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
A.2.5 B.-1.5 C.-2.5 D.1.5。C.任何有理数都。(A)正数 (B)整数 (C)非负数 (D)非正数。则点A表示的数为( A )。(A)6或-6 (B)6 (C)-6 (D)3或-3。通过生活实例认识并会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1.1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Tag内容描述:<p>1、第二章 有理数2.1 有理数1.正数和负数1.2017成都九章算术中注有“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今有两数若其意义相反,则分别叫做正数与负数.若气温为零上10记作10,则3表示气温为()A.零上3 B.零下3C.零上7 D.零下72.如果“盈利5%”记作5%,那么3%表示()A.亏损3% B.亏损8%C.盈利2% D.少赚3%3.如果水位升高3 m时水位变化记作3 m,那么水位下降3 m时水位变化记作()A.3 m B.3 mC.6 m D.6 m4.下列各数中,不是负数的是()A.2 B.3C. D.0。</p><p>2、1.2数轴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图12 5的相反数是()A. B5C D53如图2所示,点M表示的数可能是()图2A2.5 B1.5 C2.5 D1.5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数轴的三要素是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B数轴是一条线段C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D在数轴上,表示负数的点位于原点左侧5以下是关于2.5这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在表示2.5的点的右边B在原点与表示2的点之间C在表示的点的左边D在表示2.25的点的左边6 A,B是数轴上的两点,线段AB上的点表示的数中,有互为相反数的是()图37数轴上点A,B的位置。</p><p>3、1.2.2数轴 1.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C)(A)正数(B)整数(C)非负数(D)非正数2.数轴上的点A与原点距离6个单位长度,则点A表示的数为(A)(A)6或-6 (B)6 (C)-6 (D)3或-33.下列语句:数轴上的点既能表示整数,又能表示分数;数轴上的一个点只能表示一个数;数轴上找不到既不表示正数,又不表示负数的点;所有有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所表示.正确的说法有(C)(A)1个(B)2个(C)3个(D)4个4.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5和2,则线段AB的长度是7.5.从数轴上表示-1的点出发,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则点C表示的数是+2.6.数轴。</p><p>4、2.2 数轴一、随堂检测1、 画出数轴并表示出下列有理数:2、 下列数轴的画法正确的是( )1-20120101ABCD3、 在数轴上表示-4的点位于原点的 边,与原点的距离是 个单位长度.4、 比较大小,在横线上填入“”、“”或“=”.1 0;0 -1;-1 -2;-5 -3;-2.5 2.5.二、拓展提高1、 数轴上与原点距离是5的点有 个,表示的数是 .2、 已知x是整数,并且-3x4,那么在数轴上表示x的所有可能的数值有 .3、 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5和2,则线段AB的长度是 .4、 从数轴上表示-1的点出发,向左移动两个单位长度到点B,则点B表示的数是 ,再向右移动两个。</p><p>5、2.1比0小的数课 题2.1比零小的数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实例认识负数;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会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知道有理数的意义和分类;3在学习生活中获得成功的体会,建立自信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教学重点负数的认识教学难点能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在小学我们学过的数中,0是最小的数,有没有比0更小的数呢? 投影教材第12页的彩图,这几幅图片中有小学里没有学过。</p><p>6、课题:2.1比零小的数(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会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结合生活实例掌握正数、负数的意义、写法、读法、分类,加深对0的意义的认识2.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认识负数,体验数的范围的扩大过程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收集表示意义相反的量的专用词语,渗透不断发展变化的观点教学重点: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教学难点:运用有理数表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过程一. 情境创设: 1.在小学里我们学过的数中,0是最小的数,数够用了吗?我们看P12的4幅图:先看天气预报画面图(1)长春的气温“-13 7”中的7。</p><p>7、课题:2.1比零小的数(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加深对正负数的理解,了解整数、分数、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认识并会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分类思想。教学重点: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有理数的分类教学难点:运用有理数表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理数的分类教学过程一、探索活动1、由“零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指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意义相反。2、学生举例: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意义相反的量的事例?如何用正数、负数来表。</p><p>8、2.1比0小的数课题 2.1比0小的数课时22授课时间班级课型新授授课人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懂得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2.会判别一个有理数是整数还是分数;是正数、负数还是零;3. 经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分类讨论的思想教 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懂得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难点:经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分类讨论的思想。教、学具投影片,小黑板预习要求1.阅读课本P1516的内容;2.完成课本P16的练一练。