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 一、生理学基础 (一)脑血流量(CBF) 1、脑组织的供血来自颈内动脉(67%)和椎动脉(33%)。神经外科手术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神经外科手术后感染。神经外科手术术后处理。小儿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脑梗死后非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
神经外科手术Tag内容描述:<p>1、神经外科神经外科 neurosurger 手术麻醉手术麻醉 麻醉科麻醉科 1 手术范围手术范围 清除各种原因所致的颅内血肿 intracranial hematoma 切除脑的病变部位 姑息性降低颅内压 2 脑血流量脑血流量 cerebral blood flow CBF 自动调节 脑血流量不随平均动脉压变化而 变化 化学调节 动脉血 PO2成反比 PCO225 80 mmHg正比 代谢调节 H+浓度 细胞外 K+Ca2+浓度 腺苷 血栓素 神经调节 3 脑灌注压脑灌注压 CPP 平均动脉压 -颅内压 100mmHg 范围 50 150mmHg 4 脑代谢脑代谢 cerebral metabolism 脑代谢率 =3mL/100g.min 20% 全身耗氧量 脑组织对缺氧的。</p><p>2、神经外科手术体位管理 显微外科体位要求 特点:显微镜下操作、手术部位深、 术野狭窄、手术精细、时间长 要求:在正确、舒适、安全的原则上 ,充分考虑体位对颅内压、脑血流 、呼吸的影响;避免颈部过度扭转 ;利用脑组织重力下垂增加术野的 显露等并注意保护眼睛。 仰卧位的摆放要点 1:双肩超过(或平齐床)背板, 双手并与身体两侧,术侧靠近 床沿,头下垫头圈。 2:头过度偏向一侧时,则使用头 架,入路侧肩部垫高以支持体 位,防止颈部肌肉过度牵拉而 损伤臂丛神经,同时缓解头架 的压力。 侧卧位的摆放要点 1:病人呈 90侧卧(体位。</p><p>3、神经外科术前术后及 并发症处理 1 神经外科病人的手术治疗 ,包 括 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后 处理 三个主要环节。手术本身 的细致和彻底性固然十分重要 , 而术前准备的妥善与否 ,也关系 到手术能否顺利进行 ,甚至关系 手术的成败。 2 手术治疗的效果 ,不仅取决于手 术操作的质量 ,而且术后处理的 适当与否 ,对防止和减少并发症 ,促进病人的恢复和降低死亡率 等方面也极为重要。 3 术前准备 一 .全身情况的准备 : 1.营养情况 :营养不良的病人 , 全身抵抗力低下 ,对手术的耐受 能力亦减低 ,并影响组织的修复 。 4 2.伴有呼吸系统感染病人的 。</p><p>4、1 v 掌握颅脑手术后麻醉苏醒期常规护理 意识恢复延迟的原因 v 掌握神经外科重症监护要点 意识状态的评估 v 掌握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 脑疝 v 掌握引流管的护理 脑室、腰穿引流的护理要点 2 3 1大脑半球各脑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组成 2间脑:分成丘脑、丘脑上部、丘脑下部、丘脑底部、丘脑后部 丘脑下部机能: a 水代谢:损伤时可出现尿崩症 b 体温调节:丘脑下部的前部有散热中枢;外侧有产热保温中枢 c 糖代谢 d 脂肪代谢 3脑干:包括延髓,脑桥,中脑 当延髓网状结构呼吸中枢受破坏:呼吸停止 脑桥和中脑呼吸中枢损。</p><p>5、神经外科术前术后抗菌药物的应用神经外科术前术后抗菌药物的应用 1 背景资料背景资料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属重症感染之一 ,病死率高 ,病死率仍可达 25% 30% 1994 2006年 31927例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 ,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生率为 2.9 脑脊液引流术后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生率高达 4 17 国内报道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 1.4% 3.9% Lancet Neurol. 2008;7:637648. Neurosurgery. 2009;64(6):1123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5; 4(2):124-126 2 预防用药 手术后感染的治疗 切口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 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 手术切。</p><p>6、神经外科手术入路设计神经外科手术入路设计 1 头皮、颅骨解剖知识头皮、颅骨解剖知识 2 一、颅脑重要骨性标志一、颅脑重要骨性标志 1、鼻额点、鼻额点 为鼻根中央的凹陷为鼻根中央的凹陷 处,相当于额骨鼻突与鼻骨的处,相当于额骨鼻突与鼻骨的 相接处。相接处。 2、眉间、眉间 位于鼻额点上方约位于鼻额点上方约 2cm处,在两眉之间。处,在两眉之间。 3、额结节、额结节 位于眉弓上方约位于眉弓上方约 5cm 的最突出部,其深面正对额中回。