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升降台液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1页
轧机升降台液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2页
轧机升降台液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3页
轧机升降台液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4页
轧机升降台液压系统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I 摘 要 轧钢生产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钢铁工业生产中,除少量的钢用铸造或铸造方法制成零件外,炼钢厂生产的钢锭与连铸坯有 85 90以上要经过轧钢车间轧成各种钢材,供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可见在现代钢铁企业中,作为使钢成材的轧钢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异常重要的地位,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轧机液压升降台是用于升降和输送轧件,本文主要对三辊轧机液压升降台液压系统设计,包括液压系统的拟定,齿轮齿条油缸的设计,液压站的设计。 关键词 : 轧机液压升降台,齿轮齿条油缸,液压系统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a in is of in to or a of of of 5 90% to go of of In as a in to s an is on of of of 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录 摘 要 . I . I 第一章 绪论 . 1 机的概述 . 4 机液压升降台概述 . 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5 第二章 轧机液压升降台整体方案的拟定 . 5 设计思路 . 5 拟定液压原理图 . 6 动作分析 . 7 第三章 轧机液压系统的计算 . 8 设计主要技术参数 . 8 齿轮齿条液压缸的设计 . 9 齿轮齿条油缸的工作原理 . 9 压缸的效率 . 9 压缸缸径的计算 . 9 塞宽度 B 的确定 . 10 体长度的确定 . 10 筒壁厚的计算 . 10 塞杆强度和液压缸稳定性计算 . 11 筒壁厚的验算 . 13 筒的加工要求 . 15 兰设计 . 15 缸筒端部)法兰连接螺栓的强度计算 . 16 封件的选用 . 18 第四章 轧机升降台液压系统液压元件的选择 . 20 油泵的选择 . 20 泵工作压力的确定 . 20 泵流量的确定 . 21 泵电机功率的确定 . 21 控制阀的选 择 . 21 管内径的确定 . 22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大泵吸油管内径计算 . 22 泵吸油管内径计算 . 22 泵压油管内径计算 . 22 泵压油管内径计算 . 23 箱容量计算和油箱散热面积的确定 . 23 第五章 压力系统性能的验算 . 23 统的压力损失验算 . 23 部压力损失计算 . 23 程损失计算 . 24 压系统发热量的计算 . 24 第六章 液压站的设计 . 25 压油箱的设计 . 26 压泵组的结构设计 . 28 结论 . 30 本论文取得的结果 . 30 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30 致 谢 . 31 参考文献 . 32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1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2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3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4 第一章 绪论 机的概述 最 早的轧机出现在 14 世纪的欧洲, 1480 年意大利人达芬奇 (设计出轧机的草图。 