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性
第节物质的溶解第课时物质的溶解性与饱和溶液物质的溶解性()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必须在下列三种情况下进行比较:相同的温度相同的溶剂溶剂的质量相同.()有的物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考点1溶解性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与
物质的溶解性Tag内容描述:<p>1、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物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结论:温度和溶剂一定时,物质溶解有一最大限度,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加入5克氯化钠,搅拌,再加入5克氯化钠,搅拌,全部溶解,部分不溶,加入5克硝酸钾,搅拌,再加入5克硝酸钾,搅拌,全部溶解,部分不溶,定义(通过观察实验得出),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还能再继续溶。</p><p>2、物质的溶解性,你能算出吗?,右图是病人输液时用的一瓶葡萄糖注射液标签,请根据标签给出的数据计算该溶液中含水多少g,溶液的密度约为多少gmL?,日常生活中你一定看到过蔗糖溶解在水中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你是否思考过,想要知道或是想提出什么问题呢?,1.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增加蔗糖,蔗糖是否都能溶解?2.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相同吗?3.同一物质的溶解能力会随外界条件变化而变化吗?4.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液体。</p><p>3、物质的溶解性同步练习 基础达标1、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与 的性质有关。用汽油擦洗衣服上的油污,正是利用的性质。2、用“不变”、“增加”、“减少”填空:有一饱和KNO3溶液(1)在一定温度下,向其中加少量KNO3后,溶液质量。(2)向其中加水,则溶质的质量,溶液。</p><p>4、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溶液及物质的溶解度体验中考1.(2015年中考题)“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无色, 混合物, 化合物, 均一性, 稳定性A B C D2.(2016年中考题)某温度下,在 100g 质量分数为 20%的 KNO3 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 10g KNO3 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KNO3 的溶解度为30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30% C.降低。</p><p>5、初三化学课课练 编 号:605课题:物质的溶解性(1) 命题: 做题: 审核: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题号8答案二、填空题9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里最多能溶解20g硝酸钾就形成饱和溶液,现加入15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要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要加入 g硝酸钾。10A、B、C、D四个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向4个烧杯中加入20g、15g、10g、5g的某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A B C D(1)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p><p>6、执教人:刘诗富 一天中午,老师吃饭时打了一碗汤 ,品尝,发现无油无盐工人师傅 将食用油和盐放入汤中,一会儿后 老师发现盐油 你一定能列举有关物质 溶解的实例 察 观 细 仔 思考:这几个实验说明 了什么? 结论: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水是否可以无限 制的溶解物质? 请你想一想: 物质的溶解能力可能跟哪些因素有 关? 我认为: 可能与 可能与 可能与 我们来研究: 我们觉得可以这样做: 我们观察到这样的现象: 我们得到这样的结论: 看看其他研究小组的结 论,你有什么疑问 交流 我有新发现: 你还想探究物质溶解时哪些现象? 继续。</p><p>7、思 考 : 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面粉在水中 不易溶解,而食盐易溶于水中; 为什么油渍在水中很难溶解,在汽油 中却很容易溶解? 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 质(溶剂)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呢? 1、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水 2、分别加入食盐、蔗糖、消石灰 3、振荡,观察溶解情况 探究并思考一: 现象:在相同的水中食盐和蔗糖溶解的多, 熟石灰溶 解的少。 结论: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1、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植物油 2、一支加少量的水 3、另一支加少量的汽油 探究并思考二: 现象。</p><p>8、7.2 物质溶解的量( 二)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水中,充分搅拌 后,属于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泥沙 C.纯净的冰块 D.氯酸钾 课前练习: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饱和的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无色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D.溶液一定是固体溶于水形成的 D C 2、四要素 条件:在一定温度下 标准:在100克溶剂中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单位:克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溶 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用符号S 表示。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1、溶质。</p><p>9、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一课时,第六章溶解现象,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呢?,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称为这种物质的溶解性。,阅读课本P16第一段内容,思考它所提的两个问题。(2分钟),1、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水2、分别加入食盐、蔗糖、消石灰各1g3、振荡,静置,观察溶解情况,实验探究一,现象:在相同的水中,食盐和蔗糖溶解的多,熟石灰溶解的少。,结论:不同物质在同一。</p><p>10、第6章 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1、记住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能设计实验加以验证。2、知道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二者的转化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6-18,划出内容并填写1、一种物质( )溶解在另一种物质( )中的能力(即物质的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不同的物质在同一 中的溶解性不同。同一物质在不同 中的溶解性不同,同一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 有关。对于多数物质,温度 ,其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p><p>11、第6章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结晶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混合物分离的原理,知道粗盐提纯的方法。