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分析_第1页
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分析_第2页
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分析_第3页
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分析_第4页
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 南 农 业 大 学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专业学位类别 农业推广硕士 兽医硕士 工程硕士 职教硕士 论 文 题 目高 职 公 共 类 音 乐 课 程 设 置 研 究 以湖 南 省 六 所 高 职 院 校 为 例 研 究 生 姓 名 张 凯 学 号 ZJ142012047 入 学 年 月 2013 年 5 月 学 院 教 育 学 院 专 业 领 域 职业技术教育学 研 究 方 向 职业教育 指导教师姓名 方 成 智 填 表 日 期 2015 年 9 月 2 日 摘要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加强了对于音乐课程的开课重视,但目前各高等职业院校开课情况尚处于自由、零散、无系统状态,没有形成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无法很好发挥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本课题立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培养未来职业人应用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培养技术性、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针对学生未来职业能力需求,在目前高职音乐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给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合理定位,科学设置音乐课程,使之规范化、系统化。最终实现高职院校音乐课程促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意义,以及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有利于学生将来的生存发展的实践意义。关键字: 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课程设置;人才培养AbstractIn recent year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strengthen the for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music curriculum attention, but the clas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still in freedom, scattered, non system state, did not form a reasonable curriculum system, resulting in uneven quality of teaching, to the aesthetic function of the art education.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goa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meet future social development as the aim of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to develop th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special talents. Finally, it will realize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mod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future survival.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sic curriculum; curriculum setting; talent trainingComment 木木木木1: 这个应该放到摘要里面,怎么放到这里呢?注意文章的格式,目录也没有,增加目录。Comment 木木木木2: 删掉本文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参考,同时通过大量音响资料以及调查研究对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设置的意义、现状、问题以及原因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影响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设置的因素,最后给出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设置的合理化建议。由于前人对于相关课题的研究较少,高等职业院校有关音乐课程设置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完善,第 1章 绪论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 研究的背景随着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和2001 年 2010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的先后出台,全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根据本校的条件,开出了艺术选修课、必修课。但目前各高等职业院校开课情况尚处于自由、零散、无系统状态,没有形成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无法很好发挥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高职院校注重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那么音乐课程的教学是否符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呢?因此,探讨如何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除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其具备胜任未来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成为了现阶段高职音乐课程研究急需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之一。1.1.2 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意义要精炼一些)音乐作为陶冶学生情操,增进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丰富学生生活内容的重要工具,虽然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没有直接关键性作用,但音乐课程的开设对于整个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作为艺术范畴的课程推动了学生人文情怀和艺术素养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间接性的提高了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以及生存能力,具有现实的实践 意义。1.1.2.1 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设置的理论意义音乐是一门艺术,在中国古代就把其列入人文学科“诗、书、礼、乐”之一,是精神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和谐,人格健康,具有协作精神,富有创造性,是 21 世纪的人才观。音乐知识是文化知识的一部分。通过音乐教育,扩大文化视野,树立文化意识,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文化素养,使学生了解音乐与人类、音乐与民族、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情感、音乐与政治、音乐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合理的高职音乐课程体系,可以丰富高职课程的理论研究,促进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促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提高人的内在修养,音乐课程的设置也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艺术领域的研究和探索是为了人类技术领域更好的进步。高等职业院校有关音乐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学生审美水平、艺术欣赏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音乐知识的学习以及音乐欣赏水平的培养是人类审美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丰富学生课程外的生活以及打开学生思维,让学生走出专业性知识的束缚,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自我潜能的挖掘。同时也进一步的推动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的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1.1.2.2 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设置的实践意义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锻炼大学生的形象思维,启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大学生的协作精神,使大学生的心灵世界更美丽,更宽广,更深厚,更和谐,这是音乐教育在普通高职院校中的神圣使命。因此,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学会调节情绪,释放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有利于学生将来的生存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对于音乐课程的设置安排体现了高职院校“高素质、高技能、懂管理”的培养理念,通过对学生内在修养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美、艺术美以及生活美的理解,也大大推进了学生探索生活美的兴趣,使得每个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自我情操不断的从欣赏和探索美的过程中得到陶冶。同时,音乐课程的设置进一步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当今教育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最为缺乏的Comment 木木木木3: 删掉Comment 木木木木4: 这一段是讲高职为什么要开设音乐课。而不是对高职音乐课程设置的研究。下面的只有石学功的是高职音乐课程设置研究,王琳洁、邹敏华的只能说是相关研究。Comment 木木木木5: ?这个表述有问题。Comment 木木木木6: ?