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级经济基础最新版讲义_第1页
2011年中级经济基础最新版讲义_第2页
2011年中级经济基础最新版讲义_第3页
2011年中级经济基础最新版讲义_第4页
2011年中级经济基础最新版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 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1)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一) 需求的含义( 掌握)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例题单选题】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A.愿意购买的数量 B.能够购买的数量C.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D.实际购买的数量答案C(二) 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掌握)(1)消费者的偏好。(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但对于某些产品来说,需求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下降的。(3)产品价格。产品自身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4)替代品的价格。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5)互补品的价格。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6)预期。(7)其他因素。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例题 1单选题】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社会的人均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A.呈同方向变化 B.呈反方向变化2C.不相关 D.完全等价答案A【例题 2多选题】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A.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B.互补品的价格C.预期 D.产品生产成本E.消费者偏好答案ABCE【例题 3单选题】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A.商品品种 B.国家政策C.商品本身的价格 D.消费者偏好答案C【例题 4多选题】关于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B.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C.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将提前购买D.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随之降低E.消费者的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答案ABDE(三) 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考试内容:掌握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需求规律: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需求曲线:我们把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这条曲线被称为需求曲线。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如下图:3二、市场供给(一) 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掌握)供给是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1)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呈正方向变化。(2)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3)生产技术。生产技术的进步或革新,将增加产品供给。(4)预期。(5)相关产品的价格。(6)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例题 1单选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供给将()。A.增加 B.减少C.不变 D.不受任何影响答案A【例题 2多选题】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包括()。A.产品价格 B.生产成本4C.生产技术 D.生产要素价格E.消费者的个人收入答案ABCD(二)供给曲线考试内容: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和内容。供给规律:一般情况下,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供给曲线:用横轴表示供给量,纵轴表示价格,我们把供给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这条曲线被称为供给曲线。如下图:【例题 1单选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A.增加 B.减少C.不变 D.不受任何影响答案B【例题 2单选题】供给曲线是一条()的曲线。A.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B.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C.水平 D.垂直答案B三、均衡价格(一) 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考试内容:掌握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含义5均衡价格是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与均衡价格相对应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例题单选题】()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A.公允价格 B.均衡价格C.计划价格 D.不变价格答案B(二) 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考试内容:熟悉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最低保护价格的含义和运行机制。1.最高限价分析所谓最高限价,就是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1)最高限价的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2)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3)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实施最高限价,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现象,造成短缺。(4)要保障最高限价的顺利实施,必须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或分配措施。如凭票供应。(5)最高限价只宜短期、在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期化。2.保护价格分析6所谓保护价格,也叫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就是由政府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1)保护价格的目标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2)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3)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实施保护价格,需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4)保护价格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主要是农产品。【例题 1单选题】(2007、2008 年) 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A.平衡措施 B.引导措施C.紧急措施 D.干预措施答案D【例题 2多选题】下列关于最高限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其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B.