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防治知识PPT课件_第1页
布病防治知识PPT课件_第2页
布病防治知识PPT课件_第3页
布病防治知识PPT课件_第4页
布病防治知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布病防治知识 一、布病的危害 布病的损失是双重的,即人、畜两方面都受损失 。 (一)影响人的健康。人患布病后由于误诊误治 而转成慢性,病情反复发作,肉体和经济双重损 失。 (二)阻碍畜牧业的发展。家畜由于患布病而出 现死胎、死产、流产、空怀,繁殖成活率低,产 奶、产肉量下降。 (三)经济损失。人得病花钱,家畜无害化处理 ,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概念 布鲁氏菌病 (brucellosis,简称布病 ),也称波状热,俗称 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 ,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上主 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痛、泌 尿生殖器感染等。 在我国不同地区人们根据布病特点起了不少的名字。有的 地方老百姓因布病病期长而称布病为 “千日病 ”;有的地方 因患布病后全身无力,不能干活,整天懒洋洋的,人们将 布病称为 “懒汉病 ”;因患布病整天无精打采的,所以有的 地方又称布病为 “蔫巴病 ”等等。因布鲁氏菌病是由一类很 小的细菌称为布鲁氏菌,它侵入人畜机体后引起一种人畜 共患的传染病,此病就称为布鲁氏菌病,被简称为布病, 是乙类传染病。 三、流行病学分布 本病全球分布,每年上报 WHO的病例数愈 50万。地中海地区、亚洲及中南美洲为高 发地区。国内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 特区,全国 104个疫区均达到基本控制标准 ,但 90年代以来,散发病例以 30% 50% 的速度增加,个别地区还发生暴发流行。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2-4月 产羔时出现第一个发病高峰,第二个发病 高峰在 7-11月,这与泌乳、剪毛、鉴定、 整群及配种有关。牛、羊、猪幼畜感染率 低,随着畜龄增加,感染率逐渐上升。家 畜布病主要通过消化道、生殖道、皮肤黏 膜等感染。人间疫情流行特点主要与畜间 疫情有关,畜间疫情高发则人间疫情上升 ,但主要是人与牲畜的接触方式、接触时 间、病原体的毒力、数量、及潜伏期密切 相关,如果病原体毒力强,数量多则人间 疫情的发病高峰与畜间一致,或者再加最 长一个潜伏期。 四、布病的病原学 布病的病原学为布鲁氏杆菌,有 6个生物种 19个亚型,即:羊种菌( 3型)、牛种菌( 8型)、猪种菌( 5型)、绵羊附睾种菌( 1 型)、沙林鼠种菌( 1型)、犬种菌( 1型 );它呈球杆状,大小约为 0.30.6um , 无鞭毛,不形成芽胞,大多数情况下不形 成荚膜,是革兰氏染色阴性菌。 五、布病的发病机理 布鲁氏菌可经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多种途径 侵入机体。无论经哪种途径,最终都能引起全身 性感染。侵入的布鲁氏菌首先进入组织间隙,然 后随淋巴系统达到局部淋巴结,在此被吞噬细胞 所吞噬。被吞噬的细胞在细胞内生长繁殖,成为 病原体的贮存地,从而形成了原发病灶。这一感 染过程称为淋巴迁徙阶段。此期一般不出现临床 表现,相当于布病的潜伏期。 布鲁氏菌在淋巴结内繁殖到一定程度冲破淋巴屏 障,沿着淋巴管进入血流,形成病原体的血行播 散。此时布鲁氏菌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发生破坏, 释放出内毒素。在临床上出现菌血症,表现有发 冷、发热、出汗和全身不适等症状。这是布鲁氏 菌的菌血症阶段或称为全身泛化阶段。 在菌血症阶段,血流中的布鲁氏菌随着血 流,或被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吞噬。吞 噬后的布鲁氏菌随着吞噬细胞的游动散及 全身各个部位,尤其是属于单核巨噬细胞 系统的组织器官,如肝、脾和骨髓等,则 引起了全身组织脏器的损害,临床症状也 表现出多样性。此为布鲁氏菌病发病过程 的多发性病灶形成阶段。 机体为了清除布鲁氏菌,逐渐发挥了免疫 功能。