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药和脱水药
利尿药和脱水药。利尿药能增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第一节 利尿药 利尿药(diuretics)是一类直接作用于肾脏、能促进电解质及水排出的一类药物。一、肾脏泌尿生理及利尿药作用部位 尿液的生成是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再吸收及分泌而实现的。第二十五章 利尿药与脱水药。
利尿药和脱水药Tag内容描述:<p>1、第二十三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 制作人:阚启明 第一节 利尿药 Diuretics 利尿药(diuretics)是一类直接作用于肾脏, 促进电解质和水从体内排出、增加尿量、消 除水肿的药物 。 肾泌尿生理学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肾 远端小管 远曲小管 远曲小管髓袢粗段 肾小管 髓袢细段 远曲小管髓袢细段 近曲小管髓袢细段 近端小管 近曲小管髓袢粗段 近曲小管 尿生成的基本步骤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 肾小管、集合管分泌 终尿 肾小球滤过 肾小球毛细血管 血压 囊内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肾血浆流量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功能 近曲。</p><p>2、利尿药一、利尿药的分类、作用部位及机制利尿药是作用于肾,增加电解质及水排泄、使尿量增多的药物。临床应用很广。常用的利尿药按它们的效应力分类如下: 1.高效利尿药 有呋塞米、依他尼酸及布美他尼等。作用于髓袢升枝粗段,能特异性地与Cl-竞争Na+ -K+-2Cl-共同转运系统的Cl-结合部位,抑制NaCl再吸收而发挥强大的利尿作用。 2.中效利尿药 包括噻嗪类利尿药及氯酞酮等。作用于髓袢升枝粗段皮质部(远曲小管开始部位)抑制NaCl的再吸收,此段排Na+量达原尿Na+的10%15%,尿中除含较多的Cl-及Na+外,还含K+。长期服用可致低血钾、低血镁。。</p><p>3、药理学练试题:第二十四章利尿药及脱水药A型题 1、能减少房水生成,降低眼内压的药物是: A.氢氯噻嗪 B.布美他尼 C.氨苯蝶啶 D.阿米洛利 E.乙酰唑胺 2、下列那种药物有阻断Na 通道的作用: A.乙酰唑胺 B.氢氯噻嗪 C.氯酞酮 D.阿米洛利 E.呋塞米 3、下列那种药物有抑制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A.氨苯蝶啶 B.阿米洛利 C.氢氯噻嗪 D.螺内酯 E.以上都不是 4、下列那种药物可引起叶酸缺乏: A.螺内酯 B.阿米洛利 C.氨苯蝶啶 D.乙酰唑胺 E.呋塞米 5、下列那种利尿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会加重耳毒性: A.依他尼酸 B.乙酰唑胺 C.氢氯噻嗪 D.螺内酯。</p><p>4、药物学基础(第3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 “十二五”规划教材 供护理、助产专业用,药物学基础(第3版),第五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第五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目 录,第一节 利尿药 第二节 脱水药,掌握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的药物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熟悉脱水药甘露醇、山梨醇、高渗葡萄糖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学习目标,第五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学会观察本类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能够熟练进行用药护理,并能正确指导病人合理用药,第一节 利尿药,第五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3/13/2019,学习内容,利尿药的分类,1,常用利尿药,2,5-。</p><p>5、2019/3/16,西医药理,1,第二十章 利尿药与脱水药,2019/3/16,西医药理,2,第一节 利尿药(Diuretics) 是一类作用于肾脏,增加水和电解质的排泄,使尿量增加的药物。,高效利尿药:作用髓袢升枝粗段的髓质和皮质部 呋塞米、依他尼酸及布美他尼等 中效利尿药:作用髓袢升枝粗段的皮质部、远曲小管近端 噻嗪类利尿药及氯酞酮等 低效利尿药:作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等,2019/3/16,西医药理,3,一、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2019/3/16,西医药理,4,2019/3/16,西医药理,5,(一)肾小球滤过: 血液流经肾小球,除蛋白质和血细。</p><p>6、第28章,利尿药和脱水药Diuretics高血压;尿崩症;高钙血症等的治疗.,尿的生成和排出,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肾小球滤过液(原尿)约180L/每天,尿量12L.排出代谢终产物及进入体内的异物调节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维持电解质平衡,机制,利尿药的分类:按效能和作用部位分:高效: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呋塞米,布美他尼;中效: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噻嗪类,吲哚。