1553 年法国人布律利埃 (制出金和银的板材,用以制造钱币。此后,西班牙、比利时和英国相继出现了轧机。 1766 年英国有了顺列式的小型轧机,至 19 世纪中叶,第一台可逆式轧机在英国投产,并轧出了船用板材。 1838 年建成了带活套 (见活套轧制 )的二列式线材轧机 (见横列式轧机 )。 1848 年德国发明了万能轧机, 1853 年美国开始应用三辊式型材轧机,并用蒸汽机传动升降台,实现了升降动作的机械化 。接着美国又出现了三辊式劳特轧机 (见厚板轧机 ), 1859 年建造了第一台连续式轧机, 1862 年英国人贝德森 (G 得了平辊立辊交替配置的连续式线材轧机 (见平立交替精轧机组 )的专利。轧制型材的带立辊的万能轧机是 1872 年问世的, 20 世纪初期建造了半连续式带钢轧机。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各类轧机在设计、研究和制造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并朝着连续化、自动化、高速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相继出现了轧制速度高达每秒钟 130m 的各种类型的线材轧机、全连续式的冷、热带钢轧机、宽度为 5500厚板轧机和连续式 H 型 钢轧机 (见 H 型钢 )以及连续轧管机组等一系列先进设备,并在液压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各种测试仪表的应用以及轧制产品的实物质量和内部性能的控制等方面都有许多突破,使得轧机所用原料单重不断增大,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不断提高,轧制的品种与规格日益增多。 中国于 1871 年在福州船政局所属拉铁厂首先应用轧机,用以轧制厚度为 15下的钢板, 6 120方、圆钢。 1890 年湖北汉冶萍公司汉阳铁厂装有宽为 2450用蒸汽机拖动的二辊中板轧机、横列式三机架二辊轨梁轧机以及 35000小型轧机。随着钢铁工业的 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中国已有用来生产钢板、钢管、型钢和线材的多种类型的现代化轧机。 轧机的主要设备有工作机座和传动装置。工作机座由轧辊、轧辊轴承、机架、轨座、轧辊调整装置、轧辊平衡装置、导卫装置以及换辊装置等组成。此外还有无牌坊轧机。传动装置由电动机、减速机、齿轮机座和连接轴、接手等组成。齿轮机座的作用是将传动力矩分送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受力的轧辊上。如采用直流电机躯动轧机,可不设减速装置。 轧机的附属设备主要是轧机前后的升降装置、移送装置、翻转装置以及工作辊道和延伸辊道等。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5 机液压升降台 概述 轧机升降台的升降机构采用了液压传动。该升降台由齿轮齿条液压缸、重锤、升降台、轧辊等组成。齿轮齿条液压缸 1 通过齿轮轴直接驱动升降台 3 的升降机构,重锤 2 用来平衡机构,平衡装置在升降台处于中间位置时保持平衡状态,面升降台上升至上部位置时呈欠平衡状态,升降台处在下部位置时属于过平衡状态,这种平衡条件利于液压系统设计和合理利用率。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人系统学习了液压系统和轧机升降台技术的知识,查阅了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人的设想和设计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任务,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 (1) 拟定轧机液压升降台液压液压原理图。 (2) 完成轧机液压升降台齿轮齿条油缸的设计。 (3) 完成轧机液压升降台液压站的设计。 ( 4)对液压系统进行校核设计 第二章 轧机液压升降台整体方案的拟定 设计思路 冶金工业中使用的三辊轧机前后都有升降台,用于升降和输送轧件。轧机升降台的升降机构采用了液压传动。该升降台由齿轮齿条液压缸、重锤、升降台、轧辊等组成。