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 A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1 少年闰土教学目标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掌握难认难写字。通过查阅资料、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抓住描写闰土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了解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5.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了解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1.旧宅院图、 “看瓜刺猹图” 、讲趣事情景图、离别图。2.本课相关字词、重点段落字幕。3.相关乐曲。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1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3、能理清文章的脉络,给课文正确地分段。4、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教学重点:加强诵读,背诵第一自然段。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出示插图,配上音乐)教师深情叙述:有这样一幅画面鲜明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1.初次见面,这位少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发表看法)2.这位机智勇敢的少年便是鲁迅笔下的闰土。 (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来和他打个招呼吧!(齐读课题)二、快速读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想不想更加全面地了解他?我们前面已经预习了课文,2现在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看看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又写了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2.学生默读课文。3.检查生字新词。(1)读一读,并口头组词:闰 rn 胯 ku 匾 bin 獾 hun 俐 l 汛 xn 秕 b 猬wi(2)给下面的词语找正确的解释,连线:词语:其间 无端 素不知道 如许 希奇 单知道词义:只知道 稀奇 如此 从来不知道 其中 无缘无故4.理清课文内容。 (板书:回忆初识相处离别)三、再读课文,感悟形象1.在“回忆” “初识” “相处” “离别”这四部分内容中,你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为什么?2.集体交流。3.这四部分中,哪部分写得最详细?(“相处” )4.我们先来学“相处”这一部分。朋友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事。现在就请同学们先把闰土和“我”的对话找出来,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看看你能从他们的对话中读出哪些有意思的事。5.学生自由找、画,自读感兴趣的段落,然后与其他同学交流。6.集体交流。(1)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并说出理由。喜欢相同内容的同学可做补充。说完一件事,教师指导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然后再请其他同学汇报。教师注意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提问。(2)教师小结。四、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3、背诵第一自然段。1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他的特殊感情。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品读课文,深化形象31.闰土和“我”短暂相处,讲了哪些新鲜有趣的事?2.这些事“我”经历过吗?听过吗?这些真是(板书:希奇事)3.哪件事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为什么?4.找到“看瓜刺猹”的相关段落,边读边想,觉得哪个地方有意思就多读几遍,在旁边作批注。5.出示字幕,集体交流:学生先讲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说说理由,再试着朗读。6.老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有感情地朗读:“我”的好奇月夜的静谧“我”的担心闰土动作的敏捷“猹”的伶俐(注意肯定学生的独特体验)7.出示闰土给“我”讲趣事的情景图。谁是文中的“我”?为什么?8.想象一下他们对话时的情景,用词语来描绘一下闰土当时是怎样说的,我又是怎样听的。9.同桌分角色练一练朗读对话;推荐同学分角色试读对话;分组分角色读对话。10.教师小结:多么机智、多么勇敢的少年。听着闰土的讲述,“我”的心已飞到海边的瓜地,虽然并没有亲眼见到,但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11.再出示第一自然段字幕,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二、突破难点,再识闰土1.令人难忘的何止是“看瓜刺猹”这件事,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跳鱼儿” ,还有太多太多这真是(板书:无穷无尽)2.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教师导读:在沙地上,下了一场大雪夏天,我们来到海边潮汛来时3.从这些事里,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呢?4.多么精彩传神的对话呀,一个机智勇敢、见多识广、聪明能干的闰土是呼之欲出呀。 “我”听了闰土的话,又有什么感受呢?5.看第 16 自然段,你读懂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吗?6.出示旧宅院图,教师旁白:庭院深深,高墙耸立,这就是四角的天空。当闰土在干那些希奇事时, “我”又在什么地方,干些什么事呢?引导学生用“当闰土在,我在”的句式说话。7.引读第十六自然段。面对闰土,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8.教师小结:这位新朋友,他的心中有着(看黑板) “无穷无尽的希奇事” ,这位与众不同的新朋友和他讲的那些希奇事,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9.再出示“看瓜刺猹”图,组织学生配乐朗读。三、展开想象,丰富闰土形象1.与闰土相处了一个月, “我”与他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当时会有怎样感人的情景呢?