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全套非标】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0页/共33页)
编号:1063635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5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8-09-04
上传人:小***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林**(实名认证)
福建
IP属地:福建
150
积分
- 关 键 词:
-
传动轴
零件
机械
加工
工艺
规程
夹具
设计
全套
非标
- 资源描述:
-
!【包含文件如下】【机械类设计类】CAD图纸+word设计说明书.doc【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企鹅97666224】.bat
V型夹紧块A4.dwg
V型定位块A3.dwg
任务书.doc
传动轴工序图全套.dwg
传动轴毛坯图A3.dwg
传动轴零件图A3.dwg
压板A4.dwg
夹具体A1.dwg
夹具装配图A0.dwg
夹紧套A4.dwg
定位座A3.dwg
对刀块A3.dwg
工序卡片.doc
工艺过程卡片.doc
说明书.doc
摘要
设计内容传动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通过对任务书的解读,内容有加工工艺规程,专用夹具两部分。在掌握零件作用以及对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这两部分的设计内容。
在进行设计之前,对机床专用夹具部分的内容进行了了解和掌握。对零件传动轴的零件图进行了分析,知晓该传动轴的作用是传递相关的运动和动力,因为零件在工作中承受的载荷不是很大,工作相对平稳,其材料是常见40Cr,并经热处理。编写了加工工艺路线,填写过程卡还有工序卡,对其中相应切削数据进行计算。完成了零件毛坯图的绘制,坯料用热轧圆钢。
本次设计的专用夹具是为加工宽6mm,长16mm键槽而进行的。采用立式铣床进行加工。在明确定位原理的基础上,完成零件定位方案的设计;选择了定位元件;完成夹紧方案的设计;选择了夹紧元件。还对对刀块、铣削力等。
关键词:传动轴、加工工艺、宽6mm,长16mm键槽、夹具、立式铣床
目 录
摘要 I
第一章 传动轴零件结构分析 1
1.1 零件的作用 1
1.2 零件的组成表面 1
1.3 零件的加工要求及形位公差 2
1.3.1 零件的加工要求 2
1.3.2 零件的形位公差 2
第二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3
2.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概述 3
2.2 零件生产类型、材料、制造形式及热处理 3
2.2.1 零件的生产类型 3
2.2.2 零件的材料 3
2.2.3 零件的制造形式 3
2.2.4 零件的热处理 3
2.3 零件的毛坯图 3
2.4 零件加工基准的选择 4
2.5 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 4
2.6 零件加工装备、装夹方案、刀具及量具的选择 5
2.7 零件加工余量的确定 5
2.8 零件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8
第三章 铣床专用夹具设计 22
3.1 定位方案的确定 22
3.1.1 传动轴定位方案的确定 22
3.1.2 V型定位块定位方案的确定 22
3.1.3 定位座定位方案的确定 22
3.1.4 对刀块定位方案的确定 22
3.2 定位元件的确定 22
3.2.1 传动轴定位元件的确定 22
3.2.2 V型定位块定位元件的确定 22
3.2.3 定位座定位元件的确定 22
3.2.4 对刀块定位元件的确定 23
3.3 夹紧方案的确定 23
3.3.1 传动轴夹紧方案的确定 23
3.3.2 V型定位块夹紧方案的确定 23
3.3.3 定位座夹紧方案的确定 23
3.3.4 对刀块夹紧方案的确定 23
3.4 夹紧元件的确定 24
3.3.1 传动轴夹紧元件的确定 24
3.3.2 V型定位块夹紧元件的确定 24
3.3.3 定位座夹紧元件的确定 24
3.3.4 对刀块夹紧元件的确定 24
3.5 夹具体的确定 24
3.6 导向装置的确定 24
3.7 铣削力的确定 25
3.8 夹紧力的确定 25
3.9 定位误差的确定 26
结论 27
致谢 28
参考文献 29

















- 内容简介:
-
