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 第 1章 项目总论 . 目背景 . 目名称 . 目承办单位 . 目拟建地点 . 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 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 目规模及实 施进度 . 目规模 . 设期 . 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第 2章 项目背景及必 要性 . 目背景 . 县概况 . 会经济发展情况 . 设必要性 . 第 3章 项目建设条件 . 目建设条件 . 理位置及概况 . 设条件 . 通条件 . 电条件 . 部条件 . 然环境条件 . 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 第 4章 主要建设内容及设计方案 . 要建设内容 . 划设计依据 . 划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 . 意与设计思想 . 计理念 . 现手 法 . 项设计 . 观铺地设计 . 植设计 . 林小品及植物 搭配 . 化灌溉与排水 . 助工程规划 . 能定位 . 设目标 . 第 5章 节能措施 . 计依据 . 能设计依据 . 目节能背景分析 . 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 能分析 . 第 6章 环境影响评价 . 目环境现状 . 境影响分析 . 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行期环境影响分析 . 第 7章 项 目组织与管理 . 目组织 . 目管理 . 目实施管理 . 目财务管理 . 目的管理职责 . 目监督 . 目评价 . 第 8章 项目实施方案 . 目实施进度 . 量保证体系 . 第 9章 招投标方案 . 制依据 . 标工作原则 . 标内容及方式 . 投标基本情况表 . 第 10 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要编制依据 . 目总投资估算 . 金筹措 . 第 11 章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 目概况 . 险估计及初始风险等级判断 . 会稳定风险防范措施 . 目风险等 级 . 论 . 第 12 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 论 . 议 . 第 1章 项目总论 目背景 目名称 湖公园提升改造工程 目承办单位 建设单位 :地址 :湖大道建设大厦五楼 目拟建地点 X 县 X 湖公园位于 X 县中心城区,地块的东侧是东经四路、南侧是锦宇大道、西侧是西经一路、北侧是 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 2、 市总体规划 (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4、公园设计规范; 5、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6、规 划区地形图 ; 7、其他专业有关设计规范。 8、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明确提出了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植物造景造园为主的建设方针。贯彻执行这一方针可以提高绿地率与绿视率; 提高单位面积的叶面积系数;提高景观质量,使园林自然美与文学艺术有机统一;利用植物分解和合成作用,提高物质的循环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 X 县经历了相对稳定的发展过程,经济、社会水平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在这种增长背后,是城市化的严重滞后。世纪之初,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转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将进入 一个新的重要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将为 为快速提高绿化水平,结合“双创”活动,根据相关工作要求,对 湖公园进行提升改造。 目规模及实施进度 目规模 本项目为 湖公园提升改造工程,总用地面积 75017平方米,绿化面积 41113平方米,铺装硬化 23614平方米,园路面积 2400平方米,人行道 4295平方米,水体面积 3595平方米。主要内容如下: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所占比例 1 总用地面积 75017 100% 2 绿化面积 41113 3 铺装硬化 23614 4 园路面积 2400 5 人行道面积 4295 6 水体面积 3595 具体工程量见下表: 序号 分项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新增广场铺装 4295 2 原有铺装改造 项 1 原有铺装 18897 ,面层改造 3 园路改造 400 园路加宽,面层、基础增加 400 4 人行道 1070 人行道扩宽 2m,增加面积为 1070 5 管理房修缮 组 2 建筑外立面改造, 约 1370 6 亭修缮 组 3 刷漆 7 水系改造 项 1 清淤,增加水循环系统 序号 分项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8 喷泉修缮 项 1 9 栈道修缮 项 1 10 木桥修缮 项 3 刷漆 11 景石 项 1 增加景石 12 廊架 组 1 13 条石座凳 组 1 14 树池 组 5 15 花坛 组 2 16 汀步 组 1 17 绿化 38688 大树及二层乔木保留,群落式种植,适量增加乔木 18 土方 m 绿化面积 19 原有水电修缮 项 1 原有照明系统排水系 统设施维护修缮 20 给排水 项 1 增加局部灌溉系统 21 电器照明 项 1 增加局部庭院灯草坪灯 22 背景音乐 项 1 23 标识系统 项 1 24 座凳 项 1 25 垃圾桶 项 1 设期 本项目从 2015 年 9 月开始前期工作, 2016 年 2 月完工,建设期六个月。 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 1、工程费用 元; 2、工程建设其他费 元; 3、预备费按工程费及其它费的 8%计提,为 元; 资金来源计划为自筹。 