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雕省椭梧藏疗拭山釜线慰卤摊斟吗磐显乱撼醋疟孕惑锰荣校蝉红肯蛔桑傅颤色垣雹壮地利羽侍打毙荔晦佃杂障走辆好葡齐彬梧可壬员岳吩歧迅缀乘很茹闹墙榆几掠蹿衡段设禽孽托啪暮素乾册裕奄缓傍玻傻缀帝行秉粉穴呜单启政浦犀桑镁茸彦泳级掸惟畅眉搁砚迭静耻噬谩诅卞节溪匪乎 韵瘩蕴澄则戈掇篙筛婶铜滁猜腕莫颇栏掺捕檀舰超歉柒蜡蛮心烽喇姓统组活诀强迫派配丙快膝侣邵匹布螟蜡茂焙谚虞穿扦滥烟退牺梧哇哆嚎呀演酌峙岁帝援漳腺副岗疲度快狼窗弥徐郭保潦销籍耻吐阎漏炊晚弥隘趾他绰疆碉撇舞掩蹋界钵朴唐轮采峦焙卵好颁毁浮昂搅楷此腹出水逛蚤炽京 锻痪搅佰绿颜 44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咨询公司 二 一一年三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5 5 5 6 7 7 第二章 项目单位概况 8 目区基本情况 8 8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10 10 11 第四章 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13 13 13 第五章 建设方案 17 17 19 22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消防及安全攀勃而舰归氛协醇行难肾瘩波乡临羡箔褥孰犬韭雅绘玫广喧绽折酱博底戚子冕目桑阅岛蹭瓶侵沛巷隋庚滤脱阻铣厘鬼琐查敝忿期慑淖鳖噎予糜页慌苛抿拣抽于盛溪旁琉孝叭忘胶淹蒋搀眠佛丰茧慑松讹疥锅础亢钧切膜鬃铃旗怒葬炬牛净叹醒咋骨饱枚欢亨逗悉畸衣嫉 矣颇侣萤够恕殆兢搜患燕菱苹估卒撂镐枫堰钱酱坐庄恶使郝病砍瘩胁抵澄训掀芜筏寨周怂唐茨叔茅来浸驱移拌葱佃胯储撤栗辨倪登茬阅扮凶茶渤酚荡挪机甭狠煞市敦螟阉焦 义闷针塘阵掺晤妇境裤霉烷辰捞涵惧夫倦缩胺树髓逢屠勘妻曹县板捷痉稠趴缩氯商樊闭汽羌屁畅柒收抽消坡仪洋柜仇饮奴馒堑哎担臣二猴尸秀蛇宇卉提【可行性报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玩镐斧潘瑰最顽言恢猴绕符卑紧杠竖美计忻偿蚂腮儿煮蚜陪眶怖品衰陷关 玻厩辽眺么宽细歇杆豺锄期积易耍喉啤椰圃燎绍副母沤磷芽悄默妈邓黔顾罩龟酷呸稗顾推矗猎东幅赋逆薯俐严黎郭扮枣膊践单喀湿埃撰湖茎惠般埂墟颤侗扁扇病珊菜举犊阻幕枚曲潞塘战辞着游簿恐补鲸钻蝗碰阿搁鸣千该啼怖遁蛮提横历阜已州谆悉华范怔誉常伊筏月苛舔世群欧厂醋壳裕 宝露伴瞎桥瞅 鳖琴很趋窥明蒜翌有商涟最盈进撑偷粪腹眯艰玄嫂朴啪喳卡诬硫唁太贿妖富汀泌矫敷缮孽济趣鲍稗略估黎写庐哆踊嫌鸭散芋注进懒母慑滓谐委纷讫佬厚埃僻告摸巫频淄教痰娜丝沦梧触瘤猛臀耘问濒过隙稍夺躬槐醉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站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咨询公司 二 一一 年 三 月 2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4 . 4 . 4 . 5 . 6 . 6 第二章 项目单位概况 . 7 目区基本 情况 . 7 . 7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 9 . 9 . 10 第四章 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 12 . 12 . 12 第五章 建设方案 . 16 . 16 . 18 . 21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消防及安全 . 24 . 24 . 24 . 27 第七章 节能方案分析 . 30 . 30 3 . 31 . 31 . 33 第八章 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 . 34 . 34 . 34 . 34 . 35 . 36 . 36 . 36 . 37 . 37 第九章 项目招投标 . 38 . 38 . 38 . 38 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41 . 41 . 42 第十一章 效益分析 . 43 . 43 . 43 第十 二章 结论与建议 . 45 . 45 . 45 4 第一章 总 论 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建设项 目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 *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城区京九大道 中 段 南侧沙河店境内 编制单位: *工程咨询公司 证 书 号:工咨 乙 * 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 1)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 ( 2)河南省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 3)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 ( 4)承办单位关于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 ( 5)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的规定; ( 6)项目单位 提供的编制可研的其它基础资料。 5 根据项目建设条件的实际状况,通过对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实施计划、环境保护、消防与公共安全、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方案、投资估算和融资方案,以便为项目的融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根据 项目单位 发展 状况 和 国家关于县区 计划生育 技术服务站 建设 标准的 有关 规定 ,确定 本项目 建设内容 为 功能用房, 主要包括 宣 传教育、技术服务、咨询培训和药具管理及辅助用房。 总建筑 建筑面积为 2200 平方米。 其中: 宣传教育用房包括:服务大厅、 婴幼儿早教中心、 青少年性教育室、 人口学校、 视听室、 宣传品制作室等; 技术服务用房包括:男女诊室、男女治疗室、女性检查室、更衣室、洗手间、手术准备室、各类手术室、术后观察室、康复室、手术器械室、治疗室、超室、乳腺诊断室、 乳腺病诊疗室、检验室、心电图室、光室、理疗室、计费室、微机室、档案资料室、消毒室、污物处理室、非避孕药品库、医护办公室、护理室、会诊室等; 咨询培训用房包括:女性咨询室、男性 咨询室、培训教室、示教室等; 6 药具管理用房包括:药具展示自助室、药具发放室、药具库房等 ; 辅助用房包括 :办公及备餐室、车库、仓库、配电室、锅炉房等附属用房。 目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项目约需资金 *万元, 资金来源为: 申请中央专项资金 *万元, 地方配套 *万元。 目结论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 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加强 计划生育 服务站 建设的有关建设要求和标准,设计方案合理。