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测试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及元素周期律》练习。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原子结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复习课。一、选择题(本题共26小题。A.质子数为20 B.电子数为20 C.中。第五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第六讲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Tag内容描述:<p>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周期系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2 12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一、 光和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924年德国物理学家 L de Broglie (德布罗 意)提出假设: 既然光是一种微粒又是一种波,那么静止质 量不为零的实物粒子也含有相似的二象性 1927年C.J.Pavisson (戴维逊)和L.H.Germer ( 盖末尔)获得一种晶体的电子衍射图,从实验 上证实了de Broglie的假设,从此科学家们开 始接受实物粒子的二象性。 原子结构与元素。</p><p>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测试题2一、选择题1.最新科技报道,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氢微粒,这种新微粒是由3 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对于这种微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氢的一种新的同素异形体 B是氢的一种新的同位素C它的组成可用H3表示 D它比一个普遍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2.一种比黄金贵百倍的818O2气体,不久前在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成功。1mol这种818O2气体中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A10mol B16mol C20mol D36mol3.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是。</p><p>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及元素周期律练习1 下列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 )A H2O B PH3 C HF D NH32、下列排列顺序错误的是 ( )A、金属性 RbKMgAl B、非金属性 AsSClFC、稳定性 AsH3PH3H2SHF D、半径 NaPOF3、A族元素按铍、镁、钙、锶、钡的顺序递增的是 ( )A、价电子数 B、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 C、电子层数 D、元素的非金属性4.下列各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之比最小的是 ( )A.LiI B.LiF C.NaCl D.KBr5.下列各组微粒,按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p><p>4、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某粒子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电荷为0,则它的化学符号是A 13Al B13Al C13 C D 13C2、对于 A ZX和A+1 ZX+ 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A B化学性质及乎相同C一定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D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288+20288+193、含6.021023个中子的Li+的质量是 A、 B、4.7g C、 7.4g D、 g+11284、根据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共同特征,可以把 三种微粒归为一类。下列微粒中可以归为。</p><p>5、高一化学复习学案原子结构 命题人:张道星【考点1】原子组成原子是由 和 构成的, 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其电荷集中在 上; 带负电荷,在原子核外空间做高速运转。原子的组成可用符号 表示,该符号所能表示的数量关系为 ,组成原子的几种基本微粒的特点:质子数决定 ; 决定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核素);质子和中子共同决定 ;核外电子主要决定 ; 和 决定微粒是否带电荷。【练习】1 自从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假说以来,人类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发展,通过实验事实不断丰富、完善原子结构理论。请判断。</p><p>6、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教案编写日期:2012-2-16 课程授课日期: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的认识,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p><p>7、1,2,2,3,第一讲 原子结构,4,原子结构图,5,1教学分析 本讲主要考点有:原子组成的表示,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的关系;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核外电子排布知识运用于元素的推断;10e、18e粒子的种类及它们之间的反应。,6,2重点突破 本讲内容知识相对简单,只要能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理清几个概念间的数量关系,就可以达到高考的要求。相关知识点、概念以及微粒间的数量关系在高考中频率较高,题目多以化学科技新成果为载体呈现出来,复习时重点把握微粒的结构特点,种类和性质。 3例题处理 例1,考查原子的组成,几个概念间的数量关。</p><p>8、第八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的发展简况: 经典核原子模型的建立:原子是不可分割的;Thomson的原子“枣糕模型”;Rutherford的“行星系式”原子模型; 微观粒子能量量子化规律的发现; 氢原子Bohr理论:定态原子模型; 近代量子力学原子结构理论。