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同是炎黄子孙》教案_第1页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同是炎黄子孙》教案_第2页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同是炎黄子孙》教案_第3页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同是炎黄子孙》教案_第4页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同是炎黄子孙》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同是炎黄子孙教案第二单元:心中有祖国 第二课 同是炎黄子孙课时建议:2 课时单元概述:“心中有祖国”这一主题是在前个单元:“一山一水一生人”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 “一山一水一圣人”目的在于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从而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有了这种自豪感,才能胸怀祖国,放眼天下,所以第二单元安排了“心中有祖国”这一主题。本单元安排了“好大一个家” 、 “同是炎黄子孙”和“为了祖国的振兴”三个主题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小组讨论与探究,了解我国的基本情况、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生活习俗及发展历程,感受海外游子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而奋斗的理想。这个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是从中国基本情况出发,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和行政区域,少数民族情况,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让学生身临其境。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为祖国振兴而努力读书的使命感。课 题 同是炎黄子孙 年级 五 教材版本 山东人民版 课程内容我们的国家 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神圣领土不可侵犯。教学目标1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炎黄子孙,进一步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2知道许多海外华人尽管身在他乡却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结,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3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4增强对祖国的荣誉感,对维护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责任感。5.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比较复杂问题问题的能力。6.进一步提高通过调查、访问、搜集与分析材料等形式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的能力。教材分析同是炎黄子孙是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心中有祖国中的第二个主题。本次活动主题共设计了“海外华人心系祖国”和“两岸人民血浓于水”两个主题活动。第一个活动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不同渠道了解海外华人心系祖国,为祖国做出杰出贡献的事例,从而让学生知道不论大陆人民、台湾同胞,还是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在不同时期都为民族的反之和繁荣做出了贡献,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结。后一个主题活动主要通过搜集资料,交流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两岸的共同心愿,民心不可违。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课前学生搜集“炎黄子孙的来历” 、 “海外华人风俗” 、 “华人爱国故事” 、 “台湾的历史” 、 “两岸交流”相关文字、图片材料。2教师准备:搜集有关黄帝陵、两岸交流典型图片、台湾地区地图等制作课件;搜集清明谒拜黄帝、台湾同胞骨髓捐献视频资料上课观看交流用;为学生准备台湾的后屿岛与厦门市的角屿地图岛料;准备相关的音乐音频资料。学生分析对于“炎黄子孙”这个概念,学生都知道,但是如果说说到底什么意思,说说其中的内涵,他们能完整说出来的就不多了。关于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历史渊源,学生也是停留在知道的基础上,对于两岸血浓于水的情感感受不深。所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了解海外华人的爱国情感,体会同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感受两岸人民的血脉相连非常重要。教学设计思想本科的教学设计重点放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上,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搜集各种材料,小组交流研讨,在探究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首先由刚过去的清明节谒拜黄帝视频引入本课,使学生初步感受祭奠祖先的氛围,认识到我们拥有同一个祖先,从而较自然的引入“同是炎黄子孙” 。