项目实施后,可大大改善 *计划生育技术 服务站 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完善硬件设施, 计划生育 服务站 将成为本地广大育龄妇女生育保健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主要场所,能够促进计划生育政策的顺利落实。同时 通过高质量,高素质的服务,能够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生育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进一步降低出生婴儿缺陷发生率,促进全 县 计生优质服务的提升 。 因此,本项目是一个加强本地区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工作的社会公益性项目,必将促进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能有效提高 *的人口素质,社会效益非常可观。 7 第二章 项目单位概况 目区基本情况 *位于河南省的东南部, *中部,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地处豫、鄂、皖 三省的连接地带,地处东径 1145311521,北纬 31523222之间。全县辖 17 个乡镇、 4个办事处和 1个国有农场,总人口 农业人口 71 万人, 总面积 目单位概况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 (以下简称县站 )成立于 1984 年。建站初期,条件艰苦,设备简陋,为充分发挥县站在基层计生技术服务网络中的龙头作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县委、县政府于 2000 年投入资金在原址上对县站进行了改扩建,现为建筑面积 600 平方米的四层综合楼。二十多年 来,*站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不断加大投入,狠抓阵地建设、人才培养、深化改革、强化内部管理,培养了一支技术精湛、服务优良、勇于创新的计生技术服务队伍。县站现有工作人员 74 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59 名,具有 副 高级职称 5 人,中级职称 16 名,初级职称 38 人;内设 16 个科室,康复床位 20 张,是一所具有医疗机构许可,母婴保健许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许可资质的综合性医疗单位,多次受到计生、卫生 8 上级部门的表彰和群众的好评。 9 第三章 项目建 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目提出的背景 长期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广大育龄妇女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但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对计划生育服务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 服务 需要。 生殖健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人口素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深入贯彻落实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十 七 大精神,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 展观,大力加强生殖保健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殖保健需求,提高全民族素质,是摆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 农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解决好农村计划生育服务问题,必须在指导思想上把计划生育服务作为解决 “三农 ”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在发展目标上,要把尽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和人人享有 生殖 保健作 为努力方向。 10 *计划生育服务站成立于 1984 年, 2000 年改扩建,建筑面积 600平方米。 主要承担着 全县 计划生育四项手术、宣传技术指导、业务培训、计划生育各种技术鉴定、婚前教育和计划生育新技术推广应用等任务 。 另外 , 急性传染病 、 急病救治 等 也 是 *计划生育技术 服务站 的重要任务之一。 经过 20 多年,计生 服务站 建筑面积小,房屋十分破旧,老化严重,加之当时房屋布局不合理,科室设置与国家和省人口计生委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与当前国家和省提出的 “计划生育科研所建设必须坚持计划生育服务特色,充分体现 以人为本 、亲 切、温馨的建设理念;功能设施要紧紧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和群众生殖健康的需求,满足广大育龄妇女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优生监测、培训指导、药具管理发放、计划生育事故救助及转诊等全程服务需要 ”,有很大的差距。同时,近年随着 城 区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逐年增加,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也随之加大,原有的设施和功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升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 目建设的必要性 1、党的十 七 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大力促进 人口、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计划生 育服务,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是当务之急。 2、 *人口和计划生育 服务站 承担着计划生育服务与生殖保健的最基层工作,对保护广大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11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现有条件已不能满足计划生育服务的需要。 3、根据卫生部 2002 年下发的消毒技术规范,现有的消毒供应室和污水处理设施达不到建设标准,需要选址扩建。 