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_第1页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_第2页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_第3页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_第4页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湘教版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一、 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美术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学习方式。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家乡美、逛大街、聪明的、机器人、欢乐陶吧、同一幅画、星光灿烂、团扇、大地飞虹、编花篮、生命的甘露、飞天畅想、我们去旅行等内容。三、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认知和训练,已掌握了很多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认知能力和创造力,具备一定的辨别美丑的能力和表现力,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提高。四、教学目标:、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等能力。五、教学措施: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22、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 3、运用现代远程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4、充分展示图片,作品等教学手段,教师加以示范。六、教学内容安排: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重、难点备注1/2家乡美 21、了解、学习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2、学习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组织安排版面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歌颂宣传家乡的情感。3/4逛大街 21、引导学生记忆、想像,理解物体近大远小的空间关系,表现出逛大街的热闹场景。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家乡的情感,养成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能较好地掌握画线的基本方法,并用线条较准确地描绘出物体的形状和结构特征。5/6聪明的机器人21、透过美术创作活动,学生的空间想像力逐步发展,对媒材的造型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并能合理选择和使用媒材。作业应做到造型与功能作用相结合,初步形成设计应用意识。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团队活动任务中,独立思考,共同探讨,使小组活动有序协调地开展。对设计与制作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学习设计机械手和制作机器人模型的方法,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能运用各种媒材进行机器人模仿造型活动。7 欢乐陶吧 11、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2、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简单陶器的制作方法。 8 同一幅画 11、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2、表现出对世界名画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富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能准确地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9 团扇 1 1、初步了解古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 32、欣赏团扇的扇面画,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10 星光灿烂 11、了解纸浮雕的成型原理,能熟练识图。2、能运用折叠、剪切、压折等方法、技能,制作出纸浮雕作品。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能运用折叠、剪切、压折等方法、技能,制作出纸浮雕作品。 11/12大地飞虹 21、欣赏立交桥的艺术美,感受立交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运用裁、剪、切、粘贴等手法,将纸材加工为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参与改造生活的热情,播下建设美丽家乡的理想种子。