设 计 ( 说 明 书 )题目 传动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专 业: 学 生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时 间: I摘要设计内容传动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通过对任务书的解读,内容有加工工艺规程,专用夹具两部分。在掌握零件作用以及对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这两部分的设计内容。在进行设计之前,对机床专用夹具部分的内容进行了了解和掌握。对零件传动轴的零件图进行了分析,知晓该传动轴的作用是传递相关的运动和动力,因为零件在工作中承受的载荷不是很大,工作相对平稳,其材料是常见 40Cr,并经热处理。编写了加工工艺路线,填写过程卡还有工序卡,对其中相应切削数据进行计算。完成了零件毛坯图的绘制,坯料用热轧圆钢。本次设计的专用夹具是为加工宽 6mm,长 16mm 键槽而进行的。采用立式铣床进行加工。在明确定位原理的基础上,完成零件定位方案的设计;选择了定位元件;完成夹紧方案的设计;选择了夹紧元件。还对对刀块、铣削力等。关键词:传动轴、加工工艺、宽 6mm,长 16mm 键槽、夹具、立式铣床II目 录摘要 .I第一章 传动轴零件结构分析 .11.1 零件的作用 .11.2 零件的组成表面 .11.3 零件的加工要求及形位公差 .21.3.1 零件的加工要求 .21.3.2 零件的形位公差 .2第二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32.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概述 .32.2 零件生产类型、材料、制造形式及热处理 .32.2.1 零件的生产类型 .32.2.2 零件的材料 .32.2.3 零件的制造形式 .32.2.4 零件的热处理 .32.3 零件的毛坯图 .32.4 零件加工基准的选择 .42.5 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 .42.6 零件加工装备、装夹方案、刀具及量具的选择 .52.7 零件加工余量的确定 .52.8 零件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8第三章 铣床专用夹具设计 .223.1 定位方案的确定 .223.1.1 传动轴定位方案的确定 .223.1.2 V 型定位块定位方案的确定 .223.1.3 定位座定位方案的确定 .223.1.4 对刀块定位方案的确定 .223.2 定位元件的确定 .223.2.1 传动轴定位元件的确定 .223.2.2 V 型定位块定位元件的确定 .223.2.3 定位座定位元件的确定 .223.2.4 对刀块定位元件的确定 .233.3 夹紧方案的确定 .233.3.1 传动轴夹紧方案的确定 .233.3.2 V 型定位块夹紧方案的确定 .233.3.3 定位座夹紧方案的确定 .233.3.4 对刀块夹紧方案的确定 .233.4 夹紧元件的确定 .24II3.3.1 传动轴夹紧元件的确定 .243.3.2 V 型定位块夹紧元件的确定 .243.3.3 定位座夹紧元件的确定 .243.3.4 对刀块夹紧元件的确定 .243.5 夹具体的确定 .243.6 导向装置的确定 .243.7 铣削力的确定 .253.8 夹紧力的确定 .253.9 定位误差的确定 .26结论 .27致谢 .28参考文献 .290第一章 传动轴零件结构分析1.1 零件的作用夹具设计的零件是传动轴,传动轴是机械上最为常见的轴类零件。零件在工作中承受的载荷不是很大,工作相对平稳。具体图 2.1 传动轴零件图。技 术 要 求调 质 处 理 20-4HB图 2.1 传动轴零件图1.2 零件的组成表面1、两端 M24X1.5 螺纹所在螺纹表面及端面;2、30 外圆所在表面及端面;3、两端 3X1.5 螺纹退刀槽所在表面及端面;4、4 处 3X0.5 砂轮越程槽所在表面及端面;5、35 外圆( 2 处) ,44 外圆,46 外圆及 52 外圆所在表面及端面;6、宽 8mm,长 16mm 键槽所在表面及端面;7、宽 12mm,长 36mm 键槽所在表面及端面;8、宽 6mm,长 16mm 键槽所在表面及端面。11.3 零件的加工要求及形位公差1.3.1 零件的加工要求1、30 外圆所在表面,其表面粗糙度公差为 Ra0.8um;2、左端 35 外圆所在表面,其表面粗糙度公差为 Ra0.8um;3、44 外圆所在左端面,其表面粗糙度公差为 Ra0.8um;4、52 外圆所在右端面,其表面粗糙度公差为 Ra0.8um;5、46 外圆所在表面,其表面粗糙度公差为 Ra0.8um;6、右端 35 外圆所在表面,其表面粗糙度公差为 Ra0.8um;7、宽 8mm,长 16mm 键槽所在上下两端面,其表面粗糙度公差为 Ra3.2um;8、宽 12mm,长 36mm 键槽所在上下两端面,其表面粗糙度公差为 Ra3.2um;9、其余未注表面粗糙度公差的表面,其表面粗糙度公差为 Ra6.3um。