请同4学们看图,想象一下, “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2.谁能结合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说一说。3.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四、回顾全文,丰富积累1.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2.教师小结。五、推荐读物,拓展阅读三十年过去了, “我”和闰土再次相遇,闰土的一声“老爷”让“我”大吃一惊。请同学们课后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全文,然后交流一下你们读后的感受或体会。六、作业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2.摘录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练习抓住人物外貌特点写一段话。3、做课课练。2 我的老师教学目标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掌握难认难写字。通过查阅资料、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联系生活实际,揣摩佳词妙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4.学习本文用平实语言表达浓浓真情,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5.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教学重点1.从平实的语言中体会浓浓深情。2.学习本文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浓浓真情,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字幕:作者简介;我的老师中写另两位老师的片段;生字新词;练习题;第 8 自然段;我的老师原文结尾;伴读的轻音乐。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我的老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 5 个生字,学会 8 个生字。自主积累词语。2、学习本文线索,理清文章思路。3、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本文线索,理清文章思路。教学过程5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你从幼儿园到现在的学习生活中,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能说说原因吗?二、介绍作者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完了平民小学、高小,后进入简易乡村师范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参加了八路军。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 、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 1956 年 9 月 29 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让我们去文章中看看作者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 (板书课题)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想想课文中哪个词最能表达我对蔡老师的感情?哪两个词最能表现蔡老师的品格?1.学生自读课文。2.检查生字:读一读,并口头组词。芸 y 痣 zh 阀 f 褪 tu (卜 b)3.请个别同学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可抽查生字新词较多的段落) 。4.“难忘”最能表达我对蔡老师的感情;“温柔” “美丽”概括了蔡老师的特点。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围绕着“难忘”具体写了哪几件事。其中,哪几件事写出了蔡老师的“温柔” “美丽”?注意说清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意见。3.集体交流。(本文共记叙了 7 个生活片段:蔡老师假装发怒(课内) ;课外,老师教我们跳舞;假日,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平时老师教我们读诗;我们看老师写字(我们对老师的依恋) ;校内,老师排除小纠纷;假日,我梦里寻师。其中主要写出蔡老师的“温柔” “美丽” 。 )五、细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1.请同学们先读 14 个生活片段,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想或评论,然后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2.学生自读,然后同学间交流。3.集体交流。让学生充分谈感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交流过程中,可指导学生认真体会下列句子:(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6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画线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2)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狡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3)在她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看)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看到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第一次)吃了蜂蜜。 (把画横线的词换成括号里的词好不好?为什么?(从前 4 个生活片段可体会出:假生气真爱学生;教跳舞关系密切;观蜜蜂良师益友;教读诗影响深远)4.小结:是啊,像这么“温柔” “美丽”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请同学们带着对老师的爱齐读第 8 自然段。 (出示第 8 自然段字幕。 )你能用上关联词“即使也” “连都”赞赞蔡老师或你喜欢的老师吗?“是啊,这么一个受人爱戴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他”再读文章第 8 自然段。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的老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词语的深刻含义,从而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用平实语言表达浓浓真情,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讲了哪七件事。