大量的吞噬细胞集聚到各病灶内, 尤其是在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建立之后, 在淋巴因子作用下,使更多的巨噬细胞聚 集于炎症区域,形成了布鲁氏菌性肉芽肿 。肝、脾和淋巴结等受累器官由于细胞增 殖而发生肿大。随着病理过程的发展,特 异性免疫过程不断形成和完善,通过特异 及非特异的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单独作用和 协同作用而控制了感染,最后多数机体清 除病原体而趋向康复。 在叙述布鲁氏菌病病灶泛化和康复的过程 中,也不应忽视有一部分感染机体成为慢 性化过程。布鲁氏菌抗原不断作用使机体 致敏,致敏的 T淋巴细胞在抗原作用下释放 淋巴因子。后者作用于各组织引起变态反 应性病变,此为形成布鲁氏菌病慢性过程 的一种因素。另一个原因是机体抗感染的 免疫功能不能完全控制病势发展,而对病 原体只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转化为慢性 阶段。 六、传染源 羊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 这些家畜得本病后,早期往往导致流产或 死胎,其阴道分泌物特别具有传染性,其 皮毛、各脏器、胎盘、羊水、胎畜、乳汁 、尿液也常染菌。病畜乳汁中带菌较多, 排菌可达数月至数年之久。 七、传染途径 在国内牧民接羔为主要传染途径,兽医为 病畜接生也极易感染。此外,剥牛羊皮、 剪打羊毛、挤乳、切病毒肉、屠宰病畜、 儿童玩羊等均可受染,病菌从接触处的破 损皮肤进入人体。实验室工作人员常可由 皮肤、粘膜感染细菌。进食染菌的生乳、 乳制品和未煮沸病畜肉类时,病菌可自消 化道进入体内。此外,病菌也可通过呼吸 道粘膜、眼结膜和性器官粘膜而发生感染 。 八、易感人群 人们对布鲁氏菌普遍易感,青壮年男性由 于职业关系,其发病率高于女性。国内以 特区牧民的感染率最高,多发生于春未夏 初或夏秋之间,与羊的产羔季节有关。患 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再感染者并不太 少见。 九、布病暴发 布病暴发疫情一般是指在一个最长潜伏期 内局部地区或一个单位内发生了 3例以上病 人称为暴发。 十、临床表现 布病潜伏期为 1-3周 ,平均为 2周 ,最长可 达 数月 。 布病患者在临床上分为 :1-3个月 急性期、亚 急性期、 3个月以上 慢性期、 6个月以上 器 官损伤性并发症期、反复发作 2-3次以上顽 固性期、各器官组织并发症晚期。 临床上 ,在布鲁氏杆菌病的晚期可能出现丧 失劳动能力、卧床不起、神经或精神病方 面的症状 . 1、主要侵犯的脏器 ( 1) 运动系统:关节肌肉疼痛。出现膝关节、腰、肩 、髋、肘等关节痛。 ( 2) 神经系统:可引起神经干涸神经根的损伤,导致 神经痛。出现腰痛、臀部疼痛、腿痛等。 ( 3) 呼吸系统:部分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而出现咳嗽 。 ( 4) 消化系统:急性期病人个别因肝脏损害较重,而 出现尿黄、巩膜黄染、肝区不适、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 。 ( 5) 泌尿生殖系统:男性患者因睾丸炎或附睾炎而出 现睾丸疼痛及小腹痛。慢性期可出现精索神经痛,以致出 现阳痿、遗精、性机能减退等。 女性患者可出现乳房肿痛、腰痛、小腹痛、月经不调 、闭经或流血过多,白带过多、性欲减退、早产、流产、 死胎等表现。还可发生肾炎、肾孟肾炎、膀胱炎。 2、症状及危害 患布病后,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发烧,体温可达 3840 度,不同人发烧的热型差别较大。有的人体温并不太高, 波动于 3738 度之间,持续时间长,处于长期低热状态; 有的人体温呈波浪状,即高热几天,体温降下来几天,又 开始高,反复多次,所以布病又称浪状热。还有的体温忽 高忽低,早晚变化大,病情凶险,呈弛张性发热等等。当 前主要是长期低热者多。 另一个特点是患者多汗,尤其发病初期更为明显,晚上 汗更多,汗质粘稠,多出现在头胸部等。 患者还经常出现骨关节疼痛、肿胀等。发病初期不明显 ,体温逐渐下降时骨关节症状相继出现。疼痛或骨关节活 动障碍的部位多见于大关节。如腰、骶、髋、肩、肘、膝 等关节。常易误诊为风湿病。 给布病患者查体时还可看到某些部位淋巴结肿大( 颈部、腋下、腹股沟等),肝、脾肿大等。 