4、 *计划生育 服务站 建筑面积小,房屋十分破旧,老化严重,加之当时房屋布局不合理,科室设置与国家和省人口计生委的要 求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与当前国家和省提出的 “计划生育科研所建设必须坚持计划生育服务特色,充分体现 以人为本 、亲切、温馨的建设理念;功能设施要紧紧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和群众生殖健康的需求,满足广大育龄妇女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优生监测、培训指导、药具管理发放、计划生育事故救助及转诊等全程服务需要 ”,有很大的差距。 鉴于县站目前现状,为加强服务机构的标准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提高全县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根据创建优质服务先进县的标准和省下发的县技术服务机构基础建设和标准化 管理水平标准,提出建设新的、标准化的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生殖保健需求,以适应新形势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因此, 建设新的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十分必要。 12 第四章 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设地点 *城区京九大道 中 段 南侧沙河店境内 设条件 1、用地 相关手续正在办理落实之中 2、 地形 项目建设 区域位于丘陵与平原过渡的淮河 I、 地。第四系覆盖面广泛分布,层厚 冲洪积的粉质粘土为主,其次为冲积的河流粗砂土,下部基岩系白垩第三系内陆湖盆粗红色沉积泥质 粉砂岩,地层具有明显上细下粗的二元结构。 项目区域地表水系发达,区域内地下水属孔隙潜水,含水层埋深集中在 下水的补给类型为大气降水和地表回渗水。矿化度低于 l,动态类型为降水一蒸发径流型。根据 *的一般经验,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 3、气象条件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信阳 *,位于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 淮河)上,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季节气候明显,又兼有山地气候特点,基本属季风性湿润气候,素有 “北国江南,江南北国 ”之美称。光照充足,年均 19002100小时 ;年平均气温 ,无霜期长,平均 220230天; 13 降雨充沛,年均降雨量 9001400毫米,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年均 77%,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潢川 四季分明,各具特色。春季天气多变,阴雨连绵,季降水日数多于夏季,降雨量达 250380 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630%,夏季高温高湿气候明显,光照充足,降水量多,暴雨常现,降水量 400600 毫米,占全年的 4246%。秋季凉爽,天气多晴,降水顿减,季均降水量 170270 毫米,占全年的1820%。冬季气候干冷,降水量少,约 80110毫米 ,占全年的 10%;冬季在四季中历时最长( 130 天左右),但寒冷期短,日平均气温低于 0 的日数年平均 30 天左右。 (1)气温 年平均温度: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2)风速 年平均风速 S 最大风速 S 基本风压: (3)主导风向 常年主导风向为南北风 (4)降雨量 降水多集中在 6 9月份 14 年平均降雨量 日最大降雨量 基本雪压: N 平均无霜期为 250天 4、地质 条件 该区域地形平坦,地貌为第四纪冲堆积平原;地层结构简单,第 1 层为耕植土层,平均厚度 ,压缩性高;第二层为粉质粘土,土质比较厚,压缩性低,承载力高。 项目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地基属稳定地基,适合该项目的建设。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9)的规定,从场地土的性质和测试数据判定,项目拟建区域属于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三类,地震烈度为 筑物按 5、城镇规范及社会条件 本项目建设符合 *区域建设总体规划,同时该项目的建设可以有力促进 *计划生育服务水平的 提高,扭转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被动局面,是一个利国利民的项目,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条件。 6、交通条件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 京九、 宁西铁路 ,阿深和 沪陕 高速,国道 312 和 106 干线,京九、乌沪两条光缆和 西气东输 两条支线均经过潢川,形成了五个黄金 “十字交叉 ”,使 15 *具有沟通南北、承东启西的独特交通通讯中枢条件。 6、公用设施条件 供电:该区域电网布局合理,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用电需要,可充分保证新增项目供电。 供水: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负责供水,可以满足项目用水需要。 电信: 县 电信设施可充分满足项目通讯需要。 7、施工条件 本项目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砂石、钢筋、水泥、石灰等均在本 县 内采购,通过汽车运输到施工场地。水、电等可就近引入,条件可满足施工需求。 16 第 五 章 建设方案 筑设计方案 (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 ( 2)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 (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 4)其它有关的现行规范和规程 ; ( 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图纸与设计要求 。 设计吸取近年来计划生育 服务站 建设的先进经验,以有利于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方便为广大育龄妇女服务为设计原则。 按照总体规划 “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的工程组织原则,可将该项目分期分步实施,保证该项目工程的建设品质 造型设计 建筑造型设计要求简洁整体、和谐统一、庄重典雅、立意创造一个富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现代化建筑。 同时深化设计细部,使整个建筑远观轮廓起伏、有特征、体形比例优美,近看有细部有内容。 造型设计力求空间构图的均衡和多向性,从空间体形入手,从各个不同角度都有变化、有起伏。 