二、品读课文,深化人物形象(一)1.哪件事给“我”印象最深?为什么?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2.“有一件小事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 ”“占据”在这儿怎么理解?这件小事为什么会占据孩子的心灵呢?请同学们自读片段“老师排除小纠纷” ,注意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认真体会文章蕴含的感情,练习朗读。73.学生自读,交流。4.集体交流。在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想象父亲此时的处境,体会母亲的心情,体会一个孩子在不知父亲死活、又遭同学奚落时脆弱的心理。反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在充分体会他们一家的感受之后,着重抓住“劝慰”一词来体会老师的形象。可让学生分别扮演作者和蔡老师,面对面地“劝慰” ,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充分理解“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哪”这个句子。5.练习朗读。(二)过渡:正是因为蔡老师的温柔、美丽、慈爱、公平、伟大,才有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请同学们自读片段“梦里寻师” ,看看哪些地方最让人感动。1.学生自读体会,然后交流。2.集体交流。(1)注意体会“默默地” “迷迷糊糊” “模模糊糊” , “才醒了”“才睡了”中的“才”等词语所蕴含的感情。(2)注意感受一下作者在第 10 自然段变换人称时的感情。(3)注意指导朗读。三、拓展阅读,丰富人物形象魏巍在我的老师原文中还写到了其他两位老师,请同学们看字幕,读一读,并谈谈感想。出示字幕:(一)我们班上换来了一个姓柴的老师。这位柴老师是一个瘦瘦的高高的个子。我对他印象最深刻的有下面三点:一是他那条卷起裤管的灰色的西装裤子,这也许是在小县城里还很少见的缘故;二是他那张没有出现过笑容的脸孔;三就是他手里拿着的那支实心竹子做的教鞭。终于有一天,在上课的时候,也许我歪着头正看窗外的小鸟吧,或者是给邻座通报一件在当时看来应当立刻通报的事情,总之,冷不丁地头上挨了重重的一下。散学后,我两手抱着头哭着回家,头上起了像小馒头那么大的一个血包。 (当然,今天也并没有影响我的工作!)我当时哭着说:“我再也不上学了。 ”(二)在平民小学里,我的“国语” (现在叫“语文” )比较好,因而跳过一次班,算术也就这样跟不上了。来到县立五小, “国语”仍没问题,只是宋老师的算术课,一响起铃声,就带来一阵隐隐的恐惧。上课往往先发算草本子,每喊一个名字,下面有人应一声“到”,然后到前面把本子领回来。可是一喊到我,我刚刚从座位上立起,那个算草本就像瓦片一样向我脸上飞来,有时候就落到别人的椅子底下,我连忙爬着去拾。也许宋老师以为一个孩子不懂得什么叫做羞惭!从这时起,我就开始抄别人的算草。也是从这时起,我认为算术是一门最没有味道的也是最难的学科,像我这样的智力是不能学到的。一直到高小和后来的师范,我都以这一门功课为最糟。81.学生谈感想。 (注意进行正面引导)2.此时你更想对蔡老师说:。 (学生自由说)四、总结全文,升华主旨魏巍在回忆童年遇到的几位老师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上面就是和我一起度过童年的几位老师。今天,当我回忆着他们并且叙述着他们的时候,更加深了我对于教师这种职业的理解。这种职业据我想并不仅仅依靠丰富的知识,也不仅仅是依靠这种或那种的教学法,这只不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也许正因为这样,教师这才被称作高尚的职业。”出示字幕,齐读,教师总结:是啊,我对蔡老师的想念成为“我记忆中的珍宝” ,是因为这其中包含着一个字爱。五、回顾全文,了解文章写法1.作者围绕“难忘”选择材料,七个片段,有详有略。2.从时间和地点上看,这七个片段有课内、课外,有校内、校外,有平时的事、有假日中发生的事。3.写蔡老师为什么要插入“我爱老师”的生活片断?4.文章开头、结尾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六、推荐学习,拓展阅读教育需要爱,教育充满爱,不能说魏巍写的其他两位老师没有爱,只是爱的方式方法值得探究。老师向同学们推荐课外阅读寓言蜗牛散步 、海伦凯勒我的老师 、 爱的教育等文章,让我们大家都学会“爱” 。七、作业回忆你最难忘的老师的二三事,写下来。尽可能写具体,注意表达自己的感情。选读一 小橘灯教学目标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通过人物的肖像、言行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通过人物的肖像、言行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预习课文,准备“时代背景”字幕。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有非常美好的童年,八九岁时,可以在父母的怀中撒娇,9感受家庭的温馨;可以在老师的教育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感受社会的温暖;可以在儿童乐园里尽情地玩耍,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幸福。而解放前,儿童的生活情形是怎样的呢?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冰心曾在 1957 年 1 月 31 日的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了一篇散文,给我们讲述了发生在 1945 年春节前夕重庆郊外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在“黎明前的黑暗”时期儿童的生活情况和精神面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散文。二、出示时代背景1.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党反动派妄图篡夺胜利果实,积极准备内战,一面策划向解放区进攻,一面对要求民主、反对独裁、反对内战的国统区人民实行白色恐怖统治。2.小姑娘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她的父亲是位地下党员,因为党组织受到破坏而离开了家,她的母亲遭到追踪特务的殴打而吐血。三、自读课文,思考1.先找出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弄清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2.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多读几遍,弄清文章主人公具有什么特点。(板书:镇定、勇敢、乐观)3.集体交流。四、品读课文,落实重点1.从文章的哪些段落、词句可看出小女孩的镇定、勇敢、乐观?找出来读一读,结合文章写作背景,认真体会。2.集体交流。外貌:“八九岁” “瘦” “苍白的脸” “发紫的嘴唇” “破旧的衣裤”“光脚” “草鞋” ,表现小姑娘的幼小、瘦弱、贫穷。语言:“安慰我” “笑着说” “年夜饭” “一定” “好” (小小年纪,见生人不惊慌,不拘谨,对答如流,表现小姑娘勇敢镇定的性格) 。动作:“画圈圈” “削” “轻轻地揉捏” “敏捷地拿” “相对地穿”“挑” “点” (表现小姑娘心灵手巧) 。