3、知道蒸发结晶和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区别。二、学习重、难点:知道蒸发结晶和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区别。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先学:阅读课本P21-23,划出内容并填空:1 蒸发皿中的液体量不宜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加热时,应不断用玻璃棒 溶液,防止液体因局部 造成液滴飞溅;加热到蒸发皿中出现 固体时,停止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 ,利用将滤液蒸干; 热的蒸发皿应用 夹持小心地放在 上。2。</p><p>12、第6章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1、了解用溶解度定量表示物质的溶解性 。 2、理解溶解度的含义。3、能理解溶解度定曲线的含义,并能灵活运用溶解度曲线。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溶解度的概念 难点: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先学:阅读课本18-21,划出内容并填空1、人们常用 来定量描述物质的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下,该物质在 溶剂(通常溶剂为 )中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 。2、 根据常温下(20)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 、 、和 。 S10g, ; 1gS<10g, ; 。</p><p>13、6-3物质溶解性3 (1)20,氯酸钾的溶解度是7.4。它表示 ( ) A. 20时,100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氯酸钾 7.4。 B. 20时,氯酸钾在水中溶解7.4,溶液达 到饱和状态。 C.100水最多溶解7.4氯酸钾。 D. 20时,100水中溶解7.4氯酸钾时,溶 液达到饱和状态。 (2)20时,50水里最多溶解5 甲物质,60时,100水里最多 溶解10乙物质,则甲、乙两物质 的溶解度的关系(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比较 (3)某温度下,食盐的溶解度是36。在 该温度时,将40食盐放入100水中, 所得食盐饱和溶液的质量是( ) A.36 B.136 C.76 D.140 4、溶解度曲线。</p><p>14、第6章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结晶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混合物分离的原理,知道粗盐提纯的方法。3、知道蒸发结晶和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区别。二、学习重、难点:知道蒸发结晶和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区别。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先学:阅读课本P21-23,划出内容并填空:1 蒸发皿中的液体量不宜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加热时,应不断用玻璃棒 溶液,防止液体因局部 造成液滴飞溅;加热到蒸发皿中出现 固体时,停止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 ,利用将滤液蒸干; 热的蒸发皿应用 夹持小心地放在 上。2。</p><p>15、课时训练(十三)物质的溶解性(限时:30分钟)|夯实基础|1.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此时,2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A.36 gB.3.6 gC.7.2 gD.10 g2.现有一杯20 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能改变硝酸钾溶解度的操作是()A.加硝酸钾B.充分搅拌C.恒温蒸发水D.升高温度3.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图Z13-14.2018温州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Z13-2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图Z13-2A.甲、乙B.甲、丙C.乙、丙D.甲、。</p><p>16、第6章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1、了解用溶解度定量表示物质的溶解性 。 2、理解溶解度的含义。3、能理解溶解度定曲线的含义,并能灵活运用溶解度曲线。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溶解度的概念 难点: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先学:阅读课本18-21,划出内容并填空1、人们常用 来定量描述物质的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下,该物质在 溶剂(通常溶剂为 )中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 。2、 根据常温下(20)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 、 、和 。 S10g, ; 1gS<10g, ; 。</p><p>17、溶液(18南宁)5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泥沙B纯碱C食盐D蔗糖(18海南)3下列厨房用品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芝麻油B面粉C蔗糖D黄豆酱(18青岛)5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B花生油C面粉D冰块(18乐山)17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牛奶C酒精D白醋(18临沂)4.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氯化铁 B.氢氧化镁 C.小苏打 D.汽油(18泰州)5.下列厨房用品中,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p><p>18、第5节 物质的溶解性,一杯水是否能够无限制地溶解蔗糖呢?,想一想,2. 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相同吗?,3. 物质的溶解能力是否会随着外 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4. 油在水中能溶解吗?,5. 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液体里?,一杯水能够无限制地 溶解蔗糖吗?,实验:蔗糖的溶解,问题1,实验表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水里,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相同吗?,实验:蔗糖、食盐的溶解,问题2,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物质的溶解能力是否 会随着外界条件的变 化而变化?,实验:加热溶解,问题3,实。</p><p>19、课前两分钟,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 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 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1、什么是固体的溶解度?,一定温度,100克溶剂(一般指水),饱和状态,克(质量),2、固体物质溶解度四要素是什么?,3、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什么?,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物质的溶解性曲线图,景华中学 化学组,一、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用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溶解度曲线。,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50,10,20,30,40,0,6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