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木笛
木笛木笛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翻阅中国近代史那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我们正在学习的第七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段痛苦的记忆先后出示两幅课文插图课题和时间你们看这是圆明园的毁灭1860年10月18日的那把火烧...木笛木笛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张学华授课教师张学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抓住描写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木笛Tag内容描述:<p>1、木笛木笛 一 揭示课题 1 同学们 翻阅中国近代史 那是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 我们正在学习的第七单元中的每 一篇课文都是一段痛苦的记忆 先后出示 两幅课文插图 课题和时间 你们看 这是 圆明园的毁灭 1860 年 10 月 18 日的那把火 烧出了一段屈辱 的历史 你们看 这是 狼牙山五壮士 1941 年 9 月 25 日 五壮士 打倒日本帝国主 义 的口号声 回荡在历史的天空 2 百年噩梦 百年屈。</p><p>2、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选读课文,木笛襄阳市盛丰小学王丽萍,要求苛刻竞争激烈乐坛高手闪过悲戚深鞠一躬闷雷爆裂泪水苦涩悲凉凄切脉管滴血翩然回旋如泣如诉破格录取,(考试/面试),(考场上/放弃比赛),(笛声/吹奏木笛),(最终结果),课文主要内容:才华横溢的木笛手朱丹到乐团参加终试时,因拒绝演奏欢乐的曲目而被取消考试资格,后又被破格录取的感人故事。,1、从哪儿看出朱丹“才华横溢”?2、朱丹为什么要“拒绝演奏。</p><p>3、第 1 页 共 4 页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 1414 课课 木笛木笛 教案及板书设计教案及板书设计 14 木 笛 教学目标 1 了解课文内容 知道朱丹在考场上为什么放弃 考试 后来又为什么被破格录取 2 分角色朗读课 文 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 的意思 3 教导学生体会朱丹的爱国之情 知道在任何时 候都不要忘记祖国历史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了解内容 体会木笛手朱。</p><p>4、14木笛 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人民的暴行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后 在松井石根和谷寿夫的指挥下 进行大规模的烧杀淫掠持续达六周之久 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被集体枪杀 焚烧 活埋以及用其他方。</p><p>5、课 题 9 木 笛 课 型 讲读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8个生字及新词 认读8个字 能力目标 1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能够独立收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整理之后在小组中交流 2 默读课文 知道朱丹在考场上为什么放弃。</p><p>6、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木笛 教案 思品 分角色朗读课文 体会木笛手朱丹的爱国之情 知道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祖国的历史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了解内容 体会木笛手朱丹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的意思 查阅资料 查阅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一 创设情境 在体验中主动进入文本 1 创设情境 有一个优秀的木笛手 板书 木笛 正在参加一个乐团的考试 经过激烈竞争他进入了终试 在考场上 他抽到了。</p><p>7、长官一小亓明文,同学们,读读下面词语吧!,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声名远扬窃窃私语翩然回旋要求苛刻悲凉凄切如泣如诉脉管滴血无声晕染曙色萌动蓓蕾初绽,闪过一丝悲戚涌出苦涩的泪水他轻轻地说:“请原谅,我可以不演奏欢乐的曲目吗?”很久,很久,考场一片沉寂。孩子们在静静地倾听,他们似乎听懂了这如泣如诉的笛声。,同学们,读读下面的句子!,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战争初期日本军队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p><p>8、木笛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张学华 教学目标 1 抓住 笛声 反复揣摩 朗读 感悟朱丹内心的情怀 2 在读中提升情感 唤起对南京大屠杀刻骨铭心的痛楚 提升不忘历史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 难点 理解朱丹爱音乐但更爱自己的同胞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通过初读课文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2 全班交流 二 直奔笛声 解读笛声 1 师 刚才同学谈到朱丹由于拒绝吹奏欢快的乐曲。</p><p>9、木笛,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应当懂得珍惜艺术前途。”,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应当懂得珍惜艺术前途。”,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挥手,果断而又惋惜地说:“你现在可以回去了。”,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应当懂得珍惜艺术前途。”,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挥手,果断而又惋惜地说:“你现在可以回去了。”,考试要求苛刻,竞争激烈,应聘者都是乐坛高手。招考要经过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剩下两名乐手。,卡片上写着:第一项,任选一首乐曲表现欢乐。 看过卡片,朱。</p><p>10、木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抓朱丹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感悟他用“笛声”如泣如诉内心的情怀,体会人物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2、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南京大屠杀刻骨铭心的痛楚,提升不忘历史的民族责任感。教学过程 一、如泣如诉,于词语扩散中倾听笛声1、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初读感知了木笛这篇课文,了解到朱丹由于拒绝吹奏欢快的乐曲,挥泪悄然离开考场。</p><p>11、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 木笛 教案 亚历山大 仲马 1802 1870 文学史上称大仲马 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 他自学成才 一生写的各类作品达300卷之多 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代表作为 三个火枪手 和 基督山伯爵 大仲马被著名评论家别林斯基称为 一名天才的小说家 也是马克思 最喜欢 的作家之一 小仲马 1824 1895年 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 戏剧家 茶花女 是小仲马的成名作 代表作。</p><p>12、初读课文,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的小乐手是谁?,学习课文1-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初步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有个乐团在南京招考演员,其中一名是木笛演奏员。,招考,招,招召,号()()生,召,招,有个乐团在南京招考演员,其中一名是木笛演奏员。,招考,报考的人很多,竞争很激烈,要经过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