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消费者理论_第1页
第三章消费者理论_第2页
第三章消费者理论_第3页
第三章消费者理论_第4页
第三章消费者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学原理教案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与方法、手段;帮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解决真实世界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并作出正确选择;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教学重点和难点:微观部分: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中若干基本假定;市场均衡,供求理论与政府政策;弹性,*蛛网理论;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选择;长期生产函数,最优投入组合,规模经济;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信息博弈;分配理论;公共产品,公共选择;*福利经济理论。宏观部分: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与循环流量图;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两部门模型;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原理;两部门的 IS 曲线;LM 曲线的定义及其推导;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失业的经济学解释;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类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及实践:密切关注经济学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并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教学方法上通过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平台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主要是课堂教授,启发式教学;安排二次社会实践活动;二次总结、复习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考核方法一般以闭卷考试方式进行。2第三章 消费者理论本章的效用论将分析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并从 对 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需求曲线。有鉴于此,效用论通常也被称为 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 掌握掌握 “效用效用 ”、 “基数效用基数效用 ”、 “序数效用序数效用 ”的概念的概念 ;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运用边际效用分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掌握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点;运用边际替代率的概念及边际替代率递析法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掌握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点;运用边际替代率的概念及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减规律 ;掌握预算线的概念及预算线的变动;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替代效掌握预算线的概念及预算线的变动;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教学重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分析教学重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分析教学难点: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教学难点: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一、概述(一) 效用的概念消费者消费者 是在经济中能够做出统一的消费决策的单位。那么,消费的是在经济中能够做出统一的消费决策的单位。那么,消费的 目的目的 是什么是什么 ?