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库净高规范_第1页
车库净高规范_第2页
车库净高规范_第3页
车库净高规范_第4页
车库净高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车库净高规范篇一:地下自行车库相关规范地下自行车库相关规范 相关规范如下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非机动车库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净高不得低于; 2 每辆停放面积宜为 3 300 辆以上的非机动车地下停车库,出入口不应少于 2 个,出入口的宽度不应 小于; 4 应设置推行斜坡,斜坡宽度不应小于,坡度不宜大于 1:5,坡长不宜超 过 6m;当坡长超过 6m 时,应设休息平台。 【条文】 参照及引用我国和日本建筑设计资料集,以及 XX 【现 XX】 年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 中停车场部分有关自行车 设计数据。 措施 XX 年版中 1.自行车停放,每个车位按 ; 2.自行车停放宜分段设置,每段长度 15-20m,每段应设一个出入口,其宽度不 小于 3m; 3.当车位数量在 300 辆以上时,其出入口不应少于 2 个,出入口净宽不宜小于 ; 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4.供自行车推行使用的坡道,宜辅以供人行走的踏步,供人行走的踏步数不应超 过 18 级,每段坡长不宜超过,踏步段的宽度单向不宜小于,双向不 宜小于,供自行车推行坡道宽度由设计确定,坡度不宜超过 1:4,坡道宽 度不宜小于(推一辆自 行车的宽度) 。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4 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坡长不宜超过 6m,坡度不宜大于 1:5; 至于屋面可以参考室外工程道路的做法,选择其一即可自行车库与汽车库不同,没有专门的规范或者条文明确自行车库的通风排烟方式。在现阶段,对于自行车库通风按换气次数 24 次/小时设计无需争议,但是究竟设不设防排烟设施存在两种做法,设计和不设计均有。究竟哪种更合理,是争论的焦点。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第条规定,“丙、丁、戊类物品库宜采用密闭防烟措施。 ”该条的条文说明中对密闭防烟进行了解释,并提到“对于库房这类工程,进入的人员较少,又不长时间停留,”参照该条规范,很多同仁认为自行车库可不设防排烟设施。但是,究竟怎么界定人员少,停留时间短暂呢?于是,在无法给出确定答案的前提下,为了稳妥保险期间,另一部分同仁选择给自行车库设置防排烟设施。然而,问题接踵而至。对自行车库设防排烟设施,排烟量该如何计算?下面以一个 700m2 的自行车库为例,说明排烟量选择的矛盾之处:方法一:按负担防烟分区个数及面积计算排烟量:假设将该自行车库划分为 2 个排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面积为 350m2,则排烟量为:L=350x120=4XX(m3/h)。这个排烟量是一个相对来讲比较庞大的数字,如果想降低排烟量,可以划分多个排烟分区 篇二:车库设计规范1 总 则 为了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需要,使汽车库建筑设计符合使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转 载于: 小 龙 文档网:车库净高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汽车库建筑设计。 汽车库建筑设计应使用方便、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并符合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和符合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 汽车库建筑规模宜按汽车类型和容量分为四类并应符合表的规定。 汽车库建筑分类 表 汽车库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汽车库(Garage) 停放和储存汽车的建筑物。 汽车最小转弯半径(Minimumturn radius of car) 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地下汽车库(Underground garage) 停车间室内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一半的汽车库。 坡道式汽车库(Ramp garage) 汽车库停车楼层之间,汽车沿坡道上、下行驶者为坡道式汽车库。坡道可以是直线型、曲线型或两者的组合。 敞开式汽车库(Open garage) 汽车库内停车楼层每层外墙敞开面积超过该层四周墙体总面积 25%的汽车库。 缓坡段(Transition slope) 当坡道坡度大时,为了避免汽车在坡道两端擦地面设的缓和线段。弯道超高(Ramp turn supperelcvation) 为了平衡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所产生的离心力所设置的弯道横向坡度而形成的高差称弯道超高。 机械式汽车库(Mechanical garage) 使用机械设备作为运送或运送且停放汽车的汽车库。 机械停车设备(Mechanical equipment for parking automobile) 机械式汽车库中运送和停放汽车设备的总称。 运送器(Conveyer) 机械停车设备中承托和运送汽车的部件的总称,它包括托架、托板、台车等。 停车位(Parking space) 汽车库中为停放汽车而划分的停车空间或机械停车设备中停放汽车的部位,它由车辆本身的尺寸加四周必须的距离组成。 两层式机械汽车库(Two storey mechanical garage) 停车位按两层设置的机械汽车库,有两层升降横移式,两层循环式和两层坑下式等。 竖直循环式机械汽车库(Vertical circular garage) 停车位垂直布置且兼作运送器,作整体垂直循环运动的机械式汽车库。 3 库址和总平面 库 址 汽车库库址选择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环境保护及防火等要求。 特大、大、中型汽车库库址,应临近城市道路。 城市公共设施集中地段,公用汽车库库址距主要服务对象不宜超过 500m。 专用汽车库库址宜设在专用单位用地范围内。 地下汽车库库址宜结合城市人防工程设施选择,并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 汽车库库址,应避开地质断层及可能产生滑坡等不良地质地带。 