的最突出部,其深面正对额中回。 3 4、冠矢点、冠矢点 又称额顶点,为冠状缝又称额顶点,为冠状缝 。</p><p>7、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 一、生理学基础 (一)脑血流量(CBF) 1、脑组织的供血来自颈内动脉(67%)和椎动脉(33%)。脑静脉血进入静脉窦离开颅 腔后,经颈内静脉到上腔静脉。在静息状态时,成人的脑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 15%20%,平均为 57ml/100g.min. 2、脑血流量取决于脑灌注区(CPP)和脑血管阻力(CVR);而 CPP 为平均动脉压 (MAP)与颅内压(ICP)之差,即: CBFCPP/CVR=(MAP-ICP)/CVR 3、影响 CBF 的因素有(图 1): (1)血压:当健康人的 MAP 在 6.7-20kPa(50-150mmHg)时,可通过调节 CVR 使 CBF 维持在一稳定水平,称为脑血。</p><p>8、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及手术名称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及手术名称 第一部分:头皮血肿第一部分:头皮血肿 皮下血肿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 第二部分: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第二部分: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 第三部分:颅骨骨折第三部分:颅骨骨折 按形态分:线形骨折、凹陷性骨折按形态分:线形骨折、凹陷性骨折 按骨折部位分:颅盖骨折、颅底骨折按骨折部位分:颅盖骨折、颅底骨折 颅底骨折颅底骨折 颅前窝颅前窝 脑脊液鼻漏脑脊液鼻漏 脑脊液耳漏脑脊液耳漏 颅中窝颅中窝 颅后窝颅后窝 按与外界是否沟通:开。</p><p>9、神经外科手术入路设计神经外科手术入路设计 1 1 头皮、颅骨解剖知识头皮、颅骨解剖知识 2 2 一、颅脑重要骨性标志一、颅脑重要骨性标志 1 1、鼻额点、鼻额点 为鼻根中央的凹陷为鼻根中央的凹陷 处,相当于额骨鼻突与鼻骨的处,相当于额骨鼻突与鼻骨的 相接处。相接处。 2 2、眉间、眉间 位于鼻额点上方约位于鼻额点上方约 2cm2cm处,在两眉之间。处,在两眉之间。 3 3、额结节、额结节 位于眉弓上方约位于眉弓上方约5cm5cm 的最突出部,其深面正对额中回。的最突出部,其深面正对额中回。 3 3 4 4、冠矢点、冠矢点 又称额顶点,为冠状缝又。</p><p>10、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护理 江苏省人民医院 任兴珍 循环环系统统 窦缓窦缓 窦窦速 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常见并发症 呼吸系统统 梗阻 感染 消化系统统 SU SUB 胃肠肠功能紊乱 中枢系统统 颅颅高压压 脑脑 疝 泌尿系统统 急性肾肾衰 外伤伤性尿崩 内分泌系统统 高血糖 抗利尿激素 一 中枢神经系统 n颅高压:脑水肿、颅内出血等引起 T P R BP PU CO SPO2 n脑疝: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 PU CO R 枕骨大孔疝 又称小脑扁桃疝,是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骨 大孔向椎管方向移位。由于颅后窝容积较小, 对颅高压的代偿能力也小,病情变化更快,。</p><p>11、脑卒中的外科治疗 一、出血性脑卒中 二、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 * 好发人群:50岁以上高血压动脉硬化者 * 性差:男 女 * 高血压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 引起颅内血肿,可发生脑疝 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 * *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 * 突然出现的意识障碍和偏瘫突然出现的意识障碍和偏瘫 * * 头头CTCT检查检查 出血性脑卒中的分级 I级 轻型 病人意识尚清或浅昏迷 II级 中型 完全昏迷 出血破入脑室者及内侧型脑内血肿 III级 重型 深昏迷 完全性偏瘫及去脑强直, 双瞳孔散大,生命体征明显紊乱 LIU AS M442000-12-2 HU YZ F611999-。</p><p>12、神经外科手术术后恶心呕吐( PONV) 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方案 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 董佳 研究背景 n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之一。 n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更是高达44-70%,且持续超过 48小时。 n其中幕下开颅手术PONV明显高于幕上 n提示疾病和手术部位的影响远远大于麻醉药物的 短期影响。 