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ppt课件_第1页
肿瘤标志物ppt课件_第2页
肿瘤标志物ppt课件_第3页
肿瘤标志物ppt课件_第4页
肿瘤标志物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医学院检验学院临床生物化学教研室Chapter 16 Clinical Biochemistry of Tumor Markers(肿瘤的生物化学检验)Xc g肝癌的核磁共振癌瘤的 诊断措施或方法:图象诊断( CT、 MRI)化学诊断(血清学与免疫学)细胞学、组织学诊断基因诊断技术总结目前癌瘤生化诊断和免疫诊断方面的一些指标本章内容第一节 概述 第一阶段 1846 1928年 B-J(本周氏 )蛋白的发现 第二阶段 1928 1963年 发现了与肿瘤相关的标志物 (如激素、同工酶和蛋白质 ) 第三阶段 1963 1969年 胎儿蛋白的检测 第四阶段 1975至今 McAb的发现 ,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检测 第五阶段: 基因的定位,包括 癌 基因和抑癌基因的 测 定一、肿瘤标志物的发展史二、肿瘤标志物 (tumor marker)定义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者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 肿瘤胚胎性抗原标志物 糖类标志物 酶类标志物 激素类标志物 蛋白质类标志物 基因类标志物 其他标志物三、肿瘤标志物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按来源或按本身的化学性质分类四、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正常人群筛选 有症状的病人诊断 癌症的临床阶段分析 估计肿瘤的大小 疾病进程的预后指标 评估治疗方案 诊断癌症的复发 治疗的应答监测良好肿瘤标志物的条件 标志物含量变化应与肿瘤的生长、消退、转移有直接关系; 能对肿瘤进行定位 ,即具有 器官特异性; 标志物应有较高的特异性,能较明显地区别出正常人群和良性肿瘤; 检测方法简便,易推广,且成本较低。 标志物应有较高的灵敏性,能用血液标本检测,且重复性好。 目前尚未发现完全符合条件的 理想肿瘤标志物如 AFP , CEA 等,是从肝 癌、结肠癌的组织中发现的,而 胚 胎时期的 肝、 胃肠管组织也能合成,并存在于胎儿的血清中,因此称为 胚胎抗原。 第二节 常见肿瘤标志物及其应用评价2.1 胚胎性抗原肿瘤标志物肿瘤胚胎性抗原标志物名称 性质 相关肿瘤 甲胎蛋白 糖蛋白 70ku 肝细胞、胚细胞(非精原细胞瘤) -癌胚抗原 80ku 结肠 癌胚铁蛋白 糖蛋白 600ku 肝 癌胚抗原 糖蛋白 22ku 结肠、直肠、胰腺、肺、乳腺 胰癌胚抗原 糖蛋白 40ku 胰腺 组织多肽抗原 细胞角蛋白 8.18.19 乳腺、结肠 2.1.1甲胎蛋白 (alpha-fetoprotein, AFP) 1956年发现 胚胎期由卵黄囊、胎儿肝合成,为胎儿期主要的血清蛋白 1964年在肝癌患者血清检测到 编码基因位于 4号染色体 电泳迁移率相当于 1-球蛋白的一种单链糖蛋白。 妊娠 6周开始合成; 12 14周合成达高峰; 出生后下降,一年后低至正常水平,约为 5.8g/LMW : 70kD,含糖量为 4% ,糖链主要由甘露糖、半乳糖、 N-乙酰葡萄糖和唾液酸组成的寡糖。 糖链结构不同的 AFP 称 AFP分子的 异质体1. AFP的性质出生时 60000 30000000 2个月 25 10002 6个月 25 506 12个月 20健康成人 500g/L 可早于症状出现前 8个月作出诊断AFP试验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1) 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灵敏和最特异的肿瘤标志诊断肝癌对肝癌高危人群用 AFP+超声显像进行普查高危人群:有肝炎史或 HBsAg(+),年龄 40 ALT正常 ,排除妊娠与生殖腺胚胎性肿瘤 ,对流免疫电泳法 AFP持续(+) 1个月 , 准确率 100% 或血清 AFP 200g/L,持续 2个月 , 准确率 97.7% AFP试验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1) 早期诊断(2) 准确诊断AFP对肝癌的诊断具有相对专一性AFP试验对肝癌患者病情和预后判断 AFP含量与肿瘤大小成正相关 AFP含量高 , 提示肿瘤分化差,恶性程度高,病情重,术后远期生存率差 术后 AFP水平不降至正常且持续升高 , 提示有残留 治疗有效多下降 , 复发或恶化 , AFP又复升 AFP可作为肝癌病情发展的观察指标AFP试验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睾丸癌、畸胎瘤、胃癌、胰腺癌可 良性肝病 ,新生儿 , 孕妇等 AFP也可 (+) 部分肝癌 AFP可 (-) 对 AFP阴性的肝癌正在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 甲胎蛋白糖链主要由甘露糖( Man) 、半乳糖( Gal) 、 N-乙酰葡萄糖(GlcNAc)和唾液酸组成的寡糖 小扁豆凝集素( LCA)亲和交叉免疫电泳可测定 AFP异质性,有助于提高AFP诊断的特异性 肝癌腹水中与 LCA结合的 AFP糖链中具有与 Asn连接的 GalNAc残基,而在非结合型异质体的糖链中无此成分 刀豆素 A( ConA)结合型和非结合型甲胎蛋白异质体的糖链结构模型差异表现在一个分支中有无 -GlcNAc-Gal-NeuNAc( N-乙酰神经氨酸)结构 LCA的鉴别价值较好,根据两型异质体的比值可鉴别良恶性肝病,对肝癌的诊断率为87.2% ,假阳性仅为 2.5% 。依据与 LCA亲和力, AFP被分为三种类型:AFP-L1:主要出现在良性的肝脏疾病中,如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AFP-L2:多数由卵黄囊肿瘤产生,在孕妇血清中也能被检测到。AFP-L3:与 LCA有结合活性,只能由肿瘤细胞产生。 利用与 ConA的亲和力差异,可将 AFP分为两种异质体: C1和 C2; 利用与红腰豆凝集素的亲和力差异,可将 AFP分为五种异质体: P1、 P2、 P3、 P4和 P5。观察这些电泳结果与疾病的关系发现:1.肝癌细胞分泌的 AFP特点是 L3 、 C2和P4明显升高;2.肝外肿瘤 AFP主要是 C1和 L2,并高于肝癌的 AFP;3.良性肝病的 AFP则无 C1、 L2、 L3、 P3和 P4。 1965年 Gold和 Freedman从人结肠腺癌和胚胎结肠中发现 分子量 : 150 300ku 酸性可溶性糖蛋白 , 含糖量 : 55% 编码基因位于 19号染色体 在妊娠前 6个月内 CEA含量增高,出生后血清中含量很低。 健康成年人血清中 CEA浓度 2.5g/L 属非 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 分泌 CEA的肿瘤多位于空腔脏器2.1.2 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CEA检测的临床意义(1) 辅助恶性肿瘤的诊断 转移性结肠癌(100%) 肺癌 胰腺癌 胃肠道癌瘤 肝癌阳性主要见于 :某些良性疾病也可 (+),但 X 5.0g/L 病情好转, CEA病情发展, CEA预后不良, CEA持续 结肠癌或肺癌患者一般在手术切除后几天至 3个月内,血清 CEA恢复正常。CEA持续 : 提示有残留和或复发动态检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