3.指导朗读。五、再读课文,质疑问难1.找环境描写内容,体会作用。 (衬托)2.作者在整件事的过程中感情有何变化?(怜悯喜爱赞颂祝愿)3.文章为什么以“小橘灯”为题?4.交流解难。六、师生小结七、指导写作(可做一副板书)刻画人物,必须注意:1.要有具体事例,可一人一事,也可一人多事,但要详略得当。2.要抓住最能突出人物形象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内容写生动、写具体。103.适当描写环境衬托人物形象。4.表达真情实感。八、练习写一段 300 字左右的人物描写,要求用到课堂中所说的表达方法。板书小橘灯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外貌语言动作环境描写语文乐园一教学目标1.掌握会写、会认的词语。2.结合本单元课文,领悟写人的方法。3.积累中外名言、有关思乡的诗。4.练习写人的作文。教学重点积累名言、有关思乡的诗句。教学难点领悟写人的方法、习作。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几篇精美的写人的文章。教学时数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词语超市1.激趣导入。2.出示第一组词语,开火车读,同桌互读。3.出示第二组词语,互读,练写,可以挑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写话。二、金钥匙1.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让我们步入知识殿堂。这一期的“金钥匙”又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内容,想想它告诉了我们什么。2.学生默读内容。3.集体交流。(1)要我们留心生活中的小事;(2)学习作者传神、细腻的描写和质朴的语言。114.快速默读我的老师一文,让学生交流:文章中哪些事例写得好?为什么?5.想一想,在生活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6.集体交流(注意说清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言行说,表达真情实感。 )7.教师小结:同学们平时要留心生活中的人和事,要记下最动人的言行,做生活的有心人。三、名诗名句1.出示四句诗。2.你听过哪句?明白它所蕴含的道理吗?3.生自由发言。(1)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但丁意大利诗人但丁用诗句表明了自己坚持真理,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2) “黑夜无论怎样漫长,白昼总会到来。 ”莎士比亚“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这两句蕴含的道理相似,告诉那些身处黑暗、痛苦中的人,光明已经不远了。(3) “使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生命存在的时候要有所作为,让它展现出最美的光华,当它消失的时候也要有豁达平和的态度。(前三句大部分可能听过,知道含义,着重讲讲最后一句。 )4.教师还可以介绍这四位著名的外国作家、诗人,推荐他们的代表作给学生课外阅读。四、古诗诵读1.回忆学过的有关思乡的古诗。2.读一读客中作 ,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3.全班交流。4.讨论诗人真的“醉而忘乡”了吗?5.练习背诵。五、布置作业1.搜集古今中外的名言;2.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词。第二、三课时一、谈话导入1.小学时候的老师蔡芸芝先生,给作家魏巍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小学六年,你也遇到了许多老师,他们或慈爱,或严厉,或风趣,他们的音容笑貌也各有特点。这些都可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那就给大家讲一讲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吧。2.学生口头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老师。3.既然印象这样深刻,那就让我们写下来吧,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二、读范文121.再读我的老师和课前老师准备的精美的写人文章。2.看看作家们是怎样写出人物特点的。3.明确写作要求:(1)写真人真事,表真情实感;(2)可以写写老师的外表,写出比较特别的地方;(3)用一两件事写出老师的特点,最好是你熟悉的事。三、写作文1.学生写作文草稿。2.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四、修改草稿1.再次明确要求;2.同桌互评互改;3.自己修改;4.老师批阅后发现一些典型的问题,再选一篇学生习作进行讲评;5.学生再次修改,誊抄。3 黄果树听瀑教学目标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掌握难认难写字,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4、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无限生机。3、领悟作者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优美词句蕴涵的意境。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黄果树听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绢”等五个生字,学会“喧”等六个生字,掌握“人喧马啸”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查阅资料、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13教学难点理清文章脉络。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2、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4、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你们想去吗?揭题。5、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 公里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河床突然中断,滚滚水流顺势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2、检查自学情况。(1)读词语。人喧马啸 白绢 响遏行云 摄人心魄 摩肩接踵 冠盖相望 撩过来 凝神 谛听 如痴如迷(2)指名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轻声读课文,思考。(1)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2)围绕中心句,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写瀑布外,还写了什么?2、交流自学情况。