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农业污染_第1页
洞庭湖农业污染_第2页
洞庭湖农业污染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洞庭湖区,农业已成为最大污染源2015/10/22 Sunny 作者:半月谈记者谭剑 史卫燕 周楠曾经“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洞庭湖,如今许多地方竟是猪粪处处,秽物成片,恶臭远扬。每读古诗“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等句,反观眼前景象,不禁悲从中来。请看半月谈记者从洞庭湖一线发回的报道。洞庭湖内密密麻麻的围网 李尕摄洞庭湖内密密麻麻的围网 李尕摄打井下去,几十米都是猪尿在洞庭湖区的临澧县柏枝乡,记者看到,一个大型养猪场正将棕黑色污水源源不断排到厂区外的池塘内,池中淤积大量黑色污染物,俨然成为大片污水晾晒池。池塘周边若干沟渠与外界水系相连,污水随之流出最后汇入澧水进入洞庭湖。村民沈文兵告诉记者,这家名叫湖南湘瑞健农牧有限公司的猪场建成后,水库里的水就不能再饮用,用来灌溉长出来的米都发黑,一捏就粉碎。养猪场排污池几百米外就可闻见恶臭,还滋生了大量蚊虫,夏天只要一开门蚊子就黑压压扑面而来。类似的规模化养猪场在洞庭湖区比比皆是。记者从岳阳、益阳、常德的畜牧水产部门了解到,洞庭湖区周边密布着 20 多个养猪大县,沿湖三市规模以上 (年出栏 500 头)养猪场均有1500 家左右,规模以下的更是数量惊人。随着生猪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染问题日益严峻。 “过去是千家万户养殖,猪粪可以用来做肥料自行消化,现在集中养殖,相应处理措施却跟不上,由此带来的污染十分严重。 ”常德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副调研员杨立平说。生猪调出大县岳阳县畜牧水产局副局长王麒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个年存栏 600 头的养猪场为例,每天污水要排放 70 吨到 150 吨,那么一个万头猪场,排污量相当于 2.5 万人的排污量。由此推算,湖区养殖业的排污总量远超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之和。无序扩张的规模养猪给洞庭湖区造成了沉重的环保压力。据湖区多地的环保部门介绍,近年来养殖业污染占据群众投诉量的近一半。在岳阳市一个生猪养殖大镇,居民打井下去,几十米都是猪尿。除生猪养殖外,湖区水产养殖污染形势同样严峻。在湖区,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养殖水面,小的几十亩,大的上万亩;仅常德市,养殖水面就达 150 万亩。为了追求产量,自上世纪 80 年代起,湖区养殖户们就采取了向水体投肥的养殖模式,近年来愈演愈烈,高峰时每亩水面的年投肥量接近 500 公斤。大量的投肥导致湖区水体富营养化,而这些氨氮严重超标的废水,几乎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最终都流入洞庭湖。守着洞庭湖,群众没水喝浪拨湖镇,镇如其名,是个湖水荡漾的水乡。它位于洞庭湖腹地的湖南省南县,有三个内湖,有两条外河流经。一条为藕池河,是长江水注入洞庭湖的三条通道之一。上世纪 50 年代中期,其年均径流量超过了黄河。但近十年来,这里的江湖关系发生了巨变。浪拨湖镇水利站站长黄建国介绍说,上游来水明显减少,大洪水很少发生,干旱缺水倒是成了浪拨湖的常态。藕池河每年断流天数从 60多天增加到了 200 多天,最严重的一年甚至断流 350 多天,接近全年断流。20150923044316454比水少更让人担心的,是日益加重的水污染。浪拨湖镇党委书记潘文剑告诉记者,浪拨湖镇有南鼎垸和育乐垸两个垸,垸内有 3 个内湖,都是自然生态湖。原来,这些湖泊是重要的调蓄湖、补给湖,涝时可以排渍,旱时可以饮用,但现在这些功能几乎全部丧失了。“现在都被承包用来养鱼,大量投化肥,甚至还有抗生素,导致湖水污染,完全没法饮用,灌溉也不可能,承包人要讲经济利益,干旱时不可能放水给村民。 ”潘文剑说。记者在浪拨湖镇多个村庄看到,内湖、内河、沟港多是一湾死水,颜色泛绿,水面上漂浮着各种垃圾,凑近一闻,一股浓烈的腥臭味扑鼻而来。上世纪 90 年代,当地村民就开始打“摇水井” ,从一二十米的地下取水饮用。后来,这些水井也遭遇了水少、水差等问题。从 2006 年开始,政府投资从地下取水,兴建集中取水点。2013 年,国家财政投入 1000 多万元,从地下 100 多米取水,兴建大型水厂,才保证了全镇 5 万多居民的饮水。但是,这些地下水的质量如何呢?在浪拨湖镇的水厂,技术人员给记者作了一个演示:一大杯澄澈透明的水,徐徐倒入一小口茶,瞬间,清水变成了蓝黑墨汁色。面对惊讶不已的记者,当地工作人员解释,这是由于地下水铁锰含量超标严重,一遇到碱性茶水,就现出原形。南县水利局人饮办主任蔡鑫铭告诉记者, “这是洞庭湖区很多地方的普遍现象,浪拨湖还算好的,隔壁的三仙湖等多个乡镇,地下水铁超标 84 倍,锰超标 20 多倍。 ”专家介绍,铁、锰一旦过量摄入,将对人体肝脏、神经系统、生殖功能产生慢性毒害作用。为了对铁锰超标进行处理,浪拨湖镇的饮水处理成本要比正常情况高 30%。农业污染是罪魁祸首与许多河湖的污染源不同,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当前洞庭湖最为严重的污染来自农业。据了解,2000 年至 2006 年期间,洞庭湖区盲目扩种速生杨树,造纸企业迅速扩张,最多时环湖各类小造纸企业达数百家,大量污水直排造成局部水域严重污染,湿地环境功能严重退化。直至 2007 年,湖南省果断采取措施,关停环湖 234 家造纸企业,情况才逐步好转。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李利强认为,近年来工业污染对洞庭湖水质影响有所减轻,但农业面源污染以及生活污水直排影响却在持续增加。前些年造纸企业污染的只是局部水域,对洞庭湖总体影响不大,而农业特别是养殖业无序扩张,污染范围更广、治理难度更大,影响也更深远。一些基层干部反映,长期以来,洞庭湖区的功能定位主要停留在提供生产生活物资和调蓄长江、防洪保安这两个方面,普遍“发展不足” ,过去湖区南县、华容、安乡等县均为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 ,盛产粮、棉、油、麻,可如今都成了典型的“塌陷区”和财政穷县。人口稠密、资源有限使湖区居民多年来只能“靠水吃水” ,从当年大规模“围湖造田” ,到改革开放后湖区农民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再到生猪、水产养殖业无序扩张,一系列无计划无节制开发严重破坏洞庭湖的生态平衡。湖南省洞庭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李跃龙说,随着湖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农业在经济中地位的相对下降,原来的富饶之地,产业变得弱势。为保生存与发展,野蛮的、不理性的生产方式在湖区不断蔓延,洞庭湖的生态功能被忽视,环境面临严峻挑战。湖区畜牧水产部门介绍,目前湖区渔民的养殖理念仍停留在上世纪 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