1.3.2 零件的形位公差1、30 外圆所在轴线相对于“两端 35 外圆所在轴线 ”的直线度公差为 0.02;2、左端 35 外圆所在左端面,44 外圆所在左端面相对于“ 两端 35 外圆所在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为 0.02;3、52 外圆所在右端面相对于“两端 35 外圆所在轴线 ”的直线度公差为0.02;4、46 外圆所在表面相对于“两端 35 外圆所在轴线 ”的直线度公差为 0.02;5、宽 8mm,长 16mm 键槽所在两工作面,相对于“两端 35 外圆所在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 0.03;6、宽 12mm,长 36mm 键槽所在两工作面,相对于“两端 35 外圆所在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 0.03。2第二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2.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概述在允许的生产的条件下,选择最为合适的机床加工方法还有工艺过程。并且采用规程形式的文件进行编写,在完成了审核的基础上送到车间指导工人进行加工。其涉及到的内容如下:1、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2、选用的工艺装备,包括刀具、量具、夹具等。3、机床主轴转动速度,切削速度,刀具的切削深度和进给量等;4、刀具进给的次数,加工的基本时间还有辅助的时间等等。2.2 零件生产类型、材料、制造形式及热处理2.2.1 零件的生产类型通过对任务书解读的基础上,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是中等批量生产。2.2.2 零件的材料本次传动轴其材料选择常见的 40Cr,该材料综合性能均不错。2.2.3 零件的制造形式传动轴是细长轴,其制造形式选择热轧圆钢,材料是 40Cr。2.2.4 零件的热处理考虑到需要对零件的综合性能进行提高,内部组织进行改善,应对零件进行调质处理。2.3 零件的毛坯图上面已经对零件的材料、制造形式还有热处理进行了设计还有选择。本次选择的毛坯外圆应和零件接近。取零件两端面加工余量 3mm,外圆单边余量是 1.5mm。最终零件毛坯尺寸是 55X265mm。见图 2.2 传动轴毛坯图。图 2.2 传动轴毛坯图32.4 零件加工基准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满足粗基准选用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零件图的分析,确定本次零件粗基准是52 外圆,还有端面。2、精基准的选择满足精基准选用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零件图的分析,确定本次零件精基准是两端 35 外圆,还有两端面。2.5 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加工工艺路线是零件加工全过程的重要体现,工厂工人也将按照该工艺路线对零件进行加工,本次设计的加工工艺路线如下:工序 1、备料;工序 2、热处理;工序 3、钻中心孔,两端钻中心孔;工序 4、粗车 259 两端面;工序 5、粗车 52、46 、 44、2 处 35、30 及 2 处 M24 螺纹外圆;工序 6、半精车 259 两端面;工序 7、半精车 52、46、44、2 处 35、30 及 2 处 M24 螺纹外圆;工序 8、精车 46、2 处 35 及 30 外圆;工序 9、车 4 处 3X0.5 及 2 处 3X1.5 槽;工序 10、车 2 处 M24 螺纹;工序 11、铣宽 12mm,长 36mm 键槽;工序 12、铣宽 8mm,长 16mm 键槽;工序 13、铣宽 6mm,长 16mm 键槽;工序 14、磨削 46、2 处 35 及 30 外圆;工序 15、倒角;工序 16、清洗;工序 17、终检;工序 18、入库。42.6 零件加工装备、装夹方案、刀具及量具的选择加工方案涉及到的内容有,加工工序中加工设计的选择;装夹工具的选择;切削刀具的选择;测量工具的选择等。具体如下:1、车端面、外圆、槽、螺纹(1)机床:CA6140卧式车床;(2)夹具:三爪卡盘,顶尖;(3)刀具:端面车刀、外圆车刀、车槽刀、螺纹车刀;(4)量具:游标卡尺、千分尺。