(1)文章的中心句是: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2)课文按游览顺序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样子,水花落在小镇上的情景,作者在谷底的感受。四、归纳总结1、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初读了课文,了解到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2、再读课文,把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五、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黄果树听瀑(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4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通过阅读课文,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3、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点1、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无限生机。2、领悟作者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优美词句蕴涵的意境。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听写词语。人喧马啸白绢循环生生不息晚霞捣乱塑像2、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果树听瀑这篇课文,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和形态。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用“”画出描写瀑布声音的语句,用“”画出描写瀑布形态的语句。二、学习写声音的语段1、谁愿意读一读描写黄果树瀑布声音的语句呢?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声音的句子。3、 (投影出示句子)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段话。4、师:你们觉得读这段话的时候要读出什么?(读出声音由小到大的变化)5、谁愿意读。 (指名读)评价:你读得不错,读出了声音由小到大的变化。6、再指名读。7、指导赏读。(1)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欣赏的语气再来读这段话。什么叫欣赏地读呢?就是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欣赏作者精彩的语言文字。你们读读这段话,想想作者哪些字词用得精彩,为什么。(2)交流品味“飘” “拂” “漫涌” “盖” 。“飘”写出了声音的悠扬、轻柔,声音连续不断,一阵一阵地过来“拂”好像拂过游人的面颊“漫涌”表现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越来越快、越来越猛烈8、黄果树瀑布如此壮美,作者的语言又是那么准确、生动,我们要用心来读好这段话。 (齐读)9、再读读其他描写声音的句子。三、学习写形态的语段(一)引入:文中哪儿描写了瀑布的宽?(引出第 2 自然段)151、自由读。2、指名读。(1)老师特别欣赏你读的“挂”和“倾泻”这两个词,说一说你为什么要突出这两个词。 (学生回答)(2)老师再请一个同学说说看,他又是怎样读好这句话的。3、齐读这句话。(二)引入:还有哪儿也写出了瀑布的形态?(引出第三自然段描写瀑布形态的句子)1、指名读,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2、师:同学们,我们读书的时候,不光要学会欣赏作者精彩的语言文字,还要一边读一边想,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3、学生汇报想象的画面。理解“银雨” “金街” 。4、老师发现同学们很会读书,读书就要这样,要一边读一边想,读出语言文字背后隐藏的画面。5、齐读这段话。小结:同学们,我们找到了描写黄果树瀑布声音的语句,并进行了赏读,前面又领略了黄果树瀑布壮观的景象,现在我们再来看课件,欣赏一下瀑布磅礴的气势。师:此时此刻,你有何感受?(指名说)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呢?(自读思考)四、学习写感受的部分1、文中哪儿写出了作者的感受,引出第 5、6、7 自然段。2、自由读,说说哪些句子读懂了,哪些句子还读不懂。重点理解:(1)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乐池中这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恢弘。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2)我们聆听着轰然作响的瀑声荡起天地间纯净清澈的音响。引导学生理解整句话的意思。 (在大自然的感染之下,人的胸襟开阔了,全身充满了活力)五、升华感受1、读最后一段。2、跟着作者去黄果树风景区欣赏了一番,我们也真的被眼前的瀑布陶醉了,此时此刻,你想怎样赞美黄果树瀑布呢?3、指名说。4、作者又是怎样赞美的呢?(出示文章第一句)指名读。让我们一起在心底里默默地赞叹(齐读)让我们一起由衷地赞叹(齐读)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赞叹(齐读)5、总结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从天上飞泻而来的歌,它从岩壁上飞下,直入山谷,它用动听的歌喉谱写了天地间雄壮的乐章我们欣赏瀑布,我们赞美瀑布,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种赞美之情,再次齐读课文。16六、作业1、把黄果树瀑布的美景介绍给家人听,注意用上文中的好词好句。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完成课后练习。板书黄果树听瀑声响响遏行云形态阔幅白绢感受人瀑相融大自然的杰作4 古诗二首(竹枝词 江南春)教学目标 1、掌握要求会写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4 古诗二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竹枝词 ,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诵读竹枝词 ,背诵竹枝词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读话导入竹枝词 同学们见过“ 太阳雨” 吗?一边下雨,另一边却阳光灿烂。有一句诗说得好(试探学生是否预习) ,嗯,就是我们本课要学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二、指导学习诗句 1、学生交流了解到的有关刘禹锡的资料。 2、简介竹枝词。 “竹枝词”是流行于古三峡地域的一种民歌,含思宛转,清韵悠远,音调和谐,明朗欢快。人们在劳作之余,成群结队在江边、堤畔吹笛、击鼓,边唱边舞,抒发内心的感情,驱散一天的疲劳,是17三峡人民最喜爱的娱乐方式。刘禹锡在夔州,经常见到这种场面,极为欣赏,因而填写了许多“竹枝词” ,今天要学的就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首。 