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C.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D.最高限价高于均衡价格E.其目标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答案ABC【例题 3多选题】(2008 年) 下列关于保护价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总是高于均衡价格B.总是低于均衡价格C.导致市场过剩,需要政府收购D.导致市场短缺,需要实行配给制E.可能会出现变相涨价现象答案AC【例题 4多选题】保护价格也称()。7A.支持价格 B.最高限价 C.最低限价D.开放价格 E.计划价格答案AC四、弹 性(一) 需求价格弹性考试内容: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熟悉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熟悉需求价格弹性在企业价格决策中的应用。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即: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由于需求规律的作用,价格和需求量是呈反方向变化,因此 Ed 为负数,为简便起见,取其绝对值。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1)点弹性点弹性是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弹性。(2)弧弹性弧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点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弧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Ed=Q/(Q1+Q2)/2P/(P1+P2)/23.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8(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Ed1,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2)需求单一弹性。Ed=1,需求量变动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3)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Ed1,价格下跌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上涨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呈反方向变动趋势。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适于采用薄利多销的政策。(2)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Ed=1,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3)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d0,因为商品的需求量与替代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2)i、j 两种商品为互补品时,则 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时,表明两种商品的关系为()。A.两者为互补品 B.两者为替代品C.两者无关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答案B【例题 3单选题】(2008 年) 如果甲产品是乙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负数,则说明甲产品和乙产品()。A.无关B.是替代品C.是互补品D.是缺乏价格弹性的11答案C(三)需求收入弹性( 新增内容)考试内容:掌握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1.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和公式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变动之比,它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2.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Ey=1,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Ey1,表明收入弹性高 高档品;Ey1,供给弹性充足 ;(2)Es1,供给弹性不充足;(3)Es=1 ,供给单位弹性;(4)Es=0,供给完全无弹性;(5)Es= ,供给完全有弹性。第(4) 、(5)两种情况很少见。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12(1)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短期内,供给弹性一般较小;相反,在较长的时间内,供给弹性一般比较大。(2)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产品的资金有机构成低,短期供给弹性较大,而长期供给弹性则小一些。产品的资金有机构成高,短期供给弹性较小,而长期供给弹性则大。(3)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4)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投入品替代性大,相似程度高,则供给弹性大。【例题 1单选题】()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A.资金有机构成 B.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C.投入品替代性大小 D.时间答案D【例题 2单选题】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总是()的,所以,Es 的符号始终为()。A.同方向的,正值 B.反方向的,负值C.同方向的,负值 D.反方向的,正值答案A【例题 3多选题】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A.时间 B.资金有机构成C.预期 D.投入品的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E.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答案ABDE2011 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2)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一、无差异曲线(一)效用理论131经济人假设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需要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经济人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这个假设不仅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也是整个经济学的一个基础。当然,这一假设只是一种理想化状态,现实中的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并不总是利己的,也不能做到总是理硅的。2效用的定义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那么什么是效用呢?效用就是指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觉,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能力的主观心理评价,因此效用没有客观标准。3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就形成了两种效用理论,即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19 世纪的经济学家们认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可以用基数,就是用 1、2、3、4这些绝对数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例如,一个面包的效用是 1 个效用单位,一件衣服的效用是 10 个效用单位,等等。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消费者是无法知道效用的绝对数值的,而只能说出自己的偏好次序。因此提出了序数效用理论,就是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这些表示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效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的。