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在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的同 时。图 片 欣 赏 北京天安门 图 片 欣 赏 民间剪纸艺术 图 片 欣 赏 蝴 蝶 秋天落叶 蜻 蜓 先把一张纸对折。第2课时 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1.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Tag内容描述:<p>1、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在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的同 时,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 么是对称轴;探索一些常见图 形的对称轴,能够知道常见的 几何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图 片 欣 赏 北京天安门 图 片 欣 赏 民间剪纸艺术 图 片 欣 赏 蝴 蝶 秋天落叶 蜻 蜓 先把一张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侧画出图形, 用剪刀剪下来,在把纸打开,看一看能得到 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 完全重合 这类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 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 是 轴对称图形。 这类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一条。</p><p>2、第九讲第九讲 角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轴对称和轴对角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轴对称和轴对 称图形称图形 【知识要点】【知识要点】 3.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1)轴对称: 两个图形沿某条直线翻折后, 它们能够互相重合,则这两 个图形关于这条线对称(简称为轴对称),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3).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 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例题分析】【例题分析】 【例 1】下列图形中,不是对称图形的是(D) A.有两。</p><p>3、轴对称图形,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1、在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的同时,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2、探索一些常见图形的对称轴,能够知道常见的几何图形有几条对称轴。,我们来一起欣赏几张美丽的图片,你能说说上面的几张图都有什么特点吗?,思考:,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探索:,下面的长方形、正。</p><p>4、第2课时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1会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会根据已知点和对称轴作对应的对称点阅读教材P6263,完成预习内容知识探究1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其对称轴就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__________因此,我们只要找到一对对应点,作出连接它们的线段的____________,就可以得到这两个图形的对称轴2对于轴对称图形,只要找到任意一对对应点,作出对应点所连线段的________,就得到此图形的对称轴自学反馈1下列成轴对称的图形中,所画的对称轴不正确的是()2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的画法正确的是()活动1小组讨论例如图,ABC和DEF关。</p><p>5、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1.撑伞时,把伞“两侧的伞骨”和支架分别看作AB,AC和DB,DC,始终有AB=AC,DB=DC,则伞杆AD与B,C的连线BC的位置关系为 _________.2.如图所示,在ABC中,DM,EN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交BC于D,E,若DAE=50,则BAC= _____度,若ADE的周长为19 cm,则BC=__________cm3如图,ABC与ADC关于直线AC对称,连接BD,若已知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25,AC=25,则BD的长为 ________4.已知:如图,在ABC中,MN是边AB的中垂线,MAC=50,C=3B,求B的度数专题二 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轴对称的综合应用5.如图,直线l是一条河。</p><p>6、第15章一、选择题1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8cm,且=2cm,则腰AC的长为()A10cm或6cmB10cm C6cm D8cm或6cm2已知AOB=30,点P在AOB的内部,与P关于OB对称,与P关于OA对称,则是 ()A直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图1BOxAACBCy3如图1,将ABC变换到ABC的位置,则你从图中观察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与ABC是关于x轴对称的 BABC与ABC是关于y轴对称的CABC与ABC是关于点O对称的DABC与ABC既关于x轴对称,又关于y轴 对称4如图2,一张长方形纸片沿AB对折,以AB中点O 为顶点将平角五等分,并沿五等分的折线折叠,再沿CD剪。</p><p>7、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共几课时课型新授第几课时三维目标1.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 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3.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经历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对称轴条数的过程。难点:画平面图形的对称轴。教学资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感知过生活中的对称,初步认识了对称轴,为学习本课内容奠定了一定的知识与经验基础。预。</p><p>8、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在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的同时,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探索一些常见图形的对称轴,能够知道常见的几何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图片欣赏,中国戏曲脸谱,图片欣赏,北京天安门,图片欣赏,民间剪纸艺术,图片欣赏,动手做一做:,先把一张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侧画出图形,用剪刀剪下来,在把纸打开,看一看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看看谁的手巧哦!,沿着一条直。</p><p>9、小学数学,授课教师:宿宝安,轴对称图形,课件制作:李力伟,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1,2,3,4,5,6,12,11,10,9,8,7,0,1,2,3,4,5,6,7,8,9。</p><p>10、认识对称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你能将下面的图形进行分类吗?,1,2,3,4,5,6,“名人”讲堂,画对称轴时我们一般用“点划线”来表示,也就是先画一点再画一横。,活动一: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并画出它的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活动一: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并画出它的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现在用你手中的圆沿着直径多对折几次,你发现。</p><p>1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轴对称图形以及对称轴,同学们要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以及对称轴的概念,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轴对称图形中, 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对称轴,下列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1,2,3,4,5,6,7,8,9,10,两 条,四 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一条,三条,等腰梯形,一条,菱形,两条,圆,无数条,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p><p>12、图形的对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轴对称图形以及对称轴,同学们要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以及对称轴的概念,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轴对称图形中,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下列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请打“。</p><p>13、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中国戏曲脸谱,巨灵神,图 片 欣 赏,李天王,张 飞,盖书文,李 逵,图 片 欣 赏,民间剪纸艺术,图 片 欣 赏,蝴 蝶,秋天落叶,蜻 蜓,生活中的实物,图 片 欣 赏,加拿大国旗,澳门特区区徽,国旗与徽标,指导观察 认识特点,通过观察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初步的感知,教师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特点,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这类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演示导学 形成概念,本环节通过电脑形象的演示,教师适时的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p><p>14、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62 63页 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也接触过根据对称轴所在的位置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p><p>15、,1,轴对称图形,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数学下册,-,2,有趣的昆虫,-,3,脸谱,-,4,神奇的剪纸,-,5,世界著名建筑,-,6,以色列国旗,尼日尔国旗,加拿大国旗,澳门特区区徽,美丽的旗帜,-,7,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它的特征。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8,对折,完全重合,-,9,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p><p>16、案例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师 出示长方形 对折 你想到了什么 生 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生 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 那条折痕叫对称轴 师 将长方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我们讲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而这条折痕就叫对称轴 师。</p><p>17、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6263页。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也接触过根据对称轴所在的位置,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过程。那么本课要在这基础之上,着重在对“对称轴”这部分知识的进一步探究和学习,能画出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正确判断对称轴的条数。学生经过三年级的学习应该已经有这方面的朦胧认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