齿轮齿条液压缸 1 通过齿轮轴直接驱动升降台 3 的升降机构,重锤 2 用来平衡机构,平衡装置在升降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6 台处于中间位置时保持平衡状态,面升降台上升至上部位置时呈欠平衡 状态,升降台处在下部位置时属于过平衡状态,这种平衡条件利于液压系统设计和合理利用率。其结构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拟定液压原理图 系统的油源为两台同规格定量泵 1 和泵 2,一台为工作泵,一台为备用泵;两泵出口并联有起安全保护作用的先导式溢流阀 3 和阀 4,泵的出口设有防止油液倒灌的单向阀 5 和阀 6。执行器为齿轮齿条式液压缸 14,升降台工作过程中,在平衡装置作用下,液压缸的工作压力是变化的,升降台下降或上升,都经过一个加速或减速过程,升降台再到达中间位置前加速,过了中间位置减速,对应于加速过程,液压缸的 工作压力较低甚至负压;而减速过程,液压缸工作压力为正值,为溢流阀的设定压力;从液压系统回路效率、功率利用有理情况以及升降台对速度平稳性要求不高等条件考虑,系统采用单向调速阀 8 的旁路节流调速方式。液压缸 14 的运动方向由 Y 型滑阀机能的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 11 控制,并通过两个液控单向阀 12和阀 13 实现锁定,以保证升降台再任意位置可靠停留,换向可靠;蓄能器 10 再系统中起蓄能补油与缓冲作用。压力继电器 9 为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 7 的法新装置。拟定原理图如图 2所示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7 动作分析 ( 1)升降台上升(液压缸右行) 电磁铁 1电使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 11 切换至左位,液压泵 5 的压力油经单向阀 5、发 11 和液控单向阀 12 进入液压缸 14 左腔,同时反向导通液控单向阀 13,液压缸右腔阀经阀 13,和阀 11 回油,液压缸右行带动升降台快速上升,蓄能器 10 可向液压缸补油,如出现负值负载(超越负载),邮箱可直接进行补油。升降台过了中间位置后,随着负载增加,当系统压力增值力继电器 9 的设定值时发信,电磁铁 3电,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 7 切换至下位,液压缸继续右行,此时系统处于高压,至升降台到达上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8 端位置,行程开关发出信号,使电磁铁 1电,换 向阀 11 复制中位,升降台锁定在上端位置。 ( 2)升降台下降(液压缸左行)当电磁铁 2电时,换向阀 11 切换至右位,液压泵 1的压力油经单向阀 5、阀 11 和液控单向阀 13 进入液压缸 14 右腔,同时反向导通液控单向阀12,液压缸左腔回油,液压缸带动升降台下降。升降台升降过程中的速度由单向调速阀 8 的开度间接决定(即缸的速度与调速阀开度大小成反比),系统最高工作压力由溢流阀 3 限定。 ( 3)当所有电磁铁全部断电时,液压泵 5 输出的油液一部分经二位二通换向阀 7 和调速阀排回油箱,另一部分挤入蓄能器,系统处于低压状态 ,液压缸两腔闭锁,从而升降台停留在任意位置。 ( 4)技术特点 1)升降台的整体重量轻,功率利用合理。 2)与常用的偏心轮式机械驱动升降台比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可靠,造价低廉,液压元件更容易、方便,并有利于缩短维修时间。 3)为了提高液压系统乃至升降台的可靠性,油源采用了冗余结构(双泵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4)液压系统采用旁路节流调速方式,液压泵的共有压力跟随负载变化,有利于节能。系统采用了蓄能器,有利于向液压缸补油和缓冲。 5)液压系统采用液压站结构形式并安置在平台上,通过油管与工作机 构连接,大大改善了工作环境,便于使用、维护、管理。 6)齿轮齿条液压缸采用开沟槽缓冲装置,工作台工作平稳、无冲击,避免了机械升降机构由于冲击而造成的较高的故障率,提高了生产效率;缸的两端没有可调定位机构,能方便地调节液压缸形成,确定升降台的摆动幅度,从而方便地调整升降台的上下极限位置。 