4边际效用按照基数效用理论,既然效用是可以计量的,所以效用可以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的总和。也可以说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若干数量的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假定某一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 Q,总效用为 TU,则总效用函数就是:TU=f(Q)一般来说,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14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用 MU 表示边际效用,用公式表示,就是:MU=T/Q相应的遍及效用函数:从数学的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边际效用的变动有一个趋势,就是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就是说,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 7684 不断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的,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商品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效用为 0。如果继续增加消费,总效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逐渐减少,此时边际效用变为负数。(二)无差异曲线1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作为一个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选择的问题。人们对商品或服务的需要是无限的,但是人们的收入又是有限的,商品和服务不是免费可以取得的。因此,每个消费者都要在个人收入和市场价格既定的约束条件下,选择购买一定量的不同的商品或服务, 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说,消费者要选择他能够支付得起的最优的消费组合。消费组合也叫市场篮子,就是消费者购买的不同商品或服务的组合。例如,不同数量的食品和衣服的组合,组合 A 为 2 单位的食品和 3 单位的衣服,组合 B 为 1 单位的食品和 6单位的衣服服。一个消费者对于这两种商品的每一种组合,可能会偏好其中一种组合,如 A 或 B,或者对两种组合 A 和 B 的偏好无差异。根据消费者行为的某些共同特征,也为了便于分析,提出了如下关于偏好的基本假定:(1)完备性:如果只有 A 和 B 这两种组合,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也只能作出下面三种判断中的一种:一是对 A 的偏好大于 B,二是对 B 的偏好大于 A,三是对两者偏好无差异。完备性保证消费者总可以把自己的偏好 7 准确地表达出来(2)可传递性:假定有 A 的偏好大于 B,对 B 的偏好又大于 C,那么对 A 的偏好必定大于对 C 的偏好。这一性质可以保证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3)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如果两组商品的区别只是在于其中一种商品数量的不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较多的那个组合,也就是多多益善。152无差异曲线我们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描述消费者偏好。所谓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我们把前面例子中的各种消费组合在图 21。上描绘出来,并且根据对消费者有关消费组合表现出的偏好关系的观察,可以构造出一条无差异曲线。图中,横轴 x1 代表食品消费量,纵轴 X:代表衣服消费量。代表无差异曲线。在无差异曲线上所有的点都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同样的满足程度。图中的 A 点、B 点和 D 点,因为相同的偏好程度而位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沿着这条曲线可以看到,当衣服减少时,食品就会增加,当食品减少时衣服就会增加。当衣服减少而食品增加时,或当食品减少而衣服增加时,消费者的偏好都不受影响。但是当衣服和食品同时增加时,或同时减少时情况就不同了。当衣服和食品同时增加时,就会出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当衣服和食品同时减少时,也会出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因此,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绘制出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每一条都代表不同水平的偏好。根据“多比少好”的假定,消费者对数量多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大于对数量少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因此,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近,代表的商品数量越小,消费者得到的满足程度水平越低;离原点越远,代表的商品数量越大,消费者得到的满足程度越高。从理论上来说,应该存在无数条这样的无差异曲线。我们把由一组描绘某个消费者偏好关系的无差异曲线构成的图成为无差异曲线图(见图 2-2)16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较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物品量多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因此,消费者偏好程度最高的是 I3 最低的是 I1,如图 22 所示。(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如图 23 所示,假设无差异曲线 I1 和I2 相交于 A,因为 A 和 B 都在无差异曲线 I2 上,那么消费者必定同样偏好这两种商品组合;同样,A 和 C 处于无差异曲线 I1 上,所以消费者也必定同样偏好这两种商品组合。根据偏好的可传递性的假定,消费者必定同样偏好 B 和C,但这显然不可能。因为既然 B 比 C 具有更多的 X2,那么 B 必定比 C 更受消费者偏好。因此,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这是因为,为维持同等的满足程度或效用水平,要增加 X1 的数量就必须减少 X2 的数量,因此,无差异曲线从左上向右下倾斜,斜率为负。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所谓商品边际替代率,就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如果用 MRS 表示商品边际替代率,一般将放弃纵轴 X2 上商品的数量来获得横17轴 X1 额外 1 个单位商品来计算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公式表示如下:这就表示放弃第二种商品AX2 个单位,获得第一种商品AX1 个单位。加一个负号是为了使边际替代率成为正数。如果依然用纵轴表示衣服,横轴表示食品,就表示为了获得一个单位的食品,必须放弃的衣服的数量。我们可以用图 24 加以说明。图 24 中,从 A 到 B,消费者愿意放弃 6 个单位衣服以获得额外 1 个单位食品,边际替代率为 6;从 B 到 D,只愿意用 4 个单位衣服来换取 1 个单位食品,边际替代率为 4。当商品数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上述公式可表示为:它表明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如前所述,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这指的是当我们沿曲线下移时,无差异曲线斜率增加,其绝对值越来越小,也意味着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沿曲线递减。例如,从 A 点到 B 点是 6,D 点到 E 点是 2。它所表明的经济上的含义是,随着18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这就是所谓的边际商品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凸向原点。二、预算约束我们知道,消费者的选择不仅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还要受到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和市场价格的限制。这种在既定价格下,消费者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支付能力的限制表现为一种预算约束。