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花岗弱电总技术方案20120326_第1页
东花岗弱电总技术方案20120326_第2页
东花岗弱电总技术方案20120326_第3页
东花岗弱电总技术方案20120326_第4页
东花岗弱电总技术方案2012032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幸福城小区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1目录1工程概述12设计原则13设计依据14总体设计341总体构思342子系统构成343智能化系统的规划344各子系统设计特点描述5441综合布线系统6442安全防范系统6443停车场管理系统7444信息发布系统7445机房及UPS系统7446室外管网系统85各系统设计851综合布线系统8511系统概述8512系统功能9513系统组成9514总体规划10515设计依据10516设计方案115161建筑群子系统11517产品选型12518质量控制要求12519测试标准135110验收办法135112土建与环境要求1752安全防范系统18521系统概述18522系统功能18523设计依据19524设计方案及产品选型195241IP网络监控系统195242电子围栏系统275443巡更系统28525质量控制要求325251质量控制目标325252施工注意事项33526测试标准34527验收办法355271验收内容352528土建及环境要求3753停车场管理系统37531系统概述37532系统功能38533设计依据38534设计方案395341系统解决方案395342车辆出入管理解决方案39535产品选型42536质量控制要求42537测试标准43538验收办法43539土建与环境要求445310系统建设概算445311产品介绍4453111自动挡车道闸4453112数字式车辆检测器(地感)4553113系统管理软件4554信息发布系统46541系统概述46542系统功能46543设计依据、标准及规范46544设计方案475441大屏幕显示系统47545质量控制要求48546测试标准49547验收方法5055机房工程及UPS系统50551系统概述50552系统功能51553设计依据52554设计方案525541设计范围535542技术指标535543平面功能布置设计555544结构装饰系统设计565545供配电系统设计585546联合接地、静电释放系统设计615547防浪涌保护系统设计63555质量控制要求64556测试标准64557验收方法6656室外管网系统68561概述683562系统功能68563设计依据及规范69564设计说明69565测试标准69566验收办法69567土建与环境要求6911工程概述南京幸福城位于栖霞区东花岗的2组团和3组团两个住宅区域,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安防监控、机房、车辆管理、信息发布等系统。2设计原则智能化系统的成熟、可靠、性能稳定是智能化系统设计首要原则,具体如下先进性采用国际或国内通行的先进技术。成熟性以适用为原则,采用成熟的或经过工程检验的高科技产品。开放性采用开放的技术标准,避免系统互联或扩展出现障碍。标准化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和标准化的产品。可扩展性本工程设计应考虑到未来发展,在预埋件和线缆布设上留有冗余。安全性包括系统自身的物理上的安全和信息传递的安全。服务意识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为小区的工作人员及服务对象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高效、环保的生活、工作环境3设计依据本系统方案依据下列资料设计制作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GB500459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GB501669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民用监视IP网络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有线IP网络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9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842004彩色IP网络图像质量主观评估方法GB740187工业IP网络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彩色IP网络图像传输标准GB158379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会议系统IP网络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1538194通信系统机房设计GBKJ90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GB/T1540894安全技术防范报警设备安全性要求和实验方法GB1679697公共场所监视IP网络系统设计规范DBJ081690小区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总规范YD/T926197有线IP网络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1999IP网络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T651096有线IP网络系统测量方法GY/T1211995有线IP网络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135199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商业建筑通信布线系统标准EIA/TIA568A商业建筑电信通道及空间标准EIA/TIA569商业建筑物电信基础结构管理标准EIA/TIA606商业建筑物接地和接线规范EIA/TIA607UTP布线系统现场测试标准EIA/TIATSB67集中式光纤布线系统标准EIA/TIATSB7234总体设计41总体构思根据小区弱电系统相关政策技术要求,设计将遵循集成的灵活、方便的理念,将针对建筑物功能需求不同方面,从管理及运行维护等各方面体现“智能化”。