3 库址和总平面库 址 汽车库库址选择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环境保护及防火等要求。 特大、大、中型汽车库库址,应临近城市道路。 城市公共设施集中地段,公用汽车库库址距主要服务对象不宜超过 500m。 专用汽车库库址宜设在专用单位用地范围内。 地下汽车库库址宜结合城市人防工程设施选择,并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 汽车库库址,应避开地质断层及可能产生滑坡等不良地质地带。 总平面 特大、大、中型汽车库总平面应按功能分区,由管理区、车库区、辅助设施区及道路、绿化等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理区应有行政管理室、调度室、门卫室及回车场。车库区应有室外停车场及车轮清洗处等设施。 辅助设施区应有保养、洗车、配电、水泵等设施。 库址内车行道与人行道应严格分离,消防车道必须畅通。 库址绿化率不应低于 30%,库址内噪声源周围应设隔声绿化带等绿化设施。 总平面布局的功能分区应合理,交通组织应安全短捷,环境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容貌标准CJ16 的规定。 总平面布局、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安全疏散、安全照明、消防给水及电气等规划建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的规定。 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 2 个;特大型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 3 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 15m。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 7m,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 5m。 公用汽车库的库址,当需设置办理车辆出入手续的出入口时应设候车道。候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3m,长度可按办理出入手续时需停留车辆的数量确定。但不应小于 2 辆,每辆车候车道长度应按 5m 计算。附设于专用单位用地范围内的专用汽车库,其停车位数大于 10 个,且车辆出入必须通过主体建筑人流的主出入口时,该处应设置候车道,候车数量可按停车车位数的1/10 计算。 特大、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出入口应设于城市次干道,不应直接与主干道连接。 汽车库库址的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的规划红线不应小于,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 2m 处作视点的 120范围内至边线外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图 ) 。 库址车辆出入口与城市人行过街天桥、地道、桥梁或隧道等引道口的距离应大于 50m;距离道路交叉口应大于80m。 汽车库周围的道路、广场地坪应采用刚性结构,并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地坪坡度不应小于%。 地下汽车库的排风口应设于下风向,排风口不应朝向邻近建筑物和公共活动场所,排风口离室外地坪高度应大于,并应作消声处理。 根据汽车库性质及使用要求,应配置相应辅助设施。保养和车辆清洗设施,可按国家现行标准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的有关规定设置。水、电等设施应根据汽车库规模和使用要求等配置。 库址宜设高杆照明,并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标志公共交通总标志()的规定,标明基地内通车道、车辆路线走向、停车场、交通安全设施等标志、标线。 坡道式汽车库 一般规定 公用汽车库中汽车设计车型的外廓尺寸可按表的规定采用。 汽车设计车型外廓尺寸表 注:专用汽车库可按所停放的汽车外廓尺寸进行设计。括号内尺寸用于中型货车。 汽车库内停车方式应排列紧凑、通道短捷、出入迅速、保证安全和与柱网相协调,并应满足一次进出停车位要求。 汽车库内停车方式可采用平行式、斜列式(有倾角30、45、60)和垂直式(图) ,或混合采用此三种停车方式。 汽车库内汽车与汽车、墙、柱、护栏之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的规定。 篇三:车库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 1998 年 5 月 1 日 设计防火规范的通知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 1991290 关部门会审。 防火规范 修车库 停车场停放由内燃机驱动且无轨道的客车、货车、工程车等汽车的露天场地和构筑物。 地下汽车库under ground garage 室内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一半的汽车库。 高层汽车库 high rise garage 建筑高度超过 24m 的汽车库或设在高层建筑内地面以上楼层的汽车库。 机械式立体汽车库 mechanical and stereoscopic garage 室内无车道且无人员停留的、采用机械设备进行垂直或水平移动等形式停放汽车的汽车库。 复式汽车库compound garage 室内有车道、有人员停留的,同时采用机械设备传送,在一个建筑层里叠 23 层存放车辆的汽车库。 敞开式汽车库存 open garage 每层车库外墙敞开面积超过该层四周墙体总面积的 25%的汽车库。 3 防火分类和耐火等级 车库的防火分类应分为四类,并应符合表的规定。 车库的防火分类表 注:汽车库的屋面亦停放汽车时,其停车数量应计算在汽车库的总车辆数内。 汽车库、修车库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三级。各级耐火等级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 和耐火极限均不应低于表的规定。 地下汽车库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甲、乙类物品运输车的汽车库、修车库和、类的汽车库、修车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类汽车库、修车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注:甲、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执行。 