2、铣键槽(1)机床:X52K立式铣床;(2)夹具:专用夹具;(3)刀具:12 、8 、6指状铣刀;(4)量具:游标卡尺。3、磨外圆(1)机床:M1420-520外圆磨床;(2)夹具:专用夹具;(3)刀具:砂轮;(4)量具:千分尺。2.7 零件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 1、备料;工序 2、热处理;工序 3、钻中心孔,两端钻中心孔;工序 4、粗车 259 两端面;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2.5mm。工序 5、粗车 52、46 、 44、2 处 35、30 及 2 处 M24 螺纹外圆;工步 1:粗车 52 外圆;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1mm(单边) 。工步 2:粗车 46 外圆;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2mm(单边) 。工步 3:粗车 44 外圆;5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4mm(单边) 。工步 4:粗车 2 处 35 外圆;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3.5mm(单边) 。工步 5:粗车 30 外圆;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2.5mm(单边) 。工步 6:粗车 2 处 M24 螺纹外圆;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4mm(单边) 。工序 6、半精车 259 两端面;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0.5mm。工序 7、半精车 52、46、44、2 处 35、30 及 2 处 M24 螺纹外圆;工步 1:半精车 52 外圆;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0.5mm(单边) 。工步 2:半精车 46 外圆;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1mm(单边) 。工步 3:半精车 44 外圆;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0.5mm(单边) 。工步 4:半精车 2 处 35 外圆;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1mm(单边) 。工步 5:半精车 30 外圆;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1mm(单边) 。工步 6:半精车 2 处 M24 螺纹外圆;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0.5mm(单边) 。工序 8、精车 46、2 处 35 及 30 外圆;工步 1:精车 46 外圆;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0.5mm(单边) 。工步 2:精车 2 处 35 外圆;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0.5mm(单边) 。工步 3:精车 30 外圆;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0.5mm(单边) 。工序 9、车 4 处 3X0.5 及 2 处 3X1.5 槽;6工步 1:4 处 3X0.5 槽;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0.5mm(单边) 。工步 2:2 处 3X1.5 槽;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1.5mm(单边) 。工序 10、车 2 处 M24 螺纹;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1mm(单边) 。工序 11、铣宽 12mm,长 36mm 键槽;工步 1:粗铣宽 12mm,长 36mm 键槽;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4.5mm。工步 2:半精铣宽 12mm,长 36mm 键槽;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0.5mm。