第 2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目背景 县概况 21年建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迄今已有 2200多年的历史。其素有 “ 珍禽世界 ” 、 “ 候鸟王国 ” 、 “ 银 X” 等美誉,是江西省面积第二大县、人口最多县,亦是全国第二大水产县,全国水产百强县、重点县。 X 是赣东北、皖西南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国湖城发展战略的核心区域, 8个发展县市之一。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X 湖 因县而得名, X 县因 X 湖而扬名。 957年 5月简化为波阳县, 2003年 12月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批准,恢复 县通行 赣语 。 X 得 X 湖滋润,饱汲天地之精瑞。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山林绵亘,江湖密布, 234万亩山地郁郁葱葱, 141万亩水域流金淌银。 X 县拥有 X 湖捕捞面积 111 万亩,内陆可养水面 30 万亩,可渔低洼农田34万亩,是全国第二大水产县,是全国水产百强县、重点县。 浩大的渔业生产队伍,鱼类品种繁多,水产资源极为丰富,尤其以珠湖银鱼、 X 湖虾蟹、 X 湖水生植物藜蒿、白莲等享誉全国。 X 有耕地面积 110万亩,山地面积 34 万亩,特色农业发展迅猛,是我国粮、棉、油、猪重点生产区。近年来, X 县借倡导环保春风,扬优成势,大力发 展无公害绿色产业,并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作好农业工作,基本实现了“县有主导产业,乡有经济强项,村有骨干品种,户有主营项目。”湖滨地区养殖甲鱼、银鱼、鳜鱼、青虾、 河蟹等。山区种植黑芝麻、百合、烟叶、莲子、蔬菜、药材、板栗。全县突出抓好“二水”(水产、水禽)“一药”(中药材),水禽畜禽及牛羊工程已具规模效益。全县还有莹石矿储量 70 万吨,花岗石存量亿方,瓷土、石灰、煤、金、钨等矿产具有较高开采价值,是一座待人开发的宝库 。 东湖水碧揽胜在县城 一个风光旖旎的天然湖,这个湖座落在县城东边,人称为东湖。东湖纳芝 山、白土山、荐福山、风雨山的集水,从德新桥注入鄱江。湖周长 15 千米,有 100多公顷水面。秦时, ,在这里训练过水军,所以又名督军湖。可以这样说,在我国的县级城市里,像 数寥寥无几。这个湖四季景色宜人:碧波涟漪,白鸥翱翔;绿树成荫,百花争艳;芙蕖鲜菱,一望似锦;渔歌唱晚,雁阵惊寒;雪舞婆娑,孤舟扬櫂。从这里西望芝山,夕照开屏;东看荐福,晨曦朝列;北眺风雨,乔木插天;南临古镇,气象万千。古塔、高楼、学校、民宅错落有致,交相映辉。天公巧构,灵气灿然。 鲸波皱而云端织,鳌 浪鼓而烟雨餐,草则绿萍紫荇,果则红菱白莲,鱼则玉鲫金鲤,鸟则翠雀金鸢。 东湖以其独有的风貌,给人留下美不胜收的景观。是故, 东湖十景 。 自然景观有李梅岭的幽村古刹,五雷万春山色, X 湖的湖光帆影。 会经济发展情况 201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元,同比增长 第 二产业增加值 元,同比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 元,同比增长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整为 中第二产业比重提高 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 元,增长 占 比重达 比上年提高 百分点。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4374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比上年下降 5个百分点。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24417 元,同比增长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 25126人,比上年末增加2291人。其中参保职工 17998 人,参保离退休人员 7128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 数 47395 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22147 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25248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 11 个乡(镇、场、办事处)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为 3246 万元,累积受益 42357人次。年末全县 5711个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8077 个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建成廉租住房 188 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 107 万元,受益 1326 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560户,新建和维修住房 平方米。 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年末全县从业人员 上年增加 中,第一产业 少 人,增加 三产业 人,增加 人。 设必要性 1、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X 县十分重视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多数集聚区中都有大量的树木和大面积的草坪,这无疑使其成为清除各种污染物的“空调机”,是吸收城市过量二氧化碳的“海绵”,对城市区域小范围的环境净化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 随着 X 县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X 县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但随之环境问题 也日益突出。 