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的求和
第4讲 数列的求和 数列求和常用的方法 1 公式法 当q 1时 Sn 2 等比数列 an 的前n项和Sn 当q 1时 Sn na1 2 分组求和法 把一个数列分成几个可以直接求和的数列 3 错位相减法 适用于一个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对应项相乘构。
数列的求和Tag内容描述:<p>1、数列的求和,专题,教学目标,能够根据给出的不同数列,选出恰当的方法,求出数列的和,一、公式法,一、公式法,二、拆项重组法,把一个数列通过拆项或重新组合,使其能转化成可以求和的某些数列的和,三、错位相减法,两式相减得,四、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即数列的每一项都可按此法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一些正负项相互抵消,于是前项和变成首尾若干个少数项之和,四、裂项相消法,四、裂项。</p><p>2、第4讲 数列的求和 数列求和常用的方法 1 公式法 当q 1时 Sn 2 等比数列 an 的前n项和Sn 当q 1时 Sn na1 2 分组求和法 把一个数列分成几个可以直接求和的数列 3 错位相减法 适用于一个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对应项相乘构。</p><p>3、数列的求和 考情分析 数列求和部分以考查数列求和的方法为重点 与数列的性质相结合 是每年高考中的热点内容 考查的题型以选择和解答题为主 难度中等 求和的方法 裂项相消法和错位相减法是考查的重点 师生合作 方法。</p><p>4、第五章 数列第4课时 数列的求和 第六章 对应学生用书 文 理 76 78页 考情分析 考点新知 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 会由数列的前n项和求数列通项公式 及化为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掌握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前n项。</p><p>5、数列的求和 教学目的 小结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尤其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用拆项法 裂项法和错位法求一些特殊的数列 教学过程 一 基本公式 1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 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当时 或 当q 1时 二 特殊数。</p><p>6、数列的求和 考点导读 对于一般数列求和是很困难的 在推导等差 等比数列的和时出现了一些方法可以迁移到一般数列的求和上 掌握数列求和的常见方法有 1 公式法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2 分组求和法。</p><p>7、2020高考数学数列复习 第五部分 数列的求和(一)课标解读及教学要求:会灵活运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掌握数列求和的几种特殊方法。(二)典型例题:例题1:求下列个数列的和:(1);(2);(3)(4)1,1+2,1+2+22,1+2+22+23,。【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等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考查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对于。</p><p>8、第3课数列的求和【考点导读】对于一般数列求和是很困难的,在推导等差、等比数列的和时出现了一些方法可以迁移到一般数列的求和上,掌握数列求和的常见方法有: (1)公式法: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2)分组求和法:在直接运用公式求和有困难时常,将“和式”中的“同类项”先合并在一起,再运用公式法求和(如:通项中含因式,周期数列等等)(3)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p><p>9、核心素养测评四十 数列的求和(30分钟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1n+n+1,若前n项和为10,则项数n为()A.120B.99C.11D.121【解析】选A.an=1n+n+1=n+1-n(n+1+n)(n+1-n)=n+1-n,所以a1+a2+an=(2-1)+(3-2)+(n+1。</p><p>10、课时提升作业 三十二 第五章 第四节 数列的求和 一 选择题 1 2013南昌模拟 已知等比数列 an 公比为q 其前n项和为Sn 若S3 S9 S6成等差数列 则q3等于 A 12 B 1 C 12或1 D 1或12 2 2013长春模拟 在等差数列 an 中 a9 1。</p><p>11、掌握数列求和的几种常见方法 命题预测 数列的求和在近几年高考中 填空题与解答题都有出现 重点以容易题和中档题为主 基本知识以客观题出现 综合知识则多以解答题体现 主要是探索型和综合型题目 复习时 要具有针对性。</p><p>12、数列的求和 一 高考动态 数列求和问题综合性强 复杂多变 解法灵活等特征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由于大多数数列求和问题都不是最基本的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所以高考常考查的数列求和的方法有 分组求和法 倒序相加法。</p><p>13、2010届高考数学复习强化双基系列课件 35 数列的求和 数列求和的方法 将一个数列拆成若干个简单数列 然后分别求和 将数列相邻的两项 或若干项 并成一项 或一组 得到一个新数列 容易求和 一 拆项求和 二 并项求和 例求。</p><p>14、学业水平测试数学复习学案 第23课时 数列的求和 一 知识梳理 数列求和的方法 1 公式法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2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3 可转化为等差 等比的数列 2 分组求和法 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多个项或把数列的项重新。</p><p>15、第20课时 数列的求和 学习目标 进一步熟练数列求和的各种方法 问题情境 熟练运用各种方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合作探究 求数列前n项和的常用方法 1 公式法 2 分组求和 3 拆 并 项法 4 错位相减 5 倒序相加 展示点拨 学 例1 数列的前n项和 求 例2 求下列数列的前n项和 1 1 2 1 学以致用 1 数列中 则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等于 2 数列3 5 7 9 11 的前n项和是120 则。</p><p>16、第42课 数列的求和 本课时对应学生用书第 页 自主学习 回归教材 1 必修5P57例3改编 数列1 2 3 4 的前n项和为 答案 1 解析 Sn 1 2 3 n 1 2 必修5P55练习4改编 求和 答案 2 101 解析 1 2 10 55 2 22 210 2 046 所以 k 2k 2 101 3 必修5P68复习题2改编 已知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为an 那么数列 an 的前n项和为。</p><p>17、题组训练38 专题研究2 数列的求和 1 数列 1 2n 1 的前n项和为 A 1 2n B 2 2n C n 2n 1 D n 2 2n 答案 C 2 数列 1 n 2n 1 的前2 018项和S2 018等于 A 2 016 B 2 018 C 2 015 D 2 015 答案 B 解析 S2 018 1 3 5 7 22 017 1 22 018 1 2 2 2 1 009个2相加 2 0。</p><p>18、第 1 页 共 7 页 数列的求和数列的求和 的教学反思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 5 第二章数列的重要的内 容之一 是在学习了等差 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的基 础上 对一些非等差 等比数列的求和进行探讨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 对课前备课的反思 教学反思不仅仅只是针对课堂教学实际的反思 也应该包括对备课 教案进行反思 在备课过程中 教学设计前后共修改了 4 次 最后形成完整的一节课。</p><p>19、专心 爱心 用心 1 专题研究 数列的求和专题研究 数列的求和 例题解析例题解析 例例 1 1 求下列数列的前 n 项和 Sn 1 2 1 3 3 1111 1 1 2 2 1 4 3 1 8 1 2 2 3 1 3 2 3 1 3 2 3 1 3 2 3 1 2 1 2 1 4 1 2 1 4 1 2 23456212 1 n n nn n 解解 1 S 1 1 2 123n n 2 1 4 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