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健康与环境 ppt课件_第1页
第12课健康与环境 ppt课件_第2页
第12课健康与环境 ppt课件_第3页
第12课健康与环境 ppt课件_第4页
第12课健康与环境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2课 健康与环境 考点扫描 考 试 内容 考 试 要求 1.传 染病 知道常 见 的 传 染病的特点 a 列 举 常 见 的 传 染病 a 说 明 传 染病的 传 播三 环节 及其 预 防措 施 b 2.防毒与急救 知道 环 境毒物和防毒的措施 a 列 举 触 电 、蛇虫咬 伤 等急救的基本方 法 a 3.化学物 质对 人体的危害 知道防范常 见 化学物 质对 人体的危害 ( 如一氧化碳、甲 醇、尼古丁、毒品等 ) a 知识结构 要点梳理 一、传染病 1传染病:由 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 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 、 、 。 2流行三环节 (1) :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病人、 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2) :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空气、饮用水、食物、接触等 )。 (3) 。 病原体 传染性 流行性 免疫性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3预防的三个措施 (1) :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早发现、早诊断 、 早治疗、早隔离。 (2) :加强包含卫生、水源和粪便的管 理,对生活用具进行必要的消毒,消灭媒介动物和设 置防虫设备等。 (3) :避免接触,预防接种,锻炼身体。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4常见的传染病 传 染病 类 型 病例 途径 道 传 染病 肺 结 核、流感、腮腺炎、麻疹、 百日咳、 SARS 等 、 等 道 传 染病 肝炎、菌痢、 伤 寒、蛔虫等 、 等 传 染病 疟 疾、流行性乙 脑 、 丝 虫等 等 传 染病 狂犬病、破 伤风、沙眼、血吸虫 病等 、体表黏膜 接触等 疾病 艾滋病、梅毒、 淋病等 等 呼吸 飞沫空气 消化 饮水 食物 血液 吸血昆虫 体表 皮肤 性传播 性接触 注:炭疽、乙肝等病属多途径感染疾病。 练一练 1 (1)切断传播途径能有效预防传染病,下列几种措施中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 A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B加强体育锻炼 C注射流感疫苗 D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有害动物 解析 : 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容易造成中毒,加强体育锻炼和 注射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苍蝇、蟑螂、老鼠等动物会传 播传染性疾病。 D (2)近年以来,流行性疾病经常考验我们的神经,当流行病疫情爆 发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常把研制疫苗作为一项重要的防 控手段。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给普通人注射疫苗属于 (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 解析 : 普通人注射疫苗,是为了提高普通人对传染病的抵抗能 力,所以是保护易感人群。 (3)当某种传染病爆发时,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出现大批的人群 患病,这说明了传染病具有什么特点 ( ) A传染性 B流行性 C免疫性 D地域性 解析 : 流行性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出现大批病人。 C B 二、防毒与急救 1环境毒物:环境中的某些物质 (食物中的有毒物质、农药、医 用药物、工农业毒物、生化武器毒剂等 )经接触或进入人体 后,影响人体正常的 ,引起 变,这些物质称为 环境毒物。 2中毒:由环境毒物引起的疾病称为 。 3触电、蛇虫咬伤等急救的基本方法:抢救生命是急救的第一要 素,所以首先要排除 因素。如触电者要使其脱离电源; 若呼吸微弱或心跳停止时,则需进行 呼吸和 按 压。人工呼吸的频率是 16 20次 /分,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是 80 100次 /分。若被毒蛇咬伤,应在伤口的 端 5 10厘米 处结扎 ,防止静脉血液回流、蛇毒扩散,并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4急救常识:死亡的标志 死亡 ( 显示平波 )。 生理功能 病 中毒 致死 人工 胸外心脏 近心 脑 脑电图 练一练 2 (1)当某人在室内煤气中毒而昏迷,但尚有微弱呼吸时,对 他实施急救的首要措施是 ( ) A加棉被保暖 B将其迅速移到通风处 C立即口服青霉素 D拨打 120,等待医生救助 解析 : 急救的首要措施是排除致死因素,因此将中毒病人转 移到通风地方,可以远离一氧化碳这个致死因素。 B (2)下列不属于环境毒物的是 ( ) A烟尘 B光化学烟雾 C二氧化硫 D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 解析 : 空气中就含有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它是不会影响人体 健康的。 D 三、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1香烟的燃烧产物中有:一氧化碳、烟碱 (尼古丁 )、焦油。 一氧化碳会减慢血液中氧的运输速度,诱发冠心病;高浓度的 一氧化碳中毒会致死。 焦油会诱发癌症。 烟碱 (尼古丁 )会诱发心脏病,让吸烟者上瘾。 2甲醇中毒病因和途径:主要是误服甲醇或吸入甲醇蒸汽。 危害:反复接触中等浓度甲醇可致暂时或永久性视力障碍和失 明。急性中毒后果严重,往往造成死亡。 3毒品: (1)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2)吸毒会使人的免疫系统遭受损害,极易发生严重的传染性 疾病,如艾滋病; (3)吸毒会损坏神经系统、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 练一练 3. 下列物质中,对人体无毒的是 ( ) A氯化钠 B亚硝酸钠 C甲醇 D一氧化碳 A 热点聚焦 深度剖析 热点一 传染病的特点 要点提示 :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间或 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传染性、免疫性 、 流行性等特点。 