3、理解诗意。 (1)指名朗读,齐读。 (2)借助注释,自读并思考诗句的意思。 (3)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杨柳青青江水平” 、 ”: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大江水面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只听到江面上传来情郎唱歌的声音。 “东边日出西边雨”:东边出太阳,西边却下着雨。 “道是无晴还是晴”:说不是晴天吧,却还是有晴的地方。 (4)朗读全诗,再指名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读中想象。 (1)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一场太阳雨中,一位少女立在江边,看到江边的杨柳被沐浴得更加翠绿,江水平静,耳畔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歌声,原来是自己的情郎在唱。 ) (2)想象一下,这首词的后两句写出了少女什么样的心理? 三、指导朗读、背诵 背诵竹枝词 。 四、作业 1、默写这首古诗。 2、课外搜集刘禹锡的其他竹枝词读一读。 4 古诗二首(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江南春 ,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诵读江南春 ,背诵江南春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了解学生积累的描写江南春景的古诗: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 (汉乐府)等。 182、引入江南春 。 3、介绍作者。 二、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教师示范读、同学练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和节奏。 2、结合注释了解诗意,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千里莺啼绿映红”:千里江南,黄莺歌唱,绿树映红花。 “水村山郭酒旗风”:依山傍水的山村、城镇,酒旗迎风飘扬。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北朝建的成百上千的寺庙,正沐浴在如烟细雨中! 4、体会诗人对江南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赞美感慨之情。 5、再练读诗句,读出节奏与情感。 三、朗读并背诵古诗背诵江南春 。 四、作业 1、默写这首古诗。 2、课外搜集作者的其他诗读一读。 5 迷人的青海湖教学目标1、自主识记生字,掌握难写字,能通过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海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海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写。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教学时数2 课时19教学过程5 迷人的青海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识记生字,掌握难写字,能通过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2、初读课文,找出表示方位的词语,理清作者的游览行踪。3、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受青海湖的美。教学难点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在前几课,我们领略了黄果树瀑布的雄伟气势,观赏了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今天,想不想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去旅游?那里有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板书课题)2、简介青海湖。(1)先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说,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教师对搜集信息能力强的同学给予表扬。(2)教师作适当补充:青海湖,蒙语叫“库库诺尔” ,藏语叫“错温布” ,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有 50 条河流从四面八方汇入,没有出海的通路,使青海湖成为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盐量大,是一个咸水湖。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读音。硕 shu 宛 wn 倩 qin 瀚 hn 喇 l 叭 b嫁 ji 咸 xin 纵 zn 泊 p 毡 zhn(2)读词语。文武双全诗情画意纵横星罗棋布悠然自得硕大无比烟波浩渺美不胜收和睦相处争权夺利(3)指名读课文。三、再读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写了青海湖哪些地方的景色?(2)除了写景,作者还介绍了青海湖的什么情况?2、讨论交流。(1)课文写了日月山牧场的景色和青海湖的美景。(2)除了写景,文章还介绍了青海湖名称的由来。20四、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5 迷人的青海湖(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海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海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写。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听写生字词语。纵横山峦起伏画框硕大无比宛如星罗棋布烟波浩渺美不胜收咸水湖争权夺利2、课文写了哪些内容?3、海湖的名称是怎样来的?二、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感情1、学生自由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在旁边作简单批注。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1)雨过天晴,每一扇车窗都成了油画的画框。绵延几十公里的高山牧场,牛羊悠然自得地吃草,连汽车的喇叭声也惊动不了它们。星罗棋布的毡房,似一朵朵硕大无比的蘑菇。天高云淡,远处,天和地连成一片作者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高山牧场的恬静、美丽,展示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2)青海湖烟波浩渺,上接蓝天,下连碧野,宛如一面晶莹的大明镜镶嵌在天地之间。沿湖有广阔的平原,金黄色的油菜花一片连着一片,与碧绿的麦类、豆科作物交织在一起,满眼金碧辉煌,美不胜收。