“海外华人心系祖国”主要是通过课前前置性学习,课上交流弄清全球华人谒拜黄帝的原因,了解“炎黄子孙”的来历,增强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然后小组交流华人海外生活保留下来的各种风俗,其中进行情景展示,了解更多的华人风俗。接着,通过小组分组研讨华人爱国故事,感受海外华人的爱国情怀。最后再次播放我的中国心是学生感受到的情感得到升华。“两岸人民血浓于水”主要是通过搜集资料,交流资料,图片展示、诗文欣赏等方式,从“地理位置” 、 “历史渊源” 、 “经济、文化交流” “两岸民间感人故事”等几个方面感受两岸的密不可分,两岸人民的血肉亲情。特别是为学生提供的望大陆 ,把台湾人民渴望回家的愿望表达的淋漓尽致,对于学生感受两岸人民盼望两岸和平统一的情感帮助较大。教学重点 感受海外华人心系祖国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增强对祖国的荣誉感,对维护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责任感。教学策略与方法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搜集华人生活、两岸交流等各方面的资料非常重要,教师做好搜集指导。小组交流展示,互动、模拟情景,观看视频谈感悟将是主要的探究手段,在开放、互动的课堂气氛中引导学生感受华人的爱国情怀,感受两岸的密不可分。课程资源开发 1通过网络搜集材料了解海外华人的生活、两岸人民的交流状况。学生在搜集两岸交流图片资料时,引导学生尽可能的搜集与本地联系较多的交流资料。2.课前根据小组实际制作各种能反映海外华人传统习俗的实物。可以利用卡纸,各种废旧物品动手制作例如“舞狮”所用的狮子,表现中国功夫的服装等。3教师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视频资料,交加强学生情感的调动与课堂气氛的烘托。教学条件说明1.本辖区处于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学生家里都有网络,搜集资料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结合本地红荷节举办会有不少台湾同胞来到滕州, (学校前面就有一条路被命名为红荷大道)所以可以从与本地联系较密切的资料进行搜集。2.其他没有网络的同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学校微机室使用网络搜集资料。教学进度建议本二级主题大约需要二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激发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感受海外华人的爱国情怀;第二课时:通过视频资料,图片展示,小组交流感受到两岸的密不可分,两岸人民的血脉相连。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海外华人心系祖国一、播放视频,引入新课。1.教师引领:前两天我们刚刚渡过清明小长假,清明节是人们纪念逝去亲人的日子,老师在新闻里看到很多人也都在祭祀亲人,可是人很多很多,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这位逝者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亲人呢?想知道吗?好我们一起来看视频,看完以后看能不能说说是怎么回事。2.播放清明节祭祀黄帝视频。/2013/04/05/VIDE1365118323244735.shtml3.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1)教师:看了刚才的视频现在你有答案了吗?(2)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3)小结:是呀,那么多的人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可是他们都有一个名字那就是“炎黄子孙” (板书) ,他们每到清明就会来到黄帝和炎帝的墓前进行祭拜,只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板书“同是”补齐课题)来谒拜黄帝陵寝的不仅有我们国内的中国人,世界各地很多华人都会前来,因为他们一直都会记着他们是中国人,他们一直都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我们一起学习“海外华人心系祖国” 。 (板书)【设计意图:利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谒拜黄帝视频资料拉近了学生与本课的距离,整体上感受炎黄子孙的情怀,同时较自然的引入本课。】二、探究谒拜黄帝的原因,感受海外华人的爱国情怀。1.教师引领:我们拥有共同的名字叫“炎黄子孙” ,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呢?为什么海外的华人都要参加拜祖大典呢?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小组学习,现在把你们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结合课本上给出的材料,整理成一份调查报告。2.小组交流整理材料,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并调查学清。调查报告黄帝资料库炎帝资料库被称为炎黄子孙的原因我的调查感受3.汇报调查结果。(1)小组选派代表到讲台前出示调查报告,并进行交流汇报。(2)视频资料凸显海外赤子情。教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汇报,我们现在知道了炎帝和黄帝都是我们的祖先,所以我们都被称为“炎黄子孙”而由于黄帝为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所以被尊称为“文明之祖”他死后被埋在陕西省黄陵县,这就是“中华第一陵” (课件出示“黄帝陵” ) 。