工序 12、铣宽 8mm,长 16mm 键槽;工步 1:粗铣宽 8mm,长 16mm 键槽;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3.5mm。工步 2:半精铣宽 8mm,长 16mm 键槽;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0.5mm。工序 13、铣宽 6mm,长 16mm 键槽;工步 1:粗铣宽 6mm,长 16mm 键槽;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2.5mm。工步 2:半精铣宽 6mm,长 16mm 键槽;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0.5mm。工序 14、磨削 46、2 处 35 及 30 外圆;工步 1:磨削 46 外圆;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0.01mm。工步 2:磨削 2 处 35 外圆;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0.01mm。工步 3:磨削 30 外圆;依据机械加工设计手册及切削手册,决定取其加工余量为 0.01mm。工序 15、倒角;工序 16、清洗;7工序 17、终检;工序 18、入库。2.8 零件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计算工序 1、备料;工序 2、热处理;工序 3、钻中心孔,两端钻中心孔;工序 4、粗车 259 两端面;1、加工设备:卧式车床,型号 CA6140;该车床是依然是现在企业加工车间中,最为常见和常用的机床,该机床能够对零件的外圆、端面、内孔、螺纹孔等进行加工。粗加工的时候其加工精度能够保证在 80-10um;半精加工的时候其加工精度能够保证在 10-2.5um;精加工的时候其加工精度能够保证在 5-1.25um;因此,该工步的加工精度能够得到保证。2、加工刀具:端面车刀;3、测量工具:游标卡尺;4、背吃刀量 2.5mm;pa5、进给量 。f0.2m/r6、切削速度 =35m/min。cv7、主轴转速及实际切削速度,通过对 CA6140 卧式车床主轴转速图的查询,决定351023/in.4nr选取其主轴转速为 n=200r/min;通过上面对机床主轴转速的选择,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实际的切削速度为203.154./mincv8、基本时间式中:l=27.5 ,则jLTfn27.50.69minTj9、辅助时间式中: ,则12lfn辅 助 126lm0.15in2x辅 助8工序 5、粗车 52、46 、 44、2 处 35、30 及 2 处 M24 螺纹外圆;工步 1:粗车 52 外圆;1、加工设备:卧式车床,型号 CA6140;2、加工刀具:外圆车刀;3、测量工具:游标卡尺;4、背吃刀量 1mm;pa5、进给量 。f0.2m/r6、切削速度 =35m/min。cv7、主轴转速及实际切削速度,通过对 CA6140 卧式车床主轴转速图的查询,决定351023/in.4nr选取其主轴转速为 n=200r/min;通过上面对机床主轴转速的选择,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实际的切削速度为203.154./mincv8、基本时间式中:l=52 ,则jLTfn521.3min0Tj9、辅助时间式中: ,则12lfn辅 助 126l60.15in2x辅 助工步 2:粗车 46 外圆;1、加工设备:卧式车床,型号 CA6140;2、加工刀具:外圆车刀;3、测量工具:游标卡尺;4、背吃刀量 2mm;pa5、进给量 。f0.2m/r6、切削速度 =35m/min。cv7、主轴转速及实际切削速度9,通过对 CA6140 卧式车床主轴转速图的查询,决定351024/min.6nr选取其主轴转速为 n=280r/min;通过上面对机床主轴转速的选择,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实际的切削速度为2803.140./incv8、基本时间式中:l=119 ,则jLTfnm192.3min80Tj9、辅助时间式中: ,则12lfn辅 助 126l60.1in28x辅 助工步 3:粗车 44 外圆;加工方法与计算步骤与工步 2 基本一致,在此步骤累赘。工步 4:粗车 2 处 35 外圆;1、加工设备:卧式车床,型号 CA6140;2、加工刀具:外圆车刀;3、测量工具:游标卡尺;4、背吃刀量 3.5mm;pa5、进给量 。f0.2m/r6、切削速度 =35m/min。