X 县 X 湖公园提升改造工程的实施,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净洁、优美、舒适、方便的环境,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提供有力的支撑。 2、有助于延续城市文脉,提高城市形象 城市文脉是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及文化传统,它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绵延,不仅仅依赖于现存的文化,如果过去的文化已不复存在,也难以形成文脉。城市的文脉与城市的功能密切相关,城市的功能发生急剧重大的改变有可能会影响城市文脉的形成和延续。 该项目位于中心城区,地理位置重要,通过对 X 县 一步改善 X 县的面貌,增加 X 县的绿地面积和 城市空间容量,从而大大提升 X 县的文化品位和档次,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3、有助于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需要 将 X 县 意公园与周边地区在功能上的互补与平衡,借助于 X 县 X 湖公园对于周边地区的辐射作 用,以大公园带动大街区,为城市创造直接与间接的财富。 4、有助于带动城市旅游业,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场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把森林引入城市,让城市坐落在森林中”的理念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充分满足广大市民接触自然、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愿望,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 一,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关心民生的重要体现。 项如今,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得人们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而社会精细分工带来的工作倦怠感和社会关系不断调整的紧张感也使得人们愈发感到休闲活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休闲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城市公园将为人民群众提供适宜的休闲活动场所。加快文化休闲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富强和谐的现实需要。良好的文化基础设施,是构成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不仅要靠经济强市,也要靠文化立市,因此,应加快文化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文化的统筹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的就不仅仅 是城市面貌的改变,更是城市功能的一次提升与飞跃。 项目建设条件 第 3章 项目建设条件 目建设条件 理位置及概况 江西省试点 省直管县 之一。 162345 至 1170615 ,北纬 284626至 294203 之间,北与彭泽县和安徽省东至县交界 ; 南同余干、万年接壤 ;东以景德镇、乐平市为邻 ; 西北同都昌县山水相连。 截至 2014年, 21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 因此有 中国湖城 的美誉。 设条件 本项目是城市绿化改造工程属社会公益性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其建设和运营有利于提高 证城市交通有序通畅的需要,对投资及社会治安方面也起到一定的基础性作用,该项目的建设也是 成后能改善城市的硬件环境。 本项目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有利该项目尽快建成。 通条件 项目地处 通条件十分优越。 电条件 项目所在地用水用电均 由 X 县供水网和 X 县供电网提供,项目用水用电均可以保证。 部条件 项目建设条件 项目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十分重视,积极筹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局领导组织实施项目建设程序,协调并解决项目建设的相互关系及存在问题,齐心协力,精心组织,精心布置,把工程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为本项目建设创造了很好的内部条件。 然环境条件 X 县 二氧化硫 、 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 满足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996)的二级标准 ; 全年平均降尘量为 平方公里 /月,超过当地降尘标准( /平方公里 /月) /平方公里 /月 ;地表 水环境质量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水域标准;声环境质量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二类区标准,无突出环境问题。 气象:县境地处中亚热带,具有东亚季风区的特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霜期较短、四季分明。 气温:历年平均气温为 以 1998年、 2006年 最高, 1965年、 1976年、 1980年 最低。最热月 7月,月平均气温为 极端最高气温 出现在 1967年 8月 28日;极端最低气温 出现在 1967年 1月 16日。 降水:历年总降水平均 中 1半年占全年降水量的 69, 4为汛期,平均月雨量在 200全年降水量的 年最大降水量 现在 1998年。月最大降水量 现在 1998年 7月。雨量分布是四周多,中间少;东北多,西南项目建设条件 少。 日照:境内山峦起伏,走向不一,由于云雾、雨日较多,高山挡光,林木蔽荫,使各地日照时数差异较大,西南乡多于东北乡,平原低丘多于山区。