海内外的华人每每到了重要的日子都会来到我们的祖先陵前进行谒拜,特别是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他们虽然远在他乡,可是每次祭拜大典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我们来看一份特殊的视频资料。 (播放2009 年海外华人黄帝故里祭拜大典)/video/2009-03/30/content_11096964.htm(3)学生谈看过视频后的感受。教师:看了这段视频,我想我们的心里会有一些动容,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谈感受。(4)教师小结:从这段视频里我们看到来自 32 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都来到了黄帝出生的地方谒拜祖先,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来自不同的地区,可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学生一起说“炎黄子孙” ) ;虽然他们生活的地方比较遥远,可是他们还是回来了,有的华人每年都会参加祭祖活动,虽然他们远在海外,可是他们依然心系祖国,热爱祖国, (板书“远在海外 心系祖国” )因为他们都有一颗中国心。4.欣赏我的中国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合作探究研讨谒拜黄帝的原因,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同时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三、小组合作,探究海外华人传统习俗。1.教师引领:听了刚才的歌曲你又有哪些特殊的感受呢?(学生谈谈自己真实的想法)教师:正像刚才这首歌曲里唱的那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最好是老师唱出来,然后板书“中国印” )这个中国印已经深深的烙在了每一个海外华人的身上,更烙在了他们的心里,到现在不管这些人在海外生活了多少年,可是他们依然保留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关于这方面的资料,我们每个探究小组的同学都进行了搜集,现在请你们现在小组内交流,等一会我们一起交流学习。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有关海外华人保留下来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资料,教师巡视了解学情。3.请小组选派代表展示交流。海外华人传统习俗我知道搜集要求:搜集的材料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通过多种形式的结合,把华人的生活习俗展示出来。展示要求:把自己搜集的材料以小组成员进行分享,然后归纳整理,请一名同学进行展示,汇报。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相机进行提问,补充,引导学生尽量把搜集整理后的材料汇报完整。4.教师补充图片资料,加强对海外华人传统习俗的认识。教师:关于华人传统习俗的材料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想看吗?,谁能说出我展示的是什么?(幻灯依次出示“唐人街” 、 “中华街” 、 “舞狮表演” 、 “买中国货” 、 “中国武馆”等等图片,并让学生说说图片内容)5.情景展示华人中华习俗。(1)教师引领:看来同学们对海外华人的传统习俗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想不想把华人们的风俗在我们的教室里面再现出来?下面的时间就请各个小组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内容,把华人在国外生活保留的传统风俗通过你们的表演展示出来。(2)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风俗进行设计表现,教师深入各个小组倾听,观察,指导。此环节的设计可以在课前进行布置,可以分为“春节拜年” 、 “舞狮表演” 、“唐人街特色小吃” 、 “捏面人” 、 “元宵节”等活动小组。学生可以事前准备、制作需要的用品,例如“舞狮表演”可以用卡纸剪出狮头,用长袍代替狮子的身体;捏面人,可以用橡皮泥代替,找一把笤帚代替草把子;唐人街特色小吃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早点;元宵节花灯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还可以设计猜灯谜的场景等等。教师在课前布置时知识进行提示,引发学生活动的欲望,具体的活动设计应该有学生自己完成。(3)小组活动后分别登台进行展示。教师可以分别用比较小声的音乐为学生进行一些背景氛围的渲染。例如“春节拜年”可以播放恭喜恭喜 , “唐人街特色小吃” 、 “捏面人”可以选用陈倩倩的唐人街 , “元宵节”可以选用挂红灯 。(4)活动总结。教师:刚才同学们的小组表现都非常好,仿佛把我们带进了各国的唐人街,让我们领略到了异国的中国情怀,课下真的是下足了功夫,我们每个小组都能得到一颗“表演之星”祝贺你们。可以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唐人街,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中国元素,因为他们的身心早已烙上了那颗-(手指“中国印”学生说出)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整理成一份完整的“华人习俗报告”,既培养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又能在这个过程中对华人的生活习俗得到较深的认识,通过华人生活习俗的情景再现把这种认识又得到了巩固。】