这个表述有问题能力,而这两种能力对于未来市场和社会的创造价值是至关重要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欣赏水平的培养,其实就是对于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作为最为特殊性质的艺术领域,音乐的诞生就是人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新元素表达。音乐之所以可以表达人类情感是由于其自身的多维想象,学生通过对于音乐鉴赏能力的学习,不仅可以学习到基础的鉴赏音乐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如何更大可能的挖掘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潜能为专业工作服务。最后,音乐课程的开设是对校园文化的鼓励和推动,校园活动作为体现学生自我能力,展现学生风采的重要舞台,可以进一步增进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对生活美的表达,高等职业院校有关音乐课程的开设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活动的开展,在课余时间让学生自主的去参与校园社团,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交流能力以及参与精神。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内相关研究通过知网文献检索关于高职院校各学科课程设置的研究较多,但关于音乐课程设置的研究为数不多。随着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和2001 年 2010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的先后出台,全国大部分高校都根据本校的条件,开出了艺术选修课、必修课。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人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欣赏音乐、表演音乐、参与音乐活动将越来越多,音乐将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音乐将伴随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社会的不同层次,将需要不同学历、不同素质、不同能力的音乐艺术人才,高职音乐教育将肩负着为社会各界培养优秀音乐工作者的责任。王琳洁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探析中指出中职院校音乐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1)音乐课程的培养目标不明确由于长期受到“重技轻艺”的影响,一些高职学校音乐课程的培养目标尚不明确;(2)教学内容陈旧,教材缺乏;由于高职学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还不成熟,而且专家学者对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方面的研究比较少。(3) 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需要通过课程来传达,学校要想实现其教育目标就需要通过有效地课程设置来完成,也就是说课程水平对学生素质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学校的课程设置是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但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一些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并没有为教学做好准备,这充分反映了这些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石学功在谈高职音乐课程设置中提出高职音乐专业的教育目标、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设置合理的课程以及实施新课程的必要条件。邹敏华在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中提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学科定位及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学科定位,是课程设置的前提,只有正确的定位,才能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要空两格)高职音乐课程设置的研究中不乏有培养目标、教育现状、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这些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但是与之相关的高职音乐课程设置方面的研究确非常少,因此,对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设置研究需要不断深入,使其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满足学生的需要与社会的需求,实现高职音乐教学的培养目标。1.3.2 国外相关研究通过知网文献检索关于国外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设置的研究较少,只有少数几篇相关的关于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方面的研究,现做如下简要综述,20 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如德国、美国、英国、俄罗斯等纷纷建立了音乐教师的培养机构,各国通过课程设置与音乐教师资格、教师证书等职业认证相关的职业课程,来近一步推进音乐人才培养的职业化进程。当前,国外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呈现出学术性、灵活性、职业性的特点。唐如前在浅谈发达国家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其启示中提出发达国家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归纳为五个方面:(1)是课程设置的广博性;(2)课程设置的针对性;(3)课程设置的师范性;(4)课程设置的实用性;(5)课程设置的灵活性。 姜本红在国外高职教育公共文化课程设置的经验借鉴与启示中谈到纵观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演变过程,课程目标逐渐从原先单一的技能型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多元整合型发展,呈现出“学科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的发展总趋势。随着“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等观念的提出和深入人心,人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提升已逐步成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新视点。1.4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1.4.1.1 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1.4.1.2 音乐课程音乐课程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1.4.1.3 高职音乐课程高职音乐课程是结合高职教育目标,通过对音乐的学习、感受和理解,从而掌握良好的音乐技能和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观,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增加一个概念的解释,即:课程设置1.4.2 相关的理论基础1.4.2.1 课程理论课程理论既把课程理解为教学科目、预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经验,又把课程理解为学生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课程既有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分,又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分等等。20 世纪中叶以来的课程理论主要有学科结构课程论、社会改造课程论、学生中心课程论。学科结构课程论把知识作为课程中的要素,把知识自身的逻辑结构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和法则。课程设置和教科书编写应依据学科结构来进行。社会改造课程论主张按照当代社会需求、社会主流文化和社会重大问题来组织课程,让学生了解和参与社会规则的制定,以便自觉地将社会规则付诸行动。学生中心课程论主张按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力和思维方式来设置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不管哪种理论,它们都强调正确处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人Comment 木木木木7: ?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学科分化和综合之间的关系,并把确定课程目标、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和评价作为课程开发的主要环节。上述课程理论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既要考虑学科特点,又要兼顾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1.4.2.2 职业教育理论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岗位群或业务领域的需要而进行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又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大多数专家认为,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而不是一种层次。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7年公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高等职教属于 5B级教育:其“课程的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与资格。”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一是它的培养定位是面向一定具体职业,二是它的教学定位是传授实际知识和技能。1.5重点解决的问题和方法1.5.1重点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立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向导从学生现学专业及未来从事职业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音乐课程体系。该体系建立重点需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高职音乐课程内容的设置;二是优化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设置的策略。1.5.2研究的方法1.5.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大量查阅有关著作和论文,重点阅读有关高职院校音乐课程相关方面的文章,进行分析整理、提炼精华,为本文研究做好理论上的准备,从中得以启发和借鉴,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1.5.2.2音响资料法通过大量收集有全国高职院校音乐学科的教学、讲座、演出音响资料,对其进行仔细的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