萨缪尔森提出的萨缪尔森提出的 幸福方程式幸福方程式 :欲望欲望 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 不足之感,求足之愿不足之感,求足之愿 。它是一种心理感觉,特点是具。它是一种心理感觉,特点是具有有 无限性无限性 和和 层次性层次性 。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主观心理评价。例:“最好吃的东西”兔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兔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兔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兔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这个小故事说明消费者的需要各不相同,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的主观心理评价也是不相同的。(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在度量效用的问题上,经济学原理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基数效用论的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序数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经济学原理中普遍使用基数效用概念。基数是指 1、2、3,是可以加总求和的。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作效用单位。例如:对某消费者而言,看一场精彩的电影的效用为10 效用单位,吃一顿麦当劳的效用为 8 效用单位,则这两种消费的效用之和为 18 效用单位。自 20 世纪 30 年代至今,经济学原理中多使用序数效用概念。序数是指第一、第二、第三,序数只表示顺序或等级,是不能加总求和的。例如:成绩列第一和第二,仅表明第一优于第二,至于欲 望效 用幸 福 3第一、第二各自的具体数量是没有意义的。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无法具体衡量,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表示。沿用上面的例子来说明:该消费者要回答的是偏好哪一种消费,即看一场精彩的电影,还是吃一顿麦当劳。并且,就分析消费者行为来说,以序数来度量效用的假定比以基数来度量效用的假定所受到的限制要少,可以减少一些被认为是值得怀疑的心理假设。效用理论类型 主要观点 时间 经济学家 分析工具基数效用论 效用可计量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马歇尔 边际效用序数效用论 效用可比较 20 世纪 30 年代 希克斯 无差异曲线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除了提出效用可以用基数衡量的假定外,还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假定。(一)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 TU 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 Q,则总效用函数为:边际效用 MU 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的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函数为: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则有:例:某商品的效用表Q TU MU1 12 122 18 63 21 34 22 15 22 06 20 -24如图所示,MU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反映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TU 曲线是以递减的速率先上升后下降。当边际效用为正值时,总效用曲线呈上升趋势;当边际效用递减为零时,总效用曲线达最高点;当边际效用继续递减为负值时,总效用曲线呈下降趋势。从数学意义上讲,如果效用曲线是连续的,则每一消费量上的边际效用值是总效用曲线上相应的点的斜率。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可以作如下解释:解释一: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由于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解释二:从商品的多用途的角度由于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等等。