运用裁、剪、切、粘贴等手法,将纸材加工为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13 编 花篮 11、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2、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 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 14生命的甘露11、进一步认识水对生命的重要和水的多姿多彩,欣赏珍视生命之水。 2、学习用线描、色彩表现雨景,制作保护水的招贴画。 3、养成学生在生活中关心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学习用线描、色彩表现雨景,制作保护水的招贴画。15 飞天畅想 11、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2、运用易拉罐、铁丝等材料进行人造卫星的立体造型表现训练。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运用易拉罐、铁丝等材料进行人造卫星的立体造型表现训练。416/17我们去旅行21、根据假定的旅行情境,画一画自己的旅行物品,并以旅行包为主体,把它与其他生活用品一起合理安排在画面之中。2、能根据客观物象的内在结构、比例,用流畅的线条塑造旅行用品。 3、善于收集整理资料,能用文字、图像形式记录、整理旅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4、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寻访自然美景,了解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探究世界奥秘,激发热爱生活、艺术的情感。能根据客观物象的内在结构、比例,用流畅的线条塑造旅行用品。能运用简单的平面设计的形式原理,集体合作制作一个集锦本。18/19学生创作 2了解美术创作的多样性,以及创造性思维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丰富的视觉形象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发展创造性思维,丰富的视觉形象。归纳教材列举美术作品的不同类型,认识和了解不同观念、视觉角度、表现手法获取和创作的视觉形象和美术作品。20复习考查1考察学生学习中对美术的体会和理解创造性思维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是本课的重点。合理地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去理解作品的意义和发现、体会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是本课丰富的视觉形象的难点。5吴起二小“三三三”课堂教学模式之教学案 科 目 美术 执笔 人 冯民喜 课 时 第一课时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1 等级审核授课内容 第 1 课家乡美(活动一) 班 级 五年级教 学 过 程自学 目标1、了解家乡吴起历史、文化、教育、经济、退耕还林的发展。2、从“红色、金色、绿色”到方面入手。 媒体运用自主学习自学任务课前信息收集:吴起各个有特色的地方走一走,用文字、速写、拍照、摄影等方式记录下来。 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交流1、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通晓兵家、法家、儒家诸家思想。2、红色吴起中央红军在吴起这是一批瘦骨嶙峋的军人!这是一支衣衫褴褛的军队!这是一支历经两万五千里漫漫长路、长途远征的军队!这是一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伟大奇迹的军队!这是一支远离家园、饱受无家之苦的顽强不屈的军队!这是一支迫切寻找新的温暖的家园以休养生息的军队!公元 1935 年 10 月 19 日,这支军队历经万水千山终于来到这里一一山大沟深、人烟稀少、穷山恶水的陕北高原上一个边陲小镇吴起镇。1课件出示题目,答 对后再出现此处实景。 2课件播放吴起退耕还林片段。 3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6合作交流教学过程3、绿色吴起自 1998 年在全国率先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吴旗县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 230.79 万亩,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全县经国家确认退耕还林合格兑现面积 165.07 万亩,是全国 150 多个退耕还林县(市)退得最早、还得最快、面积最大、群众受益最多的县。吴旗地处延安西北部,紧靠毛乌素沙漠边缘。1998 年,县上率先确立了“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的开发战略,在全国首开封山禁牧的先河,并一次性退耕 155.5 万亩。在吴旗这块“红色革命”热土上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绿色革命”。2003 年以来,吴旗又围绕“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目标,确立了“生态立县”战略,提出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治理措施,把大生态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来经营。