各级耐火等级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表 注: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的外露部位应加设防火保护层,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本表相应构件的规定。4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一般规定 车库不应布置在易燃、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的生产装置区和贮存区内。 汽车库不应与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组合建造;当病房楼与汽车库有完全的防火分隔时,病房楼的地下可设置汽车库。 甲、乙类物品运输车的汽车库、修车库应为单层、独立建造。当停车数量不超过 3 辆时,可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类汽车库贴邻建造,但应采用防火墙隔开。 类修车库应单独建造;、类修车库可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的首层或与其贴邻建造,但不得与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明火作业的车间或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病房楼及人员密集的公共活动场所组合或贴邻建造。 为车库服务的下列附属建筑,可与汽车库、修车库贴邻建造,但应采用防火墙隔开,并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贮存量不超过的甲类物品库房;总安装容量不超过/h 的乙炔发生器间和贮存量不超过 5 个标准钢瓶 的乙炔气瓶库; 一个车位的喷漆间; 面积不超过 50m 的充电间和其他甲类生产的房间。 地下汽车库内不应设置修理车位、喷漆间、充电间、乙炔间和甲、乙类物品贮存室。 汽车库和修车库内不应设置汽油罐、加油机。 停放易燃液体、液化石油气罐车的汽车库内,严禁设置地下室和地沟。 、类汽车库、停车场宜设置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消防器材间。 车库区内的加油站、甲类危险物品仓库、乙炔发生器间不应布置在架空电力线的下面。 防火间距 车库之间以及车库与除甲类物品库房外的其他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的规定。 车库之间以及车库与除甲类物品的库房外的其他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 表 2 3 注: 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算起,如外墙有凸出的可燃物构件时,则应从其凸出部分边缘算起。高层汽车库其他建筑物之间,汽车库、修车库与高层工业、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规定值增加 3m。 汽车库、修车库与甲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规定值增加 2m。 两座建筑物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或当较高一面外墙比较低建筑高 15m 及以下范围内的墙为不开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当较高一面外墙上,同较低建筑等高的以下范围内的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规范表的规定值减小 50%。 相邻的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不较高一面处墙耐火极限不低于,墙上开口部位设有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水幕等防火设施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小,但不宜小于 4m。 相邻的两座一、二级耐火等极建筑,当较低一座的屋顶不设天窗,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且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小,但不宜小于m。 甲、乙类物品运输车的车库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25m,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甲类物品运输车的车库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30m,与厂房、库房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规范表的规定值增加 2m。 车库与易燃、可燃液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车库与易燃、可燃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 液化石油气储罐的防火间距 表 注:防火间距应从距车库最近的储罐外壁算起,但设有防火堤的储罐,其 防火堤外侧基脚线距车库的距离不应小于 10m。 计算易燃、可燃液体储罐区总贮量时,1m 的易燃液体按m 的可燃液体计算。 干式可燃气体储罐与车库的防火间距按本表规定值增加 25%。 小于 车库与甲类物品库房的防火间距 表3 注:甲类物品的分项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执行。 车库与可燃材料露天、关露天堆场的防火间距不 应小于表的规定。 汽车库与可燃材料露天、半露天堆场的防火间距 表 车库与煤气调压站之间,车库与液化石油气的瓶装供应站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车库与石油库、小型石油库、汽车加油站的防火间距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 、 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停车场的汽车宜分组停放,每组停车的数量不宜超过 50 辆,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6m。 