假定只有两种商品 X1 和 X2 可供消费者选择,这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 P1 和P2,消费者可以支配的收入的金额是 m,则这个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就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P1X1+P2X2m我们可以用图 25 来表示。在图中,横轴 X1 表示商品 1 的消费数量,纵轴 X2表示商品 2 的消费数量。如果全部收入 m 都用于购买商品 1,则所能购买到的数量为 mP1,如果全部收入 m 都用于购买商品 2,则所能购买到的数量为mP2。把这两个点,即 A 点和 B 点,连接起来就叫做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人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又称为预算约束线。可见,预算线上的点表示用尽所有收入所能购买的各种消费组合,预算线外的点是支付能力所达不到的购买选择,而预算线内的点,则表示在两种商品上的花费并 未用尽全部收入 。我们把包括了预算线本身及其左下方的区域,称为消费者预算可行集,或预算空间,表示消费者受到的支付能的限制,是费者决时可以选择的区间。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的负值,就是P1P2。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19(一)收入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图 26)。图中,收入从 80 上升到 160,预算线从 L2 移动 L3,相应的购买能力扩大;相反,收入从 80 下降到 40,预算线从 L2 左移到 L1,购买能力相应下降。(二)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如果只是其中一种商品,如 X1 的价格上升,那么预算线中另一商品 X2 的截距固定不变,而商品 X1 截距缩小,表明随该商品价格上升,可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减少。20如图 27 中,表现为预算线在纵轴上的端点 A 不变,而横轴上的端点 B0 发生移动。如价格下降则预算线向右旋转到 B2 点,而价格上升则向左旋转到 B1 点。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左移,相反则右移。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那么预算线不动。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一)消费者均衡在收入和商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能有一条,但该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由于偏好的不同却有无数条。面对一条预算线和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呢?将预算线置于无差异曲线图中,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关系有三种情况,如图28 所示。211预算线 AB 与无差异曲线 I1 相交时于 M 和 N 点。不难看出,虽然交点在预算线上,且可以满足消费者一定的满足程度,但却不是最受偏好的选择,因为消费者在不改变预算线的前提下,通过消费数量的调整,可以提高其满足程度。如将消费组合移动至 MN 点之间时,消费者花费同样的预算,却可以得到程度更高的满足。2预算线 AB 与无差异曲线 I3,既不相交,也不相切。虽然无差异曲线 I3 的每一点,例如 P 点的商品组合,能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满足程度,但因超过了现有的购买能力而无法实现。3预算线 AB 与无差异曲线 I2 相切于 C 点。C 点既在预算线 AB 上,又在无差异曲线上,也就是说,C 所代表的商品组合既是消费者用现有收入可以买到的,同时它又能给消费者带来最高程度的满足。可见,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上。在切点 C,无差异曲线 I2 的斜率恰好等于预算线的斜率。根据前面的分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因此,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即,MRSP1P222上式就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其含义是: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是以三个条件为前提的,即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和价格不变。现在假定偏好不变和收入不变,用图形来分析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并从而说明需求曲线的形成。如图 29 上半部分所示,假设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不变,并假设只有商品 1的价格发生变化,商品 2 的价格保持不变。开始,商品 1 的价格为 P11 时,预23算线 AB0 与无差异曲线 I3 相切于 M 点,M 点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消费选择,此时商品 1 的消费量为 Xm 假设商品 1 的价格下降为 P12,预算线移动为AB1,AB1 与无差异曲线 I2 相切在 N 点,此时消费者在 N 点消费获得最大满足,商品 1 的消费量为 X12。同理,在商品 1 的价格为 P13 时消费者要实现效用最大,商品 1 的消费量为 X13,所以商品 1 的上述价格与消费量的对应点都是其需求曲线上的点。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得到商品 1 的需求曲线,如图 29下半部分所示。从图 29 可以看到,由于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预算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动,从而引起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即消费者均衡点的移动。把这些均衡点,如图中的 M、N、P,连接起来便可以得到一条价格一消费曲线。价格一消费曲线(PCC)表示消费者偏好和收入不变时,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两种商品在不同价格下的效用最大化的各种组合。由价格一消费曲线可以看出,当商品 1 的价格下降时,无差异曲线向外转,因而商品 1 的需求量上升,所以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同时,不同价格条件下的消费量,是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切点上对应的数量,所以消费者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产生两种效应,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是指在名义收人不变时,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一种商品价格的降低会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提高了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反之,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则会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下降,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替代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某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导致两种商品之间的最佳替换率变化,这种变化会使消费者去调整两种商品的消费比例,消费者会增加消费现在变得相对便宜的商品,减少消费那些现在变得相对较贵的商品。在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通常会同时出现。对于替代效应,当一种商品变得相对便宜时,对它的购买量总会上升,因此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方向总是反方向的。但是,对于收入效应,则比较复杂。我们知道,当价格下降,一个人的实际收入相对增加时,对商品的需求量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这取决于该种商品是正常品,还是低档品。在正常品的情况下,价格下降,收入上升,需求也上升,因此,收入效应与价格变动是反方向;在低档品的情况下,价格下降,收入上升,但是需求反而下降,因此收入效应与价格变动却是同方向的。