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是一种表现有多个系统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SLE是一种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系统性红斑狼Tag内容描述:<p>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 诊断及治疗进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栗占国 概 念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系统、多器 官受累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 * 患病率为1250/10万人,男女之比 为1:913。发病高峰为生育期。 发病原因 、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等 、自身免疫紊乱 、环境因素:如紫外线、化学物质 、遗传因素 、性激素失调 SLE的细胞免疫紊乱 T细胞 1. Th2活化增强(IL6, IL10增加) 2. Th1活化减低(IL6, IFNg 减少) 3. CD4+ CD45RO+细胞减少 4. CD4- CD8- T细胞减少 B细胞 5. 成熟B细胞的数量增加 6. B细胞分泌Ig增加(超过50倍于正常人) 7. CD5+ B细胞。</p><p>2、系统性红斑狼疮,目 录,风湿性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风湿性疾病泛指影响骨、关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 常见临床表现:发热、关节肿痛、皮疹、脱发、光过敏、口干、眼干、口腔溃疡、雷诺现象、结节红斑、皮肤溃疡、腰背痛、肌肉痛、肌无力、结膜炎、色素膜炎、腊肠指(趾)、多浆膜积液等。,风湿性疾病血管炎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发热、口腔溃疡、脱发、光过敏、雷诺现象、关节肿痛、多浆膜腔积液、肾脏受累、血液系统受累。 干燥综合症:口干、眼干、吞咽干物困难。</p><p>3、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蚌医附院风湿科,概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中有多种自身抗体,临床表现为多系统受累。 病因不明. 一般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性激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严重紊乱,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组织损伤。 临床表现多系统受累,错综复杂,误诊率高。,概论,生育年龄女性多见,女性为男性的913倍。非生育年龄女性优势不明显。 有色人种发病率高,中国上海纺织女工的患病率为70/10万。按此患病率,安徽省有SLE约2万。</p><p>4、系统性红斑狼疮,周磊,概 述,SLE(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人数占50例/10万人口,黑人及亚裔人群发病率高; 我国报道70例/10万人口,男女比例1:9; 几乎所有SLE患者军邮不同程度的肾脏改变,且直接影响到预后。,病因及发病机理,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性炎症: SLE患者血浆球蛋白、球蛋白及IgG增高;血清中有抗DNA抗体等多种多自身细胞成分有特异作用的抗体; 免疫荧光检测证实患者循环中免疫复合物阳性,肾、脑、皮肤等多处均有DNA抗DNA免疫复合物沉积; 患者呈。</p><p>5、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安医大风湿免疫科陈佩玲,一种病因不明、多因素参与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 血清中具有大量不同的自身抗体(ANA) 以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为特点 育龄女性多见,男:女=1:7-9;发病率1/1000(我国)1/2000(西方),概述,SLE onset by sex and age,遗传:近亲发病率5%-13%;同卵双胎发病率5-10倍于异卵双胎 性激素:女性发病明显高于男性(更年期前阶段9:1) 环境:含芳香族胺或联胺基团的药物可出现狼疮样症状:肼苯达嗪、异烟肼、青霉胺等 免疫学异常。</p><p>6、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 陈 娟,juchenxmu.edu.cn,1、掌握SLE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及其防治措施 2、熟悉SLE的免疫学检查 3、了解SLE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讲授目的和要求,讲授主要内容,概述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SLE是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SLE患者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主的多种自身抗体 以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为特点 SLE好发于2040岁的育龄女性 我国的患病率为1/1000,概 述,确切病。</p><p>7、第三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临床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 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血清具有以ANA(抗核抗体)为主 的大量不同的自身抗体。病程以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为特 点。有内脏(肾、中枢神经)损害者预后较差。我国的患病率 为1/1000,女性多见,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女性。,病因 一、遗传 1.SLE患者第1代亲属中患SLE者8倍于无SLE家庭。单卵双胞胎 患SLE者510倍于异卵双胞胎的SLE发病率。然而,大部分病 例不显示有遗传性。,2.易感基因 (1)SLE是个多基因病; (2)多个基因在某种条件(环境)下相互作用。</p><p>8、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概述 病因、发病机制、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诊断、治疗 护理,内容提要,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以多系统损害伴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乏力、发热、皮肤损害、日光过敏、关节炎、肾炎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异常表现。 好发于15-40岁生育年龄的女性 SLE基本特征: - 多种自身抗体的存在 - 多系统、多器官损害,概述,病因,性激素,感染,环境因素,发病,确切病因不明,是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发病机制,致病性自身抗体 致病性免疫复合物 T细胞和NK细胞功能失调,病理。