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随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例如:在仅有少量水的情况下(如在沙漠或航海中),人们十分珍惜地饮用,以维持生命,水的边际效用很大。随着水量增加,除满足饮用外,还可以用来洗脸、洗澡和洗衣,水的重要性相对降低,边际效用相应减小。5三、效用最大化原则在人们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如何使有限的收入获得最大效用:(1)当消费一种商品时,边际效用为零;(2)当消费多种商品时,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书P60 页四、消费者均衡(一) 消费者均衡的概念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这里的均衡是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二)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假定:消费者用既定收入 I 购买 n 种商品,P 1、P 2、P n 分别为 n 种商品的既定价格, 为不变的货币的边际效用。X 1、X 2、X n 分别为 n 种商品的数量,MU 1、MU 2、MU n 分别为 n 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则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 (限制条件) (均衡条件)即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例:设效用函数为 ,两种商品价格分别是 P14 元,P 25 元,消费者收入为 1000 元,试求消费者的最优选择。解:先求出边际效用, 消费者均衡条件是6化简为与限制条件联立,可得消费者最优选择为X1125,X 2100五、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推导基数效用论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推导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解释了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从消费者角度看,他支付价格的高低与效用的大小是正相关的。即效用大,所支付的价格就高,反之则低。商品的需求价格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由于边际效用递减,相应需求价格递减。考虑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的情况,则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上式表示:一方面,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品的最优购买量应该是使最后一元钱购买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和所付出的这一元钱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另一方面,由于对任何一种商品而言,随着需求量不断增加,边际效用 MU 是递减的,则在货币的边际效用 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价格 P 必然应同比例于边际效用 MU 的递减而递减,才能实现消费者均衡。这就说明了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六、消费者剩余消消 费费 者者 剩剩 余余 ( Consumer Surplus) 是是 消消 费费 者者 愿愿 意意 对对 某某 物物 品品 所所 支支 付付 的的 价价 格格 与与 他他 实实 际际 支支 付付 的的 价价 格格 的的 差差 额额 。这这 一一 概概 念念 是是 英英 国国 经经 济济 学学 家家 马马 歇歇 尔尔 在在20 世世 纪纪 初初 期期 提提 出出 的的 : “他他 宁宁 愿愿 付付 出出 而而 不不 愿愿 得得 不不 到到 此此 物物 的的 价价 格格 , 超超 过过 他他 实实 际际 付付 出出 的的价价 格格 的的部部 分分 , 是是 这这 种种 剩剩 余余 满满 足足 的的 经经 济济 衡衡 量量 。 这这 个个 部部 分分 可可 称称 为为消消 费费 者者 剩剩 余余 。 ”PQPEOEDQE7第 二 节 序 数 效 用 论一 、 关 于 消 费 者 偏 好 的 假 定序 数 效 用 论 认 为 , 商 品 的 效 用 是 无 法 具 体 衡 量 的 , 商 品 的 效 用 只 能 用 顺 序 或 等 级 来 表 示 。 用 消 费 者 偏 好 的 概念 , 取 代 基数 效 用 论 的 关 于 效 用 的 大 小 可 以 用“效 用 单 位 ”表 示 的 说 法 。 消 费 者 对 于 各 种 不 同 的 商 品 组 合 的 偏 好( 即 爱 好 ) 程 度 是有 差 别 的 , 这 种 偏 好 程 度 的 差 别 决 定 了 不 同 商 品 组 合 的 效 用 的 大 小 顺 序 。