晶莹明澈的湖水、金灿灿的油菜花、碧绿的农作物,显示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作者对青海湖的赞美、喜爱之情。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背诵下来。三、总结全文引导学生小结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1、词语丰富,比喻恰当,使文章生动、形象、优美。212、观察与想象相结合。3、层次清楚。四、作业1、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写一篇解说词,并学做导游。板书5 迷人的青海湖迷人的青海湖日月山:树木苍翠、庄稼繁茂青海湖:烟波浩渺、美不胜收名称由来:各民族团结友爱选读二 凡尔赛宫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作为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3、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点、艺术风格及作为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教学难点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说到法国,那是一个非常浪漫的国度。法国的建筑尤其出名。能说出法国出名建筑的请举手。 (投影出示几幅建筑图片,如巴黎卢浮宫、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可见,建筑是科学,建筑是艺术,建筑还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要跟随作者吉祖英来了解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颗绚丽灿烂的明珠法国的凡尔赛宫。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2、说说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重点写的是什么?(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重点写凡尔赛宫的建造时间、建筑特色和艺术风格)三、学习课文1、同学们,请你们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凡尔赛宫。22凡尔赛宫是美的殿堂,更是一座艺术的宝库。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向老师和同学们解说凡尔赛宫。2、走进凡尔赛宫。生一,介绍第 1、2 自然段。 (先个别练说,再指名说)同学们,在我们面前的是驰名世界的、被称为人类艺术明珠的法国凡尔赛宫,它坐落在主要建于路易十四时代,至今已有 300多年的历史宫殿建筑气势磅礴正宫宫顶宫殿外壁上端如果想看到凡尔赛宫更为美丽的景致,就请跟随下一位导游一起走进凡尔赛宫。师:走进凡尔赛宫之前,我们先看一下这位导游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介绍时注意了什么?(板书:方位、艺术价值,外部:建造时间、面积、特色) (要注意抓住重点,准确生动、表达流畅、声音响亮)凡尔赛宫里面的景致怎样呢?请下一位导游为我们介绍。生二,介绍第 3 自然段。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到了凡尔赛宫的内部,这里有大殿小厅 500多间,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现在,我们来到了由皇家大画家的镜廊,这是凡尔赛宫的一大名胜,它全长凡尔赛宫内部的陈设和装潢那么富有艺术魅力。其实它的外部景物同样充满艺术魅力。不信,请随下一位导游进入法兰西式大花园。(1)师问:这位导游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板书内部:陈设、装潢)(2)作者为何要重点介绍镜廊?(3)这一段的第一句在这节中起的作用是什么?(承上启下)接下来,我们继续观赏正宫前面的法兰西式大花园,有请下一位导游带我们去游览。生三,介绍第 4 自然段。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到了正宫前面的法兰西式大花园(1)这一节的中心句是哪一句?(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向我们介绍的?(由远及近)3、除此之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板书:历史逸事)指名朗读。4、文章的第 6、7 自然段介绍了什么?齐读第 6、7 自然段。四、总结课文,学习写法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说明“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的?(一是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二是外围环境优美,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三是建筑历史悠久,有许多动人的历史逸事;四是在历史上曾是法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今日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2、本文在介绍凡尔赛宫时,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先总说其艺术价值,再具体说明艺术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最后归纳)233、文章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句子加以说明。(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积累优美的语句。语文乐园二教学目标1、掌握要求会认和会写的词。2、领悟运用打比方的好处。3、了解古人写诗的严谨,背诵有关炼字的名句。4、背诵古诗寒食 。5、学习本组课文的写作顺序以及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进行习作。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古人炼字的名言及典故。教学时数4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词语超市1、激趣导入。2、出示第一组词语,开火车读,同桌互读。3、出示第二组词语,互读,练写。掌握后听写检查。二、金钥匙1、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给了我们一把什么金钥匙?2、指名回答。 (短文告诉我们写文章时运用打比方的方法能够把感受写具体,让人读了如身临其境。 )3、回顾一下黄果树听瀑这篇课文,还有哪些句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找找本单元其他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体会其好处。5、选择校园内的一处景物练写一个片段,要求运用打比方的方法。三、趣味语文1、今天的趣味语文告诉我们的是一些有关古人炼字的名言。2、学生自由读诗句。边读边想想诗句的意思。3、指名说说自己知道哪些诗句的意思,还有哪些弄不明白。