42子系统构成我公司根据小区弱电系统设计图纸,参照相关政策要求中的系统设置及我公司的相关工程经验,整个智能化系统划分为以下子系统1综合布线系统2安全防范系统3停车场管理系统4信息发布系统5机房及UPS系统6室外管网系统各子系统的设计、设备配置特点、实现方式,本方案将在下面作一介绍。43智能化系统的规划根据小区弱电系统设计图纸,同时参照本公司在同类工程所积累的经验和成功案例,我司对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作以下规划小区这样大规模、对环境要求很高的建筑物,其内部的机电设备系统、智能化系统非常全面、复杂,要对各弱电子系统进行统一的监测,对全局事件进行综合处理,实现管理自动化,降低管理成本是完全有必要的,这就必须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集成系统平台。智能化系统集成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开展这样的工程需要具备全部智能化产品的技术支持力量,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足够的现场协调能力和全面的技术服务精神,这些也是智能化系统集成商应该有的基本素质。虽然本次相关政策没有要求集成系统的设计,我司本着面向发展的原则在此提出系统集成对其他常规系统的要求,并充分理解集成工程可以后期实施。4我公司在总结同类成功工程案例经验,对项目相关政策文件及相关设计图纸进行了初步研究,有针对的了解小区智能化系统需求重点、设计和实施的难点所在。我司着重对小区智能化系统中需要的总体规划、布局以及跨系统技术衔接等环节进行了规划,下面就产品选型规划、智能化系统集成的总体结构规划、管线系统规划、防雷接地系统规划、跨系统的联动和协调等几方面简单分析如下集成产品选型规划为保证小区智能化系统能充分达到预期的设计和使用要求,同时考虑到本小区作为政府保障型住房的特殊需要。我司在小区智能化系统各系统产品选型、系统设计、工程实施上要给以全面、精心的构划和考虑,做到物尽其用,经济实惠,最大限度的发回政府保障工作职能。智能化系统集成的总体结构规划小区的系统集成将是一个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分布式集散监控系统。采集各种设备的实时和历史数据,在系统之间进行联动或协调作业,以统一的监控平台加强智能化系统的整合能力,提高对建筑设备集成管理的效率,是智能化系统集成的根本任务。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软件为核心,通过信息交换和共享,将各个具有完整功能的独立分系统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各系统之间网络环境下的数据交换机制和应用服务体系,提高系统维护和管理自动化水平及协调运行能力。我们的设计目标是建立实用、可靠、扩展性好的一体化智能化集成系统,在管理信息域,最终实现小区各智能化集成子系统的信息交互和信息共享。产品选型规划建筑智能化如果仅仅将各子系统简单堆砌起来各自为政,这必然带来管理多头化,从而使得小区维护管理人员难以控制整个智能化系统的运转,并产生功能重复、投资浪费的现象。系统选型设计时,同样不能只顾眼前,必须考虑到建筑物使用寿命一般在40年以上,由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发展较快,智能化系统生命周期要比建筑主体寿命短得多。因此需要从投资保护的角度综合均衡系统设计先进性、冗余设计、可靠性设计和造价控制4个因素。5因此我司在各系统选型时,均充分考虑了系统近期的使用需求、中期可能的扩展以及远期技术升级的可能性,必要的情况下做好线路的预留。同时,子系统均能够提供标准软件、硬件接口,以方便按需集成。BMS的总体规划小区的系统集成是一个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分布式集散监控系统。采集各种设备的实时和历史数据,在系统之间进行联动或协调作业,以统一的监控平台加强智能化系统的整合能力,提高对建筑设备集成管理的效率,是智能化系统集成的根本任务。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软件为核心,通过信息交换和共享,将各个具有完整功能的独立分系统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各系统之间网络环境下的数据交换机制和应用服务体系,提高系统维护和管理自动化水平及协调运行能力。我们的设计目标是建立实用、可靠、扩展性好的一体化智能化集成系统,必要时采取分步实施的方法。管线系统规划小区智能化系统对建筑物来说是一个整体,弱电管线系统设计,不是简单地将多个管线系统堆积在一起,而是要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个系统中。智能化工程应该合理、有序地按照其固有的发展规律进行从管理、控制机房、智能化管道至各个信息点或控制点都有相关的路由。这些路由要按一定的规律,合理有序、有机地通过智能化系统的综合管路安置在小区内。综合管路系统的设计,可以合理地建立智能化系统的公共通道。综合管路的内容包括了与整个智能化系统相关的弱电预埋管、预留孔洞、弱电竖井、桥架、管路及系统的电源供应、接地、避雷、屏蔽和机房。综合管路的设计和施工还牵涉到其他管路如暖通、给排水和强电和建筑功能的综合配管或调整,桥架敷设预埋。弱电桥架的采用可以大量减少预埋管路,方便建筑施工,并且可避免预埋的盲目性造成的损失,修改管线和维修都很方便。工作区采用钢管或KBG电管敷设到各个工作点,保证各网络信号的传输性能。644各子系统设计特点描述现我司就幸福城小区弱电系统内各个子系统从其系统功能实现、工程设计方案、系统产品选型和工程设计特点等进行简单介绍。441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是小区内最基础的设施,其目的就是为上层应用系统提供优质可靠的信息传输通道,因此,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应用系统的具体需求。