</p><p>7、第十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第一节 利尿药,利尿药:是一类作用于肾脏,通过增加 电解质和水的排出,使尿量增多 的药物。 主要用途:治疗水肿。 也可用于治疗高血压、青光眼、 尿崩症等非水肿性疾病。 主要不良反应:水、电解质紊乱。,一、利尿药的作用机制及分类,(一)利尿药的作用机制 1增加肾小球的滤过 2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3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1、增加肾小球的滤过,正常人每天经肾小球滤过的液体(原尿)在180L左右,但每天的尿量(终尿)仅为2L左右,这说明99的原尿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仅有1%成为终尿排出体外。如果。</p><p>8、利 尿 药 及 脱 水 药,利 尿 药,作用于肾脏:肾小管 促进水和电解质排泄 主要用于水肿的治疗,也可用于高血压、心衰的治疗,尤其是Na,利尿剂按效能和作用部位分三类: 高效利尿药:袢利尿药 中效利尿药:噻嗪类利尿药 低效利尿药:保钾利尿药、碳酸酐酶抑制药,尿的生成和生理学基础,尿液的生成: 肾小球滤过: 除蛋白质血C外均滤过原尿180L/d 肾小管重吸收: 终尿Ld 重吸收和再分泌功能,肾小球滤过压尿量 肾血流量尿量 但由于球管平衡机制,利尿作用很弱,利尿药作用部位,肾小管组成 功能基础: 1. 近曲小管:吸收原尿中60%70%的Na+ NaH交换。</p><p>9、第16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第一节 利 尿 药 一、肾泌尿生理 肾小球的滤过 尿生成过程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分泌,(一) 肾小球,血液流过肾小球,除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成分均可滤过,形成原尿。 每分钟由全部肾小球滤过的血浆总容积称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成人约为120mlmin,而只有1mlmin尿液产生。,(一) 肾小球,每天有180L的原尿滤到肾小管中,但每日排尿量约为1.5L,仅占1,约99的原尿在肾小管中被重吸收回血液。 增加肾小球滤过率的药物,利尿作用很弱。,(二) 肾小管和集合管,(1) 近曲小管 肾小管液中6570的Na在近曲小管起始段被吸。</p><p>10、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p><p>11、利尿药 脱水药,第二十四章,定 义,排钠利尿利尿排水排水消肿,各种水肿,非水肿性疾病 (高BP、心衰、结石),第一节 利尿药,利尿药的作用机制,尿的生成过程: 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 肾小管分泌,排钠利尿原理,水重吸收,渗透压,近曲小管,降 支,髓 袢,升 支 粗 段,远曲小管,集合管,髄质,等渗,低渗,H2O,H2O(ADH),H+,H+,皮质,尿 液 稀 释,组织 间液 渗透 压升高,尿 液 浓缩,低渗,Na+,Cl-,Na+,H2O,H2O,K+,K+,Na+,Na+,2Cl-,2Cl-,Na+,皮质,髓质,肾小球,髓袢,Na+,Cl-,H+,K+,一 袢利尿药,呋塞米(速尿、呋喃苯氨酸),口服易吸收,30min显效。</p><p>12、第二十四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选择题 A 型题 1.伴有糖尿病的水肿病人,不宜选用哪种利尿药? A. 呋.塞米 B. 氢氯噻嗪 C.氨苯蝶定 D.螺内酯 E.甘露醇 2.呋塞米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高尿酸血症 B.高镁血症 C.低钾血症 D.低氯性碱血症 E.耳毒性3.呋塞米与强心苷合用易出现室性早搏主要是因为: A.高尿酸血症 B.低镁血症 C.氯性碱血症 D.低钾血症 E.低钙血症 4.呋塞米不易和下列哪类抗生素合用?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四环素类 D.大环内酯类 E.氨基糖苷类 5.关于噻嗪类利尿药,下述错误的是: A. 痛风患者慎用 B. 糖尿病患者慎用 C. 可引起低钙。</p><p>13、第二十四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Diuretics and Dehydrants,第一节 利尿药 利尿药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也可用于高血压、肾结石、高血钙症等。 分类: 高效利尿药:呋噻米、伊他尼酸 中效利尿药:噻嗪类等 低效利尿药: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分类 药物 尿电解质排泄 排钠力 主要作用部位 Na K CI 高效类(呋喃苯 + + + 23 髓袢升支 胺酸) 粗段髓质 利尿酸 + + + 23 和皮质部 中效类 噻嗪类 + + + 8 髓袢升支类 (氢氯噻嗪) 粗段皮质部 低效类 螺内酯 + - + 2 远曲小管 氨苯喋啶 + - + 2 和集合管,(一)高效利尿药 有呋塞米 (Furosem。</p><p>14、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保钾利尿药),远曲小管: 5%10%重吸收,吸收方式 H+ 交换 K+ 交换(依赖醛固酮交换机制)盐皮质H类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可产生竞争性抑制。 集合管: K+ 交换(非醛固酮依赖机制) (氨 苯 喋 啶Triamterene 阿米洛利) 因为K+ 交换保钾排钠,故低效利尿药(保钾利尿药),碳酸酐酶抑制剂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作用,常用利尿药对电解质排泄作用感机制比较,不同利尿药对常用疾病的作用比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