四、分组研讨,感受海外华人的爱国情怀。1教师引领:正是由于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着炎黄的血脉,正是由于他们的中国印记,长期以来,海外的游子们虽然远在重洋,可是他们一直关注着祖国的发展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为祖国做出了贡献。下面的时间里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搜集情况,自由组合“探究小组” ,小组内先交流这方面的资料,一会我们一起交流。教师注意做好分组的引导工作,以探究的人物为主要分组标准,把探究到相同华人资料的同学分在一组,可以分为“陈嘉庚探究小组” 、 “霍英东探究小组” 、 “丁肇中探究小组 ”、 “杨振宁探究小组 ”、 “王永庆探究小组” “李嘉诚探究小组” 、 “其他爱国华人探究小组” 。 (因为这些人是爱国华人中的杰出代表,所以把他们的事迹作为探究的重点)2.小组交流“华人爱国事迹”提前下发前置学习表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搜集情况填写“华人爱国事迹探究报告” 。华人爱国事迹探究报告爱国华人姓 名探究方式主要爱国事 迹3.小组选派代表到台前进行展示交流,教师作相应的引导。4.教师补充图片资料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小组探究,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些海外游子的爱国情怀,你们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又进步了很多,老师非常高兴。相信掌握了这种好的学习方法,我们以后将能够了解更多的人文、社会知识。正像刚才同学们汇报的那样,像“陈嘉庚” 、 “丁肇中” 、 “杨振宁” 、 “霍英东” 、 “李嘉诚” 、 “王永庆”等等(说到哪一位就出示这位华人的图片资料)这些爱国华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可是他们没有停留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是与祖国血脉相通,心心相印,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关注着祖国,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我们应该牢记他们的名字,牢记他们为祖国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请记住他们-(课件再次出示爱国华人图片资料,一起念出他们的名字) 。【设计意图: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行,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爱国华人的感人事迹。】五、总结拓展,升华情感。1.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你是怎样完成这些学习任务的?2.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重点引导从海外华人的爱国情怀和本课中运用到的学习方法谈,对于学生的感受要给予积极的评价。 )3.是呀同学们海外华人生活的地方离我们比较遥远,可是他们的心始终与我们相连,因为我们都有着黄皮肤,黑眼睛,因为我们都有剪不断的中国情怀,有着一样的中国心。 (播放我的中国心 )让我们一起唱出我们最豪迈的情怀吧!(师生同唱我的中国心结束新课)【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总结过程是对所学知识的回顾整理,同时把学生的前面环节产生的情感进行升华,使得学生对海外华人的爱国情怀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板书设计:同是炎黄子孙 远在海外 心系祖国中国印远在重洋 贡献祖国【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板书体现了炎黄子孙共同的爱国情怀,体现了海外华人心系祖国的事实,板书内容简洁精练。 】第二课时 两岸人民血浓于水一、由陆岛相思曲引入新课。海外华人心系祖国 1.教师引领: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到了海外华人那种浓浓的爱国情怀,我们也一起聆听、演唱了把这种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我的中国心 。这节课老师又带来了一首新歌,想听一下吗?我们都知道情是歌的灵魂,那么这首歌有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呢,我们一起欣赏。2.播放陆岛相思曲 。/us/95943810/32411087.shtml3.教师:刚才我发现很多同学听得非常投入,那么从这首歌中你听出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4.教师:看来你们已经非常善于倾听了,能够一下子就抓住歌曲的灵魂。是呀,正向你们说的那样,这首歌主要表达了人们对两岸早日团圆的一种期盼,而这种期盼之情是两岸人民共同拥有的一种情感,因为大陆、台湾本来就是一家人,两岸人民根连着根,心连着心,我们的情感血浓于水。 (板书“两岸人民血浓于水“)【设计意图:通过一首陆岛相思曲首先把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起来,通过欣赏歌曲、视频初步感受两岸人民的情怀。】二、从地理位置感受两岸的密不可分。1.了解台湾的位置。(1)教师:说到台湾,那么台湾到底在哪里呢?我们来看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全貌,能不能找出哪是台湾?(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谁来指出她的精确位置。(2)学生到台前指出台湾的位置。(3)教师:你们一下子就能找出台湾的位置,那我们再仔细看,她与大陆的哪个省相聚最近呢?