根据小区弱电系统,我司对本工程综合布线系统规划如下本设计共包含机房核心交换机至楼栋弱电箱的网络布线系统。设备选型为了确保本工程用到好的产品和服务,我司从产品性能价格比及其对本工程的适合程度上考虑使用TCL产品。TCL是国内领先的网络及电气解决方案供应商,不断提供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其全系列的解决方案是建立在高质量及耐用性的基础上来保证最大的可靠性及优异的性能。通过调研,开发,并以客户需求为重点,不断推出创新产品,使TCL能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优势。通过提供领先的解决方案使其与国内知名客户共同进步。TCL产品解决方案包括铜缆解决方案,光纤解决方案,工作区域解决方案,配线架及打线解决方案,机架及理线器解决方案,物理层解决方案,明位布线解决方案,线缆标识解决方案及多种电气解决方案。442安全防范系统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结构模式为集成式,由IP网络监控系统、电子围栏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等组成,各系统在统一的安防集成系统平台下管理,实现系统的软联动等功能,这是对以上安防子系统之间在实现硬件联动的基础上的一个双重保证,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防范系统,同时还通过智能化系统集成,实现安防、楼宇自控、消防、灯光等系统的集成,从而更好的实现信息共享、联动控制等。小区安防总监控中心设在一层的消防控制中心。1)IP网路监控系统主要通过前端摄像机对小区主要出入口、地下停车库和各楼层进出口、电梯轿厢等重要场所进行全天候监视、录像,及时了解和7监视各个场所的动态情况并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系统应能与报警联动。采用计算机系统对IP网络监控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并考虑主控和分控的管理和控制,分控具体位置待定。IP网络监控系统推荐国产中端品牌,我公司从小区总体设计考虑,摄像机及矩阵采用技术先进的知名品牌大华;硬盘录象机采用国内成熟品牌大华。结合目前安防产品的现状和我司多项工程的实施经验,我们在本次设计选型为前端快球摄像机、前端固定摄像机、矩阵、控制键盘等均选用大华公司的产品。降低不同厂家的产品互联可能造成的系统不稳定因素,提高整个安防系统的可靠性、集成性和性能先进性。硬盘录像机选用大华16路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其它辅件如配电箱、机柜、电缆、布线材料等选用国内的一些优质产品,这样即可以保证系统整体质量,又可从实际出发,厉行节约、降低工程成本。2)电子围栏防盗报警系统主要由设置在小区外围围墙的脉冲式电子围栏等组成,系统与IP网络系统联动录像,形成立体化的安全防范体系,同时具有同公安110报警网络联网的功能。本次设计我司选用长城电子围栏防盗报警系统。3)巡更系统采用离线式巡更方式,设置不锈钢防水信息钮作为巡更点,巡更员按预先安排好的巡更班次、时间间隔、线路到各巡更点巡视。在中心管理电脑分析处理。本次设计我司选用兰德华离线式电子巡更系统。443停车场管理系统小区二和三组团均在地上和地下一层设有停车位,根据相关政策图纸统计,近500个车位。小区停车场管理系统据小区布局要求设置九进九出系统,二组团4进4出,三组团5进5出,地上和地下有道闸分开,同时本停车场涉及临时车收费,则需在小区出口处设置收费管理岗亭及配备相应管理人员。小区停车场管理系统需对内部车辆及外部临时车辆进行统一管理,针对用户需求分析,拟采用联网型停车场系统进行管理。本设计方案按中泰克产品进行方案阐述。444信息发布系统在小区车辆出入口各设一套信息发布系统,方便小区业主了解小区信息。8445机房及UPS系统小区本次设计1间机房设置在3组团区域的3A栋商业楼,该机房面积约300平方米;对机房主要进行以下设计平面功能布置设计446室外管网系统幸福城住宅小区位于栖霞区东花岗地块。具体为土城头路以南,南湾营路以东,运粮河以北地块。总建筑面积544543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64302M2,地下建筑面积80241M2),不含小学建筑面积。本项目建设内容规划全部为保障性住房(4585M2/户),其中18层35栋,34层8栋,总户数为6264户,可居住人数达20044人(每户按照32人计)。小区周边及内部布置了连接各栋楼的道路。按照建筑设计方案,网络中心位于3A商业楼一层,面积约200平方米。本小区弱电室外管网综合弱电各子系统对楼间布线的需求,以综合楼各个子系统的总控室/总配线间为中心,采用树型结构。5各系统设计51综合布线系统511系统概述综合布线系统的兴起与发展,是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国际化的需要,也是办公自动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它也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础。根据综合办公楼的使用性质,其弱电系统的设计与设备配置应当符合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管理及运行要求。本建筑工程要最终达到实用、经济、先进、开放、高效、安全、节能与管理融为一体。小区弱电综合布线系统为建筑物内的各个系统提供信息通道,从而支持建筑物或楼宇内的传输网络,以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并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连接。它包含着建筑物内部和建筑物之间的线缆及相关的设备连接设施。布线系统是一个线路的管理系统,9主要有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气保护设施等,并由这些部件来构造各种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区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六个子系统组成。