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中数学第一
∴a=&#177。A.{2} B.{1。A.6 B.24 C.48 D.120。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A.12种 B.10种 C.9种 D.8种。2.已知平面内A、B、C、D这4个点中任何3点均不共线。第一课 计数原理。
年高中数学第一Tag内容描述:<p>1、1.1.2 四种命题 1.1.3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综合提升案核心素养达成限时40分钟;满分8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命题“若一个数是偶数,则它能被2整除”的逆命题是A“若一个数是偶数,则它不能被2整除”B“若一个数能被2整除,则它是偶数”C“若一个数不是偶数,则它不能被2整除”D“若一个数不能被2整除,则它不是偶数”解析条件与结论互换,故选B.答案B2命题“若m10,则m2100”与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是A原命题、否命题B原命题、逆命题C原命题、逆否命题 D逆命题、否命题解析因为原命题是真命题,所。</p><p>2、第一章1.11.1.1第1课时 集合的含义1下列判断正确的个数为()(1)所有的等腰三角形构成一个集合(2)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构成一个集合(3)质数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4)由2,3,4,3,6,2构成含有6个元素的集合A1 B2 C3 D4解析:(1)正确,(2)若a,则a21,a1,构成的集合为1,1,(2)正确,(3)也正确,任何一个质数都在此集合中,不是质数的都不在(3)正确,(4)不正确,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互异性,构成的集合为2,3,4,6,含4个元素,故选C.答案:C2若aR,但aQ,则a可以是()A3.14B5CD解析:由题意知a是实数但不是有理数,故a应为无理数答案:D3由a2,2a,4组成。</p><p>3、第一章1.11.1.3第1课时 并集、交集1下列关系:QRRQ;ZNN;QRRQ;QNN中,正确的个数是()A1B2C3D4解析:只有ZNN是错误的,应是ZNZ.答案:C2已知集合A1,2,3,B1,3,则AB()A2B1,2C1,3D1,2,3解析:1A,1B,3A,3B,AB1,3答案:C3若集合Ax|2x1,Bx|0x2,则集合AB()Ax|1x1Bx|2x2Cx|2x1Dx|0x1解析:因为Ax|2x1,Bx|0x2,所以ABx|2x2答案:B4已知集合A1,2,4,B2,4,6,则AB________.解析:由条件得AB1,2,4,6答案:1,2,4,65已知集合A(x,y)|yx3,B(x。</p><p>4、第2课时 排列的综合应用A级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A,B,C,D,E五人并排站成一行,如果A,B必须相邻且B在A的右边,那么不同的排法种数是()A6B24C48D120解析:把A,B视为一人,且B固定在A的右边,则本题相当于4人的全排列,排法共有A24(种)答案:B2用数字1,2,3,4,5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并且比20 000大的五位偶数共有()A48个 B36个 C24个 D18个解析:个位数字是2的有3A18(个),个位数字是4的有3A18(个),所以共有36个答案:B3一排9个座位坐了3个三口之家,若每家人坐在一起,则不同的坐法种数为()A33! B3(3!)3 C(3!)4 D9!解析:此排列。</p><p>5、第1课时排列与排列数公式学习目标:1.理解排列的概念,能正确写出一些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重点)2.理解排列数公式,能利用排列数公式进行计算和证明(难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1排列的概念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2相同排列的两个条件(1)元素相同(2)顺序相同思考:如何理解排列的定义?提示可从两个方面理解:(1)排列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取出元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2)两个排列相同的条件:元素相同,元素的排列顺序也相同3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排列数定义及表。</p><p>6、第1课时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A级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将2名教师,4名学生分成2个小组,分别安排到甲、乙两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小组由1名教师和2名学生组成,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A12种B10种C9种D8种解析:根据题意,不同的安排方案有CC12(种)答案:A2已知平面内A、B、C、D这4个点中任何3点均不共线,则由其中任意3个点为顶点的所有三角形的个数为()A3 B4 C12 D24解析:CC4.答案:B3集合Ax|xC,n是非负整数,集合B1,2,3,4,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0,1,2,3,4 BBACAB1,4 DAB解析:依题意,C中,n可取的值为1,2,3,4,所以A1,4,。</p><p>7、第一课计数原理核心速填(建议用时5分钟)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可以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3排列数与组合数公式及性质排列与排列数组合与组合数公式排列数公式An(n1)(n2)(nm1)组合数公式C性质当mn时,A为全排列An!;0!1CC1;CC;。</p><p>8、第1课时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A级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从集合3,5,7,9,11中任取两个元素:相加可得多少个不同的和?相除可得多少个不同的商?作为椭圆1中的a,b,可以得到多少个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方程?作为双曲线1中的a,b,可以得到多少个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方程?