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2SnO4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_第1页
Zn2SnO4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_第2页
Zn2SnO4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_第3页
Zn2SnO4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_第4页
Zn2SnO4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n2SnO4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I摘 要通过比较多种不同的方法,以及借鉴其他物质的制备方法,决定采用聚合物前驱体法,这种方法目前还没有人用来制备 Zn2SnO4 纳米粉体。并利用 X 射线衍射、红外、比表面积等手段对制得的样品进行表征。鉴于 Zn2SnO4 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性能及光致发光性能较好,于是对 Zn2SnO4 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性能、光致发光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粉体为 Zn2SnO4 纳米粉体、 SnO2 和 ZnO 的混合粉体,混合粉体的光催化性能及光致发光性能均较好。关键字:Zn 2SnO4 纳米粉体 聚合物前驱体法 光催化性能 光致发光性能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 论文 )IIAbstractBy comparing several different ways, and learn from other substances in preparation methods, decided to adopt the polymer precursor method which havent being used in preparing Zn2SnO4 nanometer powder. The samples obtained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D, IR, BET surface area. In view of the good performance of Zn2SnO4 nanometer powder, so decided to test the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and photo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Zn2SnO4 nanometer powd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btained powder was the mixture of Zn2SnO4 nanometer powder, SnO2 and ZnO powder, and the Photocatalytic Property and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mixed powders are good.Keyword: Zn2SnO4 nanometer powder Polymeric Precursor Methods Photocatalytic Property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yZn2SnO4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III目录第一章 前言11.1 Zn2SnO4 纳米材料及其应用11.1.1 半导体材料11.1.2 气敏材料11.1.3 电池负极材料21.1.4 无机阻燃剂及阻燃涂料(ZnSnO 3) 21.1.5 镁-锂合金表面防腐材料31.2 Zn2SnO4 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31.3 Zn2SnO4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41.3.1 水热合成法41.3.2 低温固相反应51.3.3 碳热还原热蒸发法51.3.4 纳米片组装法51.3.5 共沉淀法61.3.6 微波合成法61.3.7 聚合物前驱体法8第二章 实验部分102.1 实验器材102.2 实验药品102.3 样品的制备 102.4 Zn2SnO4 纳米粉体的制备 10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 论文 )IV2.5 光催化应用实验11第三章 实验结果及讨论123.1 粉体的表征及讨论 123.1.1 粉体的 XRD 衍射分析 123.1.2 粉体的红外表征133.1.3 粉体的比表面积143.2 粉体的光催化性能及评定163.2.1 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机理163.2.2 甲基橙溶液吸收波长的测定163.2.3 光催化性能试验173.3 粉体的光致发光性能及评定193.3.1 光致发光原理193.3.2 光致发光实验及结果讨论20第四章 结论23致谢24参考文献25Zn2SnO4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1Zn2SnO 4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一章 前言1.1 Zn2SnO4 纳米材料及其应用1.1.1 半导体材料透明半导体氧化物( TCOs) 是一种性能良好的二元半导体材料 , TCO 半导体如ZnO、 SnO2 、In 2O3 、CdO 、Zn 2 SnO4 (ZTO) 和Cd 2 SnO4 (CTO) 等,因其具有良好的光学和电学性质被广泛的应用于电极材料、光敏材料、导电涂料等 1-3。Zn 2 SnO4 (ZTO) 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功能材料具有高电子迁移率,高导电率,优良的吸附性能而有着重要的用途,在气体传感器、电极材料、光电装置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4-6。