根据对相关政策文件理解,本次综合布线系统包含核心至楼栋的光缆敷设,楼栋到楼层用户由后期运营商自行安装。512系统功能综合布线系统是小区内最基础的设施,其目的就是为上层应用系统提供优质可靠的信息传输通道,因此,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应用系统的具体需求。本工程综合布线系统共包含以下的内容核心至楼栋布线系统。根据小区弱电系统工程设计图纸,我司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说明如下513系统组成根据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子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根据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小区弱电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区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五个子系统构成。本次方案设计仅为建筑群子系统。10514总体规划根据小区弱电平面图,我司对本工程综合布线系统规划如下对各楼至核心机房采用管井式布线,统一采用主光纤进行敷设。515设计依据小区做为一个现代化的安居楼,本身的系统要求以及工艺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小区弱电综合布线系统在设计、施工及验收中必须遵循国际国内相关设计标准及规范,具体详见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TIA/EIA568A商业小区电信布线标准(加拿大采用CSA工T529)EIA/TIA569电信通道和空间的商业小区标准(CSAT530)EIA/TIA570住宅和N型商业电信布线标准CSAT525TIA/EIA606商业小区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标准(CSAT528)TIA/EIA607商业小区接地连接要求(CSAT527)ANSI/IEEE80251989令牌环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CECS7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及验收规范同样在设计时也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可靠性甲方大量的日常工作和节目生产都必须依赖语音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作为承载语音和数据网络的综合布线系统,需要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实用性综合布线系统实施后能够适应当前和未来技术的发展,支持多种网络设备和通信协议,满足高速大容量信息传输的要求,实现语音、数据、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传输。先进性采用国际或国内通行的先进技术。系统配置采用高标准、高性能的线缆,利用双绞线与光缆混合布线方式,构成一套合理的、完整的布线系统。并具有一定的技术超前性,适应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模块化综合布线的所有接插件都应该是积木式标准件,便于使用管理和调整扩充。11成熟性以适用为原则,采用成熟的和经过工程检验的先进技术。开放性布线系统使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国际上流行的标准。系统对国际上所有著名厂商的产品开放,提供一个开放的硬件平台,以避免系统互联或扩展出现障碍。灵活性由于所有信息系统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和物理星型拓扑结构,故系统组网时可灵活多样。系统最终要达到以下目标1、系统可靠性要求高根据相关政策文件,本工程由主楼、地下层组成。而系统最重要的是保障用户能够稳定地利用资源进行正常的工作,避免因施工方面的原因导致用户无法正常工作而造成损失,因此,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小区的基础布线网络,其本身设计上也要充分强调系统可靠性、可持续性。从布线的角度来说,主要可以通过选用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冗余/备份线缆等方法。2、系统性能要求高网络技术发展很快,网络交换机、服务器直至网络终端、以及数据、图象等的传输,对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使综合布线系统发挥最大效益,应当选用先进、可靠、实用的技术,使建成的系统不会很快落后,要充分的体现系统的先进性。当然,新技术的选用也要充分考虑技术成熟的程度,确保应用的可靠性。3、系统安全要求高小区弱电系统具有大量的信息汇集,一旦发生意外,起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因此系统在设计时,应充分的考虑到系统建成后的安全性,施工中也要求各方面组织协调好。通过以上的分析,我司认识到小区弱电系统工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我司将在下面的叙述中充分阐述系统设计思想以及如何确保整个系统实施的合理实施。12516设计方案5161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机构,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位,由光缆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各种公共系统的多种不同设备互联起来,其中包括电信部门的光缆进线、INTERNET光缆进线、网络核心设备等。