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国标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乳酸亚铁(征求意见稿)简要编制说明一、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等)(一)简要的起草过程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2016年度食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第一批)(国卫办食品函2016956号)的要求,食
食品安全国标Tag内容描述:<p>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磷酸氢镁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等) (一) 任务来源、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 2016 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 (第二批) (国卫办食品函20161358 号)的要求, 食品营养强化剂 磷酸氢镁被列入 2016 年食品安 全国家标准制定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 spaq-2016-162。项目承担单位为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省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该标准的制定工作。 本标准主要。</p><p>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芳香族伯胺迁移 量的测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卫计委)国卫办食品函20161358 号文,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芳香族伯胺迁移量的测定 (项目编号:spaq-2016-185)列 入 2016 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第二批)中。标准的起草工作于 2016 年 11 月启 动。 本标准整合了 SN/T 2893-2011 出口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 食品模拟物中芳香族伯 胺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起草组召开了多次会议对标准文本进行讨论修改,最终形成 征。</p><p>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氰钴胺 (征求意见稿)简要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 (一)简要起草过程 本任务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 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 准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国卫办食品函2016956 号) (spaq-2016-10) 。项目承担单位为江西出 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下简称“技术中心” )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1、 标准任务下达后, 技术中心针对制定食品营养强化剂氰钴胺国家标准的具体工作进。</p><p>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偶氮甲酰胺的测定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 本标准任务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卫计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委托的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编号:spaq-2016-175)。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为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市食品检验所)、厦门出入境检验 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和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本次是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偶氮甲酰胺的测定的首次制定。按照食品安全法 、 食品 安全国家标准。</p><p>5、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烟酰胺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 1、简要起草过程 上海市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协会接到标准制定任务后, 查阅了国内外技术标准资料, 并与烟酰胺生产、使用单位广泛联系,开展标准制定工作。 2016 年 12 月,上海市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协会针对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营养 强化剂 烟酰胺”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确定了总体工作方案。 2017 年 1 月,标准起草工作组(以下简称起草组)首先查阅相关的国内外技术标准资 料国内。</p><p>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碘化钠 简要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标准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简要起草过程) (一)任务来源、标准起草单位、协作单位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 (修) 订项目委托协议书(2016 年) ” (项目编号为 spaq-2016-157) ,食品营养强化剂碘化钠被列入 2016 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计划项目。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作为承担单位负责组织该标准 的制定工作。 (二)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起草人员有徐健、刘小立、倪文庆、王俊。</p><p>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乳酸亚铁 (征求意见稿) 简要编制说明 一、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等) (一) 简要的起草过程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原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的 2016 年度食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 (第 一批) (国卫办食品函2016956 号)的要求, 食品营养强化剂 乳酸亚铁被列入 2016 年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修订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 spaq-2016-11。项目由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 技术研究院联合承担。 2016 年 10 月至 12 月,查阅相关的国。</p><p>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富马酸亚铁 (征求 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简要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主要 起草人等) (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标准起草单位、协作单位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 于印发 2016 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第二批)的通知 (国卫办食品函2016358 号)的附件2016 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第二批) 的要求, 食品营养强化剂 富 马酸亚铁被列入 2016 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项目计划,项目编号。</p><p>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柠檬酸锌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等) (一) 简要的起草过程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原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的 2016 年度食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 (第 二批) (国卫办食品函20161358 号)的要求, 食品营养强化剂 柠檬酸锌被列入 2016 年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制定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 spaq-2016-163。项目由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 2017 年 2 月至 3 月,查阅相关的国内外技术标准资料、开展市场产品实际情况。