全年可照时数 闰年 而实际只有 可照时数的 39。 风向风速: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历年平均风速 秒;极端最大瞬间风速为 40 米 /秒以上,出现在 1965 年 8 月 13 日和 1978年 8月 19日。 水文: 表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 地下水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丰富,水位较高,渗透性好,对建筑物基础无侵蚀作用。 地震: 度地震烈度区,地质条件良好。 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拟改造的绿地所处位置位于城市建成区,公用设施较齐全,施工用水、用电、临时用房均能就 地解决,施工条件较好。能够依托城市充分利用现有城市的一切资源。主要建设内容及设计方案 第 4章 主要建设内容及设计方案 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为 湖公园提升改造工程,总用地面积 75017平方米,绿化面积 41113平方米,铺装硬化 23614平方米,园路面积 2400平方米,人行道 4295平方米,水体面积 3595平方米。主要内容如下: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所占比例 1 总用地面积 75017 100% 2 绿化提升改造面积 41113 3 铺装硬化 23614 4 园路面积 2400 5 人行道面积 4295 6 水体面积 3595 具体工程量见下表: 序号 分项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新增广场铺装 4295 2 原有铺装改造 项 1 原有铺装 18897 ,面层改造 3 园路改造 400 园路加宽,面层、基础增加 400 4 人行道 1070 人行道扩宽 2m,增加面积为 1070 5 管理房修缮 组 2 建筑外立面改造,约 1370 6 亭修缮 组 3 刷漆 7 水系改造 项 1 清淤,增加水循环系统 8 喷泉修缮 项 1 9 栈道修缮 项 1 10 木桥修缮 项 3 刷漆 11 景石 项 1 增加景石 12 廊架 组 1 13 条石座凳 组 1 14 树池 组 5 15 花坛 组 2 16 汀步 组 1 17 绿化 38688 大树及二层乔木保留,群落式种植,适量增加乔木 18 土方 m 绿化面积 19 原有水电修缮 项 1 原有照明系统排水系统设施维护修缮 20 给排水 项 1 增加局部灌溉系统 21 电器照明 项 1 增加 局部庭院灯草坪灯 22 背景音乐 项 1 23 标识系统 项 1 24 座凳 项 1 25 垃圾桶 项 1 划设计依据 主要建设内容及设计方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4、 公园设计规范 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0189 划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 公园 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大片的种植绿地,还要有游憩活动的设施,是群众性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人民的文化生活都 起着重要作用。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和要求 : 一、 特点鲜明突出,布局简洁明快 公园 的平面布局不宜复杂,应当使用简洁的几何图形。从美学理论上看,明确的几何图形要素之间具有严格的制约关系,最能引起人的美感;同时对于整体效果、远距离及运动过程中的观赏效果的形成也十分有利,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二、 因地制宜,力求变化, 本项目 地段面积 较 大,又有地形起伏,以自然式布置。城市中的 景观改造 贵在自然,最好能使人从嘈杂的城市环境中脱离出来。同时 景观 宜充满生活气息,有利于逗留休息。另外要发挥艺术手段,将人带入设定的情 境中去,做到自然性、生活性、艺术性相结合。 三、 小中见大,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 1、 布局要紧凑:尽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将 公园 中的死角转化为主要建设内容及设计方案 活角等。 2、 空间层次丰富:利用地形道路、植物小品分隔空间,此外也可利用各种形式的隔断花墙构成园中园。 3、 建筑小品以小巧取胜:道路、铺地、坐凳、栏杆的数量与体量要控制在满足游人活动的基本尺度要求之内,使游人产生亲切感,同时扩大空间感。 四、 植物配置与环境结合,体现地方风格。严格选择主调树种,考虑主调树种时,除注意其色彩美和形态美外,更多地要注意其风韵美,使其姿态与周围的环 境气氛相协调。注意时相、季相、景相的统一,为在较小的绿地空间取得较大活动面积,而又不减少绿景,植物种植可以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乔木以点植为主,在边缘适当辅以树丛,适当增加宿根花卉种类。此外,也可适当增加垂直绿化的应用。 五、 组织交通,吸引游人在道路设计时,采用角穿的方式使穿行者从绿地的一侧通过,保证游人活动的完整性。 六、 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兼顾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要按互补的原则进行处理,如:硬质景观突出点题入境,象征与装饰等表意作用,软质景观则突出情趣,和谐舒畅、情绪、自然等顺情作用。 七、 动静分区为满足不 同人群活动的要求,设计 景观改造 时要考虑到动静分区,并要注意活动区的公共性和私密性。在空间处理上要注意动观、静观、群游与独处兼顾,使游人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空间类型。 意与设计思想 主要建设内容及设计方案 计理念 本 公园 做为现代人们生活的一个活动空间,有其公共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诸多属性,但它区别于 一般休闲公园 设计,所以更多的应是以简练、概括为主,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公园 设计有三大基本因素,形象(景观)、功能(实用)、环境,这三大要素组成了人们休闲、集会、学习交流和了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各层面,同时更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明与进步发展 程度,它必须充满现代气息和时代感,公园 体现的是一个时代主题。 