517产品选型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幸福城安居小区综合布线系统需推荐国产中端品牌,我公司从幸福城小区总体设计考虑,采用国内先进的综合布线品牌,我公司推荐TCL品牌,考虑到小区弱电综合布线系统施工采用工业化布线标准,对布线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及安全性要求比较高,本方案设计选用TCL的布线产品。根据相关政策文件,承包商必须申请布线厂家质保认证,承担小区弱电综合布线系统提供质量保证,其中必须包括产品质量保证、链路/通道的系统性能保证和应用支持保证三部分内容。弱电系统中隐蔽工程或预埋系统(含产品、设计与施工)质量保证期应不低于20年。518质量控制要求工程施工质量目标达到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甲级标准要求。工程质量等级一次验收通过,合格率达“100”。确定项目技术人员的岗位责职,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人。明确岗位责任制,谁施工谁负责,做好工程质量创优意识,做到精心施工。做好设计图纸的会审工作,认真参加设计交底,全面了解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质量标准要求。明确采用的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并严格按照规范及标准的要求进行工程实施,在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监督、检验和评定工作。做好工程质量查验的记录工作。采用专业检查与自检、互检结合的办法,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接受业主代表和工程质量监理的监督和领导,工程实施严格执行工程次序,特别是做好隐蔽工程部位和关键项的自检、专验工作后,通过监理的检查认定后,才能转入下一道工序。定期参加施工现场会,积极配合业主工作,以解决安装、调试、试运行中的所有的问题。及时作好技术资料的整理,做到与施工同步真实。做好施工技术资13料填报工作,技术资料要达到及时、完整、准确、可靠和较好的可追溯性,按质量控制点对重点部位和资料进行复查。工程交工时,及时向建设单位交付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及时对单位工程作出质量评定并提交有关质量监督单位的核定。519测试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国际标准ANSI/EIA/TIA5681995美国商用楼通信布线标准ISO/IEC118011995美国用户小区综合布线系统ANSI/EIA/TIA568B21六类布线标准ANSI/EIA/TIATSB671995美国非屏蔽对绞电缆布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性能规范TIA/EIA52814A美国多模光纤的安装及光功率损耗的测试5110验收办法本次系统的测试及验收分为三个阶段综合布线产品进场验收、系统及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工程竣工验收。1、进场验收包括线缆、接插件、跳线在内的所有综合布线产品在投入使用前都必须通过严格的测试和验收,确保产品满足达到用户规定的功能和指标要求。2、安装验收综合布线承包商必须保证每线对、线号的准确无误,施工中随时检查核对,直至全部合格。业主有权随时检查承包商的施工质量,对施工中发生的质量问题承包商必须随时整改,直至全部合格。每一隐蔽工程完工后,承包商应通知甲方和有关人员参加验收,并签字认可。3、竣工验收在工程竣工验收前,集成商应提交完整的施工文档(书面及电子文档),包括系统图、信息端口分布图、配线架布局图、管线路由图、自测报告、验收申请报告等。由智能化总包、业主/弱电监理代表、第三方共同组成验收小组,按设计要14求进行验收。验收的内容包括工程施工质量、系统指标、文档资料等。所有信息点必须100通过按照EIA/TIA、ISO/IEC11801、EN50173、CE/CS等相关标准的基本链路测试,光纤需要通过衰减测试。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包括水平铜缆链路测试;垂直干线光缆链测试;端对端信道联合测试系统测试完毕后,即组织有关技术及管理人员对整个系统进行验收。六类水平铜缆的测试说明水平铜缆系统采用专用测试仪器进行测试,测试指标包括A、极性、连续性、短路、断路测试及长度B、信号全程衰减测试C、信号近、远串音衰耗测试D、结构回转衰耗SRLE、特性阻抗F、传输延时本方案中,采用下列布线测试仪表进行测试FLUKEOPVGIG千兆比水平子系统具体的一些测试指标如下(在六类最新标准中定义)INSA/EIA/TIA586B21六类最新布线标准中规定的信道性指标值PRPRPSPSPRPRPSRETURNPROPDELAYFREQINSERTIONNEXTACRNEXTACRELFEXTELFEXTLOSSDELAYSKEWMHZLOSSDBDBDBDBDBDBDBDBNSNS10217277067036826336031905803040406305906055655124821905623015PRPRPSPSPRPRPSRETURNPROPDELAYFREQINSERTIONNEXTACRNEXTACRELFEXTELFEXTLOSSDELAYSKEWMHZLOSSDBDBDBDBDBDBDBDBNSNS805758252555649945242219055730100635665035404774334031905553016080532452506426392362180553302009051642649040037234217555230250101500399473372353323170551303131144843704573433343041655503062516543426940624127324314054930100021339918637115823320312054830200031534833319041721429054730250035933129302581531238054630光纤系统的测试说明A、测试项目连通性测试全程衰减及ST/SC连接头衰减测试具体测试方法如下多模光纤水平子系统需要测试端的参数沿一个方向在波长850NM或1300NM处测试衰耗值多模光纤主干系统及混合方式需要测试的参数16沿一个方向在波长850NM及1300NM处测试衰耗值单模光纤水平子系统需要测试端的参数沿一个方向在波长1310NM或1550NM处测试衰耗值(注由于不同方向的测试的数值之差,一般会很小,而且多半由测试仪器的精度或测试手法而引起,所以单方向测试已足够。