cv7、主轴转速及实际切削速度,通过对 CA6140 卧式车床主轴转速图的查询,决定35108/in.4nr选取其主轴转速为 n=330r/min;通过上面对机床主轴转速的选择,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实际的切削速度为30.1536./mincv8、基本时间式中:l=67 ,则jLTfn671.02min3Tj109、辅助时间式中: ,则12lTfn辅 助 126lm60.9min32Tx辅 助工步 5:粗车 30 外圆;加工方法与计算步骤与工步 4 基本一致,在此步骤累赘。工步 6:粗车 2 处 M24 螺纹外圆;1、加工设备:卧式车床,型号 CA6140;2、加工刀具:外圆车刀;3、测量工具:游标卡尺;4、背吃刀量 4mm;pa5、进给量 。f0.2m/r6、切削速度 =35m/min。cv7、主轴转速及实际切削速度,通过对 CA6140 卧式车床主轴转速图的查询,决定351046/in.2nr选取其主轴转速为 n=450r/min;通过上面对机床主轴转速的选择,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实际的切削速度为4503.1.9/mincv8、基本时间式中:l=18 ,则jLTfn180.2min45Tj9、辅助时间式中: ,则12lfn辅 助 126l60.7in452x辅 助工序 6、半精车 259 两端面;1、加工设备:卧式车床,型号 CA6140;2、加工刀具:端面车刀;3、测量工具:游标卡尺;4、背吃刀量 0.5mm;pa115、进给量 。f0.25m/r6、切削速度 =40m/min。cv7、主轴转速及实际切削速度,通过对 CA6140 卧式车床主轴转速图的查询,决定40125/in3.nr选取其主轴转速为 n=280r/min;通过上面对机床主轴转速的选择,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实际的切削速度为280.145.7/mincv8、基本时间式中:l=12.5 ,则jLTfn12.50.8min8Tj9、辅助时间式中: ,则12lfn辅 助 126lm60.9in28.5x辅 助工序 7、半精车 52、46、44、2 处 35、30 及 2 处 M24 螺纹外圆;工步 1:半精车 52 外圆;1、加工设备:卧式车床,型号 CA6140;2、加工刀具:外圆车刀;3、测量工具:游标卡尺;4、背吃刀量 0.5mm;pa5、进给量 。f0.25m/r6、切削速度 =40m/min。cv7、主轴转速及实际切削速度,通过对 CA6140 卧式车床主轴转速图的查询,决定40125/in3.nr选取其主轴转速为 n=280r/min;通过上面对机床主轴转速的选择,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实际的切削速度为280.145.7/mincv8、基本时间12式中:l=42 ,则jLTfnm420.6min8.5Tj9、辅助时间式中: ,则12lfn辅 助 126l0.9in28.5x辅 助工步 2:半精车 46 外圆;1、加工设备:卧式车床,型号 CA6140;2、加工刀具:外圆车刀;3、测量工具:游标卡尺;4、背吃刀量 1mm;pa5、进给量 。f0.25m/r6、切削速度 =40m/min。cv7、主轴转速及实际切削速度,通过对 CA6140 卧式车床主轴转速图的查询,决定40127/in3.6nr选取其主轴转速为 n=280r/min;通过上面对机床主轴转速的选择,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实际的切削速度为280.140./mincv8、基本时间式中:l=53 ,则jLTfn530.76min28.Tj9、辅助时间式中: ,则12lfn辅 助 126lm0.9in28.5x辅 助工步 3:半精车 44 外圆;加工方法与计算步骤与工步 2 基本一致,在此步骤累赘。工步 4:半精车 2 处 35 外圆;1、加工设备:卧式车床,型号 CA6140;2、加工刀具:外圆车刀;133、测量工具:游标卡尺;4、背吃刀量 1mm;pa5、进给量 。f0.25m/r6、切削速度 =40m/min。cv7、主轴转速及实际切削速度,通过对 CA6140 卧式车床主轴转速图的查询,决定401364/in.5nr选取其主轴转速为 n=330r/min;通过上面对机床主轴转速的选择,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实际的切削速度为30.1436./mincv8、基本时间式中:l=58 ,则jLTfn580.7min3.2Tj9、辅助时间式中: ,则12lfn辅 助 126lm60.7in3.25x辅 助工步 5:半精车 30 外圆;加工方法与计算步骤与工步 4 基本一致,在此步骤累赘。工步 6:半精车 2 处 M24 螺纹外圆;1、加工设备:卧式车床,型号 CA6140;2、加工刀具:外圆车刀;3、测量工具:游标卡尺;4、背吃刀量 0.5mm;pa5、进给量 。