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学生活动方式、内容旁注一、 创设情境复习提问:1.举。</p><p>9、流 程,学习目标,预习反馈,名校讲坛,巩固训练,课堂小结,1.2.2 数轴,目,习,标,1.了解数轴的概念,会画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2能说出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知道任何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点与之对应.,反,习,馈,1(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数轴是一条 ,它可以向 无限延伸; (3)数轴上原点左侧是 ,正数在原点的 侧,直线,两端,负数,右,反,习,馈,2指出图中所画数轴的错误: (1) (2) (3) (4),解:(1)错误,数轴是直线;(2)错误,没有原点; (3)错误,单位长度不统一;(4)正确,反,习,馈,3如图,数。</p><p>10、正数和负数课题1.1.1正数和负数课型新授主备教 师课时第 1 课时 本学期总 1 课时使用教 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符号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负数”的过程,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与合理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会运用符号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会运用符号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过程设计内容及流程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师:提出问题:举例说明小学数学中我们学过哪些数?看谁举得全?师小结:为了实际生活需要,。</p><p>11、1.1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1. 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用正数或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 力.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 负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知道,数是人们在实际生活和生活需要中产生,并不断扩充的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数1。</p><p>12、1.1 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和认识引入负数的必要性;2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通过正数与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训练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与对基准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师生活动1实例引入师1: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X,身高1.76米,体重78.5千克,今年37岁我们的。</p><p>13、1.2.3 相反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意义;2.懂得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3.会求任意有理数的相反数;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培养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相反数的学习,体会数学符号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而进一点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知识重点负数的相反数的表示方法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设置情境引入课题问题1.如图,D、B两点分别在原点的左、右两边,但是它们与原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30-1-221-3DB2.数轴上与原。</p><p>14、1.1正数和负数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负数的过程,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并及时点拨,让学生从实例之中自得知识。2学生学法:研究实际问题认识负数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难点:负数。</p><p>15、1.2.1有理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有理数的意义。2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知道数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按照不同标准对有理数分类的过程,培养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有理数的分类,得到对称美的享受。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参与意识。2学生学法:识记练习巩固。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有理数包括哪些数。2难点:有理数的分类。3疑点:明确有理数分类标准。四、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自制胶片。五、教。</p><p>16、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测试题1、(- 7)-(+ 5)+(- 4)-(- 10) 2、- 4.2 + 5.7 - 8.4 + 103、12-(- 18)-(-7)-15 4、4.7 -(- 8.9)- 7.5+(- 6)5、- + - + 6、- 70 - 28 -(- 19)+ 24 -( - 12)7、- 3.3 + 5.4 - 2.8 - ( - 7.5) 8、( + 23) + ( - 27) + ( + 9) + ( - 5)9、(0.7) + ( - 0.9) + ( - 1.8) + 1.3 +(- 0.2) 10、(- 0.5)+ 3 + 2.75 +(- 5)11、(- 11)-(- 8)+(+ 4)+ 9 12、11+(- 13)+ 19 +(- 17)13、13 -(- 19)+(- 8)- 16 14、- 3。</p><p>17、第一章有理数复习(二),(计算运用篇),1、一辆汽车向南行驶5,再向南行驶-5,结果是()A、向南行驶10B、向北行驶5C、回到原地D、向北行驶10,C,2.若,则等于()A、2B、-2C、2D、4,3.已知b的相反数与a的绝对。</p><p>18、第一章有理数,1.2有理数,第2课时数轴,易错核心知识循环练1.(10分)如果收入15元记作+15元,那么支出20元记作()A.+5元B.+20元C.-5元D.-20元2.(10分)下列不是有理数的是()A.-3.14B.0C.D.,D,课堂小测本,D,3.(10分)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