对于正常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从而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因此,正常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对于低档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而大多数情况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从24而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从需求曲线来看,就是低档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而正常品的需求曲线更平缓,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更大。边际商品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是因为边际商品替代率递减。边际商品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例题 1单选题】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A.消费者的偏好B.消费者的收入C.商品的价格D.效用的大小答案A【例题 2单选题】当边际替代率沿着无差异曲线递减时,一个前提条件是()。A.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值B.无差异曲线斜率为正值C.无差异曲线是凹的D.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答案D【例题 3多选题】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有()。A.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B.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可以相交C.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D.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E.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答案ACE25【例题单选题】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A.消费者收入大小B.消费者偏好变化C.商品的价格D.商品价格和收入答案C【例题多选题】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A.消费者偏好B.商品价格C.消费者收入D.价格弹性E.商品边际替代率答案BC【例题多选题】(2007、2008 年) 使需求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化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A.替代效应B.互补效应C.收入效应D.蛛网效应E.乘数效应答案AC2011 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3)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新增)(一) 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26考试内容: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掌握生产者的基本假设。生产者即企业或厂商。企业的主要形式包括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1.个人企业个人企业也称为业主制企业,在个人企业中,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了解其优缺点。2.合伙制企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了解其优缺点。3.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具有法人资格,公司享有法人财产权即公司资本和财产不属于出资人所有,而属于公司法人。按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制企业的特点是:(1)公司为股东所有;(2)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3)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分别由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拥有,即公司为股东所有,公司的控制权在董事会监督下的经理层;(4)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例题 1多选题】下列各种企业中,()属于法人企业。A.个人企业B.合伙制企业C.有限责任公司D.股份有限公司E.合作制企业答案CD【例题 2多选题】公司制企业的特点有()。A.公司为股东所有B.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C.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27D.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E.公司股东承担无限责任答案ABCD(二) 企业形成的理论考试内容:掌握科斯的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交易费用是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企业产生以后,社会上就形成了两种交易,即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的交易。两种交易方式都要支付交易费用或成本。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产生了。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例题单选题】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A.交易成本的节约B.外部性C.市场失灵D.企业内部可以构造权力制衡机制答案A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新增)(一) 生产及相关概念生产是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产出是生产者向社会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出和无形的服务产出。投入主要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从较长时期来看,企业的各项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但在短期内,企业的投入分为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28(二)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生产函数是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任何生产函数都以一定时期的生产技术水平为条件,当技术水平发生变化时生产函数也会发生变化。假定生产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为 X, ,X:,Xn,Q 为所能生产的最大的产量,则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Q f ( X 1 , X 2 , X n )生产函数表示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所有的生产过程当中,所以,所有的企业都有其生产函数。这里要注意的是,生产函数是最大产量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这是为了使企业的生产函数具有可靠性,体现企业将一定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能力。在具体分析产量与生产要素的关系时,为了简化起见,一般假设只有一种要素可变,或者两种生产要素可变。(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1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假设只有一种投入可以改变,而其他投入不可以改变,这是对企业短期行为的分析。一般假设劳动投入可变,而其他要素,例如资本等不可变,实际是要分析基本投资一定,即厂房、机器设备等在某一时期内不能变化时,只能改变使用的劳动力数量,来调整企业的产量时,企业的选择及其合理性。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也称短期生产函数,其基本形式为:其中,K 表示资本量固定不变,这时总产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劳动量 L。随着劳动量的连续变化,会引起总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