第三章 轧机液压系统的计算 设计主要技术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压力 7量 150L/需驱动电机功率 30降重量 18t;升降高度 488降一次时间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9 齿轮齿条液压 缸的设计 齿轮齿条油缸的工作原理 齿轮齿条摆动液压缸 (即旋转液压缸 )的原理是将液压缸的往复运动通过齿条带动齿轮 ,转化成齿轮轴的正反向摆动旋转 ,同时将往复缸的推力转化 。其主要是由齿轮,齿形活塞杆,齿轮齿条箱体和两个当作用缸套组成。 压缸的效率 油缸的效率 由以下三种效率组成: 由各运动件摩擦损失 所造成,在额定压力下,通常可取m=由各密封件泄露所造成,通常容积效率v为: 装弹性体密封圈时 v 1 装活塞环时 v 由出油口背压所产生的反作用力而造成。 一般取d=以 m= v=1 d=效率为 0 . 8m v d 。 压缸缸径的计算 内径 D 可按下列公式初步计算: 液压缸的负载为推力 366014 4 1 5 1 01 0 1 0 4 9 . 30 . 7 3 . 1 4 0 . 8 1 2FD m 式( 3 式中 01F 液压缸实际使用推力 15000( N); 液压缸的负载效率,一般取 07;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10 液压缸的总效率,一般取 =07 09;计算 = p 液压缸的供油压力,一般为系统压力( 本次设计中液压缸已知系统压力 p =7 根据式( 3到内径: D =缸筒内径系列 /B/T 2348以取为 50 活塞杆外径 d : 齿轮齿条油缸的正转和反转的速度一样,这里我们选取最大的活塞杆的直径以满足强度的要求。 表 3塞杆直径系列 活塞杆直径系列 / 23484、 5、 6、 8、 10、 12、 16、 18、 20、 22、 25、 28、 32、 36、 40、 45、50、 56、 63、 70、 80、 90、 100、 110、 125、 140、 160、 180、 200、220、 250、 280、 320、 360 所以取 d=45 活塞宽度 B 的确定 活塞的宽度 B 一般取 B =( D 即 B =( 50=( 30 B =35 缸体长度的确定 液压缸缸体内部的长度应等于活塞的行程与活塞宽度的和。缸体外部尺寸还要考虑到两端端盖的厚度,一般液压缸缸体的长度不应大于缸体内径 D 的 20。 即:缸体内部长度 233 缸筒壁厚的计算 在中、低压系统中,液压缸的壁厚基本上由结构和工艺上的要求确定,壁厚通 常都能满足强度要求,一般不需要计算。但是,当液压缸的工作压力较高和缸筒内径较大时,必须进行强度校核。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11 当 时,称为薄壁缸筒,按材料力学薄壁圆筒公式计算,计算公式为 式( 3 式中,缸筒内最高压力; 缸筒材料的许用压力。 = /b n, b为材料的抗拉强度, n 为安全系数,当 时,一般取 5n 。 当 0 0 时 ,按式( 3算 m a x m a 3 3 (该设计采用无缝钢管 ) 式( 3 根据缸径查手册预取 =30 此时 300 . 0 8 0 . 1 0 7 0 . 3280D 最高允许压力一般是额定压力的 ,根据给定参数 7P ,所以: =100 110无缝钢管),取 =100其壁厚按公式( 3算为 m a x m a . 5 5 0 5 . 62 . 3 3 2 . 3 1 0 0 - 3 1 8pD 满足要求,就取壁厚为 6 塞杆强度和液压缸稳定性计算 活塞杆的直径 d 按下式进行校核 4 式中, F 为活塞杆上的作用力;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12 为活塞杆材料的许用应力, = /b n ,n 一般取 364 1 5 1 04 5 2 83 . 1 4 5 9 8 1 0 / 1 . 4d m m m m 满足要求 活塞杆受轴向压缩负载时,它所承受的力 F 不能超过使它保持稳定工作所允许的临界负载免发生纵向弯曲,破坏液压缸的正常工作。面形状、直径和长度以及液压缸的安装方式等因素有关。若活塞杆的长径比 / 10且杆件承受压负载时,则必须进行液压缸稳定性校核。活塞杆稳定性的校 核依下式进行 中,般取4。 