目前,吴旗林草覆盖率已由 1997 年的 19.2提高到目前的 62.9。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吴旗的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如何巩固这一成果,确保国家要“被子” 与农民要“票子”的双赢,县上大力发展以羊子为主的草畜业和以沙棘、山杏为主的林果业,引导农民把大农业由以粮为主的种植业向以草畜、林果为主的种养业发展的战略转移。达标测试说谈演写或做课堂练习二、创 作选择最富有表现力的工具作画,把家乡最美的景色画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三、评价表扬作画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学生,并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其作品。课件播放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7吴起二小“三三三”课堂教学模式之教学案 课堂反思科 目 美术 执笔 人 冯民喜 课 时 第二课时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2 等级审核授课内容 第 1 课家乡美(活动二) 年 级 五年级教 学 过 程自学 目标1、同学自己整理吴起特产和特色小吃2、收集吴起名牌产品 媒体运用自主学习自学任务1、你们愿意为家乡做广告宣传吗?2、制作宣传家乡的宣传册 8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模拟情境导入新课1、邀请外地朋友到家乡来“吴起一日游”(出示课题: 欢迎来吴起做客) ,学生为他们当小导游。 2、为外地朋友安排这“一日游”的行程。(学生自由回答后,确定行程:赏风景品特产)a 古长城b、周湾水库c、吴起红色旅游二、研究方法设计制作带外国小伙伴“ 长沙一日游 ” 1选择旅游景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点选画。 2景点介绍:各小组交流资料,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丰富各景点的知识介绍,然后整理成简单精练的文字 突出特色。 品尝长沙特产和特色小吃。 3感受吴起的节庆活动。 4了解吴起名牌产品。 a 吴起“神棘”牌沙棘茶吴起“神棘”牌沙棘茶主要原料来自陕北吴起县白于山区的纯净原生沙棘 精选叶。沙棘茶叶型尖细、汤色黄亮、香气飘溢、爽口回味,似茶非茶却又胜过茶。它具有的抗高血压、降血脂、消除人体自由基、防癌抗变功能,为我国保健茶百花园中增添了一朵奇葩。吴起“神棘”牌沙棘茶荣获第届杨凌农高会后稷奖,2006 年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和 IS09001-2008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B、吴起 “百里香”牌羊肉延安圆方集团生产的吴起“百里香”羊肉是六月龄羔羊肉,经过检疫、精选,采用真空包装、高压灭菌等现代最新工艺,合理配方,科学烹制而成。产品分为熟制品和生冻肉两大类 13 个品种。吴起“百里香”羊肉荣获第八届杨凌农高会后稷金奖,2005年通过 IS09001-2008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名牌产品” 。2007 年“百里香”商标被评为“陕西省著名商标” 。C、 “胜利山”牌荞麦香醋吴起香醋已有二千年历史, “胜利山”牌荞麦香醋是采用吴起传统的酿造工艺,结合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选用优质荞麦、苦荞麦为主要原料,配以当地独有的“百里香”草为辅料精制而成,其色泽棕褐鲜亮,醋味甘甜适中,醋香浓郁,风味独特。“胜利山”牌荞麦香醋系列产品先后在 1987 年被评为陕西省商业系统优质产品,1989 年被评为陕西省优质产品,1990 年9被国家八部委联合授予铜质奖,1997 年被评为全国食品行业名牌产品,2005 年食醋产品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并保持至今,2007 年“胜利山”牌商标被评为“陕西省著名商标” ,产品畅销国内十几个省区。达标测试说谈演写或做课堂练习四、深入调查 拓展思考1制作宣传刊:8 人一组,根据家乡的特点设计并制作宣传刊。比比看。哪个小组能获得最佳设计奖或最佳导游奖。 2步骤方法和要求:根据书上制作步骤图的提示,将表现家乡的画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并结合美丽的图案,合作办一期介绍家乡的宣传刊。 a、用黑色或灰色厚纸托裱作品。 b、配上简单精练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图(画、剪贴等方法)。 c、标题文字要美观醒目。 2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回指导。课堂反思10吴起二小“三三三”课堂教学模式之教学案 科 目 美术 执笔 人 冯民喜 课 时 第一课时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3 等级审核授课内容 第 2 课逛大街(活动一) 年 级 五年级教 学 过 程自学 目标1、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从“二维空间,转变成三维空间” 。2、学生通过记忆,认识大街各种各样的景物、场面,理解景物相互之间的关系(空间、距离、前后、大小、形状) 。媒体运用自主学习自学任务学生课前在双休日去大街或商业步行街去逛一逛,看一看,可以采取摄像、照相,也可以速写的方式记录下大街两旁供人们休息使用的设施或人们观赏的小景物。 