,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第一节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一、氢原子光谱,连续光谱(实验室),连续光谱(自然界),电磁波连续光谱,氢原子光谱(原子发射光谱) 发出紫外光和可见光 三棱镜 不连续的线状光谱,太阳光或白炽灯发出的白光,通过分光三棱镜时,不同波长的光由于折射率不同,形。</p><p>9、1 第 8 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习 题 1. X-射线一光子能量为 4.7010 -16J,此质子波的频率、波长分别是多少? 2. 根据里德伯经验公式求氢原子电子从 4px分别跃迁到 2s 和 3s 轨道上发射的能量是多少? 3. 计算下面粒子运动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1)电子以 1/10 倍的光速运动。(2)一 400 g 飞盘 以 10 km/h 速度运动。(3)1000 kg 的汽车速度 100 km/h。(4)质量 10 g 的子弹以 1000 m/s 发射。 4. 画出 3pz轨道波函数径向分布图、电子云径向分布图和电子云径向分布函数图。在合适的 图上标出电子出现几率为 0 和最大处。若 3pz轨道为原子的。</p><p>10、1.2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复习课,元素符号,质量数 ,质子数 (核电荷数),1. 表示原子组成的一种方法,a代表质量数; b代表质子数; c代表离子的价态; d代表化合价,a b c d各代表什么,请看下列表示,决定元素种类,温故知新,-,2. 同位素、元素、同素异形体的比较,3. 相对原子质量,1、原子质量:指原子的真实质量,也称绝对质量,是通过精密的实验测得的。如一个168O原子的质量为2.657X10-26kg,一个126C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等。 2、相对原子质量:以12C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3、原子质量数:忽。</p><p>11、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原子结构,德州一中高一化学备课组,引言:通过初中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但 原子核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电子在原子核外怎样运动的?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这是本节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回顾与 思考:,1.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是什么?,2.原子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呢?,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都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人们对原子、分子的认识要比对宏观物体的认识艰难得多。因为原子和。</p><p>12、第 6 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61 近代原子结构理论的确立 611 原子结构模型 古希腊哲学家 Democritus 在公元前 5 世纪指出,每一种物质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物质最小的、不可再分的、永存不变的微粒。 原子 atom 一词源于希腊语,原义是“不可再分的部分”。 直到 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随着质量守恒定律、当量定律、倍比定律等的发现,人们对原子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1805 年,英国化学家 J. Dalton 提出了化学原子论。其主要观点为: 每一种元素有一种原子;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量相同,不同种元素的原子质量 不相同;,物质的最小。</p><p>13、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复习课,元素周期表,IA,IIA,IIIA,IVA,V A,VIA,VIIA,0,主族,周期,副族,过渡元素,原子结构,1.三种微粒有关系,两素概念算清帐 2.一套规律需记详,半径比较要三看;,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1.周期表格要牢记,变化体现周期律; 2.七个周期分长短,三长三短一不全, 十八纵列十六族,七主七副八与零; 3.同周失减得增递,同族失增得递减;,纵观全章,原子核,原子,2)原子组成符号 AZX,质子:Z 个 中子:A-Z 个 核外电子:Z个,3)两个关系式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阴、阳离子=?) 质量数(A)=质子数。</p><p>14、第三篇,现代化学时期,时间:,19世纪末至今。,特点,现代化学的兴起使化学从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多分支学科的科学,开始建立了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为分支学科的化学学科。化学家这位“分子建筑师”将运用善变之手,为全人类创造今日之大厦、明日之环宇。,本篇内容:,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周期律的发展 第二节 核化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现代化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周期律的发展,本节内容,一、化学进入微观领域 二、原子结构理论模型的建立和发展,一、化学进入微观领域,19。</p><p>15、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第三节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引 言,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焰色反应: Na: 黄色 K、Rb、Cs:紫色 Ca:橙红色 Sr: 洋红色 Ba:黄绿色 Li: 紫红色 Cu:绿色,1895年12月22日伦琴用X射线得到的其夫人的手指骨照片,瑞典皇家学院于1901年12月,将历史上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伦琴。,特征X射线,可用来鉴定靶极材料的成分X射线荧光分析,1、 早期的“原子”概念:,道尔顿原子论(1803年):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成,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同种原。</p><p>16、第八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一 填空题 1 在量子力学中 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可用 来描述 通常称为 2表示 它的形象化表示是 2 氢原子的1 s电子在距核52 9 pm附近的球壳中出现的 最大 这是因为距核更近时 虽然 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