1.1.2 气敏材料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 越来越要求实现对各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检测。因此, 对各种气敏材料的研究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而目前商用的氧化物气敏材料, 如氧化锌、氧化锡等, 在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方面不是太理想, 因而要实现气敏元件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响应恢复等特性, 必须去探索和发展新型的气敏材料。近几年来,人们发现具有特殊结构的复合氧化物拥有良好的气敏特性, 比单一氧化物有更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研究复合氧化物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以及开发新的敏感材料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通过实验观察到了Zn 2 SnO4 对还原性气体产生气敏效应,利用水热法等方法合成了灵敏度、选择性和响应恢复特性良好的C 2 H5 OH、H 2S 气体传感器 7。对汽油的灵敏度很高,对乙醇汽油的检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未掺杂和掺杂材料的气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未掺杂 Zn2SnO4 在 4. 5 V 加热电压下对 H2S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掺杂 Pd 的 Zn2 SnO4 材料在工作电压为5 V 时, 对 C2H5 OH 气体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在浓度为 50 10(-6) 时可达到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 论文 )239 倍, 且具有良好的响应- 恢复特性; 对汽油的灵敏度也有显著的提高。对乙醇汽油的Zn2SnO4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3检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8。1.1.3 电池负极材料目前, 锂离子电池所采用的碳负极材料理论容量为372 mA h/ g, 研究具有更高容量的负极材料以替代碳负极材料, 可以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锡基负极材料具有比较高的理论容量, 例如SnO 2 的理论最高容量约为1494 mA h/ g, 理论可逆容量也达到782 mA h/g , 与碳材料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SnO 2材料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快, 目前还不能获得实际应用,为提高SnO 2 的可逆循环容量,可以采取一些改进的措施, 采用纳米Zn 2SnO4 材料是有效途径之一。其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634 mA h/ g, 循环30次后能够保持在4837mA h/ g, 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 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9。1.1.4 无机阻燃剂及阻燃涂料(ZnSnO 3) 10近年来, 随着不饱和聚酷树脂的广泛应用,使阻烧剂成为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这些热固性聚合物常加入无机填料或玻璃纤维来补足,广泛用于建筑, 运输和电子工业, 这就需要高水平的阻燃性能, 国际锡研究所进行的研究证明:碱式锡酸锌(ZHS )和锡酸锌(ZS)作为阻燃消烟剂用于一系列含卤聚合树脂中是有效的。锡酸锌和羟基锡酸锌在大多数聚合物中具有极其良好的阻燃和抑烟性能, 这些聚合物包括硬质聚氯乙烯、软质氯乙烯、聚酯、环氧树脂、尼龙、氯化橡胶、醇酸树脂油漆等。由于羟基锡酸锌的分解温度较低, 所以它只限于在温度低于180作业的物料内使用, 而锡酸锌几乎使用于任何一种聚合物系统中。锡酸锌和羟基锡酸锌在大多数聚合物中具有极其良好的阻燃和抑烟性能, 这些聚合物包括硬质聚氯乙烯、软质氯乙烯、聚酯、环氧树脂、尼龙、氯化橡胶、醇酸树脂油漆等。由于羟基锡酸锌的分解温度较低, 所以它只限于在温度低于180作业的物料内使用, 而锡酸锌几乎使用于任何一种聚合物系统中。锡酸盐的另外一个用途就是用于阻燃涂料。近20年来, 涂料工业在发展高效阻燃的新型涂料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应用最广的有膨胀涂料(有膨胀的绝热炭层)和非膨胀型涂料(热分解时产生气体阻燃成分)。虽然前者阻燃较为有效可它有许多缺点, 如外观差, 用量大,而且它对水分敏感, 一些阻燃成分会由于渗漏,洗刷 , 湿气而丧失。非膨胀涂料一般以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 论文 )4醇酸树脂为基料, 加入有机氯作为反应性添加剂, 通过添加协合剂(典型的是Sb 2O3)来增强阻燃性, 对塑料材料而言, 加入Sb 2O3 , 会增加烟的释放量,故需更换协合剂, 而 ZHS和ZS 能增加阻燃消烟作用, 所以ZHS 和ZS 作为阻燃剂用于醇酸树脂光泽涂料上已被证明非常有效.1.1.5 镁-锂合金表面防腐材料镁-锂合金 11被认为是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除了具有一般镁合金的优点外, 镁-锂合金还具有密度小、塑性好、易加工等特点。