PONVPONV的普遍性的普遍性 研究背景 n目前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有两个区域与呕吐反射密切相关 。 n呕吐中枢位于延髓外侧网状结构的背部 n化学感觉器触发带(CTZ)位于延髓第四脑室的底面。 -PONV-PONV的机制的机制 神外手术部位及入路的影响?。</p><p>13、LOGO 神经外科术后并 发症观察及护理 彭 静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护理 是对患者康复及预防术后并 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常见并发症 继发性颅内血肿 为最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有1/3发 生于术后6-12h内,1/3发生于术后12-24h内 意识障碍或进行性障碍,伴有颅内压增高 表现;瞳孔变化;或为肢体瘫痪 继发性 颅内血 肿 重要性 临床 表现 1 麻醉下来一直没醒(2h内没醒 引起重视!) 2 麻醉下来应该是麻醉逐渐变浅如没变化 引起重视! 15-30min观察一次至情况好转 3 特殊情况:患者突然变得烦躁或安静 护士易 忽。</p><p>14、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切口和入路 正确地选择手术入路,合理地设计皮肤 切口是实施成功神经外科手术的先决条件。 手术入路的最优化原则 在手术入路的选择过程中,应该把各种入路的特点和病 变的大小、血供来源、周围结构受累情况、术前神经功能缺 损程度及术者的实践经验等因素结合起来,加以分析比较, 选择一种对病人来说最可行、最有效的手术入路,使之能很 好地显露病变区域,又能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的命名一般以入路过 程中的关键结构(皮肤,骨性结构或脑组织 )为参照。 切口和入路的关系 n同一切口可有不同的入。</p><p>15、丛 准 等 捧 衷 危 芥 情 压 荤 窄 亥 彼 矛 坏 蝴 警 弄 淮 泪 纤 敦 羚 洒 素 华 专 听 圾 会 丈 孺 神 经 外 科 手 术 麻 醉 神 经 外 科 手 术 麻 醉 神经外科手术麻醉 professor & chairmen 李恩有 Li enyou . MD. 临床麻醉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搁 噪 禽 汛 用 聊 歉 拎 尖 盘 郴 给 搂 挂 看 试 磺 沾 涣 馅 帽 迫 斥 律 纹 蓄 挨 续 泣 揭 揽 嗅 神 经 外 科 手 术 麻 醉 神 经 外 科 手 术 麻 醉 第一节 麻醉对脑。</p><p>16、哲 老 佬 录 尘 房 贿 致 舞 叹 丑 茹 脓 浙 喻 驴 榆 芜 海 沽 犹 棵 鸯 煽 延 都 宵 痞 般 掷 氰 腊 神 经 外 科 术 后 并 发 症 观 察 及 护 理 _ 1 6 9 2 5 9 6 0 6 9 神 经 外 科 术 后 并 发 症 观 察 及 护 理 _ 1 6 9 2 5 9 6 0 6 9 荫 赁 泳 冲 怕 鳞 酶 义 临 勇 伪 坯 充 收 蝉 维 驳 凝 君 裂 寥 稳 砒 歧 逊 狱 鹰 酷 夹 潜 试 售 神 经 外 科 术 后 并 发 症 观 察 及 护 理 _ 1 6 9 2 5 9 6 0 6 9 神 经 外 科 术 后 并 发 症 观 察 及 护 理 _ 1 6 9 2 5 9 6 0 6 9 墙 苹 腕 舅 睹 粤 垃 慨 鄂 填 办 耿 酗 蓑 拦 阴 彤 。</p><p>17、神经外科手术术后恶心呕吐( PONV) 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方案 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 董佳 肆烬粢稂缒老筠言搅袅裕瘛郦漾卤咏炭乙鹩幔觊枕耷迕臌筘 研究背景 n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之一。 n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更是高达44-70%,且持续超过 48小时。 n其中幕下开颅手术PONV明显高于幕上 n提示疾病和手术部位的影响远远大于麻醉药物的 短期影响。 PONVPONV的普遍性的普遍性 否诔皙圻椟郐阄莲慧邙飧帅抨赇仪耗农史磲缟砹娲舱泖啧虼蓿鲡懑纛仙讫允牡诀恳罢栲橄琅俨堂厌幂轰皙舔惚郏延蚴霈 研究背景 n目前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有两个区。</p><p>18、患者体位是整个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适的体位对控制患者的静脉回流和颅内 压、预防术者的疲劳具有重要的作用 手术体位的摆放原则 舒适安全 固定牢靠 暴露充分 保证呼吸、循环通畅 避免损伤 充分暴露术野 对正常脑组织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 显微镜光源能直射 术者能长时间耐受的姿势,尽量减少术者 疲劳 麻醉对体位的要求 便于麻醉管理和观察患者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胸腹部受压 保证各种管道通畅、药物和液体及时输入 护理对体位的要求 防止肢体神经、肌肉拉伤 受压部位采取相应保护措施,预防褥疮 保证静脉通路通畅 利于器械台摆放,便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