f0.25m/r6、切削速度 =40m/min。cv7、主轴转速及实际切削速度,通过对 CA6140 卧式车床主轴转速图的查询,决定40153/in.2nr选取其主轴转速为 n=550r/min;14通过上面对机床主轴转速的选择,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实际的切削速度为503.142./mincv8、基本时间式中:l=18 ,则jLTfn180.3min5.2Tj9、辅助时间式中: ,则12lfn辅 助 126lm60.4in5.2x辅 助工序 8、精车 46、2 处 35 及 30 外圆;工步 1:精车 46 外圆;1、加工设备:卧式车床,型号 CA6140;2、加工刀具:外圆车刀;3、测量工具:千分尺;4、背吃刀量 0.5mm;pa5、进给量 。f0.3m/r6、切削速度 =45m/min。cv7、主轴转速及实际切削速度,通过对 CA6140 卧式车床主轴转速图的查询,决定451032/in.6nr选取其主轴转速为 n=330r/min;通过上面对机床主轴转速的选择,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实际的切削速度为30.147./mincv8、基本时间式中:l=52 ,则jLTfn520.3min3Tj9、辅助时间式中: ,则12lfn辅 助 126lm60.in3x辅 助工步 2:精车 2 处 35 外圆;15加工方法与计算步骤与工步 1 基本一致,在此步骤累赘。工步 3:精车 30 外圆;加工方法与计算步骤与工步 1 基本一致,在此步骤累赘。工序 9、车 4 处 3X0.5 及 2 处 3X1.5 槽;工步 1:4 处 3X0.5 槽;1、加工设备:卧式车床,型号 CA6140;2、加工刀具:车槽刀;3、测量工具:游标卡尺;4、背吃刀量 0.5mm;pa5、进给量 。f0.3m/r6、切削速度 =45m/min。cv7、主轴转速及实际切削速度,通过对 CA6140 卧式车床主轴转速图的查询,决定451032/in.6nr选取其主轴转速为 n=330r/min;通过上面对机床主轴转速的选择,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实际的切削速度为30.147./mincv8、基本时间式中:l=3 ,则jLTfn30.minTj9、辅助时间式中: ,则12lfn辅 助 126l60.in3x辅 助工步 2:2 处 3X1.5 槽;加工方法与计算步骤与工步 1 基本一致,在此步骤累赘。工序 10、车 2 处 M24 螺纹;1、加工设备:卧式车床,型号 CA6140;2、加工刀具:螺纹车刀;3、测量工具:螺纹量规;164、背吃刀量 4mm;pa5、进给量 。f0.2m/r6、切削速度 =35m/min。cv7、主轴转速及实际切削速度,通过对 CA6140 卧式车床主轴转速图的查询,决定351046/in.2nr选取其主轴转速为 n=450r/min;通过上面对机床主轴转速的选择,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实际的切削速度为4503.1.9/mincv8、基本时间式中:l=18 ,则jLTfn180.2min45Tj9、辅助时间式中: ,则12lfn辅 助 126l60.7in452x辅 助工序 11、铣宽 12mm,长 36mm 键槽;工步 1:粗铣宽 12mm,长 36mm 键槽;1、加工设备:立式铣床,型号 X52K;2、加工刀具:12 指状铣刀;3、测量工具:游标卡尺;4、背吃刀量 4.5mm;pa5、进给量 。f0.2m/r6、切削速度 =10m/min。cv7、主轴转速及实际切削速度,取 n=300r/min;10265/in3.4nr 30.142.3/mincv8、基本时间式中:l=36 ,则jLTfnm60.min32Tj179、辅助时间式中: ,则12lTfn辅 助 126lm60.1min32Tx辅 助工步 2:半精铣宽 12mm,长 36mm 键槽;加工方法与计算步骤与工步 1 基本一致,在此步骤累赘。工序 12、铣宽 8mm,长 16mm 键槽;工步 1:粗铣宽 8mm,长 16mm 键槽;1、加工设备:立式铣床,型号 X52K;2、加工刀具:8 指状铣刀;3、测量工具:游标卡尺;4、背吃刀量 3.5mm;pa5、进给量 。f0.2m/r6、切削速度 =10m/min。cv7、主轴转速及实际切削速度,取 n=375r/min;10398/in.4nr 375.1489.2/min0cv8、基本时间式中:l=16 ,则jLTfnm16.2min3750Tj9、辅助时间式中: ,则12lfn辅 助 126l60.8in3752x辅 助工步 2:半精铣宽 8mm,长 16mm 键槽;加工方法与计算步骤与工步 1 基本一致,在此步骤累赘。