</p><p>14、机械通气的常用模式,常用呼吸机,常用呼吸机,常用呼吸机,概念,通气机 使用通气机驱动气体进出呼吸系统 机械通气 用来辅助或代替呼吸肌工作的机器,机械通气的目的,维持适当的通气量,使肺泡通气量满足机体需要 改善气体交换功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减少呼吸肌的作功 肺内雾化吸入治疗 预防性机械通气,用于开胸术后或败血症、休克、严重创伤情况下的呼吸衰竭预防性治疗。,概念,机械通气 正压通气 负压通气,铁肺,胸盔式呼吸机,人工气道,无创通气面罩,呼吸回路,呼吸回路,三种方式,指令呼吸(Mandatory Breath) 辅助呼吸 (Assisted Breath) 。</p><p>15、机械通气模式选择,完全通气支持:CMV、SIMV(当设定呼吸频率接近正常呼吸频率时)、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 部分通气支持:低频率的SIMV 或SIMV+PSV、PSV、容积支持通气(VSV)、压力释放通气(APRV)、BiPAP 和CPAP等,通气模式选择的原则,肺泡通气不良(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多选择完全通气支持模式 单纯的低氧性呼吸衰竭,自主通气功能良好,采用部分通气支持加PEEP 既有高碳酸血症又有低氧血症的呼吸衰竭最好选用完全通气支持加PEEP,持续控制通气(CMV ,IPPV ),容量为目标(Volume-targeted) 以压力为目标(Pressure-targe。</p><p>16、机械通气模式选择,完全通气支持:CMV、SIMV(当设定呼吸频率接近正常呼吸频率时)、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 部分通气支持:低频率的SIMV 或SIMV+PSV、PSV、容积支持通气(VSV)、压力释放通气(APRV)、BiPAP 和CPAP等,通气模式选择的原则,肺泡通气不良(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多选择完全通气支持模式 单纯的低氧性呼吸衰竭,自主通气功能良好,采用部分通气支持加PEEP 既有高碳酸血症又有低氧血症的呼吸衰竭最好选用完全通气支持加PEEP,持续控制通气(CMV ,IPPV ),容量为目标(Volume-targeted) 以压力为目标(Pressure-targe。</p><p>17、机械通气模式与无创通气,浙医一院 监护病房 浦其斌,潮气量,压力,时间,流速,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摄入O2排出CO2,Volume,Flow Rate,Time,Flow X Time = Volume,铁 肺,Iron Lung Ventilators in the ICU,呼吸频率,呼吸机工作基本原理,呼吸机设置,模式设置 参数 报警设置,CMV(A/C) SIMV PSV/CPAP 连续指令通气 间歇指令通气 自主呼吸,模式设置,模式设置 VS 送气方式(定压、定容) CMV(A/C) SIMV PSV/CPAP VC、PC PC-SIMV、VC-SIMV PSV,参数设置,吸入氧浓度 触发灵敏度 呼气末正压 潮气量 吸气流速(流速波形) 吸气时间 送气压力 吸气时间,报。</p><p>18、呼吸机参数调节与呼吸模式选择,广东省人民医院 急危重症医学部 杨航,概 念,机械通气是在患者自然呼吸或氧合功能障碍时,运用机器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主要目的是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与机械通气相关的内容,呼吸生理与病理生理 通气参数调节与模式选择 呼吸机波形观察 呼吸机报警处理,本节课内容,机械通气的适应症 通气参数调节 呼吸模式工作原理与选择,呼吸道疾病 :急慢性呼衰、慢支炎、哮喘、 肺部感染、ARDS、肺TB、肺栓塞、阻塞性血管炎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炎、脑外伤、脑血管疾病 神经、肌肉疾病 :脊髓灰质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