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引 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1 设计任务及概况 .61.1 设计任务及依据 .61.1.1 设计任务 .61.1.2 设计依据及原则 .61.1.3 设计范围 .71.2 设计水量及水质 .71.2.1 设计水量 .71.2.2 设计水质 .71.3.3 设计人口 .72 工艺设计方案的确定 .82.1 方案确定的原则 .82.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82.2.1 厂址及地形资料 .82.2.2 气象及水文资料 .92.2.3 可行性方案的确定 .92.2.4 工艺流程方案的确定 .102.2.5 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122.3 主要构筑物的选择 .122.3.1 格栅 .122.3.2 泵房 .132.3.3 沉砂池 .1322.3.4 初沉池、二沉池 .142.3.5 曝气池 .142.3.6 接触池 .152.3.7 计量槽 .162.3.8 浓缩池 .162.3.9 消化池 .162.3.10 污泥脱水 .173 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 .173.1 格栅的计算 .173.1.1 粗格栅 .173.1.2 格栅的计算 .183.1.3 选型 .213.2 泵房 .213.2.1 泵房的选择 .213.2.2 泵的选择及集水池的计算 .213.2.3 扬程估算 .223.3 细格栅 .223.3.1 细格栅的计算: .223.3.2 格栅的计算 .233.3.3 选型 .253.4 沉砂池的计算 .263.4.1 池体计算 .263.4.2 沉砂室尺寸计算 .2733.4.3 排砂 .293.4.4 出水水质 .303.5 初沉池 .303.5.1 池体尺寸计算 .303.5.2 中心管计算 .333.5.3 出水堰的计算 .343.5.4 集配水井计算 .353.5.5 出水水质 .353.5.6 选型 .363.6 曝气池 .363.6.1 池体计算 .363.6.2 曝气系统设计与计算 .393.6.3 供气量 .403.6.4 空气管道系统计算 .433.6.5 空压机的选择 .463.6.6 污泥回流系统 .463.7 二沉池 .473.7.1 池体尺寸计算 .473.7.2 中心管计算 .503.7.3 出水堰的计算 .513.7.4 集配水井计算 .513.7.5 出水水质 .533.7.6 选型 .533.8 接触池 .5343.8.1 接触池尺寸计算 .533.8.2 加氯间 .543.9 计量槽 .554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554.1 污泥浓缩池 .554.2 污泥消化池 .594.2.1 一级消化池池体部分计算 .594.2.2 一级消化池池体各部分表面积计算 .614.2.3 二级消化池 .624.3 贮气柜 .624.4 污泥控制室 .634.4.1 污泥投配泵的选择 .634.4.2 污泥循环泵 .644.4.3 污泥控制室布局 .654.5 脱水机房 .654.5.1 采用带式压滤机除水 .654.5.2 选型 .664.6 事故干化场 .664.7 压缩机房 .675 污水处理 厂总体布置 .675.1 平面布置 .675.1.1 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675.1.2 平面布置 .6755.2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 .685.2.1 高程布置原则 .685.2.2 污水污泥处理系统高程布置 .69总 结 .70参考文献 .72致 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 录 .7361 设计任务及概况1.1 设计任务及依据1.1.1 设计任务 30 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1.1.2 设计依据及原则 1.1.2.1 设计依据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1-5 ,给排水设计规范,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 , 三废设计手册废水卷 。1.1.2.2 设计原则(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地方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2)采用先进可靠的处理工艺,确保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能达到排放标准;(3)采用成熟 、高效、优质的设备,并设计较好的自控水平,以方便运行管理;(4)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整体协调,使污水处理工程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5)妥善处理污水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固体物,以免造成二次污染;(6)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保证出水达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71.1.3 设计范围设计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工艺初步设计。1.2 设计水量及水质1.2.1 设计水量污水的平均处理量为 =30 =12500 =3.47 ;平Qdm/1034h/3sm/3污水的最大处理量为 =15125 =4.2 ;污.36max水的最小处理量为 。日变/87.2/823334in 化系数取 为 1.1,时变化系数取 K 为 1.1,总变化系数取 为K日 时 K总1.21。1.2.2 设计水质设计水质如表 1.1 所示。表 1.1 设计水质情况 项 目 5BODS入水( )mgL200 200出水( )25 30去除率(%) 87.5 851.3.3 设计人口(1)按 SS 浓度折算: saCQN8式中:C ss废水中 SS 浓度为 200mg/LQ 平均日污水量为 30 万 m3/dass每人每日 SS 量,一般在 35-55/人 g.d,则: 万 人12053Ns(2)按 浓度折算 BOD55aQC式中: 废水中 浓度为 200mg/LBOD5BODQ 平均日污水量为 30 万 m3/d每人每日 BOD 量,一般在 20-35/人 gd,取5Ba30/人 g.d, 则: 203Ns万 人2 工艺设计方案的确定2.1 方案确定的原则(1)采用先进、稳妥的处理工艺,经济合理,安全可靠。(2)合理布局,投资低,占地少。(3)降低能耗和处理成本。(4)综合利用,无二次污染。(5)综合国情,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92.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2.2.1 厂址及地形资料该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某市西北部。厂址所在地区地势比较平坦。污水处理厂所在地区地面平均标高为 40.50 米。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2.2.2 气象及水文资料某市位于东经 ,北纬 。属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12342多年平均温度 7.4 ,冬季长,气候寒冷,多偏北风,最冷月(一C月)平均气温-12.7 ;夏季多偏南风,非采暖季节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 24.6 。降雨集中在 7-8 月,约占全C年降雨的 50%,多年平均降雨量 75 毫米。地面冻结深度 1.2-1.4 米。2.2.3 可行性方案的确定城市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是以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作为营养源,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染物降解,它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手段,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方法有:传统活性污泥法、AB 法、氧化沟法、SBR 法等等。下面对传统活性污泥法和 SBR 法两种方案进行比较(工艺流程见图2.1,2.2) ,以便确定污水的处理工艺。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方案特点:(1)工艺成熟,管理运行经验丰富;(2)曝气时间长,吸附量大,去除效率高 9095%;10(3)运行可靠,出水水质稳定;(4)污泥颗粒大,易沉降;(5)不适于水质变化大的水质;(6 对氮、磷的处理程度不高;(7)污泥需进行厌氧消化,可以回收部分能源;SBR 法的方案特点:(1)处理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可不设沉淀池;(2)处理效果好,不仅能去除有机物,还能有效地进行生物脱氮;(3)占地面积小,造价低;(4)污泥沉降效果好; (5)自动化程度高,基建投资大;(6)适合于中小水量的污水处理工艺从上面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从工艺技术角度考虑,普通曝气法和 SBR 法出水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但是,SBR 法对自动化控制程度要求较高且处理规模一般小于 10 万立方米/天,这与实际情况不符(污水厂自动化水平不高且本设计规模属大型污水处理厂) 。故普通曝气法更适合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