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发展
游戏是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游戏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心理的发展。幼儿心理发展特征。第三章 幼儿心理发展概述。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第二单元 幼儿的认知发展 第三单元 幼儿言语的发展 第四单元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与教育。幼儿心理发展。
幼儿心理发展Tag内容描述:<p>1、充分开展体育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课题实施与方案 一、设计意图: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要“积极开展适合幼儿 的体育活动”。但是,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长望子成龙、盼女 成凤心切,在家庭育儿上出现重智育轻体育、重保育轻锻炼的现象,再加上多数家 庭住在新村高楼,独门独户,因此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很少,普遍缺乏锻炼。在幼 儿园的实际工作中,常常偏重有形的、使用运动器械的活动,形式上热热闹闹,而 运动质量却不高,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存在认识上的不同:有的认为户外体 育活动的场地大,。</p><p>2、幼儿心理的发展 幼儿心理的发展 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幼儿期指儿童从岁到、岁这段时期幼儿期指儿童从岁到、岁这段时期 。此时期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所以。此时期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所以 称为幼儿期,也叫学前期。称为幼儿期,也叫学前期。 2 第一节 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第一节 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大脑结构的发展一、大脑结构的发展 p脑重量继续增加脑重量继续增加 p大脑皮层结构复杂化:神经细胞结构复杂大脑皮层结构复杂化:神经细胞结构复杂 化、神经纤维分支增多、长度伸长化、神经纤维分支增多、长度伸长 p脑电波的变化。</p><p>3、第三单元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保健 v本课导学 为什么全世界的儿童都是先学会抬头,然后学会翻 身、学会坐、学会爬、学会站,然后会走?为什么 同胞兄妹,一个活泼开朗,一个沉默寡言? 第一课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第一课课: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发展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v (一)动作的发展 儿童动作的发展,受生物预置程序化的制约,遵循 一定的规律性 1.头尾规律 2.远近规律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v (二)认知的发展 认知包括各种认识的形式,如感知、记忆、想象、推 理和判断,它是个体摄取多样化的信息,将其作为知 识。</p><p>4、婴幼儿的心理发展 1 3 1、发展的连续性和年龄阶段性 2、年龄阶段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3、是整个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 婴幼儿时期是心理发展最快的时期 一、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3 (一)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从丰富的环境中选择 性地取得信息的能力的发育,对其他能区的 发育起重要促进作用。 二、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 3 1、视 觉 新生儿 视觉最佳焦距1520cm 3-月 头眼协调好 6-9月 深度视觉发育 6岁 深度视觉充分发育 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在3月-6岁 3 3、味 觉 出生时味觉发育已很完善,可对不同味 道产生不同的反应。 4月。</p><p>5、幼儿期心理发展 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 幼儿期认知发展: 言语、记忆、思维 幼儿期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道德行为、性别角色、 同伴关系、第一反抗期 幼儿期的心理卫生 幼儿的游戏: (一)关于游戏的理论 精力过剩论:宣泄 精神分析论:补偿 练习论:准备 重演论:进化 娱乐论:愉快 认知论:同化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幼儿的游戏: (二)游戏水平的发展 婴儿早期 婴儿中期 婴儿末期 幼儿期 童年期 象征性游戏的特点 替代物;类似性;过程性;想象;概括性 幼儿的游戏: (三)游戏中的社会性发展 独自游戏:独自玩 平行游戏:一起玩,。</p><p>6、浅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幼儿期,亦称学前期,一般是指3至6岁这段时期.虽然世界上各地区的幼儿在心理发展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但也存在某些共同的和基本特征。第一、 幼儿期的孩子生长和发育快;第二、 他们是成长是有顺序的和连续的;第三、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中心;第四、 幼儿语言的发展迅速;第五、 幼儿的孩子不仅因人而异,而且文化或民族的不同而异。这个时期的孩子无论在身高、体重、身体各组织的发展方面,还是在神经系统的完善方面都很显著。而心理活动也朝着更为高级和复杂的方向发展,并产生了许多的新的需要。我们分别从以下几。</p><p>7、健康领域 身心状况 目标1:具有健康的体态 34岁 45岁56岁 1.身高和体重适宜。参考标 准: 男孩: 身高:94.9-111.7厘米 体重:12.7-21.2公斤 女孩: 身高:94.1-111.3厘米 体重:12.3-21.5公斤 1.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 站直。 1.身高和体重适宜。 参考标准: 男孩: 身高:100.7-119.2厘米 体重:14.1-24.2公斤 女孩: 身高:99.9-118.9厘米 体重:13.7-24.9公斤 2.在提醒下能保持正 确的站、坐和行走姿 势。 1.身高和体重适宜。