序 数 效 用 论 对 消 费 者 偏 好 有 以 下 三 个 基 本 假 定 :( 第 一 , 对 于 任 何 两 个 商 品 组 合A 和 B, 消 费 者 总 是 可 以 作 出 , 而 且 也 仅 仅 只 能 作 出 以 下 三 种 判 断 中 的 一 种 : 对A 的 偏好 大 于 对 B 的 偏 好 , 对 A 的 偏 好 小 于 对 B 的 偏 好 , 对 A 和 B 的 偏 好 相 同 ( A 和 B 是 无 差 异 的 ) 。第 二 , 对 于 任 何 三 个 商 品 组 合A、 B 和 C, 如 果 某 消 费 者 已 经 作 出 判 断 : 对A 的 偏 好 大 于 ( 或 小 于 、 或 等 于 ) 对B 的 偏好 , 对 B 的 偏 好 大 于 ( 或 小 于 、 或 等 于 ) 对C 的 偏 好 。 那 么 , 该 消 费 者 必 须 作 出 对A 的 偏 好 大 于 ( 或 小 于 、 或 等 于 ) 对C 的 偏 好 的 判 断 。第 三 , 消 费 者 对 每 一 种 商 品 的 消 费 都 处 于 饱 和 以 前 的 状 态 。)即 解 释 :( 1)对于任何两个商品组合)对于任何两个商品组合 A( QXA, QYA)和)和 B ( QXB, QYB) ,消费者总是可以做出,而,消费者总是可以做出,而且也仅仅只能做出以下且也仅仅只能做出以下 3 种判断中的种判断中的 1 种种 : 对对 A 的偏好的偏好 大于大于 对对 B 的偏好;的偏好; 对对 A 的偏好的偏好 小于小于 对对 B 的偏好;的偏好; 对对 A 和和 B 的偏好的偏好 相同相同 (A、B 是无差异的)是无差异的)( 2)对于任何三个商品组合)对于任何三个商品组合 A ( QXA, QYA) 、 B ( QXB, QYB)和)和 C ( QXC, QYC) ,如,如果某消费者已经作出判断:果某消费者已经作出判断:对对 A 的偏好大于(的偏好大于( 小于,等于 )对)对 B 的偏好,对的偏好,对 B 的偏好大于(的偏好大于( 小于,等于 )对)对 C 的的偏好。偏好。那么,消费者必须作出那么,消费者必须作出 判断判断 :对:对 A 的偏好大于(的偏好大于( 小于,等于 )对)对 C 的偏好。的偏好。( 3)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仅在于其中一种商品的数量的不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含)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仅在于其中一种商品的数量的不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含有这种商品数量较多的那个组合。有这种商品数量较多的那个组合。含义:含义: 消费者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处于饱和以前的状态消费者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处于饱和以前的状态 。二 、 无 差 异 曲 线 及 其 特 点无 差 异 曲 线 是 用 来 表 示 消 费 者 偏 好 相 同 的 两 种 商 品 的 不 同 数 量 的 各 种 组 合 。 或 者 说 , 它 是 表 示 能 给 消 费 者 带 来同 等 效 用水 平 或 满 足 程 度 的 两 种 商 品 的 不 同 数 量 的 各 种 组 合 。 与 无 差 异 曲 线 相 对 应 的 效 用 函 数 为 :其 中 , X1和 X2分 别 为 商 品 1 和 商 品 2 的 数 量 ; U 是 常 数 , 表 示 某 个 效 用 水 平 。 这 里 的U 只 表 示 某 一 个 效 用 水 平 , 而不 在乎 其 具 体 数 值 的 大 小 。例 : 某 消 费 者 的 无 差 异 表商 品 组 合 苹 果 ( X1) 梨 ( X2)8A 1 10B 2 6C 3 4D 4 2.5如 图 所 示 , 无 差 异 曲 线 U 上 的 A、 B、 C 和 D 点 所 代 表 的 苹 果 和 梨 的 不 同 数 量 的 组 合 给 该 消 费 者 带 来 的 效 用 水 平都 是 相等 的 。 无 差 异 曲 线 具 有 以 下特 点 : 有 无 数 条 无 差 异 曲 线 覆 盖 整 个 坐 标 平 面 图 。 离 原 点 越 远 的 无 差 异 曲 线 代 表 的 效 用 水 平 越 高 。 在 同 一 坐 标 平 面 上 的 任 意 两 条 无 差 异 曲 线 不 会 相 交 。 无 差 异 曲 线 凸 向 原 点 。 三 、 商 品 的 边 际 替 代 率( 一 ) 商 品 的 边 际 替 代 率 的 概 念商 品 的 边 际 替 代 率 即 在 维 持 效 用 水 平 或 满 足 程 度 不 变 的 前 提 下 , 消 费 者 增 加 一 单 位 的 某 种 商 品 的 消 费 时 所 需 放弃 的 另 一种 商 品 的 消 费 量 。以 RCS 代 表 商 品 的 边 际 替 代 率 , 、 各 为 商 品 1 和 商 品 2 的 变 化 量 , 则 商 品 1 对 商 品 2 的 边 际 替 代 率 为 :在 通 常 情 况 下 , 由 于 商 品1 和 商 品 2 的 变 化 量 成 反 方 向 变 动 , 为 使 商 品 的 边 际 替 代 率 是 正 值 以 便 于 比 较 , 在 公 式中 加 了一 个 负 号 。