</p><p>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4,4-磺酰基二苯 酚(双酚 S)迁移量的测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 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和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受国 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卫计委)委托,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4,4- 磺酰基二苯酚(双酚S)迁移量的测定,标准项目编号:spaq-2016-182。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刘峻,马兴,罗婵,宓捷波,孙多志,左莹。本标准制定工作从 2016年9月着手准备,讨论了本标准的制定方案,确定了标准制定工作的分工,并做了初步 的。</p><p>1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胆钙化醇 (维生素 D3) (征求意见稿)简要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标准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简要起草过程) (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标准起草单位、协作单位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委托 协议书(2016 年)”(项目编号 spaq-2016-156) ,食品营养强化剂胆钙化醇(维生素 D3)被列入 2016 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计划项目。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作为主要承担单位负责组织该标准的制定工作。 。</p><p>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077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Canned complementary foods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 发布 2010-03-26 发布 2011-04-01 实施 GB 107702010 I 前 言 本标准对应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 Codex Stan 73-1981(Amendment 1985,1987,1989) Codex Standard for Canned Baby Food,本标准与 Codex Stan 73-1981 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 GB 10775-1989 。</p><p>13、书 书 书 ? ? ? ? ? ? ? ? ? ? ? 犌犅 ? ? ? ? ? ? ? ? 书 书 书 犌犅 ? ? ? ?。 ?。 ? ? ?(?)?。 ? ?。 ? ? ?,? ,? ?。 ? ?,?,? ?,?。。</p><p>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8311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栀子蓝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 发布 2012-04-25 发布 2012-06-25 实施 GB 283112012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栀子蓝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果实为原料,经水或食用乙醇浸提、酶解(-葡 萄糖苷酶)、添加食用氨基酸化合、精制等工艺加工制成的食品添加剂栀子蓝。 2 技术要求 2.1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 气味 略有特。</p><p>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83662012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 发布 2012-04-25 发布 2012-06-25 实施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2-乙基-4-羟基-5-甲基 -3(2H)-呋喃酮 GB 283662012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2-乙基-4-羟基-5-甲基-3(2H)-呋喃酮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草酸二乙酯和氯乙酸乙酯等为原料制得的食品添加剂 2-乙基-4-羟基-5-甲基-3(2H)-呋 喃酮。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化学名称 2-乙基-4-羟基-5-甲基-3(2H)-呋喃酮 2.2 分子式 C7。</p><p>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83642012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 发布 2012-04-25 发布 2012-06-25 实施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2-甲基-2-戊烯酸(草莓酸) GB 283642012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2-甲基-2-戊烯酸(草莓酸)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丙醛为原料或正丁醛和丙二酸为原料制得的食品添加剂 2-甲基-2-戊烯酸(草莓酸)。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化学名称 2-甲基-2-戊烯酸 2.2 分子式 C6H10O2 2.3 结构式 O OH 2.4 相对分子质量 114.14(按 2。</p><p>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83542012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 发布 2012-04-25 发布 2012-06-25 实施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大茴香醛 GB 283542012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大茴香醛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对羟基苯甲醛或茴脑为原料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大茴香醛。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化学名称 对-甲氧基苯甲醛 2.2 分子式 C8H8O2 2.3 结构式 O O 2.4 相对分子质量 136.15(按 2007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应符。</p><p>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83532012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 发布 2012-04-25 发布 2012-06-25 实施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茴香醇 GB 283532012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茴香醇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大茴香醛为原料制得的食品添加剂茴香醇。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化学名称 4-甲氧基苄醇(大茴香醇) 2.2 分子式 C8H10O2 2.3 结构式 O OH 2.4 相对分子质量 138.17(按 2007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p><p>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83302012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 发布 2012-04-25 发布 2012-06-25 实施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酸异丁酯 GB 283302012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酸异丁酯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乙酸和异丁醇为原料制得的食品添加剂乙酸异丁酯。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化学名称 乙酸异丁酯(乙酸 2-甲基丙酯) 2.2 分子式 C6H12O2 2.3 结构式 CH3COOCH2CH(CH3)2 2.4 相对分子质量 116.16(按 2007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p><p>20、GB 107702010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 6 月龄以上婴儿和幼儿食用的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婴儿 infant 指 012 月龄的人。 3.2 幼儿 young children 指 1236 月龄的人。 3.3 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 canned complementary foods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食品原料经处理、灌装、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