4、交流讨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意思是为了吟得一个妥当字,把数根胡须都捻断了。“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癖性是特别喜欢雕词琢句,写不出惊人之语死不罢休。24“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到,吟一吟不禁双泪长流。“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意思是,为求得一个恰当的字,宁愿忍耐半夜的寒冷。5、你们还知道哪些古人炼字的典故呢?6、从古人炼字的这些名言中,你有什么体会?生自由谈。7、练习背诵名句。8、推荐其他一些相关的名句读一读。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清)袁枚遣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偶题四、古诗诵读1、激趣导入。(板书诗句)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天前,我们刚学了两首描写景色的古诗。今天就让我们从诗歌的海洋中再采撷一朵美丽的浪花,添加到自己的诗库中去吧。2、师简介一下“寒食”及创作背景。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前一天或两天;是从春秋时传下来的,是晋文公为了怀念介子推而定的。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寒食节那天,诗人韩翃在长安街头漫游,被眼前的暮春景色迷住了,一直游玩到暮色降临。晚上,皇宫里闪出一团团烛光,亮亮堂堂的。而宫外却是一片漆黑,埋在深深的暮色里。韩翃感慨万分,提笔写下寒食 。3、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想想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提出来。4、交流对诗的理解。全诗的大意是:春天的长安城中,热闹繁华,处处飞花,寒食节春风吹拂着御柳。傍晚汉宫传送烛火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五侯的家中。5、采用全班朗读、同桌对读、小组读等方式将诗读熟。6、练习背诵这首古诗。第二、三课时(习作指导)一、启发谈话同学们,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黄果树听瀑,领略了青海湖迷人的风光,观赏了法国宏伟壮观的凡尔赛宫,今天,我们要拿起手中的笔,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处景物写下来。二、回顾本单元课文的写作特点1、按一定的顺序写。2、抓住景物特点,突出重点。3、运用了打比方、拟人、联想等表达方法。4、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三、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251、请同学们认真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2、交流、指导。(1)介绍一个地方,可以是风景名胜、纪念场馆,也可以是一个村庄、集镇、城市,还可以介绍学校、院落、住房等。(2)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可以是时间顺序,也可以是地点变化的顺序,还可以按方位和布局来写。(3)印象深刻,有特点的地方多写一些,写具体。(4)可以使用表示时间、地点的词句,使人容易明白。(5)除了写眼前看到的,还可以写跟这些地方有关的事情,可以是你听来的,从书报上看到的。四、小组讨论交流先让学生组成小组,在组内说说自己心目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要求:1、要具体说出景物的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尽可能说全。2、要求按一定的顺序说,比如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整体到局部。3、要说出景物的特点。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根据三点要求在小组内互评,欣赏说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五、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指导第四课时(习作讲评)一、习作总结表扬写得好的,进步突出的学生,指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二、交流习作请写不同景物、写出了特点、抒发了不同感受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可读全篇,也可读片段。读后,师生共同讨论、点评。三、重点评议,指导修改选择一两篇带有典型性的习作,引导学生评议修改。 (重点解决叙述顺序不清楚、内容不够具体、没有写出特点、语句不通顺等问题。 )四、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修改后同桌互读交流。6 这个奇妙的世界教学目标1、自主识记生字,积累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26写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平板型太阳热水器合作协议书
- 2025年Υ射线立体定向放射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电子称量仪表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社会养老保障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橡胶零件、附件项目建议书
- 抛光车间安全培训课程课件
- 抛丸车间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快速原型成形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抗生素的应用原则课件
- 岳飞学写字题目及答案
- 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指南
- 小学冠词教学课件
- 工程造价咨询绿色施工支持措施
- 大模型时代:生成式AI发展与科技创新范式
- 法律法规师德师风培训内容
- 江苏欧立可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石油添加剂N-甲基苯胺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黄浦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上海新教材沪教版)
- 《中国尖锐湿疣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解读
- 2025安全注射培训
- 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CJJT 134-2019)
- 《职业素养》课件全套 模块1-8 职业认知与职业道德 -职业发展素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