(4)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发现。2.观察地图感受台湾岛与大陆的距离之近。(1) (课件出示台湾地区行政图)教师:看这就是台湾她有台湾岛、澎湖列岛以及一些小岛组成。这块最大的就是台湾岛,有没有同学知道台湾岛与福建最近的地方相距多少?预设:130 千米(课本上有此数据,所以学生答出来,并不困难)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呀?(及时鼓励评价)课前预习绝对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台湾岛与大陆相距最近的地方仅有 130 千米,很近,很近。有多近呢,老师告诉你从我们这里到枣庄一个来回,就相当于从福建来到了美丽的台湾岛。是不是感觉很近呢?(2)学生谈观察了解后的感受。3.学生动手计算感受台湾地区与大陆的距离之近。(1)教师:不过这只是台湾岛距离大陆的距离,还不是台湾省与大陆最近的地方。台湾省与大陆相距最近的地方在金门县, (课件出示金门)这就是金门县,她有金门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其中后屿岛与厦门市的角屿岛, (课件出示标出的后屿岛与角屿岛)她们之间的距离更近,有多近呢,想知道吗?想知道就自己动手了解。(2)小组合作通过动手实际测量,利用比例尺知识,计算出后屿岛与厦门市的角屿岛之间的距离。教师在学生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巡视指导。(比例尺知识学生已经有初步接触,最好课前再做一下辅导)(3)汇报交流,感受两岸的相距之近。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计算出来的数据,各小组进行对比,安排第一个完成的小组首先汇报。小结:你们计算的速度还真快,虽然结果不完全一样,但是非常的接近。老师课前查了一下相关资料,也进行了计算,这两个岛屿之间的距离是 1800 米,跟你们计算的结果非常接近。1800 米,什么概念,你能说出有多远吗?温馨提示1.依照课前下发的金门、厦门相距地图,找出后屿岛与厦门市的角屿岛,并圈出来。测量她们在地图上的距离,然后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计算她们之间的距离。2、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协同完成。3.计算完毕,马上做好,让老师知道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学生打个比方,大体了解 1800 米有多远。 (一个标准的 400 米跑道,围着她转圈,4 圈半,也就相当于从福建省来到了台湾省)学生谈此时的感受。4.课件出示古代台湾与大陆的地理位置,并小结。教师:其实大约在 100 万年前,台湾与大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后来由于地壳下沉才使得台湾与祖国大陆分隔开了,但是我们还是血脉相连。因此从地理位置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与祖国大陆是密不可分的。 (板书“地理位置 密不可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台湾地区地图,动手测量计算真实地感受到台湾原来与大陆这么的近,同时把学生与台湾的距离也拉近了,从地理位置上感受到两岸的密不可分】三、从历史渊源感受两岸的密不可分。1.教师引领:除了地理位置,台湾在历史上与祖国大陆一直有着特殊的情感。关于这方面的材料,你都了解了多少?下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并整理成一份“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调查报告”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说给其他同学听,并且汇总整理,形成报告。“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调查报告调查方式( )时期资 料( )时期资 料( )时期资 料我了解郑成功调查后的感受3.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教师适时调控。 (尽量多的让不同的小组进行汇报,加强资料的交叉性,互补性)4.小结:是呀,正像同学们刚才交流的那样, (课件展示)从 3 万年前,台湾的原住民的祖先就是从大陆东南沿海迁居过去一代代的繁衍生息;从三国到清朝时代的君主都在台湾设立了管辖机构;更有名族英雄郑成功带领台湾人民打败荷兰侵略者的历史事实。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都强有力的证明了-(学生说出“台湾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从历史证据上我们也能证明她与祖国大陆是密不可分的。 (板书 “历史渊源”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整理资料搜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证据,从历史渊源上证明台湾与大陆的密不可分,学生运用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四、从经济、文化交流上感受两岸的密不可分。1.教师引领:历史回到 1949 年,国民党战败逃到了台湾,使得两岸隔绝了几十年。但是,两岸人民的心却从未隔绝过,他们努力争取各种机会互通信息,互相往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两岸人民的关系更是越来越亲密,从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交流与沟通。课前我们探索小组的同学对这方面的资料也进行了搜集,现在就把它展示出来吧。2.小组内交流关于两岸之间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资料。