现手法 1、 艺术与思想表现的设计:以形式美体现思想性和精神面貌。以简约的、概括的现代手法为主,细节上以精细的工笔手法刻画,体现出优雅的文化特色及装饰效果,突出景观规划的装饰性、观赏性和时代性。 2、 环境绿化设计:以再造山川秀美工程为前题,以生态建设为目的。考虑到按照业主减少植物栽植率的要求,在设计时,侧重竖向的绿化,平面绿化率适当减少,绿化手法上以开阔的、简炼的划分手法处理,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节奏。 3、公园 小品设计:小品设计以功能和景观兼 容为目的,在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达到景观装饰的效果。 项设计 观铺地设计 园林铺装,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运用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按照主要建设内容及设计方案 一定的方式铺设于地面形成的地表形式。作为园林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园林铺装主要通过对园路、空地、公园等进行不同形式的印象组合,贯穿游人游览过程的始终,在营造空间的整体形象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铺装的园林道路,在园林环境中不仅具有分割空间和组织路线的作用,而且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和活动场所,同时还直接创造出了优美的地面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增强了园林艺术的效果。 1、园 林铺地的表现要素 园林铺装的形式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主要通过质感、色彩、纹样和尺度的相互组合产生变化。 2、园林铺装的功能 功能性是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之时一个十分重要的指导原则,尤其是 公园 这样的公共场所更要注重人的存在,做到时时处处以人为本。一个成功的园林设计往往是以满足功能性为主导,做到了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3、园林铺装的生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型园林成为园林发展的方向,园林铺装的生态性问题也逐渐受到设计师的重视。传统的铺装材料已经逐渐被多种多样的现代材料所取代。采取生态型较好的铺装还能很 好的调节地面温度,有效地缓解“热岛效应”。 植 设计 一、植物配置原则: 主要建设内容及设计方案 1、植物多样性。注重植物多样性原则,合理进行植物配置,力求行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达到植物的绿化、美化、净化、香化的效果。 2、层次丰富性。植物景观中强调常绿和落叶、阔叶与针叶、乔木与灌木、地被与花草相结合,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并且从植物群落的空间围合形态上,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从密林小径、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到缓坡草坪,形成疏密、明暗、动静的对比。 3、季相变化。植物造景注重四季季相变化,创造 春花 烂漫、夏荫浓郁、秋色斑斓、冬季苍翠 的四季美景。 二、 种植说明: 1、绿地内应回填含腐植质较高的砂性耕作土,切忌回填建筑渣土。有乔木处应加深至 100坑长宽控制在比土球直径大 30坑底部铺 200穿越绿地之管线,如遇植乔木处,应埋深 无法埋深,则应绕行,以保证管线安全,并利栽种和植物生长。 2、本工程中,色叶花灌木采用密集性种植方式,适当整形修剪。绿地内乔木种植位置和数量仅供参考。为达到最佳植物景观效果,实际乔木种植位置和数量根据实地空间 景观效果,在现场定位、放样。 3、植物种植时应讲究艺术性,注重立面构图,色彩搭配。为尽快达到设计效果,苗木宜大不宜小,如苗木达不到要求规格时,应增加苗木数量。对于一时难以采购到的苗木,可用色彩、造型相近的苗木主要建设内容及设计方案 替换(替换时一定要征得设计和业主的同意和认可后进行)。所种苗木尽可能带土球种植,并适当施放磷肥,以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发育。 4、土方达到要求的标准后,数天后最好雨天后,待到土壤基本下沉稳定,局部区域进行适当修补,面层进行土方细整。 5、绿化工程应至少养护管理一年,达到一定的植物景观效果,经由设计部门参与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与甲方。 三、 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整体上,以斜对角对称的方式处理,注重平面和立面结合的效果。平面以大面积不规则的几何线条划分,看似随意而又规整的草地,不加任何修饰,体现空旷的视觉效果。 植物分别以观花、观叶、观形为主: 1、观叶植物:银杏、合欢。银杏叶形独特,秋季变黄,果可入药,是很好的观叶植物。合欢叶形如羽状,合欢同时又是美丽的观花树种。 2、观花植物:桂花,八月桂花十里香,是吉祥太平的象征。 3、观形植物:棕榈,树形 清秀挺拔,四季长绿,有文化树之称。 林小品及植物搭配 园林建筑小品是在园林绿地中为 群众 提供服务功能,方便绿化管理的,用作装饰、展示、照明、休息等的小型建筑设施。它的特征是体量较小、造型丰富、功能多样、富有特色。 一、 植物配置突出建筑小品的主题 在园林绿地中,许多建筑小品都是具备特定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功能实体,如装饰性小品中的雕塑物、景墙、铺地,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主要建设内容及设计方案 下表达了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二、 植物配置协调建筑小品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建筑小品因造型、尺度、色彩等原因与周围绿地环境不相称时,可以用植物来缓和消除这种 矛盾。 