上面四个问题属于排列问题的是()ABCD解析:因为加法满足交换律,所以不是排列问题;除法不满足交换律,如,所以是排列问题若方程1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则必有ab,a,b的大小一定;在双曲线1中不管ab还是ab,方程均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且是不同的双曲线故不是排列问。</p><p>9、第一章1.21.2.1第1课时 函数的概念1下列四个方程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x2y6;x2y1;xy21;x.ABCD解析:判断y是否为x的函数,主要是看是否满足函数的定义,即x与y的对应关系是否是一对一或多对一因为函数的一个自变量不能对应多个y值,所以错,选.故选D.答案:D2函数f(x)的定义域是()ARBx|x0Cx|x0Dx|x0解析:要使解析式有意义,需x0,故选C.答案:C3下列图象中,表示函数图象的是()解析:作x轴的垂线,只有图象C与直线最多有一个交点,即为函数图象答案:C4把下列集合写成区间形式(1)x|x2的区间形式为____________(2)x|x5的区间形式为__。</p><p>10、复习课(一)常用逻辑用语命题及其关系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的方式设置一些多知识点、知识跨度大的试题,考查命题及其关系,以及对命题真假的判断典例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2)当mn0时,方程mx2xn0有实数根解(1)将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为:若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条直线平行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如下:逆命题:若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假命题)否命题:若两条直线不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p><p>11、第1课时并集、交集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和交集(重点、难点)2.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难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1并集思考:(1)“xA或xB”包含哪几种情况?(2)集合AB的元素个数是否等于集合A与集合B的元素个数和?提示(1)“xA或xB”这一条件包括下列三种情况:xA,但xB;xB,但xA;xA,且xB.用Venn图表示如图所示(2)不等于,AB的元素个数小于或等于集合A与集合B的元素个数和2交集3并集与交集的运算性质并集的运算性质交集的运算性质ABBAAB。</p><p>12、第一章1.21.2.2第1课时 组合(一)A级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2018沙坪坝区校级月考)方程Cx2x16C的解集是(D)A1,3,5,7B1,3,5C3,5 D1,3解析方程Cx2x16C,x2x5x5或(x2x)(5x5)16,解得x1或x5(不合题意,舍去),解得x3或x7(不合题意,舍去);该方程的解集是1,3故选D2从正方形四个顶点及其中心这5个点中,任取2个点,则这2个点的距离不小于该正方形边长的概率为(C)A BC D解析如图,基本事件共有C10个,小于正方形边长的事件有OA、OB、OC、OD共4个,P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有4名男生和4名女生,一次问卷调查活动需要挑选3名同学参加,其中至少一名女生,。</p><p>13、第一章1.1第2课时 两个基本原理的应用A级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已知函数yax2bxc,其中a、b、c0,1,2,3,4,则不同的二次函数的个数共有(C)A125个B15个C100个D10个解析由题意可得a0,可分以下几类,第一类:b0,c0,此时a有4种选择,c也有4种选择,共有4416个不同的函数;第二类:c0,b0,此时a有4种选择,b也有4种选择,共有4416个不同的函数;第三类:b0,c0,此时a,b,c都各有4种选择,共有44464个不同的函数;第四类:b0,c0,此时a有4种选择,共有4个不同的函数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可确定不同的二次函数共有N1616644100(个)故选C2体育老。</p><p>14、1.2.2 第1课时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A基础达标1记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420,S24,则公差d为()A2B3C6 D7解析:选B.由得解得2已知数列an为等差数列,a1010,数列前10项和S1070,则公差d()A BC. D解析:选D.由S10,得705(a110),解得a14,所以d,故选D.3在等差数列an中,a1a2a324,a18a19a2078,则此数列前20项和等于()A160 B180C200 D220解析:选B.(a1a2a3)(a18a19a20)(24)7854,又a1a20a2a19a3a18,则3(a1a20)54,所以a1a2018.则S201018180.4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公式是Sn2n23n,则()A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B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C是公差。</p><p>15、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检测(B)(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给出的四个函数f(x)的图象中,能使函数y=f(x)-1没有零点的是()解析:把y=f(x)的图象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后,只有C图中的图象满足y=f(x)-1与x轴无交点.答案:C2.下列函数中,在区间(-1,1)内有零点且单调递增的是 ()A.y=log12xB.y=2x-1C.y=x2-12D.y=-x3解析:y=log12x在定义域内是单调减函数;函数y=x2-12在区间(-1,1)内先减后增;函数y=-x3在(-1,1)内是减函数;函数y=2x-1在(-1,1)内单调递增,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