假 定 商 品 1 的 变 化 量 趋 于 无 穷 小 , 即 当 时 , 则上 式 说 明 无 差 异 曲 线 上 任 一 点 的 商 品 的 边 际 替 代 率 等 于 无 差 异 曲 线 在 该 点 的斜 率 的 绝 对 值 。( 二 ) 商 品 的 边 际 替 代 率 递 减 规 律序 数 效 用 论 在 分 析 消 费 者 行 为 时 提 出 了 商 品 的 边 际 替 代 率 递 减 规 律 的 假 定 。商 品 的 边 际 替 代 率 递 减 规 律即 在 维 持 效 用 水 平 不 变 的 前 提 下 , 随 着 一 种 商 品 消 费 量 的 连 续 增 加 , 消 费 者 为 得 到 每一 单 位的 这 种 商 品 所 需 放 弃 的 另 一 种 商 品 的 消 费 量 是 递 减 的 。 例 如 : 在 上 例 中 , 随 着 消 费 者 对 苹 果 的 消 费 量的 连 续 等 量 的 增 加 ,消 费 者 为 得 到 每 一 单 位 的 苹 果 所 需 放 弃 的 梨 的 消 费 量 是 递 减 的 。商 品 的 边 际 替 代 率 递 减 的 原 因 可 以 解 释 为 :当 消 费 者 处 于 商 品 l 的 数 量 较 少 和 商 品 2 的 数 量 较 多 时 , 会 由 于 拥 有 较 少 商 品l 而 对 每 一 单 位 的 商 品 l 更 偏 好 , 由 于 拥 有 较多 商 品 2 而 对 每 一 单 位 的 商 品 2 偏 好 程 度 较 低 , 即 商 品 1 对 商 品 2 的 边 际 替 代 率 较 大 。 随 着 消 费 者 拥 有 的 商 品1 的 数 量 越来 越 多 , 相 应 对 每 一 单 位 商 品1 的 偏 爱 程 度 会 越 来 越 低 ; 同 时 , 消 费 者 拥 有 的 商 品2 的 数 量 会 越 来 越 少 , 相 应 对 每一 单 位商 品 2 的 偏 爱 程 度 会 越 来 越 高 。 则 每 一 单 位 的 商 品1 所 能 替 代 的 商 品 2 的 数 量 越 来 越 少 , 即 商 品 的 边 际 替 代 率是 递 减 的 。由 于 商 品 的 边 际 替 代 率 等 于 无 差 异 曲 线 的 斜 率 的 绝 对 值 , 商 品 的 边 际 替 代 率 递 减 规 律 决 定 了 无 差 异 曲 线 凸 向 原 点 。在 一 般 情 况 下 , 商 品 的 边 际 替 代 率 递 减 , 无 差 异 曲 线 是 凸 向 原 点 的 。 但 也 存 在 着 以 下特 殊 情 况 :91. 完 全 互 补 品相 应 的 无 差 异 曲 线 呈 直 角 形 , 与 横 轴 平 行 的 无 差 异 曲 线 部 分 的RCS12 0, 与 纵 轴 平 行 的 无 差 异 曲 线 部 分 的RCS12 。例 : 总 是 要 按 一 副 眼 镜 架 和 两 个 眼 镜 片 的 比 例 配 合 在 一 起 , 眼 镜 才 能 够 被 使 用 。 只 有 在 直 角 形 的 顶 点 , 眼镜 架 和 眼 镜片 的 比 例 固 定 不 变 , 为 1:2, 对 消 费 者 才 能 产 生 效 用 。 2. 完 全 替 代 品相 应 的 无 差 异 曲 线 为 一 条 斜 率 不 变 的 直 线 ,RCS12为 一 常 数 。例 : 某 消 费 者 认 为 一 瓶 菠 萝 汁 与 一 瓶 芒 果 汁 是 无 差 异 的 , 则 菠 萝 汁 与 芒 果 汁 的 相 互 替 代 比 例 固 定 不 变 , 为1:1。 四 、 预 算 线( 一 ) 预 算 线 的 概 念预 算 线 又 称 为 预 算 约 束 线 、 消 费 可 能 线 或 价 格 线 , 表 示 在 消 费 者 收 入 和 商 品 价 格 既 定 的 条 件 下 , 消 费 者 的 全 部收 入 所 能购 买 到 的 两 种 商 品 的 不 同 数 量 的 各 种 组 合 。预 算 线 方 程 为 :或 其 中 I 表 示 消 费 者 的 既 定 收 入 ,P1和 P2分 别 为 已 知 的 商 品 1 和 商 品 2 的 价 格 , X1和 X2分 别 为 商 品 1 和 商 品 2 的 数 量 。 消费 者 的 全 部 收 入 购 买 商 品1 的 数 量 为 , 是 预 算 线 在 横 轴 的 截 距 ; 消 费 者 的 全 部 收 入 购 买 商 品2 的 数 量 为 , 是 预算 线 在 纵 轴 的 截 距 ; 为 预 算 线 的 斜 率 , 即 两 种 商品 价 格 之 比 的 负 值 。 10( 二 ) 预 算 线 的 变 动消 费 者 的 收 入 I 或 商 品 价 格 P1和 P2变 化 时 , 会 引 起 预 算 线 的 变 动 。 预 算 线 的 变 动 有 以 下 四 种 情 况 :1. 预 算 线 与 消 费 者 的 收 入 的 关 系 两 种 商 品 价 格 不 变 , 消 费 者 的 收 入 变 化 时 , 会 引 起 预 算 线 的截 距 变 化 , 使 预 算 线 发 生 平 移 。 如 图 所 示 , 消 费 者 的 收 入 增 加 , 则 使 预 算 线AB 向 右 平 移 至 AB; 消 费 者 的 收 入 减 少 , 则 使 预 算 线AB 向 左 平 移 至AB。 两 种 商 品 价 格 和 消 费 者 的 收 入 同 比 例 同 方 向 变 化 时 , 预 算 线不 变 。 2. 预 算 线 与 商 品 价 格 的 关 系 消 费 者 的 收 入 不 变 , 两 种 商 品 价 格 同 比 例 同 方 向 变 化 时 , 会 引 起 预 算 线 的截 距 变 化 , 使 预 算 线 发 生 平 移 。 