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教师设置一个“猜猜看”的游戏环节,逐一出示四张范画。 (1)、立式广告牌的几何形。 (2)、平面的立式广告牌。 (3)、立体的立式广告牌。 (4)、添画了细节的立式广告牌。最后出示这张立式广告牌的摄影照片。 2、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从平面到立体,从简略到细节的过程。二、师生交流师生之间交流所见街边的小设施。在记忆和叙说中唤起学生对美丽街市的留恋,以及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三、欣赏、发现与交流1分小组欣赏各自带来的街边小设施的图片(教师也可以为学生预备几张) 。能说出它们的出处及造型可爱之处。 2说一说所带来的图片哪一张你认为最难画?难在哪里? 3学生互相交流,再师生交流。11合作交流教学过程达标测试说谈演写或做课堂练习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1提出作业要求。 (1)根据拍摄的照片或自己的记忆,画一画街头的小设施,要求用线流畅,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并能进行一些细节描绘,可以适当地填上一些色彩。 (2)作业完成后沿轮廓剪下来贴在作业展示板上。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五、评议作业小节全课用线描的形式画一条宽阔的大街,让学生把所画的小设施贴在合适的地方。 (1)说一说哪一段街道“ 设施”最完善。 (2)看一看这条“ 大街”,你有什么感受?还可以增添什么设施?使之更具人文性。课堂反思12吴起二小“三三三”课堂教学模式之教学案 科 目 语文 执笔 人 冯民喜 课 时 第二课时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4 等级审核授课内容 第 2 课逛大街(活动二) 教 学 过 程自学 目标1认识不同视角及构图类型 2透视知识 (1)近大远小 (2)近清楚远模糊 (3)遮挡关系 媒体运用自主学习自学任务1、学生通过,观察街头小设施思考街头都有什么。 2、学生通过,二维空间如何转变成三维空间。3、观察街头路灯,可以发现什么有关空间的问题。 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声音导入1听声音(人的喧哗声) 2提问: (1)刚才你们听到什么声音?( 人的喧哗声) (2)通过听到的声音,你想到了什么地方?( 大街上) (3)这些声音会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人多,非常热闹) (4)大街上,你能看到些什么?( 街头小设施、建筑物、人物)二、图片欣赏1欣赏图片 (1)街头小设施 (2)建筑物 (3)人物 (4)街市图片 2总结:街头小设施 街市:建筑物、人物三、介绍相 关知识1认识不同视角及构图类型 2透视知识 (1)近大远小 (2)近清楚远模糊 (3)遮挡关系1播放大街上的人声。 2出示四个问题。1出示街头小设施的图片组: 2出示建筑物图片组; 3出示人物的图片组; 4出示街市图片组;5出示总结文字。14合作交流教学过程四、画法指导1确定内容:突出重点 2定好构图:灵活、新颖 3大胆描绘:先画近处的,再画远处的。近处的画大一些。远处的画小一些,近处的物件总是遮挡远处的一些物件。1. 出示三种视角( 平视、仰视、俯视) 的图片。2三种构图类型的转移。151出示两个动画人物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 )的变化图。 2出示遮挡关系的图片。达标测试说谈演写或做课堂练习五、欣赏作品1欣赏学生作品 2谈感受六、学生作业1提出作业要求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3讲评作业 4总结、拓展出示学生作品出示作业要求课堂反思16吴起二小“三三三”课堂教学模式之教学案 科 目 语文 执笔 人 冯民喜 课 时 第一课时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5 等级审核授课内容 第 3 课聪明的机器人(活动一)教 学 过 程自学 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作用机器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2、我们来看一看机器人的类型有哪些,分别都能做什么。3、机器人的分为以及认识机械手的造型特征。媒体运用自主学习自学任务欣赏机器人动画和影像片断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动画欣赏认 识机器人1欣赏机器人动画和影像片断。 2引导提问:你了解机器人吗?你是从哪里了解到机器人的有关信息的? 学生自由交流,谈论机器人。 3认识机器人:你认为机器人是什么呢?是人吗?是机器怎么又叫机器人呢? 我们给它取名机器人,并不是因为它像人的样子,而是因为它具有与人相似的智能水平和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具有在人类不可接触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活动的特殊功能。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惊讶机器人的聪明程度。 板书课题:聪明的机器人。(军、工业机器人)(商业机器人)课件出示:机器人动画和影像片断。17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二、认知结构尝试训练1了解机器人的作用。引导思考:机器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们来看一看机器人的类型有哪些,分别都能做什么。