而水平子系统的距离标准极限很短(90米),所以其在不同波长处测试值的差别不大,因而单波长测试已足够)。为符合TIA/EIA52814A关于“多模光纤的安装及光功率损耗的测试”,TIA/EIA5267关于“单模光纤的安装及光功率损耗的测试”等要求,光纤测试采用LUCENT938A型测试仪进行测试,对于光纤系统,测试指标可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全程链路衰耗值光缆的衰耗值耦合器光纤连接头损耗熔接头衰耗值光功率比校正值。注耦合连接具体依据其连接插头型号有多种方式,如ST、SC、LC等连接方式,其衰耗值不同。相关的一些测试指标如下50UM多模光纤系统多模光纤连接头信号波长最大衰减DB/KM最大容量MHZ/KM类型最大衰减DB850NM340200多模ST/SC连接头0391300NM100500多模LC连接头01450UM多模光纤损耗公式光纤线缆的损耗光纤线缆长度(KM)340DB/KM在850NM处或100DB/KM在1300NM处耦合器的衰耗ST或SC连接器连接器的数目039DB042DB;耦合器的衰耗LC连接器连接器的数目014DB024DB;光熔接头的衰耗值CSL或熔接接头数目030DB。光功率比校正值如下表级别/连接头类型CAT1CAT2CAT3CAT4CAT5ST或SC连接器050000025050075LC连接器0250000100200301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检验项目及内容阶段验收项目验收内容验收方式1、交接间、设备间、设备机柜、机架规格外观;安装垂直、水平度;油漆不得脱落、标志完整齐全;各种螺丝必须紧固抗震加固措施接地措施随工检验1、设备安装2、配线部件及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规格、位置、质量各种螺丝必须紧固标志齐全安装符合工艺要求屏蔽层可靠连接随工检验1、桥架及线槽布放安装位置正确安装符合工艺要求符合布放线缆工艺要求接地随工检查2、电、光缆布放(楼内)2、缆线暗敷(包括暗管、线槽、地板等方式)线缆规格、路由、位置符合布放线缆工艺要求接地隐蔽工程签证1、架空缆线吊顶规格、架设位置、装设规格吊顶垂度缆线规格卡、挂间隔缆线的引入符合工艺要求随工检查2、管道缆线使用管孔孔位缆线规格缆线走向缆线的防护设施的设置质量隐蔽工程签证3、埋式缆线缆线规格敷设位置、深度缆线的防护设施的设置质量回土夯实质量隐蔽工程签证4、隧道缆线缆线规格安装位置、路由土建设计符合工艺要求隐蔽工程签证3、电、光缆布放(楼间)5、其他通信线路与其他设施间距随工检查18阶段验收项目验收内容验收方式进线室安装、施工质量或隐蔽工程签证1、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符合工艺要求2、配线部件符合工艺要求3、光纤插座符合工艺要求4、缆线终接4、各类跳线符合工艺要求随工检查1、工程电气性能测试连接图长度衰减近端串音(两端都应测试)设计中特殊规定的测试内容竣工检查5、系统测试2、光纤特性测试衰减长度竣工检验1、竣工技术文件清点、交接技术文件6、工程总验收2、工程验收评价考核工程质量、确认验收结果竣工检查注系统测试内容的验收亦可在施工中进行检验5112土建与环境要求1、环境要求土建施工情况地面、墙面、门、电源插座及接地装置;土建工艺机房面积、预留孔洞;施工电源;地板敷设2、器材检验外观检查;型式、规格、数量;电缆电气性能测试;光纤特性测试施工前检查3、安全、防火要求消防器材;危险物的堆放;预留孔洞防火措施1952安全防范系统521系统概述小区的性质决定了小区内部外来流动人员多,为了确保管理人员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必要在小区的智能化系统建设中,把安全防范系统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来,同时小区功能的多样化,向安全防范系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针对此特点我司运用先进、成熟的安防技术,引入集成式结构模式,以结构化、模块化、规范化的方式来实现整体安防要求,使系统可靠、实用、独具特色,力求最大程度地为管理者提供方便,并能与小区其它系统有机连接。本次安防设计主要由IP网络监控系统、电子围栏、电子巡更等子系统组成,并通过安防集成系统完成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集成联动。522系统功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结构模式为集成式,由IP网络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门禁一卡通系统(见门禁一卡通系统)等组成,各系统在统一的安防集成系统平台下管理,实现系统的软联动等功能,这是对以上安防子系统之间在实现硬件联动的基础上的一个双重保证,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防范系统,同时还通过智能化系统集成,实现安防、楼宇自控、消防、灯光等系统的集成,从而更好的实现信息共享、联动控制等。小区安防总监控中心设在一层的消防控制中心。1)IP网络监控系统主要通过前端摄像机对小区主要出入口、地下停车库和各楼层进出口、电梯轿厢等重要场所进行全天候监视、录像,及时了解和监视各个场所的动态情况并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系统应能与报警联动。采用计算机系统对IP网络监控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并考虑主控和分控的管理和控制。