参考标 准: 男孩: 身高:106.1-125.8厘米体重: 15.9-27.1公斤 女孩: 身高:104.9-125.4厘米体重: 15.3-2。</p><p>8、遗传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指双亲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的各种特征通过遗传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现象。遗传的生物特征,或称遗传素质,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为生理发展。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没有正常人的遗传素质,就没有正常人的心理,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p><p>9、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 兼职教师培训 1 模块一 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 2 心理学家对心理发展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的特点 p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 p2.前运算阶段(26、7岁) p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 p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 3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 p内动力指人类所具有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 p外动力指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p儿童心理发展是内动力和外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4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p动物发展的“关键期” p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在这段时间,儿童学习某种 知识。</p><p>10、第四章 儿童认知的发展与教育(下)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理解皮亚杰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论;认识和理解儿童思维形式发展的特点以及儿童智力发展的状况;了解儿童智力发展与变化。教学内容:一、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皮亚杰思维发展阶段论、信息加工理论)(一)皮亚杰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也是后一阶段的必然前提,发展阶段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皮亚杰将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重要特点儿。</p><p>11、下列属于幼儿心理发展一般特点的是( 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 保育员道德品行素质首先表现为完善健全的( 人格 )婴幼儿(3-4岁 )时说谎为正常现象。孩子在初入园时所表现出的不适应行为主要是由于(分离焦虑 )造成的。幼儿的需要主要有生理的需要、活动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爱的需要、( 受人尊重的需要 )等。高级情感主要是指( 理智感 )、道德感和美感。 婴儿生理性流涎发生的原因是( 唾液腺发育完善,唾液分泌旺盛 )。婴儿( 动作 )的发展是指大肌肉和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幼儿的(社会关系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与同龄伙伴的关系和与成人。</p><p>12、幼儿心理的发展,主要教学内容:,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幼儿的游戏 幼儿的言语发展 幼儿的认知发展 幼儿个性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重点讲授的内容:,幼儿的游戏 幼儿言语的掌握与表达 思维的发展 自我意识、道德、认知侵犯行为及亲社会行为,幼儿期指儿童从岁到、岁这段时期此 时期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所以 称为幼儿期,也叫学前期。,问题与思考,幼儿在幼儿园的主导活动是什么?为什 么?请谈谈你的见解。 从小班到大班幼儿的说话能力有哪些进 步?举例说明。 在幼儿园的活动问题解决过程中,幼儿 表现哪些显著特点?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是。</p><p>13、幼儿的敏感期与教育,1,什么是儿童心理敏感期? 敏感期是指儿童在成长阶段中的某些时间范围内,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事物专心、而拒绝接受其它特征的事物。在敏感期内,儿童会没有理由地对某种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会不厌其烦地重复这项行为,直到突然爆发出某种新的动机为止。 成人决不可以让儿童靠碰运气来得到某项敏感期的发展,而是要全面地帮助儿童得到所有敏感期的良好发展。,2,敏感期的教养重点 父母应及时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1、尊重孩子为有能力的个体。他们会循着自然的成长法则,不断使自己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这是父母首。</p><p>14、儿童心理发展,小荷才露尖尖角,守恒、可逆、分类思维 自我中心 9和6、8和,儿童左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经过3个阶段: 第一阶段,57岁,儿童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因此他们能够分清自己的左、右手。直到7岁左右,他们才可以分清站在他们对面的人的左右手。 第二阶段,79岁,儿童能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分清左右空间关系,形成直观表象,并能初步掌握左右方向的相对性,但对非直观、抽象的空间关系还比较模糊。 第三阶段,912岁,这时,儿童能够形成左右方位的抽象概念,能根据表象、记忆建立起空间关系。,在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发展中,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