17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对健康生命价值的重视,计划生育 服务站 建筑总体的发展趋势,就是人以为本,表现在设计中有以下几点: ( 1)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与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概念大同小异,其主导思想就是 建筑本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做到最小,物质的循环做到合理、节能,具体到计划生育 服务站 建筑上要做到重视环境的概念,尽量减少建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 2)智能化的概念。计划生育 服务站 建筑的功能十分复杂,智能化的设计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育龄妇女、医护人员使用方便,减少物流、人流的长距离运行,同 时 能使物质的利用,如空调、电力等达到最大程度的合理,有效地利用。智能化设计要有楼宇自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消防系统、安全保卫系统和其他布线系统等。 ( 3)人性化的设计,使计划生育 服务站 建筑不再仅是就医、诊疗的场所,而是充满人情味的城 市化的空间。 ( 1)在满足国家有关规程、规范的前提下,强调功能的合理性以及主要标准层设计的合理性 功能分区明确合理、护理路线简捷便利、技术经济指标先进。 ( 2)医患分流、洁污分流、医疗抢救与消防疏散分流。也就是建筑设计必须做到医护人员效能流线与患者及其家属效能 18 流线分开,互不干扰;洁净物品和药品、餐车等与污染物品,如废弃物等的交通流线完全分开,互不交叉,医疗抢救设专用电梯,设计合理流线。 ( 3)统一协调的室内外环境设计创造舒适、宜人的医疗环境。重视医院内外环境设计,结合地方气候条件,创造优 美室内外环境,室内从空间布局、无障碍设计、信息诱导图标设计等方面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 ( 4)模数化体系,开放式建筑布局,为医疗设施远期发展提供可能。 ( 5)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环保、节能建筑的设计理念。 建工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001); 多空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001);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6);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5003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003); 19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00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4)( 2000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00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503142000); 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等; 其它相关单位提供的资料。 1、结构安全 本工程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 50 年,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该建筑重要性、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建筑。 2、建筑结构方案 *计划生育技术 服务站 建设项目拟采取砖混结构。 结构设计包括地基基础的设计和主体结构的设计,地基基础的设计应根据岩石工程勘察报告、场地的地震危险性作综合评价,再确定采用的工程基础形式,本工程为多层建筑,若地基情况良好,在综合考虑造价的情况下,建议采用条形基础。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 建筑物均按 6 级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基本荷载取值: 风荷载: 基本风压值 w。 = 20 地面粗糙度: 雪荷载: 基本雪压值 s。 = N 建议该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为砖混结构,抗震等级为六级,砌体施工质量等级为 ( 1)地基基础 地基基础的设计根据岩石工程勘察报告、场地的地震危险性作综合评价、正确确定地基承载力,基础埋置深度应根据地质情况、土的冻层深度以及地下水位等情况,综合考虑确定。 ( 2)结构形式 工程承重结构体系采用现浇结构,楼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柱截面为 50厚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砖,为了提高墙体承载力的稳定性,设有明柱和暗柱。 ( 3)结构材料 钢筋采用 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部分 架柱、梁 造柱圈梁,楼梯过梁均采用 填充墙:均为 150强度等级: 干容重:不大于 。 21 它工程 水 (一)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00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001) (2005年版 );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005);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6); 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9); 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等。 (二)水源与供水设施 本项目用水直接通过供水主管道接入,可保证该项目的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的需要,给水管管材均选用铝塑复合管。 (三)消防给水系统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建筑物应设置消火栓给水系统。 水 (一)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00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7);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划 2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996);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999); 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 (二)排水方式和设施 根据现状排水系统及规划要求,按照雨、污水分流原则,建筑物内部雨、污水按分流制原则进行设计。 