kl r m i时 22JF l kl r m i时 21 ( )式中, l 为安装长度,其值与安装方式有关,见表 1;回转半径, ; m 为柔性系数,其值见表 3i 为由液压缸支撑方式决定的末端系数,其值见表 1; E 为活塞杆材料的弹性模量,对钢取 211 /1006.2 ;为活塞杆横截面惯性矩; f 为由材料强度决定的实验值, 为系数,具体数值见表 3 表 3压缸支承方式和末端系数 i 的值 支承方式 支承说明 末端系数i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13 一端自由一端固定 1/4两端铰接 1 一端铰接一端固定 2 两端固定 4 表 3-3 f 、 、 m 的值 材料 28 /10 m 铸铁 时 ,缸已经足够稳定,不需要进行校核。 此设计安装方式中间固定的方式,此缸已经足够稳定,不需要进行稳定性校核。 筒壁厚的验算 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缸筒壁厚的验算: A 液压缸的额定压力证工作安全: 22121()0 . 3 5 () 式( 3 根据式( 3到: 2223 5 3 ( 0 . 0 5 0 . 0 4 5 )0 . 3 5 2 8 . 1 2 ( )0 . 0 5 p a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14 显然,额定油压np=p =7足条件; B 为了避免缸筒在工作时发生塑性变形,液压缸的额定压力 ( 0 . 3 5 0 . 4 2 )n p 式( 3 12 . 3 l o gp l s 式( 3 先根据式( 3到: 12 .3 lo gp l s =再将得到结果带入( 3到: 1 2 ( 0 . 3 5 0 . 4 2 ) 4 4 . 2 1 1 5 . 4 7 1 5 . 6np p M p a M P a M P a 显然,满足条件; C 耐压试验压力液压缸在检查质量时需承受的试验压力。在规定的时间内,液压缸在此压力下,全部零件不得有破坏或永 久变形等异常现象。 各国规范多数规定 : 当额定压力 16 ( D 为了确保液压缸安全的使用,缸筒的爆裂压力 12 . 3 l o ( 式( 3 因为查表已知b=596据式( 3到: 8 9 P a 至于耐压试验压力应为: 1 . 5 1 0 . 5 M P a 因为爆裂压力远大于耐压试验压力,所以完 全满足条件。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15 以上所用公式中各量的意义解释如下: 式中 : D 缸筒内径( m ); 1D 缸筒外径( m ); 液压缸的额定压力( 液压缸发生完全塑形变形的压力( ; 液压缸耐压试验压力( ; 缸筒发生爆破时压力( ; b 缸筒材料抗拉强度( ; s 缸筒材料的屈服强度( E 缸筒材料的弹性模量( ; 缸筒材料的泊桑系数 钢材: = 缸筒的加工要求 缸筒内径 D 采用 配合,表面粗糙度要进行研磨; 热处理:调制, 240; 缸筒内径 D 的圆度、锥度、圆柱度不大于内径公差之半; 刚通直线度不大于 油口的孔口及排气口必须有倒角,不能有飞边、毛刺; 在缸内表面镀铬,外表面刷防腐油漆。 兰设计 液压缸的端盖形式有很多,较为常见的是法兰式端盖。本次设计选择法兰式端盖 (缸筒端部)法兰厚度根据下式进行计算: 04 ( - ) dh d 式( 3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16 式中, h m); d 密封环内经 d=40m); 密封环外径( m);H d=50mm p 系统工作压力( p =7q 附加密封力( q 值取其材料屈服点 353 0D螺钉孔分布圆直径( m);0 D=55mm 密封环平均直径( m);5 法兰材料的许用应力( = s /n=353/5= 法兰受力总合力( m) 2 2 2( ) 9 8 . 5 644 HF d p d d q K N 所以 04 ( - ) dh d364 8 9 . 5 6 1 0 ( 0 . 3 - 0 . 2 7 )3 . 1 4 0 . 0 4 5 7 0 . 6 1 0 =了安全取 h =141 (缸筒端部)法兰连接螺栓的强度 计算 连接图如下: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17 图 3体端部法兰用螺栓连接 12螺栓强度根据下式计算: 螺纹处的拉应力 : 6m a ( 式( 3 螺纹处的剪应力 61 m a x 031100 . 