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在特种机器人中,有些分支发展很快,有独立成体系的趋势,如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等。机器人的类型不同,它的作用也就不同。 2认识机械手的造型特征。一般讲的工业机器人,就是机械手臂,代替人类进行一些特殊性工种的工作,根据你看到的这些机械手图片,说一说机械手臂的外形特点。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机器人的手一般由方形的手掌和节状的手指组成。教师介绍北京航守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研究与开发的“多指灵巧手” 。 3自主尝试机械形体画法。 看书分析机械形体是怎么画的,试一试螺丝帽的立体形的画法。 学生尝试练习,展示作业,教师反馈,进行技法指导。(认识机械手的造型特征)课件出示:机器人18吴起二小“三三三”课堂教学模式之教学案 的分类图片。课件出示:机械手的图片。达标测试说谈演写或做课堂练习三、创意设计1机械手功能探讨。你准备设计一个具备什么样功能的机械手?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2提出活动:参照资料或展开想像用线描的方法设计一只机械手。注意将关节的连接部分交待清楚,画出机械手的立体形效果。 3学生作业。展示创意学生自评,将设计意图和机械手的功能进行设计发表。课堂反思19科 目 美术 执笔 人 冯民喜 课 时 第二课时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6 等级审核授课内容 第 3 课聪明的机器人(活动二)教 学 过 程自学 目标了解机器人与人的区别 备注自主学习自学任务1、通过图片、视频的了解,最后学会制作简单的机器人模型2、学会绘画机械手媒体运用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欣赏感受认知造型特征1欣赏感受,认识特征。 引导提问:通过观察,机器人在造型上都像人形吗?都有哪些外形特点呢? 学生自由交流。 2欣赏机器人模型。 出示机器人模型的图片,感受模型制作的材料和有趣的造型,引出本课学习内容。板书课题:机器人模型制作。(人与机器人)二、范式分析获得方法1拆分模型,发现制作材料与方法。 分小组分发机器人模型,让学生直接把玩模型。 引导思考:这些机器人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运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学生讨论与发现,分组进行总结发言。 小结:运用了各种纸张、泡沫、纸盒、蔬菜瓜果等材料。 运用了卷、折、贴和切制、削制、插接等方法。 2材料选择。 分析教材多用途机器人的模型制作,并与原型图片比较。 这件作品的制作是怎样巧妙利用材料来制作的? 自主学习说说它的制作过程。 小结:机器人的不同部分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 3方法的训练。 对刚才了解的方法尝试选择合适的材料做一做机器人的形体组件。学生自由尝试练习。 4小组策划机器人模型制作方案。 课件出示:各种机器人 图片。 课件出示:各种机器人模型图片。课件出20合作交流教学过程学生小组讨论,画示意图,派代表发表模型制作的构思,说明小组内的分组方式。示:机器人的分类图片。课件出示:机械手的图片达标测试说谈演写或做课堂练习三、分工制作 小组组装1提出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个机器人模型。 2小组分工,完成个体制作任务。小组内由小组长布置分工,依照小组集体策划盯方案,依计划分工合作。 3学生作业。 4教师巡视,协调各组制作情况。 5小组内合作将机器人模型各部分部件进行整体组装。四、作品发表小组各自展示模型作品,分小组分别进行自我评价,表达设计意图和功能特点。五、学习拓展科技发展很快,需要我们去发现与学习,通过今天的美术学习活动,希望同学们更加热爱科学,学习科学,会用科学知识为人类造福。学生习作课堂反思21吴起二小“三三三”课堂教学模式之教学案 科 目 语文 执笔 人 冯民喜 课 时 第一课时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7 等级审核授课内容 第 4 课欢乐陶吧(活动一)教 学 过 程自学 目标1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2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 备注自主学习自学任务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中国陶文化的知识。2、学生动手制作泥塑掌握制作技巧。 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赏 陶1欣赏彩陶文化: (1)半坡型 半坡文化,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1952 年发现于陕西西安市半坡村,从陶器上发现二十二种符号,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半坡文化)1996 年半坡博物馆被确定为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1997 年西安市政府将半坡博物馆评定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半坡遗址为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半坡博物馆展览大厅大台阶下竖立着一幅背景画,上面“文化、传承、使命”六个主题大字格外醒目,画面一侧是陈忠实的名作白鹿原主题人物白嘉轩,他以沧桑的眼神注视着复原后的半坡遗址。