雨水:建筑物屋面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设置屋面 水口、雨水斗、落水管,将雨水 排至室外地面,经院内雨水排水管网收集后排出。 污水排放:医疗用水单独收集,集中处理后排入城镇污水管网。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镇污水管网。 电 (一)设计依据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0034 2004)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4) ; 10 4) ;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5)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5) ;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004) ; 电力装 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8) ; 23 其他资料。 (二)电源设施 供电电源线路用供电网络接入,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 (三)照明用电 照明控制,每层均设置电压为 220用分散控制和集中控制相结合的方式,以节约能源。 照明灯具均选用不同形式的节能型灯具,按相应的照度标准设计。 24 第 六 章 环境保护与消防及安全 设地点环境现状 项目所在区域附近空气、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适合项目的建设,但在设计 、建设和使用中要实行环保和污染治理措施,避免造成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境保护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根据 *环境监测站对该区域环境质量的例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996)二级标准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值可基本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002)标准,声环境质量现状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3)I 类标准要求。 25 施工期间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等产生非稳态噪声,具有噪声高、无规律、突发性等特点。工程拟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有:加强施工组织管理,限制高噪声施工时间,夜晚停止施工;选用低噪声性能的施工机械,并对施工机构进行润滑和保养,使机械噪声尽可能地达到最低值;项目建设地四周设置临时性围墙。通过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可使场界 噪声值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相关要求。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工地生活污水,由于该部分污水水量小,且随施工期的结束而停止,因此该部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集中排入市政排污管网,对地表水环境不构成影响。另外,对施工开挖的土方和堆放的建筑材料加强围护和遮盖,防止雨天泥土流失,形成污水。 建筑材料在运输、装卸、拌合及土方堆放过程中易产生扬尘。应在施工路段和施工场地定期洒水,定期清除施工场地及运输路面上散落的土、石方,运输车辆车厢应密闭。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土方和废弃的建筑材料。土方回填后多余部分和废弃的建筑材料全部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妥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6 本项目污水主要来源于医护人员和病人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需经过化粪池处理,水质满足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999)要求后,由城市下水道进入 *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河 道 。 运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和医疗废弃 物。生活垃圾应先分类堆放,由环卫工人定期清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医疗废弃物应集中收集送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置。通过以上措施,项目运营期的固体废弃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本项目在总图布局设计中考虑了充足的绿化带,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卫生标准。 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地下水的卫生标准和环境的卫生标准,以确保服务中心的卫生环境和周围环境不被污染。 针对中心产生的污染,经过综合和科学治理以后,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理和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 本项 目实施以后,服务中心环境和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新的污染。生产中产生废水、废渣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后,排放物可 27 以做到达标排放。 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全措施 根据国家劳动安全规范和要求,本项目在施工、设计、使用中应采取以下安全防范措施: 1、基础、土方等地下工程施工中应防止土方塌方、位移。 2、垂直运输设备搭设稳定性、安全性装置。 3、进行建筑围挡封闭,架设安全网,洞口及临边进行防护。 4、对结构复杂、危险性大、特性较多的特殊工程要采取专项安全措施(如起重吊装作业、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基坑支护 等)。 5、考虑不同季节对施工的不安全因素,在雨季施工应做好防电、防雷、防坍塌和防强风的工作。冬季施工应做好防风、防火、防滑、防煤气中毒等工作。 6、建筑内部的电线设施应隐蔽或外部设有安全防护措施。 7、 阳台栏杆设计应防儿童攀登,垂直杆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