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061371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08.11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8-09-02
上传人:俊****计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束**(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 关 键 词:
-
沙石
振动筛
设计
cad
图纸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 资源描述:
-
目录
1 前言 1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振动筛的发展史 1
1.3振动筛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3
1.4 振动机械的用途和分类 3
1.4.1 振动机械的组成 4
1.4.2 振动机械的特点 4
1.4.3 振动机械的用途 4
1.4.4 振动机械的分类 5
2技术任务书 7
2.1 直线振动细筛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总体方案的比较确定 7
2.1.1结构及工作原理 7
2.1.2直线型振动细筛的特点 7
2.1.3各类筛分方法的比较确定 8
2.1.4 振动形式的确定 10
2.1.5 运动轨迹的确定 10
2.1.6激振方式的比较 11
2.2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12
2.2.1 振动筛降噪措施 12
2.2.2 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12
3 设计计算说明书 15
3.1运动学参数的选择计算 15
3.1.1 物料运动状态的选择 15
3.1.2 安装倾角的选择 15
3.1.3 振动方向角的选择 15
3.1.4 物料的平均速度 16
3.2工艺参数的确定 16
3.3动力学参数的选择计算 17
3.3.1工作机体的质量 17
3.3.2物料的结合质量 17
3.3.3 隔振系统的频率比及隔振弹簧刚度 17
3.4 其它零部件的选择 18
3.4.1隔振系统的选择 18
3.4.2筛箱 18
3.4.3筛面的比较选择 19
3.4.4 筛面的压紧装置 20
3.4.5支撑装置的选择 20
4 使用说明书 21
4.1 日常维护保养 21
4.2 检修周期以及大小修 22
4.3故障分析以及排除 22
5 标准化审查报告 24
5.1产品图样的审查 22
5.2产品技术文件审查 22
6 结论 25
参考文献 26
致谢 27
1 前言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商品的需求也越来越精细,质量越来越高。振动筛的技术在制造业上也有更高的要求,从最古老式的筛分机到现在最受欢迎的产品已经经过了很多代的转变,现在国外的许多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我国来说已经是遥遥领先,像美国,德国,日本等等这些发达国家,在振动筛的技术研究方面比我国早好几十年,为了满足振动筛在国民经济中的各行业中高速发展,加快振动筛的发展进度,我们对家乡沙石厂进行参观实习后,对此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做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
1.2振动筛的发展史
用筛分机把碎散物料筛分成不同的颗粒,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从英国煤炭工业的文献记载,在1589年提到煤的筛分。为了向市场提供各种颗粒的商品煤,广泛的对煤进行筛分,是到19世纪下半业才盛行起来。
固定筛是古老的筛分机。当时,有的固定筛用若干木条构成,也叫棒筛,后来出现了有传动机构的棒条筛。这就是沿用至今的辊轴筛。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圆筒筛,摇动筛和振动筛也先后问世。
与固定筛相比,虽然辊轴筛,圆筒筛和摇动筛的工作效率有较大的改善,而且仍不失为结构简单和工作可靠,但是却步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早在60年代,这些筛子在我国就开始被逐渐淘汰。固定筛不消耗动力和非常简单可靠的结构,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目前仍大量用于初步筛分。
振动筛采用抛射式筛分,筛子每振动一次,物料便被抛射一次,相对筛面冲击一次,被筛分物料的折中特点使得振动筛的筛分效率高,生产能力大,因此被广泛使用。
在振动筛产生以后,人们开始重视建立和发展筛分理论。早期的筛分理论形成于50年代初,它是以单个颗粒为研究对象而发展起来的,一般称为单颗粒运动理论。该理论系统的描述了振动筛对物料进行抛射式筛分时,单个颗粒的运动情况,进而提出了筛分机特性值,即振动强度K,和筛分特性值,即抛射强度,
经过长期实践,人们发觉按照上述筛分理论设计的振动筛,对细物料进行筛分时的生产能力太小,遂意识到以单个颗粒物料的运动状态代表成群的物料运动状态具有交大的片面性。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自1965年开始逐步建立起颗粒在筛面上的运动理论。该理论以力群为研究对象,根据物体在碰撞时传递能量的原理,提出了筛面上整个料层中不同位置颗粒的速度变化规律,突破了单颗料理论关于振动强度小于3.3的临界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薄层筛分法和变倾角筛分法,研制出等厚振动筛。








- 内容简介:
-
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亲笔): 年 月 日- 学士学位论文(设计)版权使用授权书专业: 论文(设计)题目: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本科生在校攻读期间学位论文(设计)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山西农业大学,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西农业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毕业后发表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章,作者单位署名应为“山西农业大学” ,可以在备注中注明本人现工作单位。本研究成果的知 识产权归属山西农业大学,未经指导教师和山西农业大学同意。本人不私自从事与课题有关的任何开发和盈利性活动。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亲笔): 年 月 日导 师 签 名 (亲笔):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评价表指导教师意见签 字:年 月 日评阅人意见签 字:年 月 日答辩委员会意见主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