消 费 者 的 收 入 不 变 , 一 种 商 品 价 格 不 变 而 另 一 种 商 品 价 格 变 化 时 , 会 引 起 预 算 线 的斜 率 及 相 应 截 距 变 化 。 如 左 图 所 示 , 商 品 1 的 价 格 P1下 降 , 则 使 预 算 线 AB 移 至 AB; 商 品 1 的 价 格 P1提 高 , 则 使 预 算 线 AB 移 至 AB。 在右 图 中 , 商 品 2 的 价 格 下 降 和 提 高 , 分 别 使 预 算 线AB 移 至 AB 和 AB。 五 、 消 费 者 均 衡序 数 效 用 论 将 无 差 异 曲 线 和 预 算 线 相 结 合 来 说 明 消 费 者 均 衡 。 消 费 者 的 偏 好 决 定 了 消 费 者 的 无 差 异 曲 线 , 一个 消 费 者 关于 任 何 两 种 商 品 的 无 差 异 曲 线 有 无 数 条 ; 消 费 者 的 收 入 和 商 品 价 格 决 定 了 消 费 者 的 预 算 线 , 在 收入 和 商 品 价 格 既 定 的 条件 下 , 一 个 消 费 者 关 于 两 种 商 品 的 预 算 线 只 有 一 条 。 只 有 既 定 的 预 算 线 与 其 中 一 条 无差 异 曲 线 的 相 切 点 , 才 是消 费 者 均衡 点 。 在 切 点 , 无 差 异 曲 线 和 预 算 线 的 斜 率 相 等 。 无 差 异 曲 线 的 斜 率 的 绝 对 值即 商 品 的 边 际 替 代 率 , 预 算 线 的 斜 率 的绝 对 值 即 两 种 商 品 价 格 之 比 , 则 消 费 者 效 用 最 大 化 的 均 衡 条 件 是 :11如 图 所 示 , 既 定 的 预 算 线I 与 无 差 异 曲 线 U 相 切 于 E 点 , E 点 是 消 费 者 均 衡 点 。 在 均 衡 点E 上 , 消 费 者 关 于 商 品 1 和 商品 2 的 最 优 购 买 数 量 的 组 合 为 ( 、 ) 。 注 意 : 虽 然 序 数 效 用 论 和 基 数 效 用 论 各 自 运 用 不 同 的 方 法 分 析 消 费 者 行 为 , 但 二 者 所 得 出 的 消 费 者 均 衡条 件 在 本 质上 是 相 同 的 。例 : “设 计 新 的 汽 车 ”一 辆 汽 车 的 两 大 特 性 是 其 款 式 设 计 ( 例 如 设 计 和 内 部 特 点 ) 和 其 性 能 ( 例 如 汽 油 里 程 数 和 驾 驶 性 能 ) 。 款 式设 计 和 性 能都 是 受 到 人 们 关 注 的 特 性 , 一 辆 汽 车 的 款 式 设 计 越 好 , 性 能 越 佳 , 其 需 求 量 就 越 大 。 然 而 , 重 新设 计 款 式 , 提 高 性 能 ,是 要 花 钱 的 。 在 一 辆 汽 车 里 , 应 该 怎 样 增 加 其 特 性 呢 ? 问 题 的 答 案 部 分 地 取 决 于 生 产成 本 , 也 取 决 于 消 费 者 对 于 汽 车特 性 的 偏 好 , 汽 车 消 费 者 组 别 的 不 同 偏 好 可 以 影 响 其 购 买 决 定 。 有 关 美 国 汽车 需 求 的 一 项 新 近 的 研 究 表 明 , 在 以 往 的二 十 来 年 里 , 绝 大 多 数 消 费 者 偏 好 的 是 款 式 而 不 是 性 能 。考 虑 两 个 消 费 者 组 别 , 每 个 组 别 想 花10000 美 元 用 于 汽 车 的 款 式 和 性 能 ( 其 余 的 钱 用 于 此 处 不 予 讨 论 的 其 他 汽 车特 性 上 ), 但 对 于 款 式 和 性 能 , 每 个 组 别 有 不 同 的 偏 好 。下 图 显 示 了 每 个 组 别 中 的 个 人 所 面 临 的 购 车 预 算 。 第 一 组 别 , 在 款 式 和 性 能 中 偏 好 性 能 。 通 过 在 一 条 典 型 个人 的 无 差 异曲 线 和 预 算 线 之 间 寻 找 切 点 , 可 以 发 现 , 这 一 组 别 的 消 费 者 偏 好 这 样 一 种 汽 车 : 其 性 能 值7000 美 元 , 其 款 式 值 3000 美 元 。而 第 二 组 别 的 消 费 者 偏 好 性 能 值2500 美 元 , 款 式 值 7500 美 元 的 汽 车 。 统 计 研 究 已 表 明 , 大 多 数 消 费者 属 于 第 二 组 别 。在 获 悉 组 别 偏 好 的 情 况 下 , 一 家 汽 车 公 司 就 可 以 设 计 产 品 、 制 定 销 售 计 划 了 。 一 个 具 有 潜 在 盈 利 的 选 择 是 ,制 造 这 样 一种 车 型 , 它 注 重 款 式 的 程 度 略 低 于 图b 中 个 人 所 偏 好 的 程 度 , 但 远 高 于 图a 中 个 人 所 偏 好 的 程 度 , 以 吸 引这 两 组 人 。 第二 个 选 择 是 , 生 产 较 多 的 、 注 重 款 式 的 汽 车 , 生 产 少 量 的 、 注 重 性 能 的 汽 车 。 这 两 种 选 择 都 是上 述 对 购 车 偏 好 了 解 的 结果 。 六 、 消 费 者 的 需 求 曲 线( 一 ) 单 个 消 费 者 的 需 求 曲 线序 数 效 用 论 运 用 边 际 替 代 率 递 减 规 律 和 消 费 者 均 衡 的 条 件 , 推 导 单 个 消 费 者 的 需 求 曲 线 , 同 样 得 到 了 向 右 下方 倾 斜 的 需求 曲 线 。消 费 者 的 需 求 曲 线 由 消 费 者 的 价 格消 费 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