采用模拟矩阵结合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的方式,设置操作台及IP网络墙。2)电子围栏系统主要由设置周界围墙的电子脉冲围栏和报警机组成,系统与IP网络系统联动录像,形成立体化的安全防范体系,同时具有同公安110报警网络联网的功能。3)巡更系统采用离线式巡更方式,设置不锈钢防水信息钮作为巡更点,巡更员按预先安排好的巡更班次、时间间隔、线路到各巡更点巡视。在中心管理电脑分析处理。20523设计依据我司在本工程中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遵循“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原则,在满足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要求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作为追求的目标。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遵循如下有关行业和国家标准进行小区弱电系统相关政策文件及图纸民用监视IP网络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759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电子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5025996彩色IP网络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740187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89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GB/T16572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524设计方案及产品选型5241IP网络监控系统52411系统需求分析1)系统设计与设备配置遵循结构化、模块化、标准化的原则,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合理的性能价格比。采用的产品均是经技术防范行业认证或检测合格的产品。2)友好接口原则系统需要有较强的扩展性。3)系统具有较好的兼容性,能进行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控制中心之间的良好通信,实现由中央监控室对全系统进行集中的自动化管理。可与防盗报警、巡更管理、停车场管理等子系统进行可靠地联动,最大发挥综合安全防范系统的功能。4)系统结构清晰合理,图像清晰,先进实用,安全可靠。方便、简单的系统安装,优良、美观、操作简单的用户平台必将提高监控系统的质量和档次,21使系统功能发挥到理想状态。52412系统组成本工程IP网络监控系统分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IP网络摄像机、传输与分配、控制器、图像处理与显示、记录等。我司通常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认识理解IP网络监控系统的组成即图像信息的摄取对摄像及图像处理的控制图像信息的显示、记录处理。1)前端设置摄像部分按功能及安装位置不同并结合业主需求在地下层、停车场出入口及小区出入口采用红外彩色固定摄像机,在各楼电梯轿箱内设置专用彩色半球机,小区中心区域采用彩色网络快球摄像机,东花岗整个小区监控系统共设有摄像机231个,其中彩色半球电梯专用摄像机140个,室外一体化球机4个,红外枪式网络摄像机87个,。室外摄像机配置防雷接地措施。2)控制中心监控中心首先需配置端口足够的交换机,该交换机需支持1000M网络。具体型号根据整个网络的实际状况进行选型。中心的公共网络需要达到450M的带宽用于满足前端所有设备的接入。同时考虑到不同地点的客户端访问需要提供满足3个客户端同时在线访问的访问带宽,假设每个客户端同时访问16路D1的图像即需要32M的带宽,总计100M。综上监控中心的总带宽为550M。中心硬件部分主要配置的硬件设备如下图中所示CMS服务器存储转发服务器1监控中心千兆局域网平台服务器DSS客户端DSS客户端DSS客户端系统方案说明221、管理服务器部分中心的主要管理服务器部分设备为控制管理服务器和存储服务器。控制管理服务器和存储服务器实际上组成了分布式的管理系统。管理服务器上安装一级视频监控专用软件和存储管理软件,主要实现对全网的安全管理(用户权限分配、登陆认证等)、日志记录、配置管理。存储服务器上安装二级管理软件和存储软件,主要实现各种数据的管理和转发,其中包括前端数据和磁盘阵列数据。存储方式监控中心采用中心IPSAN网络存储的方式对于前端各设备的视频进行中心存储。实时存储30天计算,满足以下要求。注每天按照存储时间24个小时计算存储要求1支持高清应用支持百万像素级高清摄像机接入。2扩展便利系统存储容量、前端监控点数量、分控中心数量可基于IP网络灵活扩展。3可管理性强基于网络实现对监控设备的统一管理。基于网络实现对监控数据统一管理。4灵活的录像配置方式不同监控点可选择不同时间长度、不同录像方式进行录像,且可动态更改。5成本优势施工、管理、维护成本,未来扩容、升级成本均低。存储容量计算1存储网络存储容量计算单个通道24小时存储1天的计算公式GB码流大小(MBPS)83600秒24小时1天1024。2)标清红外摄像机按2M码流计算,单个通道存放1天的数据总容量GB2MBPS83600秒24小时10243)高清网络球机按4M码流计算,单个通道存放1天的数据总容量GB4MBPS83600秒24小时10244)监控中心网络存储23数据总容量TB8724414023600243132810241024145TB同时需要考虑格式化与做RAID及热备盘的容量,需要的2T磁盘数量为96个,共需要16个盘位的磁盘阵列6个。中心软件部分授权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对辖区内前端任意一路监控图像进行实时调看,可以检索和回放历史录像资料,可以控制视频矩阵和云台。内部专门岗位的用户,还可以通过C/S客户端对系统进行访问和数据录入。