2k k F ( 式( 3 合成应力 223n ( 式( 3 式中 , 液压缸的最大负载,杆时 2 /4 ,双杆是 22( ) / 4A D d k 螺纹预紧系数,不变载荷 k =载荷 k =; D 液压缸内径; 0d 缸体螺纹外径; 1d 螺纹内经; 1k 螺纹内摩擦因数,一般取1k=载荷取1k=; 材料许用应力, /s n , s 为材料的屈服极限, n 为安全系数,一般取n= Z 螺栓个数。 最大推力为: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18 41 . 5 1 0F A p X N 使用 4 个螺栓紧固缸盖,即: Z =4 螺纹外径和底径的选择: 0d=10 1d=8数选择:选取 K =据式( 3到螺纹处的拉应力为: 6m a = 4 621 . 3 1 . 5 1 0 4 1 0 2 0 9 . 33 . 1 4 0 . 0 0 8 1 5 M P a 根据式( 3到螺纹处的剪应力为: 4 630 . 1 2 1 . 3 1 . 5 1 0 0 . 0 2 1 0 9 8 . 40 . 2 0 . 0 0 8 1 5 M P a 根据式( 3到合成应力为: n= 223 =以上运算结果知,应选择螺栓等级为 ; 查表的得:抗拉强度极限b=1220服极限强度s=1100 不妨取安全系数 n=2 可以得到许用应力值: =s/n=1100/2=550明选用螺栓等级合适。 封件的选用 求 在液压元件中,液压缸的密封要求是比较高的,特别是一些特殊液压缸,如摆动液压缸等。液压缸不仅有静密封,更多的部位是动密封,而且工作压力高,这就要求密封件的密封性能要好,耐磨损,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大,要求弹性好,永久变形小,有适当的机械强度,摩擦阻力小,容易制造和装拆,能随压力的升高而提高密封能力和利于自动补偿磨损。密封件一般以断面形状分类,有 O 形、 Y 形、 U 形、 V 形和 等。除 O 形外,其他都属于唇形密封件。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19 B. O 形密封圈的选用 液压缸的静密封部位主要有活塞内孔与活塞杆、支撑座外圆与缸筒内孔、端盖与缸体 端面等处。静密封部位使用的密封件基本上都是 O 形密封圈。 由于 O 型密封圈用于往复运动存在起动阻力大的缺点,所以用于往复运动的密封件一般不用 O 形圈,而使用唇形密封圈或金属密封圈。 液压缸动密封部位主要有活塞与缸筒内孔的密封、活塞杆与支撑座(或导向套)的密封等。 活塞环是具有弹性的金属密封圈,摩擦阻力小,耐高温,使用寿命长,但密封性能差,内泄漏量大,而且工艺复杂,造价高。对内泄漏量要求不严而要求耐高温的液压缸,使用这种密封圈较合适。 V 形圈的密封效果一般,密封压力通过压圈可以调节,但摩 擦阻力大,温升严重。因其是成组使用,模具多,也不经济。对于运动速度不高、出力大的大直径液压缸,用这种密封圈较好。 U 形圈虽是唇形密封圈,但安装时需用支撑环压住,否则就容易卷唇,而且只能在工作压力低于 10使用,对压力高的液压缸不适用。 比较而言,能保证密封效果,摩擦阻力小,安装方便,制造简单经济的密封圈就属 密封圈了。它属于不等高双唇自封压紧式密封圈 ,分轴用和孔用两种。 综上,所以本设计选用 圈,聚氨酯和聚四氟乙烯密封材料组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密封性能: 爬行现象; 磨损,使用寿命长; 装简便。 这种组合的特别之处就是允许活塞外园和缸筒内壁有较大间隙,因为组合式密封的密封圈能防止挤入间隙内,降低了活塞与缸筒的加工要求,密封方式图如下: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20 图 3封方式图 第四章 轧机升降台液压系统液压元件的选择 油泵的选择 泵工作压力的确定 油泵工作压力为: =P+ P 式 ( 4 由于在轧机液压系统中 ,压力所经过的阀的数量不多多 ,故压力损失 P 不大 ,参照 表 1取 P=射油缸最大工作压力 P 可根据表 3为 是油缸工作压力即为: +购买文档送 子版图纸, Q 11970985 或 401339828 21 所选油泵的额定工作压力应为: 泵流量的确定 油泵流量为: K( Q)150=165L/ ( 4 选用的油泵为 8B 双联叶片油泵 泵电机功率的确定 0150107106066N 选用的电机为 机 控制阀的选择 根据本系统的工作压力和通过该阀的最大流量分别选择各种阀。轧机液压升降台选用的标准原件列于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