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镶嵌模型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是人教版必修1第4章2节内容。1. 理解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1.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细胞膜和流动镶嵌模型。第1课 细胞膜和流动镶嵌模型。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思考视频资料中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些成分和哪些功能。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流动镶嵌模型Tag内容描述:<p>1、温故知新 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起什么作用?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假说 实验 人物 时间 发现问题? 1)对膜的化学成分提出假说 19世纪末 欧文顿 时间:20世纪初 实验:科学家对哺乳动物红细胞的 细胞膜进行了化学分析 结论:确定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脂质和蛋白质 2)、鉴定出膜的化学成分 脂质分子在空气和水的界面 上铺展成单分子层 实验 时间 3)、探测脂质分子的排列方式 1925年 结果 连 续 两 层 排 列 结论:细胞膜中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3)、探。</p><p>2、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 教育部参赛_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_王颖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溶于脂质的物质 细胞膜 提出假说: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19世纪末欧文顿的实验 时间:20世纪初 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 红细胞的细胞膜红细胞的细胞膜 膜的主要成分是: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脂质(磷脂)和蛋白质 这些物质是如何组成膜的? 胆 碱 磷 酸 甘 油 脂肪酸 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胆碱, 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 磷酸亲 水头部 脂肪酸链 疏水尾部 请构建磷。</p><p>3、根据细胞膜的特性,分析以下三 种材料,哪种更适合做细胞膜: 塑料袋、普通布、弹力布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 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发现问题:细胞膜 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 非脂溶性物质脂溶性物质 1)对膜的化学成分提出假说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探索过程 时间:20世纪初 实验:科学家对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进行了化学 分析 红细胞的细胞膜红细胞的细胞膜 成果:确定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的确是脂质和蛋白质 。 2)、实验:鉴定出膜的化学成分 膜是由脂质(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 。</p><p>4、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 、协助扩散和 (2)被动运输的动力来自于 。 (3)主动运输的动力来自于 。 (4)需要载体协助的运输方式是 。 自由扩散 物质的浓度梯度 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 ATP 2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的运输方式胞吞和胞吐 (1)完成胞吞和胞吐的结构基础是 。 (2)胞吞和胞吐的动力来自于 。 (3)胞吞和胞吐是否属于物质跨膜运输? 。 细胞膜的流动性 ATP 不属于 考点一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考情 解读读 高考中常采用图图示考查查生物膜的结结构模型。</p><p>5、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 作者: 王春香 一 、教材分析与教学策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是原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中的一个问题,现作为独立的一节内容,并有了新的提法。学生在第二章的学习中曾经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当时就遇到过用什么材料做细胞膜的问题。所以本节课就从这个问题入手,让学生从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用什么材料做细胞膜,才能更好地体现细胞膜的功能。另外,本节课还蕴含了较丰富的科学史材料,利用这些材料,可以通过设置问题串,分析科学家探索生物膜结构的曲折。</p><p>6、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课稿1 说教材1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高中生物学必修部分第四章的第二节内容。第四章共有3节内容,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膜的结构有关,于是进入第二节内容。而第二节内容又是解释第三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这三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由此可见,本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在第四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架起第一节和第三节的一座桥梁,并体现出了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同时本节内容和前面的第二章中的“化。</p><p>7、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方案教材版本:人教版 学科:生物 年级:高一册别:必修1 章节:第4章2节教材地位分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是人教版必修1第4章2节内容,是学习了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之后,对膜结构进行的进一步探讨,也是学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理论基础,对第4章知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设计思路在第3章的学习中,同学们尝试构建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当时就遇到用什么材料做细胞膜的问题。本节课就从这个问题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分析用哪种材料做细胞膜,更适于体现细胞膜的功能?通过分析讨论,。</p><p>8、膜的研究是当前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引自汪堃仁院士等主编的细胞生物学,课前,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欧文顿,两位荷兰科学家,罗伯特森,19世纪末,1925年,1959年,1970年,1972年,荧光染料标记实验,桑格和尼克森,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实验,发现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分子发现脂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细胞膜中的脂质为连续的两层,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1、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p><p>9、时间:19世纪末 1895年 人物:欧文顿(E.Overton) 实验: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 透性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不一样的:凡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溶于脂质的物质,细胞膜,提出假说:膜是由脂质组成的。,实验:采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经过特殊处理使细胞发生溶血现象,一些物质溶出,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洗掉,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又称血影).,化学分析表明: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时间:20世纪初,时间:1925年 人物:荷兰科学家Gorter和Gr。</p><p>10、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蔡丹霞 20042501028,问题探讨,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用哪种材料(塑料袋、普通布和弹力布)做细胞膜,更适于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的功能一: 细胞膜很薄,是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边界,细胞膜的功能二: 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让一部分物质通过,其他物质不能通过。,细胞膜的功能三: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表明细胞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涨大和缩小,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弹性,为什么生物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这与生物膜的结构有什么关系?,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p><p>11、专题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知识点讲解】时间实例(实验)结论(假说)19世纪末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欧文顿认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0世纪初将膜分离提纯,并进行化学分析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1925年红细胞膜中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1959年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1970年人、鼠细胞杂交实验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972年流动镶嵌模型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例题讲。</p><p>12、第4讲 细胞膜(含流动镶嵌模型)与细胞核基础达标(81)1科学家将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其主要成分是()A无机盐、蛋白质B蛋白质、糖类C脂肪、蛋白质 D磷脂、蛋白质解析:将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是细胞膜,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D正确。答案:D2下列有关细胞膜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p><p>13、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下列说法中,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 )A欧文顿在实验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D科学家将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和鼠细胞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C【解析】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p><p>14、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 你对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有哪些领悟?,本节聚焦,用哪种材料作细胞膜更适于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生命系统的边界 控制物质的进出 具有一定的弹性,?,弹力布,普通布,塑料袋,问题探究,弹力布更能体现细胞 膜的柔变性和一定的 通透性,相对好一些,其它材料:微孔塑料、透析袋,猪或其它动物的膀胱更好,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9世 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10,11,13,.7.,1。</p><p>15、第2节 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 理解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2. 理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3. 能说出细胞膜运输方式的种类和特征。【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 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2.细胞膜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3.细胞膜运输方式的种类和特征。难点1.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2.细胞膜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3.细胞膜运输方式的种类和特征。【方法引导】仔细观察书本的“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等材料,积极思考、交流,在讨论、探究中解决问题、得出结论、锻炼能力。</p><p>16、细胞膜和流动镶嵌模型(3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2019哈尔滨模拟)细胞或细胞的部分结构、成分有“骨架或支架”之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生命活动无关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他生物膜无此基本支架C.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生物大分子以单体为骨架,每一个单体都以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解析】选C。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p><p>17、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谁,隔开了原始海洋的动荡, 是谁,为我日夜守边防, 是谁,为我传信报安康。 没有你,我一个小小的细胞 会是何等模样?,丁卫萍,2019/5/15,研修班,2,教学目标,1、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3、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问题探讨,用哪种材料做细胞膜更适于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具有: 1.屏障分隔作用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选择透过性)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弹力布能完全表现细胞膜的功。</p><p>18、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1 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的原因是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D根系加速了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过多2 蓝藻和水绵这两种生物都是藻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关二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具有叶绿体 B都具有细胞壁C都具有核糖体 D都具有细胞膜3 在一定气候条件下,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田间作物的细胞液浓度,以此法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必要数据。在此项测试中,实验变量(自变量)是( )A作物细胞液浓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