典例分析 1 下列属于病原体的是 ( ) A甲肝病人 B甲肝病人的粪便 C甲肝病人使用的物品 D甲肝病毒 解析 : 本题考查对病原体含义的理解,并区分病原体、传染 源和传播途径。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寄生虫和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 殖并可将病原体排出的人或动物称为传染源。综上所述, 分析本题各个答案,甲肝病人是传染源,甲肝病人的粪便 、甲肝病人使用的物品中含有甲肝病毒,可传染给他人, 成为甲肝病的传播途径。 答案 : D 对点训练 1下列疾病中具有传染性的是 ( ) A高血压 B肿瘤 C肺结核 D色盲 解析 :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肺结核是由肺结核杆菌引起的 呼吸道传染病,因此具有传染性。 答案 : C 2与流感患者在同一个较小的房间内长时间对话,如果不 注意通风,你也很可能患流感。这是因为传染病具有 ( ) A流行性 B免疫性 C传染性 D地域性 答案 : C 热点二 传染病的传播三环节及其预防措施 要点提示 : 传染病流行三环节是:传染源、传播 途径、易感人群。切断其中一个环节,传染病 就不能流行。 典例分析 2 大灾之后往往有大疫,为防治灾区传染病的蔓 延,人们需要对饮用水消毒,清扫卫生死角,大面积喷洒 消毒药水等。这在传染病的防治中属于 (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提高自身免疫力 解析 : 由题可知,人们需要对饮用水消毒,清扫卫生死角, 大面积喷洒消毒药水等,是为了防止带有病原体的水体、 土壤、空气等病原体散播到人群中,而水体、土壤、空气 等既非传染病源又非易感人群,而是属于传播途径,人们 所采用的措施就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 : B 对点训练 3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 热及成批出现周身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点。其病毒可 通过接触 (手、毛巾、玩具等 )传播和空气 (飞沫 )传播。下列各 项预防水痘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 A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B勤洗手,勤晒衣物和被褥等 C发现孩子有发烧、皮疹等症状,尽快到医院就诊 D必要时相关幼儿园可采取暂时停课等措施,防止感染面扩 大 解析 : 传染源指的是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病人、病 原体携带者、受感染动物。发烧的孩子是病人,也是传染源, 因此对孩子采取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答案 : C 热点三 急救 要点提示 : 急救时第一位工作是抢救生命,首先 是排除致死因素。 典例分析 3 下列抢救措施正确的是 ( ) A对误服农药者应立即送医院 B对触电者应立即用手把他与电源分开 C对气体中毒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D对溺水者应立即用救生器材把他拉上岸 解析 : 对误服农药者应立即用手或筷子等刺激其咽部催吐, 让胃里的农药吐出来,减轻中毒症状。对触电者应立即让 触电者脱离 “ 电 ” 这个致死因素,但不能直接用手把他与 电源分开,这样会导致救助者自身触电。对气体中毒者应 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且通风的地方。对溺水者应立即用救 生器材把他拉上岸,排除溺水这个致死因素。 答案 : D 对点训练 4下列生活中防毒与急救的措施正确的是 ( ) A被毒蛇咬伤时应在远心端结扎 B闻到煤气味时,先开窗通风 C大量失血病人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D发现有人触电,立即用手拉触电者 解析 : 被毒蛇咬伤时应在近心端结扎,防止毒液流回心脏 ,导致毒液扩散。闻到煤气味时,先开窗通风,降低室内 有毒气体浓度。大量失血病人需要输血,而非人工呼吸。 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用手拉触电者,否则救人者也会触电 。 答案 : B 实验探究 典例分析 4 为了研究农药对生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设计 了如下实验:先在 3只烧杯内倒入池水,放入不同生物养 3天。再向 A、 B烧杯中各滴加 3毫升 5%的农药,如下图所示 ,其中鱼藤酮是一类利用植物产生的毒物制成的天然农药 , C烧杯不加农药。隔天观察烧杯里生物的生活情况,记 录其变化。 (1)该同学的实验方案有不对之处,请指出一点,并提出具体修改 意见。 (2)在该方案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烧杯。 (3)农村用鱼藤酮投放养鱼池来捕捞鱼食用,你认为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 解析 : 该实验为了研究农药对生物生长的影响,在 3个烧杯中应该 放入相同的生物,因为不同的生物对农药的抗药能力不同,用 不同的生物,不利于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本实验中,不放 农药的 C烧杯可以作为对照组。鱼藤酮投放养鱼池来捕捞鱼食 用,是不对的,因为投放的鱼藤酮会影响、破坏整个鱼塘生态 系统,同时捕捞的鱼有毒,会造成食物中毒。 答案 : (1)在 3个烧杯中没有放入相同的生物。应该放入相同的生 物 (2)C (3)不对的,因为投放的鱼藤酮会影响、破坏整个 鱼塘生态系统,同时捕捞的鱼有毒,会造成食物中毒。 对点训练 5某中学九年级 (1)班的学生展开一项调查,他们随机调 查了本校九年级 10个班级共 100名学生在去年不同季节 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调查 人数 患病 人数 患病 时间 春 季 夏 季 秋 季 冬 季 男生 52 16 8 1 2 5 女生 48 14 5 2 1 6 总 人 数 100 30 13 3 3 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_。 (2)去年春季,该校男生中流感的发病率为: _ _。 (3)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认为去年该校九年级学生流感发病有何 规律? _ _ (4)流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的条是 。 答案 : (1)研究流感的发病率和季节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2)15.4% (3)春冬季节发病率较高,夏秋季节发病率相对较低,女生 和男生的发病率大致相当 (4)传染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