工序 13、铣宽 6mm,长 16mm 键槽;工步 1:粗铣宽 6mm,长 16mm 键槽;1、加工设备:立式铣床,型号 X52K;2、加工刀具:6 指状铣刀;3、测量工具:游标卡尺;184、背吃刀量 2.5mm;pa5、进给量 。f0.2m/r6、切削速度 =10m/min。cv7、主轴转速及实际切削速度,取 n=475r/min;10531/in.46nr 4753.168.9/min0cv8、基本时间式中:l=16 ,则jLTfnm16.7min4502Tj9、辅助时间式中: ,则12lfn辅 助 126l60.in4752x辅 助工步 2:半精铣宽 6mm,长 16mm 键槽;加工方法与计算步骤与工步 1 基本一致,在此步骤累赘。工序 14、磨削 46、2 处 35 及 30 外圆;工步 1:磨削 46 外圆;1、加工设备:外圆磨床,型号 M1420-520;2、加工刀具:砂轮;3、测量工具:千分尺;4、背吃刀量 0.01mm;pa5、进给量 。f0.1m/r6、砂轮切削速度 =27.5m/minv砂7、主轴转速及实际切削速度主轴转速 ,取27.51087/in34nr950r/min。909.mcv8、基本时间式中:l=49 ,则jLTfn490.52in1Tj199、辅助时间式中: ,则12lTfn辅 助 126lm60.min951Tx辅 助工步 2:磨削 2 处 35 外圆;1、加工设备:外圆磨床,型号 M1420-520;2、加工刀具:砂轮;3、测量工具:千分尺;4、背吃刀量 0.01mm;pa5、进给量 。f0.1m/r6、砂轮切削速度 =27.5m/minv砂7、主轴转速及实际切削速度主轴转速 ,取27.51087/in34nr950r/min。909.mcv8、基本时间式中:l=54 ,则jLTfn540.7in91Tj9、辅助时间式中: ,则12lfn辅 助 126lm60.min951x辅 助工步 3:磨削 30 外圆;1、加工设备:外圆磨床,型号 M1420-520;2、加工刀具:砂轮;3、测量工具:千分尺;4、背吃刀量 0.01mm;pa5、进给量 。f0.1m/r6、砂轮切削速度 =27.5m/minv砂7、主轴转速及实际切削速度20主轴转速 ,取27.51087/min34nr950r/in。909.cv8、基本时间式中:l=17 ,则jLTfnm170.8in95Tj9、辅助时间式中: ,则12lfn辅 助 126l60.min951x辅 助工序 15、倒角;工序 16、清洗;工序 17、终检;工序 18、入库。21第三章 铣床专用夹具设计本次铣床专用夹具需完成宽 6mm,长 16mm 键槽的设计。前面已确定本工序加工机床是 X52K 立式铣床,加工刀具是 6 指状铣刀。现对专用夹具设计,具体如下:3.1 定位方案的确定3.1.1 传动轴定位方案的确定1、采用 2 个 V 型定位块和 2 处 350.008 外圆定位,约束零件 4 个自由度。2、采用定位座和零件图左端 M24X1.5-6g 螺纹左端面进行定位,约束零件 1 个自由度。3、采用宽 8mm,长 16mm 键槽和圆柱销(圆柱销安装在定位座上)进行定位,约束零件 1 个自由度。3.1.2 V 型定位块定位方案的确定1、V 型定位块下端面安装在夹具体上,约束零件 3 个自由度。2、V 型定位块对角线位置上,开设了 2 个 8 圆柱孔,在一个孔内插入圆柱销,另外一个孔内插入菱形销,约束零件 3 个自由度。该零件采用“一面两销” 定位。3.1.3 定位座定位方案的确定1、定位座下端面安装在夹具体上,约束零件 3 个自由度。2、定位座对角线位置上,开设了 2 个 8 圆柱孔,在一个孔内插入圆柱销,另外一个孔内插入菱形销,约束零件 3 个自由度。该零件采用“一面两销” 定位。3.1.4 对刀块定位方案的确定1、对刀块下端面安装在夹具体上,约束零件 3 个自由度。2、对刀块对角线位置上,开设了 2 个 6 圆柱孔,在一个孔内插入圆柱销,另外一个孔内插入菱形销,约束零件 3 个自由度。该零件采用“一面两销” 定位。3.2 定位元件的确定3.2.1 传动轴定位元件的确定通过上面对定位方案的确定,其定位元件有:V 型定位块,定位座、圆柱销。3.2.2 V 型定位块定位元件的确定通过上面对定位方案的确定,其定位元件有:夹具体、圆柱销、菱形销。3.2.3 定位座定位元件的确定通过上面对定位方案的确定,其定位元件有:夹具体、圆柱销、菱形销。223.2.4 对刀块定位元件的确定通过上面对定位方案的确定,其定位元件有:夹具体、圆柱销、菱形销。图 3.1 为夹具装配图:技 术 要 求1.装 配 时 要 选 择 适 当 的 装 配 方 法 ;2要 选 用 正 确 的 装 配 工 具 ;3装 配 要 保 证 密 封 及 防 尘 效 果 ;4装 配 完 成 后 , 必 须 进 行 系 统 实 验 , 对 各性 能 指 标 进 行 检 验 。图 3.1 夹具装配图3.3 夹紧方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