C/S客户端不需接入WEB服务器,它直接访问中心管理服务器。C/S客户端的功能可以实现对网络内所有数字图象设备的网络监视、控制、查询、浏览、刻录、电子地图报警等功能,支持对报警系统的远程布撤防操作和实时监控和实时进出监视,可以外接对讲耳麦实现和现场的对讲指挥功能。视频监控专用软件监控中心系统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如下图)。服务器包括中心管理服务器、设备管理服务器、流媒体转发服务器、存储服务器、视频上墙服务器五部分,当计算机启动后,服务器将自动运行,无需用户进行干涉。客户端程序包括中心客户端和网络解码器配套软件。24中心管理组件主要实现以下功能用户管理功能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连接的监听、建立、通讯,用户状态的登记、用户权限的判定等;权限管理功能通过服务器软件对用户进行权限(含访问存储数据的权限)、用户组的设定,用户在分控端登陆时,首先需要通过服务器进行认证,方可登陆,登陆后根据服务器分配的权限对相应的前端进行控制;设备信息管理对所有前端网点设备的信息、配置等的管理;设备分布管理(电子地图)可对前端网点进行电子地图设置,根据前端网点的位置、属性等进行电子地图管理;中心实现组件管理对存储服务器(中心实现组件需安装在存储服务器中)进行管理,包括登陆用户访问、网络资源、日志记录等;与其它应用的通讯管理主要是指中心管理组件与存储管理组件之间的通讯;网络资源管理可根据某一台存储服务器的当前连接状况和网络状况,动态的分配前端网点图像的存储位置;日志管理可对前端设备状况、报警信息、用户登陆、各种操作进行日志记录和管理。中心实现组件主要实现以下功能25数据接收可通过中心管理组件建立连接后,直接接收前端网点的图像,减少服务器端的网络压力;协议转换负责标准协议和其他各种协议之间的转换,通过该协议转换,可以使用同一种协议对不同的设备进行访问;数据转发主要实现数据包内存的共享,减少软件系统给操作系统内存和网络带来的冲击,而提高系统性能;日志管理对各种登陆、报警信息等日志进行管理;存储服务软件它属于分布式系统软件,主要由存储管理组件及存储实现组件组成,在系统中由一个存储管理组件实例和多个存储实现组件实例在运行。存储管理组件主要实现以下功能存储实现组件管理对下面的各个存储服务器进行管理,包括数据存储、网络资源、登陆用户等;存储数据索引数据库访问在管理服务器上建立磁盘阵列的数据索引,便于网络分控进行查询;与中心服务软件通讯通过两种软件的通讯,实现用户权限认证和各种信息的互通;日志管理对数据调阅、数据备份等日志进行管理;存储实现组件主要实现以下功能数据保存通过存储服务器将前端网点的图像数据转存到相应的磁盘阵列中;数据索引数据库建立及访问由存储服务器与管理服务器通讯连接,实现索引数据库的建立及访问,可实现对多台存储服务器统一管理,即对多个磁盘阵列进行统一管理;数据访问各分控通过管理服务器认证后,与相应的存储服务器建立连接,然后对磁盘阵列中的数据进行访问;数据管理主要指循环保存时实现策略,即保证将多个磁盘阵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数据管理,防止数据覆盖时间不一的情况;26日志管理记录各分控对本存储服务器的访问日志等信息;软件组件通讯关联图(标识数据传输关联性)1、整个关联图指出了所有图像数据传输的流程。箭头表示数据流向,连线表示数据流的链接;2、前端网点IPC与中心管理服务器的关系为N对1的关系,即前端多台IPC对应同一套视频监控专用软件,所有图像数据也是多个网点图像均传输到服务器,由服务器转发;3、报警客户端、通用客户端、电视墙管理软件与中心服务软件均为多对一的关联;4、通用客户端若需要观看前端网点的图像,需首先与中心服务器连接,然后前端网点图像经由相应的服务器转发至相应的分控,同时将监看的图像存储至磁盘阵列中;若要调阅磁盘阵列中的数据,则需同样经过中心服务器认证处27理后,由存储服务器直接将磁盘阵列中的数据转发至相应的分控;5、当有分控对前端网点进行图像监控时,监看的图像数据会同时保存到磁盘阵列中,此时,存储管理组件会记录该段文件存储的位置及数据编号,在下次进行续传时只是补齐没传的数据即可,无需再传。6、存储管理组件与存储实现组件为1对多的关联存储管理组件可动态的对存储实现组件进行即时管理,即网点数据被存储管理组件动态的分配到不同的存储组件中,真正的将所有磁盘阵列进行统一管理。4)系统供电建议监控中心机房考虑设置不间断电源。摄像机供电系统采用UPS集中供电方式,采用监控中心提供的UPS供电回路,容量需要6KVA,断电时持续供电时间应达4小时,保证数据不丢失;UPS电源由机房系统统一设计。在电源设计上,为避免因传输距离较远而造成前端摄像机等电源压降过大,我们为距离较远的摄像机设置电源分配箱,将交流220V从机房UPS引到电源分配箱通过将供电电源变为低压电后对前端设备进行供电。将监控中心传来的220V交流电源变为直流12V或交流24V,为摄像机供电,避免了距离远电压下降带来的不稳定因素。52413系统主要功能1)实时监控功能小区监控系统主要通过前端摄像机对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通道及重要部位、电梯轿厢等进行全天候监视、录像,防范,便于及时了解和监视各个场所的动态情况,控制人流量并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2)网络控制功能选用矩阵可与局域网直接连接,通过多媒体控制软件在主管领导及保卫处长办公室设置2个分控,分控软件应有严格的安全授权。具体位置待定。主控系统配置多媒体控制软件,全部操作均能由多媒体计算机直接完成,提供能指明该区域主要保安措施的平面分布图,在警报发生时能自动被调出显示于屏幕,并能记录报警信息,具有完善计算机控制管理功能。我们为业主选用的硬盘录像机,都具备网络控制功能。283)矩阵切换控制功能系统主机结构支持键盘对摄像机进行切换,并具备以下的结构和功能具备单独的中央处理器;能够通过编程大范围巡视各台摄像机的图像;用键盘上的分区功能把多台摄像机循环切换到多台监视器上;能够自动调用报警摄像机图像,并切换到预先编程的监视器上;系统具有自控功能,能自动探测系统自身的故障,便于系统的维护;系统提供多个用户可编程口令,用以限制键盘的操作和系统的使用;系统具有报警联动功能。在接收到报警信号时,系统监视器的多路显示方式及清除方式可以自由编程。每台摄像机在屏幕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