半坡博物馆向陈忠实先生颁发代言聘书并赠送礼品,礼品中有人面鱼纹彩陶盆和半坡遗址发掘报告原版。陈忠实为半坡博物馆现场题词:“这个民族的历史是从这里开始创造的。”(2)庙底沟型 (3)马家窑型 马 马家窑型彩陶因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晚于庙底沟类型。马家窑型彩陶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造型有侈口长颈双耳瓶、卷缘鼓腹盆、敛口深口瓮、侈口有肩尖底瓶等。彩陶底以飞橙黄为主,常绘黑彩,也有黑白两色和黑绘中加媒体出示彩陶图片,介绍认识各时期彩陶的特点和风格。媒体出示黑陶图片 媒体展示各种式样的彩陶作品媒体展示现当代陶艺作品23合作交流教学过程绘红彩的。仿生花纹仍多鸟纹及鸟纹变形纹,波纹线很多,螺旋线最为出色,具有柔和均匀,流利生动,结构巧妙和强烈的动感。另外,有不少彩陶的通体画满花纹,又有内彩,内彩即在广口的器皿里面饰彩。(4)半山型、马厂型 黑陶,诞生于我国新石器时代,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以屈家岭文化为最早,距今 6000年左右。1928 年,我国著名考古学者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县(现章丘市)龙山镇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这一史前遗存,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又称为“黑陶文化”。2欣赏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 3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4欣赏现当代陶文化。二、玩 陶1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2这一件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你感觉怎样。 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 C、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 3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4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5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6以下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 7欣赏学生作品。24媒体出示捏制法、盘条 法、泥板拼接法制作的作品及相应文字 媒体出示作品及相对应的文字 媒体出示手捏法步骤图及文字 媒体提问 (大泥团掏空) 媒体展示盘条步骤及文字媒体提问 (用力均匀) 媒体展示提示制作方法及文字 媒体提问 (厚薄均匀) 媒体出示各种陶艺作品及装饰方法,任意拖动文字放在作品下25吴起二小“三三三”课堂教学模式之教学案 达标测试说谈演写或做课堂练习三、用 陶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媒体展示学生作品媒体展示课堂反思科 目 美术 执笔 人 冯民喜 课 时 第一课时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8 等级审核授课内容 第 5 课同一幅画(活动一)教 学 过 程自主学习自学目标 了解艺术的语言26自学任务 欣赏印象派画家 凡高 的作品向日葵 媒体运用合作交流合教学过程一、欣赏讨论1 欣赏向日葵 。 2 引导提问:你见过这幅画吗 ? 对同一幅画你们的感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认识色彩是绘画的语言色彩是相同的。 3 导出新课,板书课题:同一幅画。凡高 向日葵 二、探索体验1 引导思考:这幅画主要有哪些颜色 ? (1) 观察与识色。(2) 提问。 2 探索调色方法:这些颜色是怎么样调配出来的呢 ?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体验 l :根据教材提示,用大红与柠檬黄进行调和,把产生的橙色与同桌的比一比,色彩效果是否一样 ? 为什么 ?结:两种颜色相调和,颜色分量的不同使色彩效果产生变化,一般朝分量多的颜色方面倾斜,所以调色时应先看准色彩的倾向性。 体验 2 :在一种颜色中调入白色或黑色,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 小结:通过这一方法可使色彩发生深浅变化,这又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这样就可以调出许多丰富的颜色了。 体验 3 :任意找一种向日葵这幅画的颜色,尝试调配一下,是否很接近 ? 学生自由交流。 体验 4 :从教材右页马赛克效果的向日葵画中取一方格 (G5) ,这一格是由 24 个小块组成的,将它们分解开,与色谱中颜色相对比。我们一起调出这些颜色并涂画在纸上。 师生合作,共同探讨。马赛克效果的向日葵三、分工合作我们可以将这幅画分解成许多小色块,近看是些颜色。但远一点或眯眼看,向日葵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全班每个同学画其中的一部分,然后组合,可拼成一幅有丰富色彩的向日葵 。 1 画格。 2 选择与分工。将横排 A J 与竖排 l 一 5 交叉组成编号,如 Al 、 A2 J4 、 J5 ,选择你喜欢的一块。分工要有协调,别人已选的不能重复。