先小组内互相展示,然后材料汇总,去掉相同的材料,保留不同的材料,选一名代表准备汇报。教师巡视了解学情,了解有代表性的材料。3.小组选派代表把自己小组整理后的材料汇报给其他同学,教师相机提问,引导。4.补充材料,丰富情感。教师:看来同学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已经非常的强了,搜集了那么多的关于两岸民间交流的资料。在课下老师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搜集,而且跟你们的材料有很多不一样的,想看吗?(课件依次出示“台湾水果登陆、旺旺集团标志、第一个大陆投资商宣建生、姚明在台湾新竹参加两岸篮球交流活动、台湾明星周杰伦参加红荷节表演、团团圆圆来到台湾、大陆百姓游台湾” )在出示课件的过程中,能让学生说出来的就让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进行介绍,学生不了解的教师作介绍。5.教师小结:看了那么多的图片,交流了那么多的材料,我们此时能够强烈的感受到:两岸在经济、文化上都有着大量的交流与沟通,而且这种交流与沟通的趋势越来越频繁,所以,从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上我们更能够感受到台湾与祖国大陆是-(板书“经济、文化” )6.交流两岸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感受两岸人民的血肉相连。(1)教师引领:经济文化的交流让两岸人民的心紧紧相连,而两岸实行了直接通航以后,更使得两岸交流的领域越来越宽广,在这些交流中,发生了不少感人的故事,你都知道哪些呢?(2)学生汇报自己了解到的两岸交流过程中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多找几名同学汇报。(3)教师:同学们了解到的故事确实很感人,像这样的故事其实很多很多,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资料就是其中的一个。 (播放台湾人民救助大陆白血病患者的视频资料)/show/azYKytFzQZQnY7Nc.html(4)谈感受教师: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看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5)教师小结: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才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之桥,是所有人的爱心挽救了那位同胞。两岸虽有一峡之隔,可却隔不断两岸人民的血脉相连。所以,无论从地理位置,历史渊源,还是从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台湾与大陆都是-(手指黑板,学生说出“密不可分” )【设计意图:近些年来两岸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而且这样的交流正在走入常态化,利用好这些材料感受两岸的密不可分非常重要,特别是与学生生活比较近的文化交流,能更进一步拉近学生与台湾的距离】五、诗词烘托,感情升华。1.教师引领:正是由于这种密不可分,才使得越来越多的台湾人渴望回归故土,渴望两岸统一。台湾著名教育家于右任先生的望大陆就表达了这种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于右任先生是 1949 年被胁迫到台湾去的,而她的妻子和孩子却永远留在大陆,从此天各一方,永不相见。晚年的于右任非常渴望落叶归根,可终未如愿,1962 年 1 月 24 日,于右任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望大陆 。2.课件出示望大陆 ,教师深情吟诵,配背景音乐金枝欲孽中的笛子曲,烘托气氛。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3.教师引领:同学们,这是于右任先生眷恋大陆家乡所写的哀歌,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诗人生前望不到祖国的统一死后还要葬于高岗向大陆遥望,读来怎不让人怆然泪下。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右任先生的内心,去感悟他那浓浓的思想爱国情怀吧,一起读望大陆 。4.学生齐读望大陆 ,播放笛子曲。5.升华:这是于右任先生的临终遗作,读了这样感人的诗词,我想我们的内心肯定不会平静,那么,此时,你有那些话要说吗?6.学生畅谈感受,教师注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把从这首诗得到的感触,升华到两岸人民的血脉相连。【设计意图:一首望大陆表达了众多台湾同胞的心声,通过赏读这首诗可以把台湾同胞渴望回家,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情感升华到新的高度。】六、拓展延伸。1.课外拓展:是呀,通过这首望大陆 ,我们可以强烈的感受到于右任先生那可强烈的爱国思乡之心,而他也是千千万万个台湾人的缩影。许许多多的台湾人都有着这种思乡爱国情怀,那么此时,我想我们还有很多的话要说。我们滕州每年都会举办红荷节,而且这个节日已经让很多很多的人所了解,也有很多的台湾艺人来到了滕州,再过几个月红荷节又要如期举行了,所以老师想让同学们给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信,邀请他们到我们的家乡参加红荷节,让他们也来感受我们家乡浓郁的特色,大家有兴趣吗?2.总结全课,结束新课。教师:老师相信,所有的同学肯定能用自己最完美的作品表达对台湾同胞浓浓的亲情的。同学们,台湾虽然暂时与祖国大陆分开了,但历史的经验,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告诉我们:台湾始终都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因为两岸人民-(手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