消防车道 汽车库、修车库周围应设环形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物的一个长边和另一边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宜利用交通道路。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4m,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 12m 12m。 穿过车库的消防车道,其净空高度的净宽均不应小于 4m,当消防车道上空遇有障碍物时,路面与障碍物之间的净空不应小于 4m。 5 防火分隔和建筑构造 防火分隔 汽车库应设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的规定。 汽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 表 注: 敞开式、错层式、斜楼板式的汽车库的上下连通层面积应叠加计算,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规定值增加一倍。 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汽车库净高 1/3 且不超过净高 1/2 的汽车库,或设在建筑物首层的汽车库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500m。 复式汽车库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按本表规定值减少 35%、 汽车库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规范表 的规定增加一倍。 机械式立体汽车车库的停车数超过 50 辆时,应设防火墙或防火隔墙进行分隔。 甲、乙类物品运输车的汽车库、修车库,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超过 500m。 修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超过 XXm,当修车部位与相邻的使用有机溶剂的清洗和喷漆工段采用防火墙分隔时,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超过4000m。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修车库,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 1 倍。 汽车库、修车库贴邻其他建筑物时,必须采用防火墙隔开。设在其他建筑内的汽车库(包括屋顶的汽车库)、修车库与其他部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烧体隔墙和的不燃烧体楼板分隔,汽车库、修车库的外墙门、窗、洞口的上方应设置不燃烧体的防火挑檐。外墙的上、下窗间墙高度不应小于。防火挑檐的宽度不应小于 1m,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汽车库内设置修理车位时,停车部位与修车部位之间应设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烧体隔墙和的不燃烧体楼板分隔。 修车库内,其使用有机溶剂清洗和喷漆的工段,当超过 3 个车位时,均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2 2 2 2 2 燃油、燃气锅炉、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不宜设置在汽车库、修车库内。当受条件限制时,除液化石油气作燃料的锅炉以外的上述设备,需要布置在汽车库、修车库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锅炉的总蒸发量不应超过 6t/h,且单台锅炉蒸发量不应超过 2t/h;油浸电力变压器不应超过 1260kV 稟,且单台容量不应超过 630 kV 稟; 锅炉房、变压器室应布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并设有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 1m 且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烧体防火挑檐; 变压器室、高压电容器室、多油开关室、锅炉房应采用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 变压器室下面应设有储存变压器全部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变压器室、多油开关室、高压电容器室、燃油锅炉房的日用油箱室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 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应采用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烧体楼板与相邻部位分隔。 防火墙和防火隔墙 防火墙应直接砌在汽车库、修车库的基础或钢筋混凝土的框架上。防火隔墙可砌筑在不燃烧体地面或钢筋混凝土梁上,防火墙、防火隔墙均应砌至梁、板的底部。 当汽车库、修车库的屋盖为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烧体时,防火墙、防火隔墙可砌至屋面基层的底部。 防火墙、防火隔墙应截断三级耐火等级的汽车库、修车库的屋顶结构,并应高出其不燃烧体屋面且不应小于;高出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屋面不应小于。 防火墙不宜设在汽车库、修车库的内转角处。当设在转角处时,内转角处两侧墙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4m。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2m。当防火墙两侧的采光窗装有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烧体固定窗扇时,可不受距离的限制。 防火墙或防火隔墙上下应设置通风孔道,也不宜穿过其他管道(线);当管道(线)穿过防火墙时,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将孔洞周围的空隙紧密填塞。 防火墙或防火隔墙上不宜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卷帘。 电梯井、管道井和其他防火构造 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和楼梯间应分开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