教师调控方格被选情况。 3 临摹涂色。按小格的颜色来调色、涂色,涂色不能出格相同的颜色可以一次涂完。 4 提出要求,巡视指导。课件出示:凡高的 向日葵 。课件出示:从画面提取出的颜色排列。 课件出示:调色的色彩效 果图。课件出示:马赛克效果的向日葵 。 选择方式与临摹要求。27吴起二小“三三三”课堂教学模式之教学案 作交流教学过程达标测试说谈演写或做课堂练习四、组合展示1 让学生按底纸上的格子,找准坐标贴上自己的那一部分。 2 引导学生眯眼看看,欣赏评述全班同学集体组合画出的作品。五、教学拓展色彩是绘画的语言之一,研究色彩,表现五彩的世界是画家特别关注的,像修拉的点彩作品就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建议同学们也去试试,你会有更多创造性的发现。学生集体组成一幅大画习作。课堂反思科 目 美术 执笔 人 冯民喜 课 时 第二课时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9 等级审核授课内容 第 5 课同一幅画(活动二)教 学 过 程自学 目标 认识有关色彩知识自主学习 自学任 务 色彩视觉心 ,感受色彩的冷暖。 媒体运用28合作交流合作交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光与色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色彩感觉离不开光。(1)光与可见光谱。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从0.39 微米到 0.77 微米波 色彩对比 1 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受。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 。波长大于 0.77 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 0.39 称紫外线。 1(2)光的传播。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 二、物体色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 性。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所谓的物体“固有色” ,实际上不过是常光下人们对此的习惯而已。如在闪烁、强烈的各色霓虹灯光下,所有建筑及人物的服色几乎都失去了原有本色而显得奇异莫测。三、色彩三要素的概念色相:色相是颜色的相貌,代表颜色的种类,是一种色彩区别于另一种色彩的表象特征。用色相能够确切地表示不同颜色的色别的名称,体现着色彩的外向性格,是色彩的灵魂。色相主要用于表现色彩的冷暖氛围、表达某种情感等等。 a.邻近色对比b.类似色对比c.对比色对比d.互补色对比色彩视觉心理不同波长色彩的光信息作用于人的视觉器管,通过视觉神经传入大脑后,经过思维,与以往的记忆及经验产生联想,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1.共同感受色觉 心理(1)色彩的冷、暖感 色彩本身并无冷暖的温度差别,是视觉 色彩引起人们对冷暖感觉的心理联想。暖色:人们见到红、红橙、橙、黄橙、红紫等色后,马上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物像,产生温暖、热烈、危险等感觉。冷色:见到蓝、蓝紫、蓝绿等色后,则很易联想到太空、冰雪、海洋等物像,产生寒冷、理智、平静等感觉。29流 色彩的冷暖感觉,不仅表现在固定的色相上,而且在比较中还会显示其相对的倾向性。如同样表现天空的霞光,用玫红画早霞那种清新而偏冷的色彩,感觉很恰当,而描绘晚霞则需要暖感强的大红了。但如与橙色对比,前面两色又都加强了寒感倾向。(2)色彩的轻、重感 这主要与色彩的明度有关。明度高的色彩使人联想到蓝天、白云、彩霞及许多花卉还有棉花,羊毛等。产生轻柔、飘浮、上升、敏捷、灵活等感觉。明度低的色彩易使人联想钢铁,大理石等物品,产生沉重、稳定、降落等感觉。(3)色彩的软、硬感 其感觉主要也来自色彩的明度,但与纯度亦有一定的关系。明度越高感觉越软,明度越低则感觉越硬,但白色反而软感略改。明度高、纯底低的色彩有软感,中纯度的色也呈柔感,因为它们易使人联想起骆驼、狐狸、猫、狗等好多动物的皮毛,还有毛呢,绒织物等。高纯度和低纯度的色彩都呈硬感,如它们明度又低则硬感更明显。色相与色彩的软、硬感几乎无关。(4)色彩的前、后感 由各种不同波长的色彩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有前后,红、橙等光波长的色在后面成像,感觉比较迫近,蓝、紫等光波短的色则在外侧成像,在同样距离内感觉就比较后退。实际上这是视错觉的一种现象,一般暖色、纯色、高明度色、强烈对比色、大面积色、集中色等有前进感觉,相反,冷色、浊色、低明度色、弱对比色、小面积色、分散色等有后退感觉。(5)色彩的大、小感 由于色彩有前后的感觉,因而暖色、高明度色等有扩大、膨胀感,冷色、低明度色等有显小、收缩感。(6)色彩的华丽、质朴感 色彩的三要素对华丽及质朴感都有影响,其中纯度关系最大。明度高、纯度高的色彩,丰富、强对比 色彩感觉华丽、辉煌。明度低、纯度低的色彩,单纯、弱对比的色彩感觉质朴、古雅。但无化何种色彩,如果带上光泽,都能获得华丽的效果。(7)色彩的活泼、庄重感 暖色、高纯度色、丰富多彩色、强对比色感觉跳跃、活泼有朝气,冷色、低纯度色、低明度色感觉庄重、严肃。(8)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感 其影响最明显的是色相,红、橙、黄等鲜艳而明亮 的色彩给人以兴奋感,蓝、蓝绿、蓝紫等色使人感到沉着、平静。绿和紫为中性色,没有这种感觉。纯度的关系也很大,高纯度色兴奋感,低纯度色沉静感。最后是明度,暖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