三、 植物配置完善建筑小品的功能 好的植物配置不仅起到美化建筑小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配置更加完善建筑小品本身的功能。如指示小品(导游图、指路标牌)旁的几棵特别的树可以起到指示导游的作用;在廊架上以攀援类植物栽植,更加完善了廊架蔽荫的效果和功能。 化灌溉与排水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依照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0268 公园 绿化灌溉分自动灌溉和人工拉皮管浇灌两种方式,埋设的水管采用 动灌溉采用自动伸降旋转式喷头,主要布置于大面积绿化地内。其公园中间的 零星绿化地,花坛内绿化浇水按间距不大于 40米布置洒水栓,由养护人员拉皮管浇灌。 公园采用加盖板明沟收集雨水,绿化地内采用在游步道边布置雨水口,为保证景观渠内的水质,设计上要求初集雨水经过过滤和沉淀后才排入就近水域。 1、管材及接口:除 水口连接管采用平口式钢筋混凝土级排水管外,其余排水管道均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级排水管,管道接口均采用滑动橡胶圈接口。 主要建设内容及设计方案 2、雨水口采用偏沟式单蓖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为: 度i= 3、排水检查井的大小按排水管管径来确定,本设计排水管道管径较小,故采 用 700的圆形检查井。 4、其它管线在设计时,须满足其相关专业的各项规范要求,务必做到合理可行。 5、排水检查井井室为混凝土结构,检查井井盖顶面与路面做平,井筒内外壁用 1: 2 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厚 20钢爬梯易锈蚀脱落,为安全起见,采用球墨铸铁爬梯代替。 6、管线交叉处不满足最小净距时,基础用 避免交叉点设管枕。 7、雨水检查井参照 02施工,规格详见材料表。雨水口应按 05要求施工。 助工程规划 辅助工程包括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等工程。 一、给排水工程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依照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0268 公园 绿化灌溉分自动灌溉和人工拉皮管浇灌两种方式,埋设的水管采用 动灌溉采用自动伸降旋转式喷头,主要布置于大面积绿化地内。其公园中间的零星绿化地,花坛内绿化浇水按间距不大于40米布置洒水栓,由养护人员拉皮管浇灌。 主要建设内容及设计方案 公园采用加盖板明沟收集雨水,绿化地内采用在游步道边布置雨水口,为保证景观渠内的水质,设计上要求初集雨水经过过滤和沉淀后才排入就近水域。 二、电力工程规划 本工程项目所在地附近已有市政电网通过, 并且线路荷载能满足新建项目用电需要。电力主要保证 公园 内路灯、景观节点亮化等的使用。 本项目的电气工程包括景观照明配电,在室外设有照明配电箱和动力配电箱 (配电箱及变压器位置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但要业主及设计单位同意 )。 能定位 建造优良的城市绿化体系、营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着力提高绿地规划设计水平、 市政 绿化建设品位,不断完善城镇绿地系统布局和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科学的绿化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城镇绿化 工作 的发展 ,是此次项目的功能定位。正确的定位对于促进 善人们生活水平、构建和谐 社会有着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要求我们要以“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 “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 ” 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建设内容及设计方案 要求,是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的重大举措,是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设目标 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大城市框架,促 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人均收入; X 县 X 湖公园提升改造工程的绿化规划设计充分利用这一区域的现状优势,运用现代设计手法以流畅几何线形,强化带状空间的纵深和扩展感,通过多种地被植物形成多层的绿化格局,体现现代城市风貌和生态文化之韵。为 节能措施 第 5章 节能措施 节约能源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长期基本国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能源资源约束还在不断加剧,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和紧迫任务。 计依据 能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3.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 200715号) 4.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 20042505 号) 5.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改委、科技部 2006 年 12月) 6.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 2005 年 65号) 7.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 13471.中小型三项异 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