在能源紧张的今天, 镁-锂合金在结构件轻量化要求高的汽车、航空航天工业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同时, 在3C 产业、通讯、医疗器械等领域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镁-锂合金中, Li 元素的加入在提高塑性、降低合金密度的同时, 也显著降低了合金的抗腐蚀性能, 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 提高镁-锂合金的腐蚀性能就成为该合金实用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化学转化处理是镁合金防腐蚀的有效方法, 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成膜均匀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传统的铬酸盐转化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但是,六价铬的剧毒和致癌作用, 使其在使用上受到极大的限制 , 因此, 开发高效、环保的无铬化学转化膜已经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目前, 一系列适用于镁合金的无铬转化处理技术, 如磷酸盐转化膜、稀土转化膜、锡酸盐转化膜、钴酸盐转化膜等已经得到了成功的发展, 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12。1.2 Zn2SnO4 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目前锡酸盐材料已得到长足发展,由于材料本身的特点,使得其在光电子器件、薄膜晶体管、燃料电池或锂电池的透明导电电极、气体感应及气体探测、光声学和光催化降解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作为透明导电材料以及太阳能电池的缓冲层的理想材料 13-20。并且某些锡酸盐材料热稳定性非常好、无毒、安全、易使用和阻燃效率高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塑料工业的阻燃剂和抑烟剂 21,另外锡酸盐转化膜的研究也使无铬转化膜 22的研究取得新进展。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由于锡酸盐材料的优越性,使得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且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对锡酸盐材料的制备技术以及各方面性能研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新型的制备方法使得锡酸盐资料愈加功能化,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各种需要。Zn2SnO4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51.3 Zn2SnO4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1.3.1 水热合成法水热法 23是具有特种结构和功能性的固体化合物和新型材料的重要合成方法,是制备锡酸盐的重要方法,水热法,又名热液法,是指在密封压力容器中,以水(或其它流体)作为溶媒( 也可以是固相成份之一),在高温(100) 、高压(9.81Mpa)的条件下制备、研究材料的一种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原始混合物置于密封体系中(通常是不锈钢或内衬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以水为溶剂,在一定温度下,由水产生高压,来加速反应的进行。水热法在单晶生长、粉体制备、薄膜、纤维制备和材料合成中的研究表明,这是一种应用广泛,可制备多种成份材料的方法,而且制品质量高,成本也较低。水热法的基本原理:采用水热法制备目标产物Zn 2SnO4 。实验采用摩尔数比为2 :1 的分析纯试剂ZnAc 2 2H2 O 和SnCl 4 5H2O 为反应原料, 采用NaOH 为矿化剂。实验按照如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2ZnAc 2+ SnCl4 + 8NaOH = Zn2SnO4 + 4NaCl+ 4NaAc+ 4H2 O将反应试剂按比例配成Zn 和Sn 总浓度为 0.25 mol / L- 1 的溶液, 在磁力搅拌器不停的搅拌下逐滴滴加适量的矿化剂NaOH 后, 形成白色溶胶,将生成的胶状物离心分离、洗涤干净, 将不含杂质离子的白色沉淀转移到容积为40 ml 的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 填充度 80%, 拧紧水热反应釜, 在200反应24 h 后, 自然冷却水热釜至室温, 将釜中反应所得到的白色产物进行离心分离, 用去离子水洗涤, 置于烘箱中于100 条件下恒温干燥10 h, 烘干后研磨得到细小的白色粉末 , 即为Zn 2SnO4 晶体。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优点是可以在200水热条件下可直接合成Zn 2SnO4 , 所得材料是比较规整的立方晶型 , 粒径大约为200nm 。缺点就是合成时间较长,设备成本高,而且为了得到漏电导较小的陶瓷,产品的洗涤比较困难 24。1.3.2 低温固相反应低温固相反应合成法 25作为一种全新的合成手段, 它不仅使合成工艺大为简化, 降低成本, 而且减少了由中间步骤及高温固相反应引起的诸如产物不纯, 粒子团聚,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 论文 )6回收困难等不足, 为纳米材料的合成提供了一种廉价而又简易的全新方法, 同时也为低温固相反应在材料化学中找到了极有价值的应用。低温固相反应不使用溶剂, 对环境友好, 以及节能、高效、无污染、工艺过程简单等, 成为绿色合成化学的重要手段, 从而在合成化学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价值, 如合成液相中不易合成的金属配合物、原子簇合物、金属配合物的顺反几何异构体, 以及不能在液相中稳定存在的固配化合物等。同时还发现: 相同的反应物 , 由于在固、液相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机理不同, 有时还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产物, 这就为一些特殊材料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并总结得出了不同于液相的反应机理。低温固相反应基本原理 26以摩尔数比为2 :1 的分析纯试剂Zn( NO3 ) 2 6H2O、SnCl 4 5H2O和NaOH 为反应原料, 采用低温固相反应制备Zn 2SnO4。实验按照如下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 :2Zn( NO3 ) 2 6H2O+ SnCl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