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专题1 化学造福人类。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A. S2O6 B. SO3 C. SO2 D. S。3.1构成物质的微粒 单元检测。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A。1.下列实验现象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在盛有石蕊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专题三 物质的构成。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Tag内容描述:<p>1、专题 1 走进化学殿堂 单元 1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课题 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础科学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及发展用途 1、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制 备和用途 。 2、 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物质是由原子和 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 1869 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4、 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5、 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 二、。</p><p>2、专题1 化学造福人类第一部分 课标对专题1的学习要求单元教材内容学习目标单元1造福人类的化学1.化学的意义等。2.从生活中选取学生熟悉的事实并做演示实验(3个):出示发霉的饭粒、在沾有油污的餐具上滴上洗洁精、将生锈的铁钉浸泡在稀硫酸溶液中。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2.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判断。单元2迷人的化学1.认识化学研究的对象,定义,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2.演示实验(3个):木条燃烧、加热碱式碳酸铜、爆炸与颜色变化;学生分组实验。</p><p>3、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二硫化碳(CS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S2+ 3O2 CO2+ 2 X,据此推断X的化学式为( )A S2O6 B SO3 C SO2 D S2下列应用及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3H2OB用赤铁矿高炉炼铁:Fe2O3+3CO2Fe+3CO2C证明锌比铜活泼:Zn+Cu(OH)2Zn(OH)2+CuD石灰石作干燥剂:CaO+H2OCa(OH)23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A 空气 B 过氧化氢 C 高锰酸钾 D 水4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钠元素为+1。</p><p>4、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观察化学方程式“2Al+Fe2O32Fe+Al2O3”可得到很多信息。下列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B生成物Al2O3属于氧化物C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改变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中共涉及到2种分子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改变D该反应不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化学科技的发展能大大促进生产科学家发。</p><p>5、3.1构成物质的微粒 单元检测一、单选题1.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氯化钠的水溶液显中性,所以盐溶液一定显中性;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A.B.只有。</p><p>6、2.2氧气 单元检测一、单选题1.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有白烟生成B.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有黄色火焰,有大量白雾生成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D.在盛有石蕊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不变色2.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图是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铁粉B.图是加热适量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O2C.图是室温下向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D.图是通过实验绘制得到的溶解度曲线3.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必须选。</p><p>7、实验5 一定浓度溶液的配置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2.用食盐和蒸馏水配制500g5%生理盐水,正确的操作步骤的是。</p><p>8、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一、选择题1.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不但设立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说明了 ( )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很大D.分子分裂成原子2.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p><p>9、实验4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一、选择题1.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B.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粉末时,试管破裂试管口略朝下倾斜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气密性不好2.下列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因为通常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B.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C.因为CaCO3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即可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加热D.盛满CO2。</p><p>10、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p><p>11、专题6物质的溶解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可行的操作是( ) A升温 B加压 C增加水量 D不断通入CO2 2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晒盐”原理的是( )。</p><p>12、3.3纯净物组成的表示方法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铝AlOB.氦气He2C.氢氧化钾KOHD.氯化亚铁FeCl3 2.“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表明我国的载人航。</p>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相关DOC文档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知识总结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教案上册
九年级化学上册构成物质的微粒单元检测新版仁爱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2.2氧气单元检测(新版)仁爱版.docx
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学生实验5一定浓度溶液的配置专题巩固训练题
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专题三 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 单元练习题(无答案)
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专题三 物质的构成 单元巩固训练题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3《物质的构成》测试题(解析版)
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学生实验1实验基本操作专题巩固训练题
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专题一 走进化学殿堂 综合练习题(无答案)
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专题一 走进化学殿堂 单元巩固训练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 专题6《物质的溶解》测试题4(含解析)(新版)仁爱版.doc
九年级化学上册 3.3 纯净物组成的表示方法单元检测 (新版)仁爱版.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