其他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精神倦怠等类似于感冒 。 总之,布病无明显特征性表现,症状是多种多样的。 十一、布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流行病学接触史。 发病前是否接触患布 病的家畜及其产物,是否去过布病的病区 。 2、临床症状和体征。 出现发热、多汗、乏力、肌肉和关节疼 痛等。 多数患者淋巴结、肝、脾肿大,少数患 者可出现各种各样的充血性皮疹和黄疸, 慢性期患者多表现为骨关节系统损害。 3、实验室检查 初筛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平板凝集试验 血清学检查 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 试验为阳性 病原学:从病人血液、骨髓、体液及排 泄物等任何一种培养物中分离到布病杆菌 。 (二)鉴别诊断 1、急性期 流行性感冒:有明显的发病季节,冬春季多发 ,上呼吸道症状重,两者出汗不同。 风湿热:风湿热可见特殊的心脏改变、风湿性 结节,少有肝脾肿大,泌尿生殖系统的改变,实 验室血沉加快,抗 “O”阳性,而布病阴性。 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主要是持续高热,相对缓 脉,表情淡漠,而布病是波状热,高热时神志清 楚。 肺结核:低热、纳差、乏力与布病相似,但无 骨关节痛。 2、慢性期 风湿性关节炎:它的疼痛与天气有关, 病程长时心脏有改变,血沉快,抗 “O”阳性 ,而布病是大关节疼痛明显,与天气无关 。 骨结核:有结核病史, PPD实验一般阳 性,疼痛一般是受损单一关节与骨骼,而 布病是多关节。 氟骨症:有一定的地区分布,表现为全 身各关节,疼痛明显,但无发热。 十二、治疗方法 采用抗生素类药物 (禁忌证为:活动性且肺结核、风湿热 、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及妊娠、未婚 患者等) ( 1) 四环素类抗生素 ,并用链霉素治 疗:四环素每日 2克,分四次口服, 21 天为一疗程,可重复 1-2个疗程,疗程 间隔 5-7天。第一疗程时并用链霉素。 成人每日 1克,分两次肌肉注射。 ( 2) 利福平 ,并用强力霉素治疗:利 福平成人每天 600-900毫克,分两次口 服,并且每天早晨口服强力霉素 200毫 克,连服 6周。 ( 3) 磺胺治疗 :复方新诺明成人 每次 2片口服,每日 3次,连服 2周 ,以后每天 2次。 3周为一疗程,可 治 2-3个疗程,疗程间的间隔 5-7天 。用此类药治疗后有一定复发率。 ( 4) 对症治疗 :除抗生素治疗外 ,应以对症治疗。如失眠者可服用 镇静药,关节痛、头痛等可服镇痛 药,高烧者可辅以物理降温或服解 热药等。 对慢性布病无特效药物治疗。我国一 般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因慢性期病人 的症状复杂,不同人表现不同。有的 以过敏症状为主,有的以内分泌紊乱 为主,更有的免疫功能低下等。医生 应依不同情况予以适当治疗。 十三、预防措施 我们国家对布病防治原则是,因地 制宜,分类管理,采取以检疫、淘 汰疫畜和免疫健畜为主的综合措施 。 1、淘汰疫畜或阳性畜 :不管是为 控制布病疫情或者为预防人间布病 发生,淘汰疫畜(或阳性畜)都是 最重要的。因为人布病是不传人的 ,人的布病来自于疫畜或阳性畜。 所以为控制布病疫情或预防布病发 生都必须执行淘汰措施。 2、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又称为特异性预防 。这个措施既是预防措施,又是控制疫情 蔓延的措施。在防制布病中预防接种分为 人、畜预防接种。 ( 1)家畜免疫:免疫家畜既可保护牲畜 不受布氏菌感染,也间接地保护了人群。 ( 2)人群预防接种:在世界上只有少数 国家用布氏菌苗给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我 国采用 104M苗给人皮上划痕达到免疫目的 。将冻干菌苗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后进行 皮上划痕接种,在上肢三角肌处消毒后划 痕。 3、其他措施 :在综合性措施中还包括宣传 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