</p><p>9、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血液风湿科 薛阿利,目的和要求,1、掌握: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分类标准,以及药物治疗。 2、熟悉:病情判断、鉴别诊断、妊娠。 3、了解: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一般治疗、对症治疗、预后等。,基本概念,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有多系统累及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 以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为特点 SLE好发于2040岁的育龄女性 我国的患病率为30.13-70.41/10万(全球第二),病因,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3、雌激素,遗传因素,流行病。</p><p>10、汇报人: 汇报时间:2018年月,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形成,并介导器官、组织损伤的自身免疫病,临床上常存在多系统受累表现,血清中存在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患病率因人群而异,全球平均患病率(1239)/10万,北欧大约40/10万,黑种人患病率约为100/10万患病率约为100/10万。我国患病率为(30.1370.41)/10万,以女性多见,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期女性。在全世界的种族中,汉族人SLE。</p><p>11、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系统性红斑狼疮,多种 自身 抗体 存在,多系 统损 害,概念,SLE:是一种表现有多个系统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 临床特点: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出 现,有内脏损害者预后较差。,流行病学情况: 患病率:我国 : 0.7-1/1000, 西方国家: 1/2000。 女性多见,主要为育龄期 (20至40岁)女性。 更年期前男:女=1:9 儿童及老年为1:3,病因,不明,可能是遗传、环境、免疫紊乱及性激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1、遗传:根据 人种不同,发。</p><p>12、系统性红斑狼疮,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建林,定义:SLE是一种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血清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病因,遗传 易感基因:多基因相关性疾病 环境因素 阳光、药物、化学制剂、微生物 雌激素 女性多发,发病机制,致病性自身抗体 致病性免疫复合物 T细胞和NK细胞功能失调,病理,主要病理改变为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它可以出现在身体任何器官。 特征性改变:苏木紫小体 洋葱皮样病变,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草案)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一 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p><p>1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查房,钟荣钦,女 ,55岁 入院时间:2010-11-28 14:06,入院诊断 中医:红斑狼疮病 会阴血虚证,西医:1、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慢性肾衰竭(肾衰竭期) 2、慢性肾炎 3、社区获得性肺炎 4、急性胰腺炎 5、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简要病情,患者因“反复双下肢水肿4年,乏力纳差1年,加重1月”于2010-11-16日收入我院肾内科。于2010-11-23因病情加重转入ICU进一步冶疗。经冶疗后,患者病情好转,于2010-11-26转回肾内科。2010-11-28患者病情危重,因“肺部感染加重,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于当日14:06再次由肾内科转入我。</p><p>14、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突出表现为体内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其中最重要的是双链DNA抗体)和免疫复合物,造成几乎全身每一系统、每一器官都可能受累。,概述,本病女性占90,常为育龄妇女。儿童和老人也可发病。男女比例1:10。有色人种比白人发病率高,我国发病率约为70/10万。,流行性学,病因,病因不明, 1 环境因素 (药品、毒物、饮食、感染) 2 遗传背景(包括组织相容抗原、细胞因子、细胞受体、细胞因子受体等表达的不同型别) 3 性激素,病因,遗传素质,同卵双胎。</p><p>15、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突出表现为体内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其中最重要的是双链DNA抗体)和免疫复合物,造成几乎全身每一系统、每一器官都可能受累。,概述,本病女性占90,常为育龄妇女。儿童和老人也可发病。男女比例1:10。有色人种比白人发病率高,我国发病率约为70/10万。,流行性学,病因,病因不明, 1 环境因素 (药品、毒物、饮食、感染) 2 遗传背景(包括组织相容抗原、细胞因子、细胞受体、细胞因子受体等表达的不同型别) 3 性激素,病因,遗传素质,同卵双胎。</p><p>16、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1,2,系统性红斑狼疮,多种 自身 抗体 存在,多系 统损 害,3,概念,SLE:是一种表现有多个系统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 临床特点: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出 现,有内脏损害者预后较差。,4,流行病学情况: 患病率:我国 : 0.7-1/1000, 西方国家: 1/2000。 女性多见,主要为育龄期 (20至40岁)女性。 更年期前男:女=1:9 儿童及老年为1:3,5,病因,不明,可能是遗传、环境、免疫紊乱及性激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1、遗传:根据 人。</p><p>17、病例1,病史资料 女 46岁 临床表现: 1+月,患者因“肠梗阻“在我院普一科住院治疗,肛门排气排便后出院,出院后患者一直感腹胀,10+天前开始出现腹泻,伴恶心,呕吐。每日腹泻约10次,呕吐频繁,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黏液,脓血, 入院诊断:1、腹泻原因待查?1)、慢性胰腺炎?2)、感染性腹泻? 3)、药物性腹泻?2、水电解质紊乱 1)、严重低钾血症 , 2)、代谢性酸中毒; 3、胃潴留 .,院外电解质K+2.06mmol/L 胃镜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胃潴留, 动脉血气分析K+2.0mmol/L,BE -8mmol/L,2013/7/19我院腹部CT平扫+增强提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